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期发表的列宁的三篇哲学笔记,是译自苏联最近出版的“列宁全集”第4版第38卷。除“阿·德波林‘辩征唯物主义’一书札记”的一部分曾在1956年出版的中译本列宁“哲学笔记”中发表过以外,其余的译文在我国均是第一次发表。  相似文献   

2.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列出了一个“应当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的图表(《列宁全集》第38卷,第399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这个图表,实质上是列宁关于构成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知识来源的研究纲要。在当代科技革命和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3.
在《哲学笔记》中,列宁曾说: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列宁全集》第38卷,第357页)。在这里,列宁提出了被人称为“三者同一”的思想。《哲学笔记》问世后的半个世纪以来,中外哲学界对这一思想做了广泛的研究探讨。但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杂志于1956年(第5期)4月列宁诞生86周年纪念时,发表了列宁的新的文献。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对于这些新的文献分别报导说: 这些文件是列宁在1919-1922年间写的。在“(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纲领委员会的)纲领的一般政治部份第三点草案”中,列宁揭示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及其与资产阶级民主的根本区别,列宁指示说,共产党的任务是在于,吸收日益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运用民主的权力与自由,并扩大它们的物质前提。在1922年4月12日写给H.阿辛斯基的信中,列宁强调指出研究地方的先进经验,及其广泛推行的重要性。列宁写道,这种工作做得越多,我国的全部建设工作便改善得越好。  相似文献   

5.
一些哲学著作和文章在论述假象问题时,常引用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所表述的一个公式。“假象=本质的否定的本性。”(《列宁全集》第38卷,第137页)并以此公式为出发点,阐发假象的定义。本人认为,由于“假象”一词翻译不确切,对列宁的这一重要哲学公式,一直存在着误解。这种误解,妨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深刻地论述了这一认识论的反映论思想,并且进而探索性地指出:“‘在物质大厦本身的基础中’只能假定有一种和感觉相似的能力。”(《列宁全集》第14卷,第34页)即反映的能力存在着。沿着列宁指出的这一方向,结合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信息论、控制论和大脑生理学,深入探  相似文献   

7.
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个问题当前说法很多。我认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是在一个新的阶段上继续进行着。首先,新时期没有离开无产阶级专政时代。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阶级始终是存在的。”(《列宁选集》第四卷,第910页)列宁还指出:“只要这个时代没有结  相似文献   

8.
列宁指出:“要进行论争,就要确切地阐明各个概念。”(《列宁全集》第23卷第34页)我认为,准确深刻地理解列宁的这句话,分析探讨概念和论证之间的客观关系,对于阅读和写作议论文将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仅从概念的限制与联言论证、逐层论证之间的关系方面谈些粗浅的认识,请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9.
心理意识是脑的产物。欧美等国的心理学者要求具体探讨脑物质怎样产生心理意识,我们不但不应当反对,而且应当更加切实、深入地探讨。因为心理意识既是脑物质的产物,人就必然要求知道脑物质究竟是用怎样的活动产生心理意识的。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列宁一接触到心理学,就注意到这个问题:1894年,列宁热情鼓励心理学家“摈弃了关于灵魂的哲学理论,迳直研究心理现象的物质本体(神经过程)”。(《列宁全集》,第一卷。第124页)1908年,列宁在反对唯心论时指出:“心理的东西、意识等等是物质(即物理的东西)的最高产物,是叫做人脑的这样一块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列宁全集》第十四卷,  相似文献   

10.
列宁指出,“辩证法,即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列宁选集》第2卷,第-142页)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己运动,自我发展。列宁把是否承认事物的自己运动的源泉作为划分辩证的发展观与形而上学的发展观的根本区别。他认为根据辩证的观点,“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上”;根据形而上学的观点,“自己运动,它的动力、泉  相似文献   

11.
人类的思维反映着客观事物,客观事物只有相对的同一而无绝对的同一。在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中,绝对的同一:“1+1=1+l”是没有意义的,列宁称之为“呆板的同一”(《列宁全集》第38卷,第140页)。只有相对的同一:“1+1=2”,这才是有意义的,这是有差别的同一。正如恩格斯所说:“同一性自身包  相似文献   

12.
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全集》第38卷,第228页)通过创造性地改造客观世界而创造性地反映客观世界,是人类认识活动区别于世间其它一切物质存在形式反映或认知行为的根本特征,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认识之谜”。几千年  相似文献   

13.
一列宁在1908年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先后给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下过两个定义,他在第二章和第五章分别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这个概念,正如我们已经讲过的,在认识论上指的只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且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选集》第2卷,第89、192页)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学者曾就列宁的两个物质定义进行过热烈的讨论甚至争鸣。我和吴晓东也曾撰文,运用普通逻辑和辩证逻辑对…  相似文献   

14.
列宁说: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列宁选集》第2卷,第442页)。邓小平同志为解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中国国情、分析中国革命历史转折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道德领域,他坚持共产主义道德,反对歪曲和否定共产主义道德的“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错  相似文献   

15.
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列宁选集》第2卷第443页)然而,人类要真切地达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观察、识判、解决一切现实难题的理性工具这样一种意识境界,尚须要作多重的现实努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和人类智慧结晶的概念,它同其它任何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一样,不是僵化的、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地运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转化着。列宁指出:“概念不是不动的,而就其本身,就其本性来讲=转化”。“概念的关系(=转化=矛盾)=逻辑的主要内容。并且这些概念(及其关系、转化、矛盾)是作为客观世界的反映而被表现出来的。事物的辩证法创造观念的辩证法,而不是相反。”(《列宁全集》第38卷,第243、210页)列宁的  相似文献   

17.
(1986年9月26日—1986年10月25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学派问题王若水读书 1986年第9期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 所所长苏绍智答青年问中国青年1986 年第9期对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反思仲维光团结 报1986。10.18全国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学思想讨论会综述 李淑珍北京大学学报(社)1986年第5期从现代科技革命看马克思的生产力“五要 素”理论潘春葆复旦学报(社) 1986年第5期论列宁对一战及其后果的科学预见金学锋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1986年第3期列宁关于政治和经济关系论断再探讨熊家 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相似文献   

18.
心理本质新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 (一)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做了扼要的说明:“马克思说:‘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他又说:‘从来的哲学家只是各式各样地说明世界,但是重要的乃在于改造世界。’这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第一次正确地解决意识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的规定,而为后来列宁所深刻地发挥了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之基本的观点。”(《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24—625页)  相似文献   

19.
列宁的“哲学笔记”是列宁在1895年到1920年读某些哲学基本著作时所作的一些注解、摘要和评语的一本汇集。使人对这本著作有着特殊兴味的地方也正在此:它好像引我们走进了列宁思想的实验室;让我们“从内部”去研究列宁,去在他构思的萌芽和过程中,抓住构成他伟大著作之理论结构的分析和研究的方法。这些笔记原文的大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即有关唯物辩证法的部分,是在1914到1916年间写成的。即使这点就能帮助我们了解到列宁如何去研究哲学:越是在有最紧急、最艰巨的政治实践任务需要他去完成时,他越尽最大的努力去作理论方面的钻研。  相似文献   

20.
列宁把两性关系、家庭和婚姻的新的道德基础的发展跟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他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当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才能使真正的男女平等和以经久可靠的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成为社会普遍的现象。列宁指出:“有人说,妇女的法律地位最能表明文明程度。这句话很有些道理。从这个观点来看,只有无产阶级专政,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够达到而且真正达到了高度的文明。”(《列宁全集》第30卷,第374页) 苏维埃政权彻底废除了包括维护男女不平等的法律在内的多种资产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