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明贤 《学海》2005,3(3):123-128
伯林将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悲剧理论移植到政治哲学领域中,目的是要进一步阐明其自由主义理论。他从三方面论述了其悲剧观:首先他批判了理性主义悲剧观;其次他依据价值多元论,分析了悲剧的产生根源;最后他认为,不重视启蒙运动敌人的观点也是产生悲剧的根源。文章最后一部分指出,伯林认为悲剧无法超越。与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叔本华及马克思等人的悲剧观相比,伯林的悲剧观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2.
林萌 《美与时代》2014,(4):124-124
在《悲剧的诞生》里,尼采通过对日神精神、酒神精神的二元冲动及其在悲剧里的融合的探讨,发展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悲剧观。这种悲剧观是尼采整个思想体系重要的基础理论。尼采批判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并认为真正的悲剧到了苏格拉底影响下的欧里庇得斯便消亡了。而对于悲剧重生的渴求中,尼采将他的悲剧观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3.
继亚里士多德将悲剧的本质视为悲剧人物的偶然过失之后,谢林首次将辩证法引入悲剧理论,他将悲剧的本质定义为“自由”和“必然”这一对最高哲学理念之间的冲突关系,以此回应人物过失说所带来的偶然性挑战。悲剧也得以从关注艺术形式完满性的“悲剧诗”转向呈现哲学理念的“悲剧哲学”。黑格尔承接了谢林的这一讨论,将自身分裂、自我和解的辩证法思想与悲剧理论密切关联,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伦理实体”,悲剧所呈现的不再是最高的哲学理念,而是有限环节的伦理实体力量,这种转换使得进一步的超越成为可能,悲剧的和解也不再是谢林那里双方所达成的平衡状态,而是一个朝向更高理念的动态扬弃过程。悲剧同辩证思想的结合使得悲剧理论从“悲剧诗”走向“悲剧哲学”,这种创造性的建构赋予悲剧以全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苔丝和爱玛的爱情悲剧均导源于父权制主宰下的男权社会。在这个以男性话语为主导的社会中,失贞的苔丝不仅得不到世人的同情,还成了受侮辱的对象,她的爱情因为主流的价值观而走向悲剧。爱玛也面临相似的命运,为了迎合男权社会的需要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物欲和肉欲的刺激下让爱情变质并最终走向毁灭。苔丝和爱玛的爱情悲剧,不仅艺术地呈现了身处于男权社会中女性在追求爱情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以及人生选择,而且为当今时代从女性主义视角观照苔丝或爱玛式的悲剧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现代传媒的普及对悲剧艺术独有的现场感染力的侵蚀、悲剧艺术政治化的泛滥以及现代特别是后现代悲剧对于悲剧艺术价值的消解使得悲剧的生存成为了一个问题.重新研读黑格尔悲剧理论在悲剧艺术遭遇到生存危机的今天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喜剧的美学品质在于:喜剧与悲剧是异体同源的艺术体裁,它们的精神是人类生命的内省意识,喜剧的“笑”与悲剧的“泪”相反相成,互相融会,喜剧的笑隐含着伟大的悲剧精神。喜剧产生于社会的民主意识,这种意识是人类生命追求平等、自由和爱的精神,放弃这一点,就等于放弃了喜剧的灵魂。  相似文献   

7.
夏毅辉  陈小健 《学海》2012,(5):203-207
贾谊具伊、管之能而终生未获重用,有盖世之才而英年早逝,造成如此悲剧的主要原因,一是他的儒家思想主张不适应汉初黄老政治的需要,二是因其本身不具备一名成熟政治家的品质,三是他在学术与思想上是一个矛盾体,各种思想主张的碰撞与撕裂使其矛盾、痛苦甚至走向毁灭。故其悲剧最终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8.
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而悲剧主人公往往是古今众多文学家和音乐家创作中突出的形象。歌剧《卡门》中卡门的生存环境和她极端追求自由的性格是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而卡门在剧终时用死来忠于自己的个性、来坚持自己的独立和自由的行为,则引起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卡门已经成为了人类向往自由的符号,她的人生悲剧更是引发了我们对生命的重新思考和审视。  相似文献   

9.
一、叔本华悲剧观 对于悲剧,叔本华给予它很高的地位.他认为,无论从效果巨大方面看,或是从写作困难方面看,悲剧都要算作文艺的最高峰[1].基于其哲学思想,他提出了造成悲剧的三种原因.第一种是因为某一剧中人异乎寻常的,发挥尽致的恶毒;第二种则是由于盲目的命运,也即是偶然或错误所造成.  相似文献   

10.
姚慧瑄 《四川心理科学》2014,(6):132-132,97
明代传奇《娇红记》讲述了中生娇娘两情相悦却未成眷属,最终二人以死抗争的爱情悲剧。剧中用多元化的视角展现了主人公一步步走向悲剧的过程,层次丰富,感人至深。悲剧形成的原因既有主人公自身缺陷,也有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本文就试图从内外两方面来探究二人爱情悲剧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屈原的生命精神是个体与社会绝对统一的绝对集体主义,具有"无我"的"准宗教"性。这种"准宗教"性的生命精神具有走向悲剧的必然性,其原因在于他把"知性思维"推上了"形而上学"的极端。这也是屈原不同于儒道之避免悲剧的根本原因。"知性思维"与"辩证思维"一样,也是人类运用自己的理性把握世界及自身的思维方式,是人的"知性理性"的具体展开,是人性被激发起来的一种存在状态。因此,屈原因其知性思维方式而促成的生命悲剧不是浅层次上的生死观问题,而是在人性层面上显示出来的深度悲剧。  相似文献   

