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悬疑电影作为商业电影的一种重要电影类型,融合恐怖和惊悚元素,以其极具张力的时空架构、精巧的剧情设置以及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使得观众产生强烈的紧张感和共鸣感。而限定时空的悬疑电影,如《看不见的客人》更是其中一种重要类型,其在叙事结构、人物关系以及悬念设置等方面都具有其自身特征。  相似文献   

2.
通常看来,悬疑电影带来的感性印象往往与惊悚恐怖片类似:阴云密布般的氛围、张皇失措的主人公、晃动的镜头、怪异的场景,甚至二者都含有峰回路转意味的结局.但是,作为一种电影类型,悬疑类电影毕竟又有其独特之处.“身份/认同”问题,便是这样一种独特的要素.在悬疑电影(尤其当下的悬疑电影)的设置中,迷雾重重的身份常常是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身份/认同”问题在悬疑类电影中具体是如何展现的,该策略又指向何方?从拉康镜像理论角度切入,有助于探讨这种“身份/认同”问题的展现方式以及该策略所蕴藏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华裔导演詹姆斯·温执导的系列片《电锯惊魂》引领后希区柯克时代惊悚悬疑片成功地以小搏大,拥趸者遍布全球.以《电锯惊魂》系列片第一部为例,本文意在探寻:在电影尾声,铁幕轰然坍塌(或曰“最后一分钟营救”)之前,导演是如何精心策划惊悚的死亡游戏;在死亡游戏的矩阵中,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张力如何运作并最终推动游戏的高潮.从而揭示影片得以买断和吊住观众胃口的悬疑游戏的腹语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电影产业化的发展和电影市场规模的壮大,犯罪题材电影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在不断提升,并在类型化的背景中不断突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记忆大师》在悬疑和惊悚氛围的营造上有独到之处,给观众带来了观影的快感。值得一提的是,《记忆大师》对犯罪心理的深挖,为国产犯罪题材电影树立了新标杆。  相似文献   

5.
正瑞典有一个叫斯万的小伙子在阿里尔德小镇开了一家小电影院。由于自己对悬疑片有着浓厚的兴趣,斯万便把电影院打造成以悬疑为主题的电影院。没想到,这个举措受到了很多悬疑片爱好者的欢迎,他们常常光顾斯万的电影院,一待就是一天,过足享受悬疑电影的瘾。最近,斯万发现电影院的上座率越来越低,有时一天的收入甚至抵不上开支,这让斯万在失望的同时也很不解。电影院的设施毋庸置疑,虽然小,但和其他高档影院的配置一样。他引进的电影都很小众,保证影片的新颖度,而且在情节上,悬念设置的手法  相似文献   

6.
恐怖美学逐渐成为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以著名的好莱坞导演温子仁为代表的恐怖电影为切入点,从恐怖形象设计、场景构建、声音元素、动作元素、民间故事、镜头语言六个方面探讨温导电影中恐怖惊悚美学元素。品味蕴含其中的恐怖电影艺术魅力,感受温子仁独特恐怖风格中情感宣泄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7.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一位闻名世界的电影导演,尤其擅长拍摄惊悚悬疑片。他深受精神分析学说大师弗洛伊德的影响,创造并完善了悬念的艺术。在他的电影中,巧妙的构思加上令人瞠目结舌的剧情,随处透露的都是他对生活、对大众心理、大众命运的另类理解。他头顶"悬念大师"招牌游戏人间,享受他的电影梦。  相似文献   

8.
电影《黑天鹅》是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指导的一部惊悚类文艺片,讲述了女主人公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所经历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侧重于剖析人物的内心。通过审美感知的四个阶段,即宛若转身、侧面与想象、主题显现、韵外之致,能使影片的主题更易通向意义的深处。  相似文献   

9.
韩国悬疑片作为一种高度类型化的电影,在其创作过程中呈现出一系列的共性原则。以新世纪以来的韩国悬疑类型片为对象,从多样化的叙事时间、不可靠叙述者造成的信息干扰以及人物矛盾的功能定位探究其类型化的叙事经验,揭示出其叙事之下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索。  相似文献   

10.
恐怖电影是最早兴起的一种类型电影,它除了带给观众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击外.还有着其丰富的美学价值.恐怖电影所反映出的悲剧意识、死亡意识、现代意识和进入后现代以来人的精神状况是非常值得人们关注和深思的.我们应当从恐怖与惊悚的背后解读出恐怖文化的内涵所在,注重电影中艺术元素的分析,进而挖掘其潜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影片《看不见的客人》通过叙事视角的灵活转换,使故事情节充满悬念,层层递进式解谜,让观众时刻保持警惕;闪回式的视觉倒叙,使得案情发展扑朔迷离,最后的大反转更是让观众出乎意料。虽然该片的主题选择定位不够新颖独特,但是它的叙事方式与技巧却尤为突出,值得国产犯罪悬疑电影借鉴。  相似文献   

