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藏》以外的炼丹书,颇有些名气的一部,是万历年间成书的李文烛的《黄白镜》。 中国炼丹术的进程,也象儒家的起承转合和佛家的生住异灭一样,经历了秦汉时代的起与生,唐宋时代的承和住,在元明之际正处在转与异的阶段。明代发生过对炼丹术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嘉靖皇帝朱厚熄(1522——1566年在位)服丹中毒,这已与炼丹史全盛  相似文献   

2.
素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历史上就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无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还是世界上的著名百科全书,都把炼丹术称为化学的原始形式,前身或先驱。中国炼丹术起源最早,后来西传阿拉伯,再传欧洲,当近代科学兴起的时候,在那里演变成为化学科学。中国炼丹家活动在四川,贯串了中国炼丹术的始和终,活跃在炼丹术整个发展过程之中。世界上现存最古的炼丹原著,公认是公元二世纪五十年代问世的《周易参同契》。在这部书中,说到“惟昔圣贤,怀元抱真,服炼九鼎;化迹隐沦…”。“九鼎”就是《黄帝九鼎神丹经》和按此经炼成的“黄帝九鼎神丹”。《后汉书·刘焉传》说:“张  相似文献   

3.
《周易参同契》,世简称《参同契》,是东汉魏伯阳祖师所著。它是我国和世界上已被公认为现存炼丹术著作中最古的一部丹书。千百年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和研究,养生家认为《参同契》的旨意是论内丹修炼的书;外丹家说《参同契》是论炉火烧炼的典籍;还有一种人认为《参同契》内、外丹兼并。本文所谈的炼丹术,专指外丹烧炼而言,试图从这一侧面来论述《周易参同契》的炼丹术对我国和世界科技史的重要贡献。我国现代著名化学专家袁翰青在其著《中国化学史论文集》中曾引证苏联学者涅克拉索夫“普通化学教程”里的话说:“中国学者魏伯阳的  相似文献   

4.
三元丹法是炼丹术的一种综合性的分类方法。三元之"元"有本源、神、元气、开始等内涵。三元丹法最早出现于《铜符铁券》,明代陆西星作了系统阐述后在炼丹术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出现了多种诠释形态,其中的核心是外丹与内丹的关系。三元丹法的本意是在内丹兴盛的背景下,把外丹作为内丹的辅助手段,但近现代的诠释却走到了反面,认为存在内丹成就者点化而成的外丹,服食之后可以立即成仙,外丹于是又成了最高级的炼丹术。三元丹法的形成及其演变,是炼丹术历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5.
叶珊 《美与时代》2023,(1):108-110
莫高窟经变画在盛唐时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在当时历史、经济、文化及画家个人创作的影响下,经变画形成了独特的宗教美学风格。相比隋朝的粗犷简单画风,盛唐的经变画主要运用工笔线描技法,写实也更为精细。构图更是首创以窟门为设计中心的“品”字形新型结构,成为之后经变画的设计典范。因此,对莫高窟第103窟东壁《维摩诘经变》的构图和线描风格进行二重解析,以窥见盛唐经变画内在的佛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印度炼丹术的出现与道教炼丹术的传入有重要关系。第一,中印文献与传说资料表明,道教炼丹术通过药物交流、佛道传播等途径传入印度,佛道传播过程中,印度密教起到枢纽作用。第二,唐译印度密教典籍中保存的资料表明,印度早期炼丹术受到道教炼丹术的影响。第三,藏梵文献所见印度早期炼丹术的一些内容源于道教炼丹文献。  相似文献   

7.
前 言 1987年11月10——14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了“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收到全国各地研究道教学者、专家的许多论文。当时几家杂志社商定:分别选登。卿希泰《试论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陈兵《道教之“道”》、刘仲宇《道教思维方式探微》已刊在《哲学研究》1988年第1期。孟乃昌《说中国炼丹术内外丹之联系》、丁贻庄  相似文献   

8.
外丹     
烧炼丹砂铅等矿石及药物的道教方术总称。包括三种烧炼术,一为神丹,二为金液,三为黄白。与内丹相对称,统称丹道、金丹道。炼丹术在我国起源甚早,汉武帝时,已出现“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白”(《史记·封禅书》)的记载。汉桓帝时,方士魏伯阳作《参同契》,假借易卦爻象,以论烧炼金丹之事,言坎离水火龙虎铅汞之法象,而配之以阴阳五行昏旦时刻为进退持行之符候,成为在理论上、实践上给炼丹术以深远影响的“万古丹经王”。魏晋时流行有《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等书。东晋葛洪著《抱朴子内篇》,宣扬金丹道为“仙道之极”,认为“金丹之为物,烧之愈久,变化愈妙。黄金入火,百炼不消,埋之毕天不  相似文献   

