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颖媛 《美与时代》2005,(12):54-57
中国的摄影人在摄影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国画艺术中的理论知识、表现手法,而国画中强烈的主观情感和意境观,更是操控着中国摄影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2.
摄影艺术并非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艺术.自从1839年法国人盖达尔发明照相术以后,摄影这种科学和艺术联姻的时代产物立即风靡全球.摄影艺术以科技手段直观形象地反映生活,它的艺术语言具有国际通用的性质.但由于不同地域、民族、国家的差异,在历史的发展中,摄影艺术在不同地区显示出各具风韵的民族特色.19世纪中叶,摄影传入中国这一方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土,从此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逐渐成长.在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和艺术实践的影响下,中国摄影艺术表现出一些鲜明的民族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都在不断地创新自己、突破自己,这是艺术的根本规律,摄影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摄影时代的影像创新意识,要求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求现代摄影艺术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技巧的创新。首先是创新探索的方法,这要求摄影从形象、题材、意蕴等方面体现出新颖。其次是要注意创新的主旨在于新与深的统一。最后是创新思维,它是摄影艺术的灵魂所在。因此,新时代的摄影者,要用创新的精神创作出更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自成一格,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成为后世文人借鉴称颂的宝贵素材。融合了诗、画、乐等多种艺术元素,读来极具层次美、色彩美、音律美,又因诗人晚年笃信佛学,潜移默化地在诗歌创作情趣中渗透禅理,使其意境迭出,回味无穷。通过概述王维山水田园诗创作的人生经历,探析其山水田园诗中的画意美、音律美、空灵美以及"画、音、空"的辨理等方面,有利于探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创作手法,领略其诗歌创作的自然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5.
受经济、文化全球化以及生活方式简约化等因素的影响,图像大量繁殖,社会已发展到读图时代。摄影艺术是当代社会生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摄影不仅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视觉艺术,而且是一种传播现代文明的视觉文化。摄影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综合体。摄影作为文化的符号和载体,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创作简介:在自己的这组作品中,我拍摄的是日常的景物,通过镜头的构图截取,发现了其局部不同于日常观察角度的、有特点的美,我将它们组合到一起构成系列作品。在自然生活中,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美,通过镜头的捕捉和自身的判断,提炼出美的元素,在自然审美的基础上,透过摄影的语言,寻找其他艺术手段难以实现和发  相似文献   

7.
唐骅 《美与时代》2012,(5):27-32
摄影艺术是一门在自然和社会中直接寻找其表现形式的艺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摄影不仅已成为人们普遍的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也成为创意、设计的便捷工具。摄影创作的过程体现了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摄影者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综合运用光线、影调、线条、色彩、虚实以及精巧的构图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摄影者不仅需要培养自己的艺术敏感,而且要具有运用摄影语言表达内心世界、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艺术市场的迅速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速度也加快了。当代艺术品市场中,摄影是极为热门的作品类型。作为图片摄影的学习者,我切身体会到摄影在中国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各式摄影展览层出不穷,年轻一代摄影家敢于冲破传统框架,创作适合自己思想的艺术语言;策展人担当起筹划、组织、宣传的角色,为我们创造了许多优秀的展览;媒体和艺术画廊对摄影的发展也比以往更加关注。中国当代摄影家带着自己的作品不断出没在国际重要展览和艺术品博览会上,引起了国内外一些重要的收藏机构和收藏家的关注。中国当代图片摄影终于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但作为中国本土环境中产生出的艺术作品,在进入国际视域时总会存在碰撞和磨合,加上转型期的摄影艺术市场,其发展尚未成熟,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中国当代图片摄影时而还透露出冬天的寒冷。  相似文献   

