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果也 《法音》2021,(11):9-15
十法界一切凡圣,无论苦乐,皆有正报、依报,此即佛教所说的依正二报。正报,指依过去善恶业因,而感得的五蕴果报体。依报,指与正报相应的处所之果报。圣人亦同样如此,声闻、缘觉、菩萨、佛,因修出世间善而得出世间正报与依报。如《华严经行愿品疏钞》云:依者,凡圣所依之国土,若净若秽;正者,凡圣能依之身,谓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诸神、菩萨及佛。  相似文献   

2.
<正> 佛教典籍中有非常丰富的慈悲思想,如佛教的"缘起理论,,思想就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佛教"依正不二"的思想告诉我们有情正报的身心不能离开依报世界。 "慈悲"教义告诫人们要保护动物和植物,当然更要怜悯与自己同类的人。我们从慈善观念的历史渊源出发,来探讨佛教的慈悲理论及及其,是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心色不二     
《法音》1989,(1)
佛法以“色心不二”来描述生命的整体。所谓“色”,是指能用物理、化学为主的科学方法加以掌握、属于生命的物质载体。一所谓“心”,是指用物理、化学方法无  相似文献   

4.
觉灯 《法音》2003,(12):31-33
早在1996年的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上,赵朴初居士将三国佛教在21世纪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概括为六句话24个字:“广施教化,启迪人生,利乐有情,净化环境,协和社会,维护和平。”这里的“广施教化,启迪人生”,就是体现佛法的圣理妙用,促使社会大众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利乐有情,净化环境”,就是庄严众生的依正二报,利益众生的生命主体和生存环境;“协和社会,维护和平”,就是奉行佛教的慈悲、和平精神,转化人类社会的恶业暴行。更早在1993年的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代表大会上,赵朴初居士在工作报告中郑重指出:“各级佛教协会和全国佛教界都必须把…  相似文献   

5.
佛言祖语     
《法音》1996,(9)
佛言祖语依佛典有三种三宝:一曰性体三宝,二曰圣贤三宝,三曰住持三宝。三宝者,“佛宝”、“佛法宝”、“佛法僧宝”是也。何为住持三宝?依像而见之佛,塔寺是也;依书而传之法,经藏是也;依律而住之僧,丛林是也。而此住持三宝,又依僧宝而住。僧宝清高,佛法兴盛;...  相似文献   

6.
护法漫谈     
法,梵语“达磨”,译名为法,是轨则义。《成唯识论》卷一说:“法谓轨持”。法之意义大致有三:一是指佛陀依如实所觉而宣示于世间众生的善巧教法,或称佛法;二是泛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三是特指某一事物和现象。为振兴佛教,破邪显正而护持正法,乃本文讨论的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佛法也不断地深入人心。但人们对佛法的观点不一,站在各种角度持有不同的见解。这其中,有正知正见者;有无知邪见者;有误解者;也有藐视毁谤者。  相似文献   

7.
传静 《中国宗教》2023,(9):13-1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在深入推进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精神。以下谈谈我个人的体会。一、佛教中国化的“守正”,是要在保持佛教的根本信仰、坚持正信正行的同时,适应时代、适应社会。佛陀为佛法的弘扬定下了“契理契机”的原则。“契理”是指保持佛法的核心理念和教法;“契机”是指实现佛法适应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应机施教。佛教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爱国爱教传统,  相似文献   

