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宋代独特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之下,陶瓷风格相较于前朝更趋于内敛、柔美。其中,裂纹釉作为新的陶瓷装饰,在宋代大放异彩,出现了许多精品、珍品。宋代裂纹釉的装饰效果独特,把裂纹釉的自然美、肌理美、残缺美以及意境美推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可以说,宋代裂纹釉包含了宋人的淡泊超脱、博古创新的精神,亦体现了自然无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因此,裂纹釉作为一种特殊的陶瓷装饰,真实地反映了宋人的审美意趣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2.
肌理在油画创作中具有较强的画面提质效果,也是油画作品向观众传递情感的重要语言,这就要求创作人员注重肌理的运用。当然,油画创作中的肌理运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肌理知识和情感表现手段。通过介绍油画肌理的含义,分析影响油画画面肌理表现的因素,讨论肌理语言对油画创作情感表达的作用,最后研究油画创作中肌理的情感表现,以便推动我国油画艺术事业的健康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雕塑作品中,肌理对审美趣味传达至关重要.因为在艺术接受过程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品的表层肌理.雕塑肌理糅合材料自身特性和雕塑家的审美情感,贯通于艺术传达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4.
肌理的意象表达是构成作品的重要形式要素,因为肌理具有极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绘画艺术家们也在掌握和运用肌理、挖掘肌理的意象表达作用下表现出独特艺术效果。工笔画艺术创作中,对肌理意象效果的探索运用,丰富了绘画创作的画面语言形式和审美感受,令画面更加具有时代感和亲和力,给人以视觉冲击,形成一种绘画创作的新风尚。  相似文献   

5.
从整体性上理解当今的醴陵釉下五彩作品,无论是艺术瓷还是日用瓷造型,无论是传统样式的变体型还是全样式的创造型,它造型基本上具有形体饱满、线形简洁、转折流畅、对比强烈、材质丰富的特征。时至今日,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相比已是面目全非,相去很远。现代陶艺拓宽了艺术创造领域,也使艺术流派和造型手段丰富多彩,同时使艺术形式大大丰富起来。而对现代陶艺醴陵釉下五彩作品也产生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敦煌壁画有着漫长的历史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几千年来是中国艺术家创作不竭的绿洲源泉。文章结合图文,分类叙述颜色釉对于敦煌艺术的继承和创新发展,论述敦煌艺术在陶瓷作品中,尤其是颜色釉作品中的表现方式,以及敦煌壁画对颜色釉发展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油画创作中,画家们对于画面肌理的表现是非常重视的。肌理不仅仅是画家来表现画面效果的,更可以通过肌理来体现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思想情感,观者也可以透过肌理来了解画家们对油画的表现力和对形式美的把握程度。现如今,画面肌理的表现已经成为了当代油画艺术创作中画家们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画家们用来表达情感的一项重要的手段。对于油画来说,肌理的表现可以使得绘画作品更加具有美感和观赏性。针对肌理在油画艺术创作中的表现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床上的裸体女孩》是卢西安·弗洛伊德1987年创作的一幅作品,作品中弗洛伊德用大胆、多变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全身毫无遮掩,神情显得十分悲伤的女孩形象,整幅作品色彩表现采用厚涂法,肌理效果强烈;画面从较高的视觉迫近点切入,人物线条呈环状的Z字形,人物独有的情态和湿润的画面质地营造一种令人震撼的效果。运用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按图索骥",人们似乎能够感受到弗洛伊德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性格心理特点及哲学观念对其绘画风格的影响。作为英国最伟大的当代画家之一,弗洛伊德绘画对中国具象绘画的发展也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辐射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弗洛伊德的绘画风格对"新生代"潮流的兴起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并对当下艺术家的创作具有指向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肌理,这种作为最直观的附生于雕塑表面的艺术表现手段,存在于一切雕塑艺术活动中。雕塑肌理有着独特的自我身份密码。通过可识别密码可以透视出雕塑家对作品塑造手法与媒材选择的特殊性情感需求。雕塑肌理的正确运用对雕塑作品观念的传达、主题的突出、氛围的烘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夏颖 《美与时代》2014,(1):60-60
在紫砂装饰上,施釉加彩可以使器物绚丽多姿,而另一类平淡朴实的装饰方法——泥绘.则可以使作品具有一种简约的美,带有乡间泥土的气息。  相似文献   

