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女性主义是西方传过来的概念,它是通过女权运动来打破男权文明的神话,意在彻底消除男性与女性的不平等差异。面对20世纪90年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有人认为女性艺术玩得太过火了,有人却为女性艺术呐喊助威。但是仅从艺术的个性化语言来说,中国女性艺术应追求独立于男性艺术之外的美学品格,力争展示自己的特色,坚持自己独特而唯一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性艺术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生物,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中受到普遍关注的一个"后现代"话题。近代以来的女性艺术中,"性别"这一人类最大、最根本的裂变和区分对艺术的作用十分明显,她们的作品风格各异,但都具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即从女性的角度来阐释世界。  相似文献   

3.
李鹏 《美与时代》2007,(12):54-56
对于一名女性艺术家来说,人格的独立、独特的观察视角、生理特性与社会特征是艺术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女性主义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她们在叙事意识上的巨大变化.她们在借鉴西方女性主义艺术观念和语言方式的同时,试图结合自身的女性感受加以再创造,使女性视角东方化、本土化.  相似文献   

4.
由家而族--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燕玉 《学海》2002,(6):139-141
中国女性文学在 2 0世纪 80年代的崛起 ,是与“家”联系在一起的 ,或叙述家庭的离散聚合 ,写两个人的故事 ,或叙述母亲及子女的爱怨情深 ,写两代人的故事。发展到了 2 0世纪 90年代 ,由家而族的拓展线渐渐呈现 ,从家庭叙事走向家族叙事 ,出现了一批写几代人和一个家族的故事的中长篇小说。这种女性家族叙事的特点是什么 ?它意味着什么 ?启示着什么 ?是很值得考察的。当然女性的家族叙事并非从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 ,早在 3 0年代就有丁玲的《母亲》问世 ,以其《红楼梦》式的框架演绎母辈的生活和心路的历程 ;40年代更有张爱玲的《金锁记》成…  相似文献   

5.
一、罗塞蒂的女性模特儿景观 罗塞蒂是拉斐尔前派兄弟会的核心成员,他们希望恢复艺术的真诚和纯洁,并在创作上坚持每个细节都要寻找生活中的模特儿.罗塞蒂是女性的歌者,作为意大利血统的后裔,他的惰诗和绘画大都围绕着爱与美来发挥,从19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末,女性形象如花如影地呈现在罗塞蒂的画框里:  相似文献   

6.
"女性艺术"作为区别于男性艺术"话语"的新类别,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的舞台短短几十年,出现了许多优秀画家和艺术作品,题材涉及广泛,其中"母与子"的题材当算是最具代表性的。在艺术的表达中,"母与子"的题材相比男性艺术家,对女性艺术家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从中国女性油画作品的角度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主义艺术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艺术思潮.许多女性艺术家和女性理论家开始思考并致力于改变社会中以男性为主导的、性别不平等的现象,重新思考女性的自身价值、社会地位以及与男性之间的关系.美国女性主义艺术家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1954-)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的作品将后现代艺术和摄影融于一体,在后现代领域中独树一帜,可以说她的作品从整体上成功地触摸到当代文化的敏感神经.她不拘于一般女性艺术那种纤细、精致的传统,冲破女性艺术追求坦诚,实在及修养的外观束缚,创造了其独特的具有自述性和女性主义特点的艺术形象,值得我们去关注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时代发展,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女性主义成为当代流行的一种文化思潮和艺术运动。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传入以及中国本土的女性问题引起了中国女性艺术家对女性主义艺术的思考和表现。申玲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生代"艺术家,她根据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创作了一系列具有表现性的情爱主题的作品,这一系列的作品都渗透着女性主义的思想,在画面中表现平等的爱与和谐的夫妻关系。文章旨在通过使用女性主义美术史的方法分析申玲作品中的性爱主题,感悟其中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女性因其薄弱的主体意识以及社会地位的沦落,使得中国女性绘画在整个绘画史中始终处于边缘地位;现在,女性绘画宣布自己独立存在并寻求进一步的发展,争取发挥自身最大的艺术潜力,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感性思维凸显出女性艺术的独立价值,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觉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艺术的崛起,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现象.女性艺术家们愈益显现出一种不同于男性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她们开始建立起一种对自身性别认同的自觉意识,使"女性艺术"这一话题具有了全新的内容和"后现代"色彩:以深切地关心女性话题作为艺术的切入点,以"怜我情结"的切肤之痛,关心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追求完美的人性,表现艺术的真诚与自信.在执著的追求中发挥着女性情感性的优势,从而进入了艺术的自为状态,以结构完善、内涵充实而有了艺术地位.  相似文献   

