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景写生教学一般多选用水粉或水彩,选用丙烯的少。丙烯颜料具有水彩的透明性和水粉的覆盖特点,适用于水彩水粉画的全部技法,并且外出风景写生时对携带的工具材料要求低,简便易行,具有很多水彩或水粉风景写生教学实习不具备的优点,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我国的水墨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这种艺术形式主要是将水和墨结合起来进行艺术创作,而在我国这种艺术创作中带有很强烈的民族特色。现在随着我国水彩人物画的不断发展,绘画的内涵以及画风都有很大程度的改变,并且得到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新时代我国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水彩人物画的画家,并且水彩人物画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文章首先介绍我国水彩人物画的文化背景,接着介绍我国水彩人物画的艺术表现,最后介绍我国水彩人物画的艺术表现及其创新。希望通过对以我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水彩人物画发展的介绍和不同时期我国水彩人物画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找到我国水彩人物画表现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材料色彩主要是指不同质地的绘画颜料以及颜料生成的色彩和不同质地颜色的现成物。生活中一切都可以称之为材料,一切材料都具有色彩,因此充分了解不同质地的材料色彩以及所构成的色彩关系是相当重要的。在现代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对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完完全全突破了传统、单一的限制;材料在现代艺术创作里面找到了充分发挥效果的空间,一些新材料的出现及应用对现代艺术创作起到了正面的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期丙烯绘画材料出现,作为新型材料,由于其自身特性的独特逐渐被艺术家们所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丙烯这种新型的现代材料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美术创作中,作为一种现代材料值得我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5.
艺术创作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表现指标。而在数字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21世纪,传统艺术创作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绘画艺术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催生数字绘画技术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艺术创作在我国社会生产发展中的运用,然而在这结合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对我国艺术创作及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对艺术创作与数字技术结合的产物数字绘画技术,与传统绘画技术的对比研究,得出数字技术发展对绘画创作的积极及消极影响,并给出主观以及客观方面的简要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6.
周思聪初期艺术创作主要围绕着赞美新生活、歌颂伟大领袖、赞美劳动者这三大主题进行,现实主义的语言特征表现明显。20世纪80年代,周思聪开始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不断地突破现实主义,寻求个性表现,在艺术创作方面向前迈出了一大步。90年代,周思聪进入了抒情阶段,此时在创作题材上脱离了现实主义,并且注重了回归本真。总之,周思聪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了个性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在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丝网版画是版画中的一种,将当代意象水彩语言应用到丝网版画中,能够提高丝网版画的表现力,这种创造性的结合能够推进美术艺术的发展。首先分析了丝网版画创作的生态环境和发展前景,然后阐述了当代意象水彩语言在丝网版画中的应用要点。旨在抛砖引玉,为丝网版画的复兴和中国水彩元素的宣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彩静物画经过几代水彩画家的辛勤耕耘,在传承西方水彩画语言的基础上,正朝着语言多样化方向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创作格局。文章从莫兰迪静物绘画中的精神观念、形式等几个角度出发,通过对莫兰迪独特的绘画语言进行解析,进而分析、梳理出其对当代中国水彩静物画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冯书芬 《美与时代》2016,(10):108-109
围绕如何在水彩画中加入装饰性元素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探讨了装饰性的构图、造型、色彩、肌理在水彩绘画中的运用方法,为丰富水彩画的创作语言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艺术家在创作油画作品时,除了受西方油画传统的影响,也自然会受到中国艺术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中国风景油画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生发出了独有的艺术创作形式语言,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很多的中国风景油画,融入了中国传统国画的艺术语言,这种形式语言,也许是对于线条的独特运用,也许是在色彩上的精心经营,也许是对于画面肌理的掌控。这些都是中国艺术家在利用油画这种创作形式时,融入自我的所思所想而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形式的创作语言。  相似文献   

