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君 《美与时代》2014,(5):64-64
民族民间舞起源于民间,是由民间劳动人民根据当地的劳作模式,风土人情而形成的舞蹈形式,这些独特舞蹈动作表现了当地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而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也由过去的师徒传承进展到学院式的课堂教学。现在的民族民间舞教学,一般都是舞蹈元素、舞蹈动作、舞蹈的教学短句、舞蹈组合、舞蹈片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民族民间舞教学也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形成合理的教学体系,优化创新舞蹈教学课程等,注重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  相似文献   

2.
林怀民编创的现代舞蹈根植于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他的舞蹈创作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和老庄哲学思想。老庄哲学的审美观与林怀民舞蹈艺术达到了高度契合,使林怀民的舞蹈呈现出了"忘我""虚静"的艺术审美,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舞蹈风格,受到了世界各民族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3.
我国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而民族舞蹈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篇章。由于舞蹈艺术不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这就给舞蹈的记录和保存增加了难度。在传统的记录保存工作中,演员的舞蹈动作多通过文字、照片、录像进行记录。然而,这些手段只能从几个有限的角度以二维的方式对舞蹈动作进行记录保存,无法实现对舞蹈舞姿准确且全面的记录保护,而且传统方法保存下来的数据只能进行简单的复制传播,不能加以利用、开发和创新。因此,将运动捕捉技术应用到少数民族舞蹈艺术保护工作中,运用运动捕捉技术获取该少数民族舞蹈的空间三维姿态,经数字化动作还原等优化处理,从而建立起该民族舞蹈艺术动作技术数据库,并结合原生态文化氛围及其他保护方式,准确全面地保存少数民族舞蹈的艺术的精华,为全国众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及体育实现数字化保护提供有效的参考,以及为今后的创作和舞蹈还原提供精准的数字平台,对促进我国民族舞蹈艺术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吴晓邦是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杰出的舞蹈艺术家、理论家和教育家.吴晓邦的舞蹈艺术思想很丰富.作为我国新舞蹈艺术的奠基人,吴晓邦的艺术之路始终遵循着源于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吴晓邦一贯重视学习和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并在中国舞蹈教育史上率先提出创造力教育观念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蒙古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优秀的历史文化底蕴让蒙古族独具特色。其中比较出名的就属蒙古族民族舞蹈了。蒙古族舞蹈与其开阔明朗的生活环境背景离不开,或演绎多样马步,或展示矫健身姿,亦或是热情的摔跤舞等等,这一切个性风格的形成都是有一定特殊原因的。本文从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历史渊源、特色差异化、历史影响等着手,着重剖析蒙古族舞蹈的现实意义,从而为民间舞蹈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华族舞蹈是华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也是华族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国家发展历程及民族组成,使得华族文化在该国拥有特殊的地位。发展华族舞蹈,作为巩固和发展新加坡华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增强新加坡华族的民族文化认同,强化文化根基,推行多元民族政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发展简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药,将少数民族医药历史当作一个完整的医药文化现象,对我国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轨迹进行了重新梳理,把我国少数民族医药的发展划分为萌芽、经验积累、理论形成、发展及振兴5个历史阶段,并列出少数民族医药在各阶段的主要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8.
贡州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个民族都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留下了涵载这些历史文化的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作为凝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古籍,无疑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闪烁着各民族的睿智和传统的独特光彩。  相似文献   

9.
宋岚 《美与时代》2007,(6):57-59
彼得·勃鲁盖尔的《农民舞蹈》是一幅反映了尼德兰民族绘画传统的风俗画,同时体现了在描写农民生活题材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泱泱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都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伦理文化,又天然地融汇组合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伦理思想。这些伦理思想无不以各民族特有的方式表现出独特的样式和丰富的内涵。几乎可以断言,各民族都是富有道德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一些在民族地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同志,倾注精力研究少数民族伦理道德问题,并先后推出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捧于笔者手中的这本《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研究》(以下简称《研究》,系由  相似文献   

