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存量规划背景下,现存空间用地越发显得珍贵,这也使得建筑顶面的空间利用率不断增加。基于此,城市建筑“第五立面”的形式和功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功能型屋顶空间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第五立面”的功能形式及发展历史、未来演变趋势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因此,对国内外各时期建筑“第五立面”的空间形式及功能发展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建筑“第五立面”功能的演变过程及原因,并对未来建筑“第五立面”空间和功能发展进行新的探索,使“第五立面”在未来的发展中充满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幼儿沉默寡言、孤僻羞怯、唯唯诺诺、心不在焉,一旦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往往烦躁不安,恐惧紧张,这就是所谓的幼儿“心理软骨症”。那么,造成幼儿心理软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家长对幼儿要求不一致“树各有姿,人各有性”,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使幼儿的生活井然有序,充满生机。比如,要让幼儿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做游戏,等等。大体上都  相似文献   

3.
丁翔  黄星鼎 《美与时代》2023,(12):80-82
“浅空间”概念是《透明性》一书中重要的空间概念,它延续和发展了现代主义建筑理论,最早从立体主义绘画中引申而来,是现象透明性理论的转化介质,主要作用在于分析空间中的层化关系。中国山水画在历史的河流中,同样出现过类似于立体主义空间关系的画面组织形式。山水画的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中国古典园林。这四者微妙的关系为园林门洞的取景空间建立了可分析的纽带。通过分析立体主义之于“浅空间”理论和中国山水画之于中国园林的关系,以“浅空间”理论为出发点,尝试以别样的角度分析中国古典园林门洞中的空间关系,为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分析提供多样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伦理”话语及其传统是“活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社会的“文化传统”,其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伦理”话语及其传统的核心范式在于“伦理地思考”,在考察“伦理”话语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中,必然走向“伦理地看待”中国式现代化,其要义包含了三维结构:从“实体性”出发的“伦”意识,“在一起”的“理”智慧,以及居“伦”由“理”的伦理情怀。值此之故,中国式现代化完成了从“伦”出发而辩证复归于“伦理实体”的精神之旅,成为弥合“分裂的世界”的重要精神力量,以“伦理”为标识区别于其他现代化形态。  相似文献   

5.
客家“围龙屋”的宗教与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围龙屋”不仅是世俗日常生活的居室空间,也是宗教哲学的文化空间,它以建筑图式和符号表达出古老的宗教哲学内容。客家“围龙屋”的宗教与哲学在居室空间上表现为三个层次:其里层以堂屋神龛为核心构成宗教崇拜圈;其中层以建筑图象构成哲学符号圈;其外层以山川“风水”构成宗教哲学氛围圈。它们以物化的建筑形式显示出居室主人的宗教哲学意识和相应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室外或室内,其空间较大,使用率高,受众面积广,主要起到缓冲和导向作用但并非主要展示面的空间所具有的属性即为“灰”属性。具有“灰”属性的空间是整个建筑情境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灰”空间的合理使用能丰富整个博物馆空间的内容,无论是在趣味性还是在实用性上都能给原本的博物馆增添不少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有意见”、“没水平”、“是时候”、“不是地方”等等,这些动宾短语在日常的言语交际里其语义内容人们多不会照字面去理解。这里的“有意见”并不等于“有+意见”,而等于“有+(不赞同的或不满意的)意见”,“不是地方”说的是“不是好地方”或“不是合适的地方”。有人认为这是名词的语义偏移,说这里的名词“意见”、“地方”等在这种特定环境下不再表示一般意义上的“看法或想法”和“空间”,即它们的语义偏移到了指特定的“意见”和“地方”了。(见《名词在特定环境中的语义偏移现象》《中国语文》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421”家庭模式的开启,中国式的独苗苗瞬间飙升,四位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家庭六个人对孩子的关爱渐渐地演变成了溺爱,形成了千千万万个“小公主”、“小皇帝”,让“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变成了名副其实,也铸就了现在的大多数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与此同时,也在慢慢地侵蚀着孩子成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所有者是所有权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也需要我们合理地判断所有者。本研究考查幼儿能否像成人一样,区分可能的所有者和不可能的所有者。研究采用等级评定的方式,考查了3~5岁幼儿和成人对“什么是所有者”的直觉理解。结果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幼儿,均认为能力健全者、能力不健全者是所有者,但不认为人造物可能是所有者。3~5岁幼儿评价动植物是所有者的可能性显著高于成人,表明相对于成人,他们仍存在认为动植物是所有者的倾向。研究提示,幼儿对所有权主体的理解既与成人之间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成人可以基于幼儿的所有权认知引导儿童正确理解所有权概念,进而提高幼儿在该领域的社会认知。  相似文献   