9.
《汉语大词典》等释"鄞鄂"为"边界""形体"义,并认为《参同契》中的两处"鄞鄂"亦是此义.此释有两处不足:首先,"鄞鄂"的内涵要比上述释义丰富得多;其次,以《参同契》句子为例不妥,《参同契》之"鄞鄂"在炼丹术中是专门术语,有其特定的专门语义."鄞鄂"源自垠鄂写法,垠鄂包括凹凸状纹饰、开放空间或器物、某空间的四周高起貌等含义.后两种含义为各种词典所无,但它们恰恰决定了"鄞鄂"用作道教炼丹术语时的含义,即表示炼内丹的神室和炼外丹的容器.而《中华道教大辞典》及其他专业词典将"鄞鄂"理解为元神和根蒂等,是借代或是其他比喻的修辞方式,或是空间重合的另外说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炼丹术虽因目标的虚幻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拨开炼丹术的神仙迷雾,在炼丹术的理论与实践中也包含着诸多值得总结思考的内容。在荒谬的追求中,神仙意志支配下的炼丹活动客观上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副产品。从“炼丹所依据的正确哲学和科学命题”,“在正确前提指导下的炼丹术如何最终走向谬误”、“在歪曲和虚妄中又何以能取得客观的科学成果”等问题展开分析论证,既肯定了古代炼丹家通过人工变革自然的主动探求精神,也揭示了其中错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从现存唐代《道德经》诸注看唐代老学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汉代以后的各王朝都重视学习《论语》,士大夫阶层也很重视子弟学习《论语》。因为《论语》具有整个五伦五常的封建精神,凡是维持国家涵养德性者都重视这本书,所以不少人对此书作了各自的解释。《道德经》虽然和《论语》不一样,但也被各朝士大夫阶层所重视,并从各自的立场对《道德经》进行了注释。特别是在唐代,皇帝认为给这个世界的人们遗留下《道德经》的老子(即李耳)正是唐室李氏的祖宗。说实话《道德经》是老子给唐王朝以启示其经世济民的圣典,因此不少人作了各种  相似文献   

12.
东汉末期,魏伯阳撰述《参同契》,乃是融汇周易、黄老、炉火三家的理与法论述养生之道的专著。由于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自东汉以降,历代的《参同契》研究者大都各取所需。有的以易为纲,探讨哲理;有的专事研究其炼丹术;有的则以食法为主,寻求性命双修和“变形而仙”之道;有的则藉以探索人体生命奥秘和特异功能;有的从算数着手,为现代  相似文献   

13.
正今天,我们住进丹炉屯,立于丹炉山巅,想象明代壮族土司修道炼丹的场景,体会到的是道教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以及具有虔诚信仰的壮族土司对现实的审度、对信仰的追求,乃至对生命的追问。近代以来,关于中国道教炼丹术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在《道藏》等各类典籍里保存的炼丹文献中,仍然还有不少内容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探讨。此外,在传统文献之外,田野资料更是容易被忽略,这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开始了对广西南丹县  相似文献   

14.
最近,宗教文化出版社推出了曾传辉博士所著《元代参同学》一书,在道教文化特别是内丹学的研究中可谓独标新意。在国际上,《周易参同契》作为世界上最古的丹经早已为国际学术界所公认,它比欧洲保存在威尼斯的希腊文抄本《圣·马克书稿》(Manuscrit of St.Mark)至少要早500年。英国传教士、数学家伟烈亚力教授(AlexanderWylie)在1867年伦敦教会出版的《论中国文献》中也认为《周易参同契》是世界现存最古的炼丹著作,就连俄国1950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炼丹术”条和俄国化学家涅克拉索夫(G.B.HekpacoB)著的《普通化学教程》也作了…  相似文献   

15.
外丹去毒法     
世人谈外丹,通常的反应是外丹有毒,并喜欢援引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记载,称仅唐代皇帝死于服丹者即有六人,大臣死于此者更多.由此指出盛唐以后外丹渐趋衰微.  相似文献   

16.
第五章 自律 选自爱比克泰德的《讲演录》、《指南》以及《残篇》。 问题: 1、概括斯多葛派伦理观的最重要特征。这些因素能够说明奴隶和皇帝两者都可以成为斯多葛派吗? 2、斯多葛派的形而上学和它的伦理学之间是什么关系?你认为唯理论和泛神论必然会导致一种为美德而美德的伦理学说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铅汞甲庚至宝集成》中涉及的本草文献入手,详论其纂著年代。研究认为此书卷1之《神仙养道术》,卷4之《丹房镜源》、《金二十种论》、《造丹法》等均是从《证类本草》中撮抄有关炼丹术文字汇编而成。卷1之《涌泉匮法丹序》虽有唐宝应年号,但其内容仍系据《证类》伪托,其年代仍在《证类》成书之后。综合所有证据,认为《铅汞甲庚至宝集成》的纂集者为赵耐庵,纂著年代为元延祜三年(公元1316年),或明洪武九年(公元1366年)。  相似文献   

18.
慎微不可缺     
正所谓慎微,是指注重小事,于细微处自省自律。古今凡有作为者,无不始于慎微,成于慎微。《资治通鉴》有云:"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汉代学者刘安在《淮南子·人间训》说:"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唐德宗时,陆贽官居宰相,他为官清廉,从不接受别人的贿赂。连德宗皇帝都觉得他太"不近人情",劝道:"爱卿太过清廉了,像马鞭靴子这样的小礼物收也无妨。"陆贽则回答说:"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  相似文献   

19.
说到音乐选秀类电视节目,绝大部分人肯定都知道《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在一夜之间可谓是成了每家每户都争先观看的音乐选秀类节目。每到星期五的时候,全国的男女老少都在为这场音乐与梦想的悬念盛宴而翘首期盼。在此之前,除了电视节目《超级女声》,没有哪一款节目可以达到这样空前的效果。随着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的播出,这一全球音乐风再次疯狂的刮了起来,一轮又一轮的刷新着各大卫视的收视记录。  相似文献   

20.
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运用西汉及东汉早期的象数易学 ,通过观象、立卦、“拟诸其形容” ,使无形的不易感触的微观的运动 ,摆脱感观的局限而诉诸于形容 ,将丹道与易道结合 ,以推阐还丹之理 ,使丹术得以升华 ,同时又引导道教完成了由外丹向内丹的转化。正是《参同契》的丹术对《周易》原理的精妙运用 ,使它通过神仙方术和炼丹术的形式 ,接续了中国文化所固有的传统理念 ,承转了中国文化的慧命 ,故而使《周易参同契》在中国道教史、易学史和科技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