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华山佛教地藏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形成和谐社会的互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九华山深厚的汉民族文化底蕴及佛教地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对当地群众民俗文化与民间风情的渗透与融合做一较全面的阐述与探讨。并以此说明佛教文化在与当地地域文化、群众道德观念、当地教育事业中形成使社会和谐的互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传承,文化积淀深厚,中国的古代建筑独树一帜,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建筑文化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的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需要我们充分吸收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3.
正民间信仰固化传承下来的民间民俗文化,如流传的故事、场所神祇、碑牌、题字、壁画,乃至选址、民俗活动、文物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传承的强大惯性。因此,我们应该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思考、谋划和推进优秀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温州民间信仰历史久远,社会基础深厚,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有6912  相似文献   

4.
当今,人们已不再只追求物质层面的满足,还追寻精神层面的享受,这种情况在无形中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于此,现阶段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等都成为能够促进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传统乡村的民宿景观,不仅是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且具有历史、文化、科研等方面的重要价值,是传承地域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分析基于地域民俗特征的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概况,并探讨其设计原则和表达手法,同时以德化古杏山舍民宿为例,进一步研究传承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民宿多元化景观设计策略,例如民俗特征的传承,景观的整体化、生态化、创新化、人性化设计等,以更好地提升现代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5.
田昆  李少峰 《美与时代》2014,(9):109-109
群众文化是文化建设的基石,既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美术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中不可或缺。随着社会精神文化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中的美术活动的内涵不断加深,形式也越来越丰富。通过从美术的丰富文化内涵、提高群众品味、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遗产、开拓文化市场等几个方面阐明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河流与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滨河景观是城市开发建设的重要对象,它作为文化灵魂的载体存在于城市之中,传承与弘扬着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7.
《中国宗教》2018,(12):42-43
民间信仰固化传承下来的民间民俗文化,如流传的故事、场所神祇、碑牌、题字、壁画,乃至选址、民俗活动、文物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传承的强大惯性。因此,我们应该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思考、谋划和推进优秀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国文化艺术底蕴深厚,民间艺术灿烂多元、博大精深。民族民间美术作为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繁多、题材丰富、制作材质独特,具有无限的艺术魅力。发展至今,民间美术更加灿烂夺目、多姿多彩,同时也逐渐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借鉴对象,极大地促进了艺术创作本土化风格的形成,推动了艺术创作民族化的发展。对于中国版画艺术创作而言,充分汲取和借鉴民族民间美术的营养和精华不但是对民族民间美术的延续和传承,也是为了在丰富版画艺术创作表现语言和表现形式的同时提升版画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延岩 《美与时代》2023,(12):74-76
公共艺术是近年来艺术界的“热词”。公共艺术不仅是装点城乡环境的景观艺术,也是彰显城市或地域文化特色、营造空间的载体,具有文化传播和再生功能。中原民俗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原灿烂的文化宝库,为艺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外来文化介入的背景下,人们对于传统习俗、节日、传统技艺等传统文化逐渐淡忘。为了使中原民俗文化的宣传更加有效,促进中原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让文化滋养公共环境,分析中原民俗文化融入当代公共艺术创作的价值和可行路径,使中原民俗文化得到充分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10.
南阳民间雕刻艺术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孕育了地方民间雕刻艺术的发展.南阳民间雕刻艺术种类繁多,其中有石刻、玉雕、角雕、根雕、木雕等,它们是南阳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人们世代相传和长期生活积累的产物,具有深厚的地域、民俗文化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上海这座城市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因此有效利用上海红色文化能对其城市形象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上海红色文化具有时间上的首创性、空间上的集中性、内容上的政治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特征,能够从对内、对外两个方面促进上海城市形象的建设,在为上海增添红色精神内涵的同时,彰显红色之城的本质。因而,从传承方式、开发深度、融合渠道以及顶层设计四个方面提出上海红色文化在城市形象建设中的应用策略,以进一步提高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推动上海城市形象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从友 《天风》2012,(2):8-12
十七届六中全会所作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大宗教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基督教作为普世性的宗教,其文化底蕴之深厚,并且这些文化资源经过人类漫长的历史的洗礼,不断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发展的进程。本刊在今年第一期摘登部分教会领袖的发言,本期特摘编新年伊始的常委会上部分同工的发言,共同寻求基督教为文化繁荣发展做贡献的可能与途径。  相似文献   

13.
伴随我国对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的发展日益重视,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标志,作为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一的民俗博物馆要发挥保存与保护职能以推进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文章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研究案例,分析其在民俗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发展路径,为南京民俗艺术传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民族民间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各民族共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对民族文化挖掘、保护和传承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广大人民的重视和关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的变化,民族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民族文化遗产消失速度加快,失传现象严重,抢救、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迫在眉捷。  相似文献   

15.
路荣平 《管子学刊》2009,(3):101-105
齐文化对周村商埠文化和周村商帮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周村商埠文化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渠道:传统继承和现代培植。所谓传统继承,就是传统文化的影响,具体到周村的商埠文化,主要传承有齐文化、儒文化、民俗文化和外地文化传统。齐文化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和注重发展工商业的思想渗透于以祥子号为代表的周村商帮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实践中,周村商帮在全国各地的经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山东商人的主体和代表。  相似文献   

16.
藏族是一个古老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受宗教、经济、政治、社会、心理、地域、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铸造了她独有的民俗现象。正如拉法格在《财产及其起源》中所说:宗教是“古代风俗的贮藏库”。在丰富多彩的藏族民俗中,几乎都与佛教信仰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中“放生”就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佛教民俗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参考藏、汉文献和对实地调查材料的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17.
张灿贤 《管子学刊》2006,(4):109-112
状元殿试对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既是对当时性文化现象的全面把握,又是对历时性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化用。状元殿试对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有着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对当今考试文体也有着诸多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民俗符号是历史、文化和民俗事项相融合的产物,储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事项信息,蕴含丰富民俗文化内涵,体现着鲜明的艺术个性,是研究中国民俗史、文化史、传播史和艺术史的直观图示资料。  相似文献   

19.
师瑚 《美与时代》2023,(2):117-119
近年来,在文旅耦合大背景下,红色文化和旅游产业相结合为城市带来了多元化发展的可能。作为一座红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绍兴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但却存在着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模式单一等问题,为此,提出融合式多层次全方面的“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对策,以创新开发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助推绍兴经济发展,赓续古越红色血脉。  相似文献   

20.
民俗艺术根植于民间,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与审美情感,是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精神的承载者。民俗艺术引入高校艺术教育,将丰富既有教学内容,改变单一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审美视野,激发学生审美创造力,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同时,也推动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发展。灵活选取教学内容、积极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是民俗艺术教育走进高校课堂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