8.
这里所评述的中道思想是日本最大的宗教团体——创价学会的领导人池田大作的核心思想之一。它以传统佛教的“三缔论”为基础 ,并揉合其他思想家的思想 ,展开为“色心不二”、“依正不二”、“生死不二”、“善恶不二”和“资社不二”等五个命题 ,分别从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层面对当代社会所存各种问题作了分析 ,试图以“不二法门”来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即和平与发展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提供理论性指导。其中不乏许多有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冰佛     
正为这篇寄语踌躇时,接到一位作者朋友的电话,告诉我他正拟写一文,叫“人在佛门外,心在佛法中”,说这是观察身边众生的结果——许多人未闻佛法,而其行却证于佛法。放下电话,心中便有些朗然之意。 常想生命的本性是什么?——这个问题其实是问不得的。六祖当年早就棒喝过:“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原来善追不得,恶亦逐不了。但善恶不思的本然自性到底是何情何景呢?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1,(2)
一、概念的厘定“佛法”,是佛与法的结合词。佛是梵语佛陀的音译略称,义为觉者。法是梵语达磨的义译,义为轨持。佛与法的结合词“佛法”,义为“佛的法”,即由佛陀所创见而流行人间的法。“佛为法本,法由佛出”,故称“佛法”。在内容上,佛法包括教法、理法、行法和果法,体现于文字记录即为经、律、论三藏。广义地说,凡与释尊本教不相违碍的善法皆可称为佛法,故历代祖师大德的言教及其它“世间微妙善语”也是佛法。世尊曾说:“我所说法,如爪上尘;所未说法,如大地土。”(《升摄波经》)又说:“一切世间微妙善语,皆是佛法。”(《增一阿含经》)至于是否是佛法,可以用法印来鉴定。但一般所说的佛法,只指由  相似文献   

11.
佛法不但指导佛教徒解脱生命的烦恼痛苦,而且有助于佛弟子的身心安康、家庭和乐,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国家繁荣、世界和平的目的。作为正信佛教徒,信仰佛法,以“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神、正念及正定)为生活原则,以五戒、十善为提升生命的动力,我们必须坚持正常的经济生活、合理的社会生活。佛陀以其殊胜的智能力,观察到赌博的种种害处,严格禁止赌博。《梵网经菩萨戒本》第33条教诫“邪业觉观戒”中就有明确禁赌的条文。2002年3月,香港政府民政事务局委托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及通识教育中心…  相似文献   

12.
妙华 《法音》2002,(8):30-33
佛法的认识论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揭示了人生宇宙的规律,其中对于“苦谛”的体认,可以说是佛法认识论的基石。对于人生是“苦”的分析和对于“苦”的原因的解释,在佛法修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是学修佛法、出离解脱的基本理论依据。随着现代佛教文化思潮和修行方式的多元化,尤其是禅学和禅修方法的广泛传播,“快乐”、“轻松”、“自在”、“解脱”等概念出现的频率不断增高,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甚至于浊世“乐不思蜀”。因此我感到对佛法“苦圣谛”有重新确认的必要。苦具有逼迫性,是众生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来考…  相似文献   

13.
佛法经典向有“三藏十二部”之称。笔者初学时,曾误以为有十二部经书,后经请问方知是对一切经书“文体内容”的分类,此之“部”是“种类”义。然而在请同修中也屡有如我之望文生义的,看来这在初学还有点普遍性。这个现象既说明初学者的飘浮,也显示了佛法经论对名句文注重实际义理的特性,其“名相”皆有特定的精确定义,初学如仅评想当然,会谬之千里。所以在佛法的名相上,万不可望文生义,需要练点基本功,以名循义,依义理而解法,依法而修证,从而再深明“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的旨趣。现将十二部的…  相似文献   

14.
池田大作关于生态伦理的思考理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命得以存在的资源要素之一。池田大作认为,环境污染问题,如同核武器一样,乃是人类灭绝论的两个根据之一。池田大作作为一名宗教思想家,始终关注着对于人类的前途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环境问题,其关注之甚可以从他与世界上许多知名人士的对谈时“言必及之”窥见一斑。考察池田大作关于环境问题的论述,不难发现:“依正不二”是他生态伦理观的哲学基础,也是他看待这一问题的基本视角,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对当前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启示意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诸行无常”的宇宙●王恩洋上下四旁为宇,往古来今为宙,这是宇宙的本义,相当于今时所说的空间与时间。但此处所说的宇宙,不是指的空洞形式的宇和宙,而是指的在整个时空中无量的具体事物,总略言之曰宇宙;在佛法里所说的有情世间和器世间即其内容。这样的宇宙其性能...  相似文献   

