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北洪泽湖西南岸有一个小有名气的管镇,其老街西北50米处有一座青砖黑瓦结构的亭子,名曰“管鲍分金亭”。  相似文献   

2.
趣品人生     
为什么要谈一谈生活方式呢?为什么想说一说中国人的闲情雅致呢?不是为了让我们拿出大把时光去浪掷,不是为了让我们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是要让大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人生路漫漫,如何用中国人的方式,从容踏上旅程?悠闲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值得去尝试。大家在路上行走,在公园里散步,会看到很多亭子。亭子有何用途?想必大家都知道。"亭"  相似文献   

3.
远音 《思维与智慧》2008,(12):61-61
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欧阳修任滁州太守后,常去琅琊山游玩,与琅琊寺的住持和尚智仙谈诗论文,结为知己。智仙在山道旁盖了一座亭子,请欧阳修出席落成典礼,欧阳修欣然将该亭命名为“醉翁亭”,并在亭子里当场写成一篇《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4.
“奔流的金沙江畔,有一片小小的沃土,春雨画,春风描,绘出一幅春光谱!啊,这就是我们的二中,这就是我们的归属……”每当节日或集体活动时,在校园上空,时常会听到这清越、温馨、催人奋进的攀枝花市二中校歌。  相似文献   

5.
热烈与平和     
在《表达性艺术治疗》课上,有两幅画让我印象深刻。图画一:热烈的我在流体画课堂中,老师先给我们用丙烯颜料做了一些示范,告诉我们可以不拘泥材料、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情绪。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有颜料盒、刮刀、调料杯等。我构思了一下画面,决定用刮刀来作画。于是选取了红色和黄色作为画面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6.
画余随想     
<正>戏里画理我爱听戏,常在豫剧的旋律中作画,也常在戏与画间相互参悟:一出戏有主角也要有配角,有低缓处也会有高潮处。一张画也应有主角与配角,有低缓处与高潮处。可我们作画时,常常想把每个地方都画得很精彩,缺少画糊和画虚的地方。有时戏台上面会有很多的演员,你细观察,边唱边走动的只有那一两个演员,其余的演员都是一动不动的站着,让观众的视线一直随着主角活动。于此可以感悟很多画理,如主次、虚实、动静等。戏剧服装中加长的水袖,在刻画角色内心情感以及表  相似文献   

7.
今年第4期《佛教文化》以三幅令人之作为引子.号召大家来评说“深山藏古寺”之画。俗话说:“看事容易做事难”,绘画也不例外,说得头头是道,恐怕拿起笔来就不知从何下手。但我们要坦率地说.这三幅画都不是成功之作。主题不鲜明、突出、意境模糊。看来这三幅画均没有创造出心灵中典型的东西.这种典型的东西在美术家来说就是意境。第一幅画意在藏.而体现深山不足,就藏而论也不足.尽管画讲究似与不似之间、但不能离开“寺”。同时又犯了作画十二忌中之“布置拍密.远近不分,山无气派”的三忌。第二幅画构图更糟,成了十字架,白云不…  相似文献   

8.
有两组幼儿画树,第一组幼儿画的非常整齐。第二组画的比较凌乱,有些在成人看来根本不像一棵树。第一组作品是孩子在教师示范下一步一步画的,它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人性”;第二组作品看似杂乱无章,却是孩子心中的树,每一幅画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都是孩子们真实的感受。然而,我们一些教师往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追求更有把握的顺利开展活动,会因“求稳”而采用前一种教法,但这样处理后又常常会感到缺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的形式美表现在中国画特有的材料、特殊的笔墨效果、特有的画法程式、诗书画印、装裱款式、构图以及画家具备的技法风格等方面。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怎样画有"味道"、有"品质"、有"格调",是画家们反复思考的事。事实上,形式美是中国画的根本,是核心。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熟悉、理解、探索、研究中国画的形式因素,保持中国画样式的东方性、民族性,使中国画的形式之美代代相传,绵延不断,使传统中国画的菁华永续流传。  相似文献   

