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后期,全真道士郭静中以祈雨术、内丹术闻名于北方地区。其曾为名士傅山之师,又与赵南星、李长庚、乔学诗等朝廷大员为方外之友,在明末官绅阶层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本文利用文集、地方志以及碑铭等史料对郭静中的法派传承、住持宫观、社会交往、治学修为,以及其与赵南星、傅山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详细的考证。  相似文献   

2.
金末元初河东山西乃全真道大力扩展的主要地区。山西全真道士词人作品主要关涉宇宙道境、教义教旨、“真功”“真行”,及道教仙境与闲适生活等诸方面内容。其中,“真功”词为对道教内丹修炼与内心体验的平淡描述,文学色彩不足。“真行”词因传播的需要,直白通俗,活泼有趣得多,有明显的“俗文学”意味。关于道教仙境描述的词作,则飘逸洒脱,空灵玄妙,凸现了超越时空,生命永恒的审美境界。遗憾的是,山西全真道士词人词作的数量较少,且其词作更多地具有全真道士词的一般特征,没有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性特点或地域文化色彩。全真道士词的研究虽不乏相关成果,但就文学角度对全真道士词的解读和探究还相对薄弱,尚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3.
南京朝天宫是明初最为重要的道教宫观,也是官署道录司的所在。虽然洪武年间朝天宫即有全真道士留驻,但直到成化年间,朝天宫才有名为全真堂的建筑的建立。在此之后,全真堂又经历了衰落、重建和迁移的过程,展现出道教宫观发展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宗教背景。学界目前的研究倾向于认为从晚明到清初全真道在包括江南在内的南北方都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复兴过程,但是在南都最为核心的道观朝天宫内,全真道士的势力始终受到压制,呈现了更加复杂而艰难的发展态势。本研究通过细致梳理南京全真堂的变迁史,分析全真认同在政治色彩浓重的南都宗教和社会环境中建立和演变的多重原因。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乐清县有道教宫观62处,全真道士52名(其中坤道10名),正一道士317名。全县道众发扬道教优良传统,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热爱群众,积极为社会公事业服务,蔚然成风。一年来,他们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在县道协的具体组织下,捐资助教、赈灾、修路、建桥,已献出23万多益元,受到有关领导部门和群众的赞扬。去年4月,县里号召各界资助教育时,县道协组织各宫观会员进行了学习讨论。大家说,办好教育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目前国家有困难,我们一定要尽一份力。82岁的老会长臧崇霞首先把自己多年积  相似文献   

5.
身处城镇化进程中的苏州道教,面临着神灵信仰体系、斋醮科仪等信仰结构发生变化;道教教职人员在量和质上都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宫观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宫观的宗教氛围遭到破坏等一系列的挑战。同时,面对城镇化进程,道教在发挥宗教固有的功能之外,还能在整合民间信仰,安置农村拆迁小庙;帮助拆迁民众获得归属感和丰富民众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面对城镇化带来的挑战,道教只有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做好宫观布局和人才培养,才能适应挑战,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6.
法器在道人的宗教生活和道教的斋醮科仪活动中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有的法器对于全真道士来说,甚至是相伴终身、须臾不离的物件。法器,顾名思义,就是道人在做法事时所用的器物,但是,一些全真道士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佩带和使用法器。道教法器的种类很多,构造和材质各异,但是按其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温州市下辖1市2区8县。道教在该市历史悠久、基础深厚、信徒众多、情况复杂。表现在:现有全真道士688人,正一道士1605人,经政府批准开放的宫观有11处,另有一些群众自己修的小庙。其中大多数道士散居在社会上,而尤以正一派为多。长期以来,一些未加管理的散居正一道士活动,基本上处于混乱状态。它与佛教、封建迷信鱼龙混杂,有的地方巫婆神汉伙同道士乱修庙、乱塑像、乱做法事,借机赚钱;同时社会上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假充道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道协组织宫观负责人学习法律政策。近年来,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甘肃省的道教宫观逐步恢复,道教徒的宗教生活受到了法律的保障。但有的宫观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宫观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混杂,也有极少数混入宫观的假道士搞封建迷活动,甚至还有人打着道教的旗号恢复反动会道门活动,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也败坏了道教徒的名誉。为  相似文献   

