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尔瓦·阿尔托是芬兰现代主义建筑重要创始人之一,其成长与设计活跃于现代主义运动时期。随着当今现代主义建筑艺术的发展,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越来越多地受到质疑与批评,阿尔托却以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现代主义的产物,更体现出其对平民的关怀、鲜明的地域特色、贴近景观和自然的风格特点。阿尔托的建筑作品主要倡导人性与自然的理性主义,主张现代主义建筑理念与当地建筑特色、传统文化习俗相结合。结合阿尔瓦·阿尔托设计思想形成的背景与起源,讲述阿尔托对人性化与地域性概念的诠释及其在建筑作品中的体现与表达,并结合他的建筑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建筑设计进行思考,以更进一步了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建筑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2.
宋喆  宋开之 《学海》2006,(6):135-139
中国文化中的自我设计,是建立在人情主义基础之上的。这不仅因为中国文化具有着浓厚的人情主义味道,还在于人情主义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并影响着自我设计和认同。这种自我设计也是对个体伦理道德关系及等级秩序的构造和确认,从而使个体成为自我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个体的关系不是法权性的,而是人与人的情感倾向和好恶对应的人情主义关系,从而也构成“己群”的关系基础。  相似文献   

3.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是一元论、绝对主义的设计风格,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是多元中心的,讲究选择性,所以从这点来看,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对于现代主义设计二元对抗理论最大的反抗,也是对于现代主义设计规范的偏离。文章以现代主义设计与后现代主义设计对比的视角分析,力图唤起我国设计师的责任心,协助推动并实现构建中国设计力。  相似文献   

4.
多元文化主义是当代西方关注民族文化多样性,主张尊重差异,追求多元文化平等共存,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思潮。我国建筑及室内设计领域提倡民族风格、地方特色、时代精神的设计取向,正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想与当今社会多元文化发展产生共鸣的体现。本文分析建筑多元化的内涵及室内装饰风格关系,阐述多元文化语境下,协调多元矛盾,多元共处是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弗雷德从物性角度对极少主义进行了批评阐释,提出极少主义走向了"实在主义",通过形状来凸显物性,与现代主义要求击溃或者搁置自身物性形成了尖锐的对立,是对现代主义的背离。弗雷德指出极少主义物性凸显的实质是追求一种新型的"剧场性",并把对抗剧场化的任务交给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在场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现代主义设计在风靡全球的同时,削弱了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差异。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使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需植根民族传统文化。江南文化作为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以此为研究背景,追溯江南地区的地理、经济和文化历史,调研江南地区的传统历史街区,研究其对当代建筑审美与功能的影响,对当代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元伦理学在西方崛起的历史原因必须在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运动和“现代性”中寻找。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西方现代主义运动爆发的现实基础,而现代主义运动则为西方带来了以“反传统”为基本特征的“现代性”。元伦理学家既是现代主义运动的受影响者,也是该运动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元伦理学具有显而易见的现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设计领域的影响首先是从建筑领域开始的,因此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具有十分鲜明的特征。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建筑领域产生深刻影响的原因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想特点具有决定性因素,对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性案例及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对未来建筑设计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艺术和设计的发展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在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运动发展的同时,以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为代表的现代设计运动悄然兴起。平面构成对现代主义运动影响至深,尤其是在建筑设计中。文章重在分析平面构成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通过探究平面构成设计中的相关构成要素,对平面构成设计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一同展开论述,分析平面构成和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施工、理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平面构成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佛教寺院中,家具也会因使用者的不同而产生在造型与装饰上的变化:有的家具体态巨大,使人感受到佛教器用的庄严具足;有的家具装饰独特,使人联想到昔日实物的隽秀风华;有的家具在设计上以功能性结构为主,剔除了不必要的装饰,散发出"减少主义"的风范,堪称"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有的家具与建筑的关系密切,实现了古人对于设计尺度...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城市的规模及数量日渐增长,人们对于新的建筑形式需求逐渐扩大,非常多的建筑设计创造了新的时代潮流。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科布西耶的代表作品朗香教堂,它简约特别的外形设计和美轮美奂的用光手法被誉为20世纪最具震撼力、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文章从现代主义建筑的兴起出发,逐步分析朗香教堂的空间设计、外部造型和材质、色彩、光影以及设计师的巧妙构思,并谈谈它与传统教堂设计上的本质区别,从而使人们更加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朗香教堂的空间设计以及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2.
具有浓厚哲学色彩的第二代认知科学,拥有一些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特征,作为对立面的经典认知,对比之下也展现出现代主义哲学的特征。从反基础主义、非理性主义和后人道主义三个方面,讨论二代认知的主张及其与经典认知的关系。二代认知理论中的矛盾之处,不仅是由于认知科学的发展惯性和理论发展的欠缺,也是理论本身的特殊性导致,对未来发展的思考更需要谨慎进行。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过后,后现代主义式微,但后现代主义所传达的建筑思想仍然延续至今。后现代主义之后,建筑的表现公式基本可以概括为传统加现代。其中,西方的后现代运动后,建筑的表现公式是西方古典主义加现代主义,而在这个后现代公式里,古典主义当然可以替换成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这样所形成的建筑样式就应该是中国传统建筑加现代主义。基于此,探究中国传统建筑如何影响中国的近代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主义思潮在20世纪的艺术领域催生出众多的艺术风格和流派,形成了宏大的艺术景观。现代主义艺术在多方位、多层次上自由实验多样的观念计划和材料运用,表现出鲜明的实验性特征。而这种实验性特征是通过对形式的探索实现的。正是通过对艺术形式的复杂而独特的运用,现代主义艺术一方面自觉地秉承启蒙运动而来的理性与主体性,秉持美学与艺术的自律性;另一方面又在形式的艺术实践中,通过对传统美学和艺术哲学的限制性超越,拓展了艺术的边界。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正式使用大约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最早出现在建筑界。“后现代主义”的提出是缘于设计领域对长期统摄设计思想的现代主义理性化思维的反叛。后现代主义在否定现代主义纯功能化思想造成的冷漠设计时,高举人文主义旗帜进行设计革命,倡导“文化设计”和“自由设计  相似文献   

16.
矶崎新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作为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他主张彻底废除一些与现代主义有关的资本主义教条,将建筑从现代主义教条的束缚中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7.
法国的现代招贴画设计与新艺术风格运动及其现代主义艺术存在紧密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预示着现代主义艺术的开端。它从很多方面表现出现代艺术及其设计艺术都与传统绘画形式拉开了距离。尤其是对招贴画艺术来讲,法国现代招贴画改变了对传统绘画艺术的依赖,形成了与现代主义艺术相关的艺术设计领域的自我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将住宅空间的设计置于地域主义手法的理论下,通过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特征的阐释和对住宅空间和建筑地域性的结合来探索住宅空间的地域性设计手法,以王澍设计的自宅和三合宅为例,分别分析住宅空间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地域性设计手法,以讨论传统文化与场地回应思想下的住宅空间地域性表达。  相似文献   

19.
贝聿铭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中具有代表性人物,其设计风格将传统的儒家思想和东西方的建筑理念相结合,为当代的设计史留下了宝贵的智慧和精神财富。文章通过剖析贝聿铭设计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来探究其中共同存在的设计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主义建筑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思想和建筑样式,从上世纪中期以来,对全世界的建筑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反叛传统形式,适应于工业化社会,创造了崭新的建筑,在建筑观念上,推崇建筑的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阶段进行简要分析,阐述现代主义建筑中理性因素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