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音乐是人们的精神食粮.经过从古至今不间断的传承,音乐早已成为了一种文化,并被赋予了商品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充裕,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愈发多元。较为通俗化的音乐、舞蹈愈发广受欢迎。其中,近些年出现的大众参与性极强的广场舞发展极为迅速,广场舞蹈现今几乎遍布了我国城乡的每一个角落。音乐自然是广场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广场舞音乐运用情况的调查对于我们认识、感受、探讨广场舞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艳 《美与时代》2003,(10):22-23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进行情感交流与思想交流的特殊工具.音乐无国界,可以表达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感受与情绪.在数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音乐以其神奇而独特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个人的心灵,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所以,大学生群体普及音乐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一、趣味课堂,快乐成长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音乐学习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因此我们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培养审美情趣,产生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怀斯(Robert Wise)导演的电影《音乐之声》是一部颇具影响力的美国经典影片。影片中有趣的情节、动人的音乐、优美的风光、乐观的生活态度,都引发了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与向往。  相似文献   

6.
音乐的内容是情感,音乐的本质是美.音乐是精神领域的东西,音乐可以使人的精神高尚起来、和谐起来.我们应该在音乐教育中实现情感教育与美育的交融,从而达到移风易俗,塑造完美和谐的人,开启人们智慧、升华人们心灵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德勒尔曾经说过:“基础教育是人生的通行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音乐课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也越来越彰显出它重要的一面。但是,中国人民音乐出版社曾经在学校中做过一次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音乐课,这个结果不得不叫我们担忧,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喜欢音乐的同时能更加喜欢音乐课这个严峻的任务就摆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8.
从浙川民间音乐的发展可以看到,民间音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浙川人以无以伦比的热情投身于民间音乐的表演和传承中.如果说民间音乐是宝.那么浙川有太多的宝.今后.浙川会有更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9.
当今我们的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除却物质富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喜悦,也存在诸如“拜金潮”享乐至上,理想和信念缺如,道骨坡等令人悲忧的状况。相比以往,我们现处的生存空间中的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大,精神现象更复杂。与神经症,精神疾病发生率的急剧上升和享乐主义大量增加相对应的是:非法毒品已悄然位临社会并不断蔓延。  相似文献   

10.
<正>毫无疑问我们人类是喜欢音乐的,但是总体上来说,音乐对我们的影响机理仍然是个谜。不过最新的一些科研成果可以帮助我们逐步揭开这个谜团。音乐如何帮助我们做运动?人们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很喜欢哼唱歌曲,或者聆听音乐。例如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常常是边干活边即兴演唱劳动号子。而一些锻炼者在户外跑步的时候,也喜欢通过手机等设备听音乐,尤其是去听那些动感强劲的音乐。那么,音乐在人们体力活动中扮演怎样的角  相似文献   

11.
张鹭 《中国宗教》2020,(3):74-75
探索礼俗音乐中的宗教文化,是对中国宗教的"弥散性"特点的一个阐释,它在音乐的层面说明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宗教通过各种礼俗形式对于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礼俗,泛指婚丧、嫁娶、祭祀、交往等的礼节,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礼俗活动紧密结合的音乐,即称为"礼俗音乐"。  相似文献   

12.
音乐图像学这一课题的提出是在20世纪初,正式诞生于70年代。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保存下来丰富的图像资料。研究探讨音乐图像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较完整地认识古代音乐的演奏方式、乐队的配置以及音乐与戏剧、舞蹈的关系等,还有助我们了解某一时代、某一民族的文化背景和音乐生活风貌。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世界"主要指的是"日常生活世界",是在与科学世界相对应的意义上使用的.从生活世界出发理解音乐及其教育,我们会摆脱科学世界支配下的音乐教育所遮蔽的人的精神世界以及人文精神的失落,彰显出音乐的文化理解及其体验和建构的生活性,从而真正从人的角度来理解和建构音乐的意义,这对于当前的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久居繁华都市,每天面对钢筋水泥,使用着时代的科技产物,人类随之变得盲目,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流少之又少,加快的生活节奏也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值得庆幸的是部分人类的觉悟,他们要求水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他们向往自然,渴望自然惬意的生活状态。而我们的树栖生活正是打造这种自然主义风格,让人们从机械紧凑的科技生活中解脱出来,释放自己,亭受自然惬意的时光。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智能设备及音乐软件的发展普及,音乐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1993年劳舍尔等人发现了“莫扎特效应”,即与莫扎特音乐相同类型的音乐可以提高人的智商成绩。自此之后,音乐对学习和认知的影响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背景音乐对学习的影响也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着手探究其中的关系。从研究者们得出的结论来看,背景音乐对个体的认知能力和情绪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圣乐     
一.什么是圣乐圣乐(Sa-credMusic)一词,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即专指我们的教会音乐。这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叫法,大致成因有二:一是我们的教会音乐主要服务于圣教礼仪,二是教会音乐的基础是《圣经》。 什么是圣乐呢?在我们的教友中,大致有这样几种说法: 1.“圣乐是做弥撒时唱的圣经。”“圣乐就是为弥撒服务的。”这代表了一部分中老年教友的想法。 2.“是神圣的音乐,在教堂演奏的,用于表达宗教感情的音乐。”“是教会的音乐”等等。这代表了一部分青年教友的观点。 我们认为,以上的认识虽然不甚全面,但无疑都…  相似文献   

17.
音乐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对人类发生作用并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对于社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古代社会人们就意识到它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社会、对人产生着影响。人们对于音乐的社会功能以及其在人类文化中的位置,历来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准确而深刻地认识和利用音乐的社会功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是每一位音乐家从事音乐文化活动的美学思想基础,也是音乐艺术得以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8.
王佳誉 《美与时代》2014,(11):36-36
装饰色彩的运用,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将空间、人和物进行合理的组合,用洗练的笔触,描绘出丰富动人的空间效果,在简洁轻快的现代生活环境中彰显出时尚个性,才能品味出优雅的生活环境。可以说,装饰色彩是东方传统的一种内在审美文化情结,与人们生活不可分离。在现代城市规划合计中,景观作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息息相关。在大众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需求的背景下,如何安排巧妙地在城市景观中运用装饰色彩表现元素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的选择和行动领域中,除了通过理性来掌握普遍原则外,我们同时亦需把握和探索艺术经验,以获得敏锐的感知能力识别个别情境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而音乐具有建立在时间连续性上的经验性特质,这种经验性不依赖语言学或符号学模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反思现有伦理模式,并且有助于我们学习从回应音乐中的"偶然性",延伸到回应现实世界的他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好的音乐经验里,音乐得以自证其审美性与伦理性的共存。因为当我们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聆听期待与偏好,或是仅是为了追求纯粹审美趣味,而是真正地投入在音乐里,尤其是具有肯定生命品质的音乐,我们将透过出于对音乐同感回应(共鸣)的能力,扩展出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并且增加自我理解和自我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欣赏文学艺术,对于培养人们的想像刀,有极大的益处。长期以来,人们仅仅把文艺作为茶余饭后消遣的工具。其实,文学艺术也是培养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一方沃土、不少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验证。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虽然不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但是他的音乐素养是出众的。音乐与他终生相伴。爱因斯坦从小就很喜欢音乐,中学时已能用小提琴演奏一些著名作曲家的乐曲,大学时代,爱因斯坦经常拉琴消遣。音乐在爱因斯坦的科学创造中的所起的作用,要比人们通常所想像的大得多,这是一些他的研究者公认的事实。爱因斯坦从他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