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雕塑艺术历史悠久,是艺术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其造型元素主要有形体、量感、空间、材质、色彩等,在不同的发展时期,雕塑家对这些造型元素的关注程度不同。通过对色彩运用在雕塑不同发展阶段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丰富多彩的雕塑形态是新时代的审美追求。随着表现主义的兴起,色彩在雕塑中的主观应用,必将成为新时期雕塑艺术发展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2.
环境雕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环境空间中的文化与艺术的重要载体。它装饰环境空间,形成视觉焦点,在空间中变化轮廓、切割空间,在空间中起凝缩、维系作用。本文试图对环境雕塑的选址布局、题材与材料的选择、光影色彩、背景、尺度和造型等因素进行探讨,研究自然跟人文等各方面的背景关系,探索环境雕塑与空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关注公共艺术中的雕塑,并讨论公共空间、公共领域、艺术家在公共艺术中的角色、观众在公共艺术中的角色等与公共艺术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公共空间和公共领域构成了我们理解公共艺术的基本框架,但是随着电子空间的出现和民主社会的发展,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又深刻地影响着公共雕塑的实践和观念。相应地,艺术家和观众在公共雕塑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一个日趋多元化的社会里,当代公共雕塑的诸多发展,要求我们重新思考雕塑的定义并调整我们的公共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4.
人类文明日新月异,文化艺术不断泛化。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与文化生存环境的宽松,许多外来观念冲击并改变着艺术的传统面目和内涵;物质的丰富使艺术观念变得多元而且各异。以塑造三维物体形象的含义来判定现代雕塑已不再完整的今天,技艺已不是成就艺术的重要条件,语言、文字、概念、行为也能成为雕塑了。重新认识和评介这种在新的时代发展中的艺术趋势的继承性及分析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才不会迷失于浩瀚纷杂的艺术潮流中。  相似文献   

5.
达利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最具代表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对世界美术的发展与艺术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达利艺术展在西安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成功举办,达利的版画、雕塑、油画、电影等不同的艺术语言,全面领略其辉煌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的诗意性。  相似文献   

6.
钧瓷艺术称得上是中国陶瓷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当代钧瓷艺人对传统工艺进行了继承、发展和创新,吸收了青铜器、玉器等技术之长,采用各种雕塑方法,使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关于我国艺术伦理研究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历史上有一些涉及艺术伦理思想的阐述,近期也有少数将艺术伦理作为特定对象而进行的论述,但大都是侧重于从艺术与道德的关系之层面来论述的.对于艺术伦理的实质与核心、艺术伦理规范体系的构建,包括其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其方法的探讨还未得到学界专家的普遍关注,更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艺术伦理规范准则.本文在对已有的艺术伦理研究进行现状考察与哲学反思的基础上,对如何进一步开展艺术伦理研究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希望引发学界对艺术伦理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雕塑在世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同的文化心理决定了不同的艺术精神,因而承载着不同艺术精神的中、西雕塑体系自然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面貌。当今中国的强大离不开中国文化艺术的复兴,因此已经承载着数千年中国历史文化面貌的雕塑艺术在当代社会应该呈现出新的面貌。中国古代雕塑的传承与创新成为摆在雕塑艺术工作者面前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黎瑶 《美与时代》2014,(11):106-106
通过西方波普艺术以及本土艳俗艺术的雕塑出发,浅析它所存在的利弊,提出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中的空间内涵缺乏。  相似文献   

10.
雕塑是一种静态的空间艺术。它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所以,雕塑作品是以雕塑造型的空间立体性、材料永久性和形象概括性为特征的。因此,它所塑造的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起到以一当十作用。雕塑本身的质的规定性决定了雕塑语言的个性,和其他艺术语言相比,雕塑艺术语言应该是集中、单纯和凝练的,便于以单纯简洁的形式来象征某种纯粹性的精神、观念。雕塑艺术语言主要包含着形体、体量、空间、环境、材料、肌理等要素。  相似文献   

11.
建筑与雕塑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发展至今其自身的固有特征仍很明显并继续朝着多方向发展。而作为新鲜事物的公共艺术其中也包含着建筑与雕塑以及其他多种艺术形式,建筑与雕塑必须包含更多的含义,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才是公共艺术出现的原因及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环境雕塑艺术中的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构成了环境艺术形式美的范畴,对环境起到了点缀和升华的作用。抽象的雕塑带给人们强烈的现代感以及感性思维,具象雕塑带给环境的真实性被人们清晰地识别和接受。它们将纯艺术和大众艺术既巧妙地结合,又有的放矢地分散于不同的表现形式中,从而给观者创造出不同的感官世界。抽象雕塑和具象雕塑将城市的文化精神浓缩成可视的符号语言,将自然环境中的天然景物有机地重组为一个文化点缀,给自然一点情趣,给城市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艺术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20世纪60年代以来,装置艺术对传统雕塑艺术的概念和特征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也给当代雕塑艺术创作实践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李欣  王旖旎 《美与时代》2013,(11):79-79
雕塑处于公共环境之中,是人们生活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瓷雕塑介入公共环境空间是在特定的环境设计中进行的,环境空间中任何物象都可能与之发生关系,这就注定了进入环境空间的陶瓷雕塑创作必然要符合其公共性。现代公共艺术多以自然、生命、人性、生态等主题为主,其审美受众的定位是广大的市民阶层。创作者要在追求作品与环境和谐的基础上,满足公众的心理和生理的需求。这是公共环境创造活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5.
白南准用一生的艺术实践历程为当今的艺术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开拓了新的空间。他在正确处理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方面作出了很好的尝试、探索和努力。他的成功经历与经验为当代的媒体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今天的录像艺术、电脑艺术、网络艺术都在不同程度上,从各个方向延伸着白南准的创作思想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16.
丁宁 《美与时代》2013,(3):9-13
公共艺术是当代城市与环境美学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化现象。它在当代城市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的实践较之于理论研究更为活跃和领先。目前我国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也逐渐关注公共艺术。对公共艺术的认知、理解与实践,目前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我们需要以包容的态度来争鸣和探索,希望在这种争鸣和探索中达成对公共艺术符合逻辑的、具有学科意义的共识,以便促进公共艺术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7.
梁霄 《美与时代》2014,(9):79-79
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雕塑艺术也在不断跟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雕塑艺术也越来越多的与之相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将数字雕刻软件与3D打印等数字技术的应用纳入雕塑教学的计划中来将非常重要,这是高等艺术院校培养属于当代的雕塑艺术人才的必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思维与智慧》2008,(12):I0001-I0002
自古以来.非洲大陆的人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非洲文化。非洲的造型艺术,尤其是雕塑艺术,以其简洁的线条.粗犷的造型以及富于想象的夸张变形。给人以强烈的震撼。非洲的雕塑艺术对世界现代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与古老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一样,非洲文化同属人类文明宝库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19.
亨利·摩尔是20世纪英国的著名雕塑家,他以独特的雕塑风格享誉艺坛。亨利·摩尔雕塑最伟大之处就是在于他雕塑独特的形式、内容和意义。这对西方艺术建构现代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艺术模仿自然理论的提出是古希腊文艺理论的开端,也是古希腊雕塑艺术重要的创作理念,斯托尔尼兹关于模仿论的三种形式——简单模仿、理想模仿和本质模仿,恰恰可以说明从古风时期到希腊化时期的雕塑实践中,艺术模仿自然这一核心理念被不断地真实化,尤其到了希腊化时期,雕塑艺术逐渐肩负起了反映社会本质和现实矛盾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