11.
大型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用浓缩而精炼的舞蹈语汇把中国传统舞蹈与西方芭蕾、现代舞元素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当今中国民族舞剧最高艺术水准的代表。舞剧《红楼梦》的编者们将好莱坞的梦工厂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所带给观者的不仅仅是新鲜,更带给了观众心灵上强烈的震撼和深切的感动。从某种意义上讲,该剧为中国舞剧开辟了舞台创作的又一新径。  相似文献   

12.
羌族舞蹈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的一支,其风格特点具体表现为"S"型体态和"一顺边"的美;胯部动作的大量使用;舞蹈运动中"以左为上"的原则。羌族舞蹈与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体现着当地的宗教意识,并且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如何在文化的均质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保存、发展羌族舞蹈的文化特性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具体可以从"一个体系"、"两个中心"、"三种类型"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2007年9月中旬,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宁夏民委、自治区文联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宁夏首届回族舞蹈、服饰展演"在银川举行。共有来自宁夏、北京、新疆、甘肃、海南、云南等省、区的数十家单位及个人选送的502套回族服饰和57个舞蹈作品参加展演。三百余套色彩绚烂的职业装、生活装、礼仪装相继登台,21个以反映回族生活、民俗风情、精神风貌为主要内容的民族舞蹈节目,都分别参加了最后的综合创意、制作特色、表演技巧、风格特点评比的角逐。  相似文献   

14.
任何文明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道德传统则是文化传统的灵魂。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在千百年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继承、扬弃、丰富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与各国或各民族的历史兴衰相同步。 东方民族的传统道德,是东方各国社会现代化的一种精神力量。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实践表明,东方民族的传统道德,尤其是儒家伦理道德,并没有成为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加速经济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作为我国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族舞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维吾尔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以歌舞著称的民族,维吾尔人民在结合自身的劳作与社会生活,并利用自身的智慧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维吾尔舞蹈。本文以维吾尔民族舞蹈的历史渊源着手,着重分析了维吾尔舞蹈的风格特点,通过审美的角度进行切入,对维吾尔舞蹈的的风格特点进行重点分析,从而展示维吾尔民族的本源审美价值与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融汇而成博大精深、多彩绚丽的中华文化。每一个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在文化交流共建共享中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回族匾额楹联即为回族继承传统兼具创新的典型文化事例,这也是回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和特色贡献。  相似文献   

17.
覃莉 《美与时代》2005,(11):79-80
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其表演的程式化和虚拟性,舞台美术的虚实结合,时间、空间的随意和假定,乃至戏曲艺术融戏剧、音乐、舞蹈为一炉的民族艺术特色等诸多方面,都可追溯到中国古典哲学美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戏曲中的写意性从表面上看只是技巧层面的东西,实质是在传统美学影响下形成的.因此,考证戏曲的写意性必须先考察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写意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李涵冰 《美与时代》2014,(12):115-115
舞蹈表演是一种大众文化表演形式,舞蹈表演是人们日常娱乐的一部分,且舞蹈随着人们审美和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过去的传统舞蹈表演包括:京剧、木偶戏等种类,现在的舞蹈表演从表演形式、表演内容等方面分的更加详细。但是,无论怎样的舞蹈表演都是通过肢体动作传达语言的表演形式,所以舞蹈表演需要丰富的情感基础,才能展现舞蹈魅力。  相似文献   

19.
苏丹 《美与时代》2004,(9):60-61
传统,是由历史沿传而来,具有一定特点的某种社会文化,如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传统是长期的积累,具有相对固定的性质.中国舞蹈审美形态的传统,是在中国舞蹈数千年的演进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与中国其他艺术门类一脉相通的传统艺术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神的制约下,中国舞蹈在表演和审美形态方面的传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的群体性划分中,民族是一个基础性概念;民族是人类生存的一般规则和普遍现象。任何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是通过内部认同和外部别异实现的,这使任何民族都具有认同性和别异性。纵观各民族的发展史,每个民族在实现内部认同和外部别异的过程中,宗教都发挥有重要的作用。就宗教而言,它自身也具有认同性和别异性。宗教在民族认同和别异中的作用,可以表述为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对民族认同和别异的神圣化。宗教的认同性和别异性是个"中性"的概念,普遍适用于每个民族,因此,它也具有了认识各民族社会发展的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