11.
凯绥·珂勒惠支作为一位版画家,她以女性独特的视角,通过版画这种纯粹的表达形式,描述她所生活的那个世界,并以女性的身份用独特的方式记录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重新认识凯绥·珂勒惠支这位伟大的艺术家,深度地挖掘她的作品精髓,为现代中国艺术的创作孕育新的灵感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中美当代女性艺术在创作题材上有着相同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身份上寻求认同;二是关注女性的私人生活。不同的是,在中国没有出现西方的女权运动故而并没有真正出现关于女性主义的创作,西方的女性艺术家将两性看作是二元对立式的存在,认为两性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而中国的女性艺术家则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作品的表达形式上较委婉。思考两种文化背景下的女性作品的相同与差异对当代生活的发展与构建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璇 《美与时代》2013,(5):115-117
Karen Lamonte(凯伦·拉蒙特)运用丰富细腻的玻璃艺术语言,通过服装、女式镜子等具有女性象征意义的物件来表现女性身份的存在,表达了对女性身份意义的理解,向观者传递出一种古典、柔和的女性美。女性主义艺术可以说是早些年代的热门话题,至今仍有很多相关方面的争论或探讨。一些女性艺术家发起对女性意识的认知运动,进行自我观照,甚至由此产生了很多激进的艺术作品。还有的以身体自喻,借以表达自我意识的觉醒,引起人们对女性身份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英美兴起的波普艺术,打破了艺术长久以来的精英状态,消除了大众与艺术之间的界限,波普的出现让世人不得不重新对艺术进行定义。而在90年代的中国,一些艺术家也搞起了波普艺术。由于中西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同,中国波普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新女性艺术的崛起离不开现代形态的传播方式的影响和推动:首先,美术期刊成为了宣传女性艺术的重要载体;而美术社团作为民国女性画家群体兴起的重要标志,对民国女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现代化的美术展览模式是促进女性艺术传播的重要手段。综上,从传播学的角度解析民国女性艺术传播的具体内容,探究民国女性艺术的传播途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女性意识和后来的女性主义艺术运动不仅给西方美术史及西方的女性艺术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东方的女性艺术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文章从女性艺术家被艺术史"忽视"的原因为突破口,以中国女性画家潘玉良的女人体画为例,分析了潘玉良女性意识的觉醒在绘画创作中的体现,旨在了解女性意识对于女性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情色题材"具有十分悠远的历史和传统,从原始社会人类艺术萌芽,到今天当代艺术的繁盛,它见证了人类艺术的发展。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女艺术家的出现只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随着女性意识的发展,一些女艺术家以莫大的勇气和魄力,在观念保守的中国社会从事情色题材绘画的创作。以女性视角,结合女性的思维方式、观看方式、行为方式、性格特点、情感倾向、价值观念等总览中国女性油画家的情色题材艺术创作,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两性格局和书写方式,以及中国社会女性地位、男女关系、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分析这些作品的文化内涵,对促进艺术史的完善、国人性观念的变迁,以及女性意识的发展和两性关系的改善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代艺术始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与西方的艺术交流空前活跃,无论是经济、文化,都在向发达国家看齐,艺术家们全面模仿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图式和语言逻辑。"85"思潮后,中国艺术家们力图冲破政治意识形态的绘画观念与形式的束缚;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自由个体艺术家出现,他们利用具有政治符号的波普风在国外崭露头角,之后的艺术家们立足于中国传统,与西方艺术发生了实质的碰撞,西方艺术逐渐将中国艺术纳入到国际艺术圈。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一股新的艺术潮流——政治波普。该艺术形式采用西方波普的艺术语言,结合人们熟知的政治形象或商业代表,来表达幽默、荒诞或嘲讽之意,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精神。当时,苏联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政治波普,对中国政治波普的构建与发展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20世纪年初代苏联解体后,国际艺术市场不再对苏联的"当代艺术"重视,苏联政治波普很快便失去了价值,从1994年起,中国"当代艺术"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于是,国际艺术市场便将视角转向中国的"当代艺术"。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西方各种艺术思潮和现代主义艺术观念开始大量涌入国内,我国当代主义艺术慢慢活跃起来。我国的传统陶艺也受其影响,当代陶艺产生了萌芽并且迅速地发展起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当代陶艺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材料语言的独特艺术特征。基于此,通过简述中国当代陶艺的艺术发展探索,从物性与个性、偶然性、多元化三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中国当代陶艺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