9.
摄影家的审美创作活动,经历了发现美、提炼美到创造美的过程。整个创作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可以说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摄影者审美意识的融入。如果在摄影创作中充分调动并运用审美意识,作品也会上升至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红色题材摄影作品的当代性,可以丰富摄影的表现题材,提升摄影艺术的精神内涵。本文从红色题材在当代摄影艺术中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当代红色题材摄影要从当代意识、人文关怀、弘扬正能量等方面进行表现。提出摄影作为一门表现艺术,应该将红色经典题材真实客观地展现出来,使大众能够更直接地领悟红色经典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宋徽宗的艺术生涯和花鸟画创作进行探讨,研究他作品中的诗画互文现象以及其背后的意义。采用文学与绘画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框架,通过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其中的诗意绘画表达和画意文学表达,探讨诗画互文现象的意象共鸣和情感交融,同时探讨了其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宋徽宗花鸟画中的诗画互文现象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和艺术表达,同时也展示了其对当时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12.
摄影情感     
周丽娟 《美与时代》2004,(11):57-58
摄影就如同建筑一样,是理性和艺术的结合。理性指“科学结构”,艺术指“情感孕育”。二者有机地和谐契合,才会建成摄影艺术的“摩天大厦”。人们用语言传达思想,而用艺术相互传达情感。摄影作品中的情感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是贯穿摄影艺术中最不可或缺的灵魂。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相似文献   

13.
钟丽 《美与时代》2016,(4):99-101
摄影艺术是光和影的造型艺术,光是摄影的魂灵。掌握光的规律,认识光的功能,获得光的造型技术与技巧,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光的美感与感染力,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摄影艺术作品,才能使摄影创作进入到一个神奇美妙充满魅力的"视觉世界"。  相似文献   

14.
巩冰 《美与时代》2003,(9):35-36
摄影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是生活素材收集的最佳手段。摄影艺术是独立的艺术门类,有着其特有的艺术感染力。“摄影”这门技术或者称之为艺术形式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年轻而更富于亲和力,摄影使很多人实现“艺术家”的梦想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一幅优秀的摄影艺术作品,其魅力不是来自于你能够辨别出被拍摄对象,而是来自于组成对象的色彩、形状、线条和结构。摄影艺术创作不是简单地复写自然,而是要超越自然的表面,深入自然的本质之中,在艺术和自然之间建立一种更内在的联系。在摄影与设计中,往往简单、平淡、直接与深刻、有趣、曲折的意义是相通的,越是平淡不起眼的东西却越充满着未知的表现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莫迪里阿尼将雕塑美学的特征融入到绘画作品中,成就了其简练概括的艺术语言和"高贵单纯"的美学格调。莫迪里阿尼绘画的雕塑之美具有精神之美和形式之美,其画作的雕塑美学特征在不同绘画时期有具体的表现。年少的经历和审美倾向奠定了莫迪里阿尼绘画中雕塑之美的形成基础,这种雕塑美学特征的形成还受到雕塑家布朗库西以及20世纪初以巴黎为中心的艺术环境的影响。探究他粗狂原始与高贵典雅之美产生的原因,可以更好地理解画家创作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优秀的摄影作品充分体现了摄影艺术家的素养,思想认识和技艺修养直接决定着摄影者摄影艺术水平的高低。摄影艺术家加强自身的综合修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作为摄影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有对生活的敏锐感觉,方能够迅速地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闪光点。摄影艺术家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以虔诚的心贴近生活、融入生活,必须在运动和变化的生活中去抓取最有意义的瞬间。由长期生活经验和文化艺术积淀而逐渐形成的对事物发展运动方向和趋势的把握,是将主观预见性与客观规律性统一起来的艺术直觉力。  相似文献   

18.
写生与创作是油画艺术中的一对孪生兄弟。立足于此,首先概述了油画中写生的内涵以及主要特征,然后从融合与属种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了油画中创作与写生的具体关系,最后,就写生在油画创作中的作用做了相应的分析,并总结出四点内容,包括发展艺术语言、丰富表达途径、提升创作技能、培育审美情感。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书法艺术审美中,线条美是其审美特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线条美感的形成就线条本身来说,包含了线条圆厚的立体形象,线条节奏韵律的美以及线条的力量感等美的特征,从而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画艺摄影"与"艺术摄影"有别,也与"画意摄影"有别."艺术摄影"一般指富有艺术美感的摄影作品,但仍属如实反映客观物象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