12.
人之心灵微隐而难摹,而人之存在的心结则会间或影响生命之路向。现实常人如此,历史名人亦然。心理传记作为理解个体内心生活的一扇新窗,不仅标示了心理学研究的别样路径,而且亦对历史名人的存在心结进行了细至的深描。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名人的心理传记》透过心理学视角剖析历史悬疑事件,对林徽因、项羽、武则天等八位历史名人的心理情结及...  相似文献   

13.
传统儒家的人性善恶观是中国哲学重要的议题,以孟子为代表的理想主义者坚持人性本善,而以荀子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者坚持人性本恶,其他持论者则摇摆于善恶之间,没有定说。在"人格面具"的遮掩下,黑色悬疑电影《心迷宫》里粉墨登场的各方当事者展开善恶无常的人性角力。导演忻钰坤让山村众生摘下面具,认识自己,并对个中人物善恶灵魂给予毫不留情的揭露。  相似文献   

14.
由"80后"青年导演忻钰坤执导的悬疑剧情片《心迷宫》采用非线性的三重环形叙事结构,围绕着一副殡棺三次易主、"被烧死"模式的思维定势、烧香与猩猩在人性"本我"中的表征,深刻地表现了中国当下农村转型期存在的怪像和阵痛,深入挖掘了小人物原始生命中无处安放的"本我"存在,让观众在心的迷宫中窥透众人心事,观尽人生百态。  相似文献   

15.
《天才枪手》作为2017年热门的泰国电影,将青春,悬疑,动作等类型元素巧妙融合,给观众带来了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其中电影悬念的成功设置是产生这种效果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利用叙事学的研究方法从叙事的动力、结构、时间倒错、空间场景转化这四个方面分析影片的悬念设置,希望能从叙事学的角度总结出这部电影成功设置悬念的经验以对实际创作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6.
张源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78-178
爱德加·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包括小说和诗歌等。爱伦坡的小说范围广泛,包括恐怖小说、侦探小说等。其中,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对于现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充满了凶杀、暴力、悬疑等情节,但这些情节却反映了人类灵魂深处的真实存在,是对于人性的探索,充满了一种荒诞却真实的美丽。本论文主要对爱伦坡恐怖小说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对于现代文学创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好莱坞著名导演大卫·芬奇于201 4午带来又一悬疑类型力作《消失的爱人》.片中的女主角艾米,其行为模式充满了令人惊恐的色彩.深入分析其心理根源可以发现:艾米是一位自我认知障碍症患者及角色扮演的痴迷者.尼克与艾米的婚姻,从开始到破裂,再到复合,始终都围绕着角色扮演的问题.能不能继续表演,是这场婚姻的内在逻辑,至于感情、责任,这些通俗视野下的婚姻要素,对他们而言,只是包装的道具.  相似文献   

18.
马皑  宋业臻 《心理科学》2019,(2):506-511
摘 要 当代心理学由于“本体与方法”的割裂形成科学心理学与人文心理学双峰对峙的局面,科学心理学受自然科学方法的影响而难以直面人性关怀问题;以人文心理学为研究传统的心理传记学,通过对悬疑性问题的逐层解读,直面人类心理动力系统,从而能够直面人性关怀问题。为进一步促进心理传记学的发展,对当前心理传记研究的资料筛选、研究模式、理论运用改进,以期研究者能够更好地通过史料分析进入传主生命事件的历史现场,对传主生命历程进行恰当的理论解释,从而进一步激发中国本土心理传记学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世本》云:"鲧作城郭。"《吕氏春秋》云:"夏鲧作城。"然,鲧筑城廓在哪里?本文首先对史前华族、夏族的起源及夏鲧、夏禹等诸多传说进行了评论,认为王国维、杨向奎等先生的华夏起源东方说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接着,对古兖州夏丘城及周边地带进行了考古调查,对有关"鲧筑城廓""夏鲧筑城"的历史文献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古兖州夏丘城是在鲧"治水九载"期内,在鲧的先祖和子孙生活圈内,为鲧筑造是无有悬疑的。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在热播的一部心理悬疑电视剧《柒个我》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这部电视剧讲述了沈氏集团的继承者沈亦臻,因为某段缺失的童年记忆,而罹患多重人格障碍。在积极、开朗、善良的心理医生白欣欣的帮助下,沈亦臻渐渐重拾勇气,直面自己所遗失的痛苦记忆,并凭借开朗的态度、过人的勇气和自身的能力,实现了和白欣欣共同的救赎,捍卫了灵魂的主权。最终,沈亦臻的多重人格被治愈,他也收获了爱情、事业与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