11.
曹洁 《美与时代》2014,(6):67-68
由于画材、艺术哲学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性,油画也许是最适合也最注重肌理效果的造型艺术门类.在油画创作实践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探索借助颜料堆积、晕染、裂痕以及各种特殊技法营造画面的肌理之美。在油画诸画面构成要素中.肌理效果具有特殊的视觉感受,其形成具有偶然性和特殊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12.
肌理在当代绘画里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油画、水彩、中国画等在创作中都不同程度使用肌理的表现手法。肌理与构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构图的构思阶段是包含肌理制作的。结合花鸟画教学实践,通过对花鸟画创作中肌理构图问题的论述,得出肌理性构图在花鸟画创作中如何运用的结论,有利于提高花鸟画教学水平和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醴陵釉下五彩瓷跃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实践中可以看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实施是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本地文化知名度重要性认识的出发点。艺术和文化是没有国界的,期望醴陵釉下五彩瓷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让世界共享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4.
马克·路佛德作为美国当代陶艺家,他试图以微观体系来体现一个宏观世界,重新阐释了陶瓷这种创作媒介。他的作品大体分为三个系列:轮盘系列、锥体系列和受体系列。轮盘系列呈圆盘状,中心常出现一个圆孔,从中心延伸出来刚柔并济的抽象线条,表面刻有许多沟壑凹槽,有较强的韵律感。锥体系列和受体系列联系性更强,这两个系列都是生物学范畴,以扩充作品的微观世界。马克·路佛德陶艺作品的艺术语言有很强的代表性,整体造型以及肌理有独特的识别性。在当代陶艺的发展中,思想和观念显得尤为重要,马克·路佛德作品中的造型特征是形态自由度较高与浓重的抽象意味的集合,东西方文化对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绘画个性化语言的概念,令读者初步认识个性化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分析绘画个性化语言的主导因素包括构成、色彩、笔触、肌理和内在因素,并举出相关例子,加深读者理解。倡导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绘画语言的个性化发展,才能令绘画作品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肌理是一种重要的版画创作语言。它使作品本身具有内涵的多义性,为主体的人提供了丰富的开敞的审美环境,拓宽了版画家创作时的思路手法和表达方式,更好地表达情感,也增加欣赏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拓宽了创作者、欣赏者、作品之间的桥梁。版画中肌理的运用,强化了画面在视觉上的表现力,承载着精神,蕴涵着丰富的美。  相似文献   

17.
风景油画作品的创作是集色彩、造型、构图、技法以及情感于一体的创作过程,受客观载体形象和内涵的影响较大。受地域性因素的影响,我国油画风景创作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彰显着地域自然景观的审美价值和人文景观的情感穿透力。文章深入分析了地域性因素对东北油画风景创作的影响,论述了东北油画风景创作中的语言表现形式,期望对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东北风景油画作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肌理作为油画构建当中最为重要的绘画语言表现形式,是对艺术创作者独有的思想理念、情感意识进行表现的重要方式之一。油画画面当中的肌理表现凸显艺术创作者对于油画创作独有的敏锐程度,以及对整个形式美所独有的掌握能力。现当代油画当中不同的肌理形态表现,是对油画的绘画材料所独有的性能以及油画创作的技法特点最为直观的表现,也是艺术创作者表现自身所想要表达的意象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在绘画表现当中,运用更为良好的肌理能够凸显艺术创作者的独有风格以及内在精神理念,促使整个作品更加具有审美含义。  相似文献   

19.
正作品阐述:"永远的肖像"系列作品以黑白色调为主,并添加了蓝色和咖啡色等色调点缀。这个系列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民国老照片上色技术;比如黑白照片上有绿色的草、红色的嘴唇等。此外,为了达到整体统一的效果,徐唯辛还给肖像画加上了透明的色条,色条呈现在一幅幅肖像画上,随机的尺寸、色彩与位置如同音符的律动,暗示着时代发展的波澜起伏。  相似文献   

20.
儒释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者对艺术各有不同追求。陶瓷艺术是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展现。儒释道文化在陶瓷上的展现古已有之,如唐三彩、汝窑、钧窑、青花等均以陶瓷为载体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作为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形式,现代柴烧陶艺作品同时蕴含了儒释道的中心思想,相比其他陶瓷作品更有包容性和丰富性。柴烧取材于泥土,直接放在柴火中达到"凤凰涅槃"的效果,展现了佛教的"轮回"思想。作品古朴自然、落落大方,以手工成型为主,造型效仿古法、崇尚传统,遵循了儒家之"礼";作品釉面以天然落灰釉为主,木柴落灰在器型面上熔融成大自然恩赐的釉色,体现了道家的"无为"境界。以世界瓷都中国德化柴烧陶艺协会的作品为论证实例,从历史、宗教的角度论述儒释道文化在柴烧陶艺中的具体呈现,为柴烧陶艺作品的品鉴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