12.
周泉 《哲学动态》2023,(4):23-32
马克思对历史事件常运用悲剧或喜剧的“隐喻”方式加以论述,并以此戏剧化的“隐喻”方式揭示历史现实中悲喜剧转换的历史辩证法。马克思认为,不同于戏剧中的悲剧与喜剧,现实中发生的悲剧与喜剧可以从阶级斗争中找到现实性根源。基于这种现实性理解,马克思以“滑稽剧”“讽刺剧”“笑剧”等“隐喻”的叙事方式揭示了现实中不断上演的悲剧与喜剧斗争转换及其内蕴的历史辩证法。悲剧或喜剧冲突本质上根源于现实性与必然性的矛盾斗争。悲剧冲突源于尚未获得现实性的必然性与已经丧失必然性的现实性之间的矛盾斗争,喜剧冲突源于已经丧失必然性的现实性与尚未获得现实性的必然性之间的矛盾冲突。从历史现实性与必然性的冲突中揭示悲剧与喜剧转换深蕴的历史辩证法,既凸显了审美艺术与理性主义相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同时也在阐明悲喜剧冲突现实动因的基础上深化了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理解,为确立批判与发展的历史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写了无数人物,但真正存在爱情的只有宝、黛。他们在初见之时都感觉对方似曾相识,阿里斯托芬尼斯把这种熟悉的感觉解释为心上人是我们失去很久的"另一半"。清代王国维认为宝、黛的爱情悲剧正是叔本华提出的源于"剧中人互相所处的地位"而导致的悲剧,是"悲剧中的悲剧"。而黑格尔把悲剧看成一种矛盾的对立而统一的辩证过程,这个理论用于《红楼梦》非常合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悲剧的快感"认为悲剧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情感得到疏泄,体现在《红楼梦》中就是读者在未曾察觉之时已为《红楼梦》的悲剧清泪沾襟了。  相似文献   

14.
<正>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一部主要论述古希腊悲剧创作的诗学理论著作。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亚里士多德遵循古希腊道德主义的传统,主要从道德标准的角度来论述悲剧情节、悲剧人物性格和悲剧的情感效果。但是,亚里士多德已经洞察到了悲剧创作中的一些重要艺术手法,意识到并且提出了艺术标准中的许多关键问题,其中包括悲剧情节的普遍性和整一性、悲剧人物的典型性格刻画、悲剧的特有情感艺术效果。总体而言,在论述创制悲剧的技艺时,亚里士多德遵循了道德标  相似文献   

15.
汪锐 《四川心理科学》2014,(6):153-153,151
本文通过对《红与黑》中与于连有着情感纠葛的两位女主人公瑞那夫人、玛娣儿特分析入手。回顾两位女性与男主人公于连的爱情悲剧发展过程,并分析导致他们爱情悲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李潇雨 《学海》2006,(1):182-185
《玉卿嫂》是白先勇的代表作之一。本文试图运用雅斯贝尔斯的悲剧理论对文本中的悲剧意识进行分析挖掘,探究文本中人物的悲剧根源所在,也试图解读文本以印证存在主义的哲学主张。  相似文献   

17.
求偶竞争是自然界中所有动物不可缺少的生存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动物常常会上演同类相残的悲剧,采取残酷的武力角逐,来赢得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并获取异性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别尔嘉耶夫认为,悲剧的发生同恶相关,并进而同善、同善恶的区分相关,而既有善恶之区分,便有善恶之未分,即所谓善恶彼岸。在善恶未分之彼岸者只能是原初的自由,它先于存在,是世界存在的最终根源,并是人的自由之所本。原初自由集精神、永恒于一身,而统治着世界的则是必然法则。人既拥有原初自由,追求无限、永恒,却又无时不在必然的牢笼中,悲剧即自由与必然的冲突对人的毁灭或裂伤。由于自由、精神是永恒的,是人生意义和人生命能得永恒的保证,故惟有不惧生命苦难而以自由和精神之信念同必然力量进行抗争,才是真正的克服悲剧之途。  相似文献   

19.
无边的心灵     
2007年10月7日凌晨时分,四五个醉醺醺的年轻人来到了巴黎奥赛博物馆的旁边,他们打破一扇后门之后,堂而皇之地闯入了馆内。谁也不知道他们想做些什么,要知道,这里珍藏的每一件艺术品都价值不菲,几个人跌跌撞撞,令人胆战心惊,最后,悲剧还是发生了:其中,  相似文献   

20.
神圣价值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是道德共同体认为具有超验意义的价值,且其他价值不可与之进行比较、权衡。人们在决策中如何感知神圣价值关乎决策结果。基于神圣价值保护模型,本文区分了三种类型的权衡及其决策结果,探讨了禁忌权衡如何导致道德义愤和道德净化,悲剧权衡如何导致决策惰性,并对神圣价值保护模型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神圣价值是客观存在还是主观感受,以及神圣价值与道德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