11.
静物题材是绘画中重要的绘画题材,水彩静物更是水彩中被经常创作的题材。湖北美术学院的刘寿祥老师在水彩静物画创作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道路。水彩静物"鲜果"系列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他在水彩静物画中将东西方文化相结合,使作品成为中国水彩画民族化的重要代表。文章着重从绘画技巧、用笔、水分控制、色彩和文化背景方面分析刘寿祥老师水彩静物作品的绘画语言,并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2.
崔艳 《美与时代》2014,(2):116-116
在电视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视艺术的创作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并且逐渐丰富起来。在创作过程中,电视艺术不仅要遵循艺术的创作原则,而且要运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完成艺术创作。近几年,随着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就使得电视技术创作过程逐渐变得简化,最终不仅能够使得艺术创作手段得以拓宽,而且使得电视艺术的题材得以丰富。  相似文献   

13.
在发展形势多元化的今天,综合材料的介入使当代中国画逐渐转变了审美观念,当代中国画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之上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语言,将材料与水墨相融合,为当代中国画创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文章主要针对综合材料在中国画创作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现代水彩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绘画形式,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水彩画的技巧综合了多个画种的精华扬长避短极大地体现了水彩的特点与优势。水彩画技巧多是以水和颜料为媒介,包含各种基本构成元素和衍生的构图原理,对光影有特殊的表达方式,是通过水与色的变化来描绘景物。文章从现代水彩特征、光影运用、干湿画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水彩画的绘画技巧。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美术学专业的教学中,通常是把写生课和创造课程分开进行教学的,且比较重视造型基础和技法的训练,无形中割裂了写生和创造的关系。我们所进行的水彩风景写生是利用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手法反映生活、表现社会的一种形式或者手段,创作出具有真善美的作品才是最终目的。如何在水彩风景写生中培养创作意识,成为文章研究的重点,尝试在水彩风景写生中加入创作意识,使小幅水彩写生作品也能趋向于创作作品,力求水彩风景写生教学中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水彩画民族化的不断增强,黑龙江水彩画已成为中国水彩画的一个重要分支。近些年来,黑龙江水彩艺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经过几代黑龙江水彩画家的努力,黑龙江水彩画已经进入了繁荣的时期,并形成了一定的创作规模。黑龙江水彩画立足于黑龙江的地域文化,在表现形式、表现风格、绘画技法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道路,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成为中国水彩画民族化和地域性的代表。黑龙江水彩在保持水彩画本体语言的同时,强调了水彩画的绘画性和表现性,具有极强的笔墨韵味。黑龙江水彩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中国文艺理论中去学习和理解我国本民族内在的本质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成熟,将中西方水彩画的思想理念和绘画技法相结合,在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大背景下以极大的包容性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绘画方式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水彩艺术道路。  相似文献   

17.
笔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巧妙地运用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可以创作出优秀的国画艺术作品,可以将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管是对于中国笔墨文化的良好发展来说,还是对于中国国画艺术创作的长远发展而言,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对中国笔墨文化元素的含义以及特征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对中国笔墨文化元素的审美价值以及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中的精神体现进行了相关阐述,并对中国笔墨文化元素在国画创作中的运用进行了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彩画在材料和工具的选择运用上逐步显示出其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水彩画艺术家们通过对新材料、新工具、以及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美学价值的不断挖掘,极大地拓宽着水彩画的表现领域,变革着水彩本体语言的表达技巧,并且在现实中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平面化的空间、单一颜色的韵味和媒材的肌理效果这三个角度对插图叙事语言进行具体分析,可见版画语言在插图中的艺术魅力。以创作实践作品《百鸟衣》为例,从草图构思到木板雕刻,经过油墨印制到呈现出系列插图,这一完整的插图创作过程展示了版画语言在插图中的合理运用,同时也给予我们启示:用创造性的方式跟传统对话,开拓版画艺术创作的新领域,发挥传统版画语言在插图领域的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20.
赵婉 《美与时代》2014,(7):96-96
如今在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下,纤维艺术家们对于打破传统的艺术观念,拓展纤维艺术的创作空间受到重大的影响。由于纤维材料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纤维艺术品有了新的极广阔的想象空间和表现空间,纤维艺术材料的运用是纤维艺术最具艺术魅力的基本因素,从材料语言、制作手段和表现形式等方面体现了现代纤维语言的拓展领域之广。从环境和人的主体性发挥阐述了现代纤维艺术的独特魅力,因材施艺,展示了它独到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