10.
读画读心     
我喜欢看画,尤其钟爱国画,闲时和朋友去看画展,徜徉于艺术殿堂,空气中墨香四溢,让人有一种清新飘逸的感觉,我感到每一幅画都有一颗鲜活的心,每一幅画都有一个不灭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完后,他拿到市场上去展示,并在画旁放了一支笔,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这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上作记号。晚上,画家取回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是近代中国画发展过程中最具争议性的问题,这与中国画精神和当代文化在总体精神趋向、生活与审美方式及价值层面等方面的内在矛盾有很大关系,认清这一现实或许会令我们对中国画精神的传承作出更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思维与智慧》2014,(5):I0001-I0002
虚谷(1825~1896年).俗姓朱,名怀仁,僧名虚白,字虚谷。作画有苍秀之趣.敷色清新,造型生动,别具风格。早年学界画,后以擅画花果、禽鱼、山水著名。他善于调理把握章法的中偏、正欹、平奇、虚实、轻重、  相似文献   

14.
古老而年轻,悠远而逼近,带着那片欢愉和轻佻的无花果叶,毫不羞涩而左顾右盼,她,是我们的祖母吗? 可是“这样美的感觉,有什么奇怪呢?”《德拉克罗瓦论美术和美术家》,p240,辽宁美术出版社1982年版 平凡的我们无法回避视觉的贪婪,堕落的欲望与生俱来——这是16世纪德国著名画家丢勒的一组作品《亚当》和《夏娃》之一,1507年完成,木板蛋彩画,209×80厘米,在画的题款中有Almanus的字样,此字的意思是“德国人”,证明该画不会绘于德国,可能是访问威尼斯时所作。当时这件作品连同《亚当》均由克丽斯汀女皇赠予菲力普四世,1…  相似文献   

15.
老鼠是排在十二生肖第一位的,因为老鼠灵敏,机灵,灵活,聪明,所以老鼠成为越南民间画的文化象征,留下了穿越时空的历史文化信息。一谈到越南东湖年画,人们马上想到《老鼠嫁女》这幅画是有原因的,因为想到这幅画人们就联想到快乐和幽默的气氛。此幅画中老鼠们的幽默让我们感受到春节的气氛已经进入了每家每户了。  相似文献   

16.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的竹子为什么与别人不同呢?原来,为了画好竹子,文同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雪雨,文同先生都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琢磨竹节的长短粗细,叶子的颜色、形态,每当有不同的感受,文同先生就会回到书房,  相似文献   

17.
北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欧阳修任滁州太守后,常去琅琊山游玩,与琅琊寺的住持和尚智仙谈诗论文,结为知己。智仙在山道旁盖了一座亭子,请欧阳修出席落成典礼,欧阳修欣然将该亭命名为"醉翁亭",并在亭子里当场写成一篇《醉翁亭记》。  相似文献   

18.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的竹子为什么与别人不同呢?原来,为了画好竹子,文同在自己的房前屋后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雪雨,文同先生都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琢磨竹节的长短粗细,叶子的颜色、形态,每当有不同的感受,文同先生就会回到书房,  相似文献   

19.
失败的原因     
凤凰 《思维与智慧》2004,(11):26-26
有一个年轻人,他从小就喜欢画画。长大以后,他什么事也不做,成天都画画。可是,非常不幸,他画的画没有人愿意出钱购买。而他的父母,在苦口婆心地劝说中见他依然我行我素,便把他赶出了家门。  相似文献   

20.
李静 《美与时代》2023,(8):105-107
写生是学习国画的必要手段,我们需要对写生有正确且深入的认识,以此为创作做准备。因此,深入探究中国画中的写生、工笔人物画写生的实践过程、中国人物画的造型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实践,以深入了解白描人物写生的要点,掌握相应的写生方法,同时对中国画中人物造型的特点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