10.
某省在一豪华宾馆召开三级于部会议,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局长拒绝小车接送,坚持踩自行车前往报到,结果却被迎宾小姐拒之门外,理由是:当官的哪有不坐小车来的?再打量那身寒怆的衣裳,也不像呀!于是威胁说:“别闹啊,再闹我叫保安啦!”这则花边新闻听后让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11.
<正> “心与性”及其关系,是孔孟学说至宋明理学的一个中心议题。搞不清楚这个问题,难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哲学思想。讨论儒学的“心性之学”,无论对于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还是对于建构新时代的精神文明,都是必要的。“心性之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式(传统)的人性论,是内圣之学,是政治观的人性论基础。中国传统的“心性”论与西方人性学说,在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把“性”分为“善”与“恶”,即不是“性善论”,便是“性恶论”。性善论与性恶论,各自的代表是孟子与荀子。他们起点和途径虽异,但归宿是相同的。孟子承孔子心仁论,不仁者,就是现代语言所谓的“没良心”。性善论在道德层面上,持性善,心性合一。荀子也讲心,但与孔孟不同,不是心性合一论,而是二元论。一般地说,荀子将心视为性的高一层次,对性具有主管职能。那么,性是什么,又何谓“性恶”呢?他说:“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3~5岁幼儿职业声望认知及职业声望垂直空间、大小双重隐喻的发展规律,研究采用将高声望职业人物和低声望职业人物图片放置垂直空间的上方/下方和大/小的人物剪影图片的任务操作。通过2个实验及综合分析结果发现:3岁幼儿职业声望隐喻理解能力开始萌芽,高职业声望为“上”的正极概念隐喻开始出现; 4岁幼儿职业声望隐喻理解能力得到发展,已形成高职业声望为“上”、“大”,低职业声望为“下”、“小”的双重隐喻能力; 5岁幼儿职业声望的双重隐喻能力进一步加强。研究揭示:3~5岁幼儿对职业声望的隐喻加工存在正极优势。幼儿对职业声望的垂直空间和大小双重隐喻理解能力的发展不同步,职业声望的垂直空间隐喻发展优于大小隐喻。  相似文献   

13.
一、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 “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这是《纲要》中所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要选择幼儿身边所熟悉的自然资源让幼儿获得数学经验。  相似文献   

14.
据多家报刊载,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曾对中、美、日三国数千名中学生进行了一项“你最尊敬的人是谁”的问卷调查,结果日本学生的回答是:第一爸爸,第二妈妈;美国学生的回答是:第一爸爸,第二球星,第三妈妈;而中国学生最尊敬的前10位人中,居然没有爸爸妈妈! 是中国的父母还不可敬可爱吗?显然不是。是受了过去“只认阶级不认亲”和现在“只讲市场不讲情”的“两极倾向”影响吗?显然有之。但直接的原因还可以从解剖以下两个矛盾体中去寻找。一个矛盾体是“灯下黑”。大凡一盏灯,纵然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欧陆风”建筑流行的现象,从历史与现状人手,从其产生与流行的原因以及不良的影响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并结合当前建筑市场环境,提出了见解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的许多领域,都有对“时空”问题的探讨,而对于涵盖在文学范畴中的诗歌自然也不另外。文章以“时空”这一概念为落脚点,探讨中国诗学的“时空”意识及其对“时空”的认识和接受历程,从横向和纵向对比得出中国古代诗歌与中国古代诗学在“时空”意识上的不平衡性,并就这一不平衡现象出现的原因及诗学的继续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宗白华的中西艺术比较论在中国艺术思想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它以“空间意识”为核心,从中西艺术的历史渊源、哲学基础以及技术层面对中西艺术的特征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并指出中国艺术的“空间意识”是音乐化节奏化了的‘虚灵的时空合一体”,对中国艺术境界特征作出准确而精到的概括,有着极强的学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关于幼儿绘画的“知”、“见”矛盾历来是儿童绘画认知发展研究中的热点,对于此现象的探讨,用得最多的是绘画遮挡关系的模型。该文主要介绍关于幼儿物体遮挡的绘画及幼儿绘画认知发展的研究,归纳出关于幼儿把遮挡关系绘画成“分离”的三种原因,同时对幼儿画中的“知”,“见”矛盾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人格对幼儿白谎行为的影响,及“冷”“热”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和测验法对218名3~6岁幼儿的人格、言语能力、“冷”“热”执行功能和白谎行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控制年龄和言语能力后,智能特征和亲社会性可显著正向预测幼儿白谎行为;“冷”执行功能在智能特征和白谎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热”执行功能在亲社会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热”执行功能在外倾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冷”“热”执行功能在认真自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人格对幼儿白谎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艺术活动因其反映世界的方式与幼儿的思维方式极为相近而深受幼儿的喜爱,它对幼儿美育教育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水墨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瑰宝,又是典型的东方艺术代表,让幼儿从小了解并使中国画更好地传承下去,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