16.
定慧所得…     
先说念头。《百法直解》云:“于过去曾习之境,令心明审记忆不忘,而为体性。定之所依,而为业用。” 是在说明我们所学习过的事物,经历过的境界,在心识中有深刻印象,清楚不忘称为“念”。“念”也有好坏,例如听闻佛法心生正念,听闻邪法则心生妄念。全心全意念佛,心无旁骛,虽欲起妄,力不暇及,如此念佛功夫,谓之“弥陀大定”皆由正念收摄心神而生。 “念”的种类有:观念、口念、心念。粱观念,即观想佛体、佛法等;衾口念,即以口称佛之名号,又作称名念佛;袃心念,为口念之对称,即以心想念佛菩萨  相似文献   

17.
《佛教文化》2013,(1):124-125
佛弟子有四众之分。出家男女二众,即比丘、比丘尼。在家男女二众,即优婆塞、优婆夷。出家佛弟子又有四众、五众之分。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五众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学戒女)、沙弥、沙弥尼。七种佛教徒的通称叫七众。即出家五众加上在家二众。对学识修为较高的僧尼称谓:(1)法师:指通晓佛法、并善于讲解佛法以及致力修行传法的僧人。世俗又称比丘中的知识分子为法师,意思是讲说经法的师傅;(2)经师:指精通佛教经藏的僧人,也指善于诵读经文的僧人;(3)论师:指精通论藏或诠释佛教经义的僧人;(4)律师:指善于背诵、讲解律藏的僧人;(5)三藏法师:指精经、律、论三藏的法师。中国古达把从事译经的高僧称为“译经三藏”,例如唐玄奘被誉为“三藏法师”,俗称“唐三藏”;(6)大师:佛教称释迦牟尼为大师。后唐代朝廷封通晓佛教教义的僧人为大师,如慧照法师。后来对前朝名僧也往往赐谥号“大师”,如东晋慧远,被追赐为辨觉大师;(7)尊宿:“尊”为德高,“宿”为年长。对年长德高僧人尊称为尊宿;(8)上人:尊称持戒严格,精于义法的僧人;(9)讲下:对知名法师的尊称;(10)高僧:对德行高的僧人的尊称。  相似文献   

18.
岳帅 《佛教文化》2013,(2):124-124
“合十”又称“合掌”,是佛教徒常用的生活礼仪。“合十”就是透过肢体的动作,端正仪容,清净身心,在自在、宁静的身心状态,修持佛法。具体做法就是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曲,  相似文献   

19.
“法轮功”,已经随着政府的果断取缔与众多原“法轮功”弟子的幡然醒悟,在大陆正逐渐走向消亡。然而尚有一些原“法轮功”修炼者对于“法轮功”的谬误以及“法轮功”和正信佛法的差别心存疑问。笔者自1998年底到1999年初,曾在英特网上的佛教讨论区与“法轮功”弟子进行过关于“法轮功”和佛法的多次讨论。现以这些网络对谈为基础,列举若干“法轮功”修炼者的典型观点,并尝试从正信佛法的角度作些剖析。相对当前社会各界揭批“法轮功”的文章,本文似乎有些过时。但是,也许这些发生在数月前的对话,能够帮助那些误人“法轮功”的朋友转…  相似文献   

20.
佛法所要回答的问题,同哲学研究的对象有共同的一面,它对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及其变化的规律有很系统的论述。佛教认为它对这方面的论证所达到的水平高出一切,胜过一切,所以又称佛法为“出世法”、“胜义谛”、“第一义谛”。佛教探讨这一问题的根本目的是提醒人们要破除妄执,从善向上,净化身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了说明佛法如何认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问题,略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