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诸官私书目著录历修龙虎山志,既多疏略,且诸说相互扞格。本文系统考索各家所录,参稽载籍,就各修山志的作者、内容及版本予以辨析,以期厘清历修山志的原委梗概。  相似文献   

2.
提高素养振兴道风服务社会──祝贺传戒、授箓圆满举办本刊编辑部中国道教协会于1995年秋冬之际,在道教名山四川青城山和江西龙虎山圆满举办建国以来全真派第二次开坛传戒和正一派首次开坛授仪典。这是道教界1995年的两大教务活动,也是新中国道教的重大教务活动...  相似文献   

3.
道教在历史上曾涌现出众多的科技人物,各自在化学、医药学、天文学、地理学等领域有过杰出的贡献,其中有一位属于中国地理史上的顶级人物,出自龙虎山,名扬海内外.他,名叫朱思本.但于今天的中国道教界,却似乎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中国(鹰潭)道教文化节暨第九届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节在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隆重举行。10月22日9时,由中国道教协会、江西省道教协会、鹰潭市道教协会主办,江西省有关部门和鹰潭市联合举办的2005年中国(鹰潭)道教文化节暨第九届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江西省鹰潭市龙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宋元时期具有区域性影响的贵溪民间神祇自鸣山神信仰为切入点,点面结合,认为这一时期,龙虎山道士采取了七八种方式利用和扶持民间信仰,具有"重视正祀神祇"、"灵活性"、"当地性"、"深度介入"等特点,对龙虎山道教在宋元时期官方地位的上升和民间影响的扩大功不可没。其"私谥"民间神祇弥补了元代在民间信仰方面官方力量的不足,但神祇加封不出于朝廷则成为明初礼制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扶持当地民间信仰还有助于龙虎山协调与贵溪地方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下元节期间,一年一度的对海外弟子授篆活动在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7.
2008年12月19日至23日(农历冬至),中国道教内地正一派授箓活动在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隆重举行.授箓活动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龙虎山嗣汉天师府承办.整个活动为期五天,箓生来自内地17个省(市、自治区),共133人.  相似文献   

8.
图片新闻     
《中国道教》2005,(6):F0002-F0002,I0001-I0004,F0003
2005年中国(鹰潭)道教文化节暨第九届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节在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正一观隆重举行。中央统战部朱维群副部长在开幕式上致词。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在道教节开幕式上讲话。  相似文献   

9.
2010年12月25日,首届龙虎山张天师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龙虎山风景旅游区举行。应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50余人,分别来自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陕西省社科院、江西省社科院等单位。会议收到论文17篇,艺术作品11幅,专著6部,古籍文物3件。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吴受琚教授主持。会上,大家围绕张天师文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主要内容为:  相似文献   

10.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南二十公里处的贵溪县境内。是祖天师修道合丹之所,为道教发源地之一,道教称为第三十二福地。据《龙虎山志》载:“其地三代为扬州之域,春秋战国迭为吴楚地,秦并天下,属番县,汉属豫章郡之余干,隋唐间属雄石镇。”龙虎山群山绵延,乃象山(今应天山)一支西行数十里而至,山状若虎踞龙盘,或曰因名。这里道教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著名的道教府第——天师府。位于上清镇中部,全称“嗣汉天师府”,又称“大真人府”,是历代天师的起居之所。其府门曾有联曰:“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以示天师在道教和历史上的地位。据《龙虎山志》记载:宋崇宁四年(1105)。  相似文献   

11.
云梦山鬼谷洞又名龙虎山鬼谷洞,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东南部的贵溪冷水镇境内,距离贵溪市南八十里,周回七十里,峰峦郁峻,云海松涛,气象万千,溪壑幽深,迥出人寰,实为仙府。道教称之为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五洞天,贵玄司真天是也。《明一统志》:鬼谷先生春秋晋平公时人,姓王名诩,尝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庚寅年),我国和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为了弘扬中国道教济世利人、关爱众生、扶危济困的一贯宗旨,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决定举办大型醮仪,祷告普天神灵,广施无上法力,消灾祛厄,普济苍生,祈求人寿年丰,世界安宁。  相似文献   

13.
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祖庭,曾经宫观林立,其中嗣汉天师府历时九百多年香火不断,现为全国21座重点开放宫观之一的它拥有8院12殿,其中授箓院内的天师殿最具特色。文章在研读相关道经、山志的基础上,结合考察和访谈资料,就天师殿的殿堂命名、殿堂营造、道场安排、碑刻铭文等信息,研读该道派的宗教信仰、科仪特色、宗教传播和神俗互动等象征意义,认为该殿堂的宗教符号契合了符箓道派的宗教特质。文章以天师殿为切入点,运用人类学研究方法解读正一道派,为该道派的研究提供了又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道教》2018,(1):F0003-F0003
丁酉(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12月11日至16日、12月18日至22日,中国道教协会在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连续举办了海外正一派道士授策、内地正一派道士初授篆、内地正一派道士升授祭等三次授篆活动,共有来自海内外的698名正一派道士临坛受策。  相似文献   

15.
玄教是符箓派的支派之一,创始于元初,流传至元末。该派直接从龙虎宗分衍而来,其创始人为元初龙虎山道士张留孙(1248~1321)。在至元十三年(1276),张留孙随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觐见元世祖后留侍阙下,此后以祈祷有验、治病有功,为元世祖  相似文献   

16.
正时值岁末年初,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的2019海峡两岸道教界迎春联谊会和2019内地与港澳道教界迎春联谊会先后于2018年12月26日和2019年1月4日在江西鹰潭龙虎山和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道教团体和宫观代表欢聚一堂,畅谈过去,共话未来,喜迎新春。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联谊活动并致辞。2019海峡两岸道教界迎春联谊会由江西省道教协会协办,龙虎山道教协会和台湾玄天上帝研究会承办。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江西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兴  相似文献   

17.
乾隆初年,清高宗封赠署正一真人张昭麟与妙正真人娄近垣,学者引为龙虎山正一道获得清廷礼遇的重要象征。然文献记载既有歧异,学者对其封赠背景更少见讨论,以致相关叙述不一。今排比史料,略作辨析。  相似文献   

18.
道教正一派开坛授■本刊通讯员张继禹建国后道教首次正一派道士授传度活动,经过道教界积极认真地组织准备,于去年下元节(12月5日至7日)在江西龙虎山天师府隆重举行。这是新中国道教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道教正一派健全教仪规范的重要举措。广大正一派道士为这一传...  相似文献   

19.
经国家宗教局批准,中国道协于2017年11月30目至12月3日、12月11日至16日、12月18日至22日,在江西龙虎山嗣汉天师府连续举办了丁酉(2017)年海外正一派道士授策、内地正一派道士初授篆、内地正一派道士升授策等三坛授策活动。活动由中国道协主办、江西省道协协办、嗣汉天师府承办。  相似文献   

20.
“龙虎山”的龙虎二字含意张天师命名宫址为“龙虎山”,是有他的一定的用意。就其山形构造,确有它独特之处。远眺群山重叠峰连峰,近观绝壁破云山离山,侧看象龙龙逼真,斜视似虎虎威山。东西贯通,迤逦连绵,“龙虎”对峙相映,栩栩如生。但这都是对上清宫景的描素。天师以龙虎二字定山名,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指的是人身的穴位。当时对练气养心者来说,若不知龙虎在人身的部位,又怎能求得长生呢? 龙,指的是心,虎,指的是肾。《龙虎山志·先天图》云:“坎离为真水火,为六卦之主,而六卦为坎离之用是也,阴阳二气皆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