9.
元朝政府管理全真道宫观的机构和职权程越全真道在金元时期创立并发展壮大,数以千计的全真道宫观遍布各地。与此相应,由金入元,宫观的管理制度也日渐完备。本文运用《道藏》、金石和方志等材料,详细探讨了元朝政府管理全真道宫观的机构与职权。从行政机构上证明全真道...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清末、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版的武当山和丹江口方志等文字资料,结合武当山现存的历史碑刻、道教宫观帐册等实物资料,考证阐释近、现代武当山道教宫观拥有田地的变化和田地租稞的征收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把道教宫观管理好,贯彻中国道协和省道协制订的两个《道教官观管理试行办法》,提高全省道教负责人的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陕西省道协于 9月16日至10月5日在周至县楼观台举办了省道教宫观住持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有全省19座宫观的27位负责人。培训班上,各宫观道长就近几年来宫观管理情况交流了经验。大家一致认为,陕西省道教宫观移交道教界管理以来,各宫观在庙宇维修、文物保护、绿化环境、财务管理、对外接待、服务社会及培养青年道教徒等各方面取得了不小成绩;大多数宫观建立与健全了各项管  相似文献   

12.
福州民间宫观里的文物刘湘如福州民间宫观庙宇,星罗棋布。随着党和政府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海外广大侨胞、港澳台同胞的大力捐助,许多宫观庙宇在恢复与修缮过程中,发现了一批文物。福州台江区下杭路张真君祖殿,是为纪念唐末五代一位为民除害、抗旱救灾的道人张慈观...  相似文献   

13.
1994年12月27日至29日,福建省道教界在福州市召开了“全省道教界人士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全省各地的道教界人士近50人,省政府宗教局领导和全省有关地、市、县政府宗教部门负责人到会倾听道教界的意见。 福建地处祖国的东南沿海,全省现有全真道士170余人,正一道士4000余人。道教在福建传播较早,并且由此传播至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近年来福建地区的道教没有组织管理起来,另外现有宫观虽然都不同程度的修复,但是情况还是较为复杂,问题也较多。  相似文献   

14.
1994年12月27日至29日,福建省道教界在福州市召开了“全省道教界人士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全省各地的道教界人士近50人,省政府宗教局领导和全省有关地、市、县政府宗教部门负责人到会倾听道教界的意见。 福建地处祖国的东南沿海,全省现有全真道士170余人,正一道士4000余人。道教在福建传播较早,并且由此传播至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近年来福建地区的道教没有组织管理起来,另外现有宫观虽然都不同程度的修复,但是情况还是较为复杂,问题也较多。  相似文献   

15.
“以庙为家”是每个道教徒必须具备的思想观念,对于十方丛林中的全真道士来说尤为重要。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在中国道协第六届代表会上曾语重心长地指出:“目前少数道教徒信仰淡化、戒律松弛、衣冠不整、道不像道。”①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道教的形象。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少数道人缺乏“以庙为家”的观念。那么到底如何才能使道众做到“以庙为家”呢?对此,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宫观管理者应当加强自身修养十方丛林也就是十方常住,是道众陶融品性、学习道教规法威仪的场所,它应当有…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瑞安市道教协会根据市民宗局有关创建“平安场所”的精神,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使全市202所宫观在消防及有关制度等方面基本达到合格。市道胁于5月21日在梁储观召开表彰大会,对多年来致力于弘扬道教文化、为促进当地社会和谐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27所先进宫观进行了表彰。  相似文献   

17.
宋代的祠禄与宫观(下)冯千山下篇宋代的内外宫观宋代祠禄的宫观,虽然有些今已荡然无存,但是作为历史宫观,还须要叙述介绍,所谓内宫观是指京城,外宫观则指外府州军县。甲:玉清昭应宫,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夏四月丙午日,开始兴建,有“作昭应宫,以奉天书。...  相似文献   

18.
2000年5月8日,温州市道教协会召开了九九年度“双五好”先进表彰大会,一年来,全市各个宫观和广大信徒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和中国道教协会官观管理、正一派管理两个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安定团结,服务社会、勤劳政富五个先进条件,开展宗教活动,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奉献,涌现出大批“五好”道协,“五好”宫观,“五好”教徒。经温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瑞安市道教协会等6单位为市级五好先进单位,62所五好宫观及87名五好道教徒,予以通报表彰和发给奖状奖品。 参加表彰会议有:温州市人…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大部分宫观逐步得到恢复和修缮。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宗教部门的领导下,各宫观的教徒都不同程度地过上了正常的宗教生活。一些宫观还吸收了一批年轻的信徒从事道教职业。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一批批国内外游人、道教学者相继来到各宫观旅游观光,进行学术交流。一些重点宫观已基本上实现了“自养”,宗教工作向正规化轨道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摆在我们每个道教徒面前的是如何更好地加强道观的管理,进一步实现“自养”。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这是一个认真  相似文献   

20.
汤慧 《中国宗教》2023,(1):66-67
<正>“宫观造像”是指道教宫观殿堂中供奉的神像。(陈耀庭:《道教礼仪》、王朝闻主编:《中国美术史》)不同于个人以造功德为目的的造像,宫观造像的制作通常遵照官方规定的形制,因此具有制度化、规范化、程式化的特点。道教宫观造像是道教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由于具有相对清晰、系统的发展脉络,因此成为研究道教艺术的优秀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