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社会文化的变革是一个由以创造和生产物质产品为中心的社会向一个以服务或非物质产品为中心的社会转变的过程。未来新的设计将是一种服务于物质社会的非物质设计,这也是一种使生活方式人文化的设计。非物质设计作为一种先进的未来设计,不仅对引导产生合理的生活及生产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为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以及形成中国特色设计文化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又与特定的生态环境相依存。"整体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与方式,强调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在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中进行保护,即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综合保护。文化生态建设应立足于当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文化生态环境得到科学的改善和优化,使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整体,得以延续和发展。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整体性保护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建设了一批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村等,至2014年底,文化部已相继设立了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文化生态区"的建立,对于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带来新的契机,对于创意产业也将提供无限的思想艺术资源。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重要的民间文化资源,它更成为能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一种符号。自2005年我国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评审、申报起,截止到2011年6月,汉中已拥有国家级名录6项,省级名录39项,市级名录59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广泛、种类多样,既有体现历史文化的故事传说及民间戏曲,又有贴近百姓生活的各种民俗活动。蔡伦造纸传说、洋县佛教音乐、汉调桄桄等优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地提高了汉中的知名度,也推动了汉中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第一批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黔东南在全省公布的91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占了40处,为全省的44%;国家级名录全省40处,黔东南有19处,占全省的48%。在申报成功之后,如何进行有效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问题,对黔东南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是一项新的而极其重要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在摸索中保护,在探讨中开发,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昆曲和古琴音乐被列入联合国教科组织公布为世界非物质化遗产保护名录后,“非物质化遗产”这一专用语开始进入中国学以及化工作的视野,并且逐渐引起学术界、化工作以至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环境的文化理念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更新,走创新发展的道路。非物质文化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和意义亟待拓展。当今世界的变化速度和中国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瞬息万变,层出不穷的创新成果给城市发展、环境艺术、环境理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激励人们努力发挥创造力。通过对蔚县非物质文化的调查和相关文献研究,以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为背景,围绕四个功能对非物质文化的应用进行论述,探索非物质文化艺术与现代公共艺术融合的策略。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应把非物质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中去,从而使整座城市更加宜居。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国保护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立武 《管子学刊》2009,(1):114-119
虽然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了相关的立法,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特性和各国立法理念的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国保护一直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以至于出现了跨国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益的现象。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收集、保护的传统,同样面临着不断被外国组织或团体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权益的现状。我国应当借鉴他国立法经验,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国保护水平。  相似文献   

8.
张楠 《美与时代》2020,(12):107-108
在城市文化进程中,大运河推动了沿线城市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处于大运河北段的衡水地区在城市运河文化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大运河文化记录了沿线城市的兴衰,承载了人们的情感和社会的变迁,所以说,大运河文化对沿岸城市文化发展进行了很好的诠释。现今,衡水地区作为大运河文化带重要的城市区域之一,对于大运河沿岸民间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播、传承以及发扬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对衡水大运河文化对非遗民间音乐的渗透与影响和衡水大运河文化视域下民间音乐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衡水地区要结合当前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形势,抓住城市运河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契机,提升大运河衡水段民间音乐的文化价值,以带动城市大运河文化带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9.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印证与记录,在我国现有的1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宗教文化相关的项目,占有颇重的比例。大致而言,包括以下几类:一是传承于宗教团体内部的非遗项目,其传承主体和传承内容以宗教文化为主,主要在宗教活动场所内部传承,这是最为典型的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10.
贵州有殷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经济全球化到来之际,在西部大开发中,通过法律、法规等一系列手段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得以涵养、保护、抢救,建立良好的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进而有序开发、利用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宝藏,对于促进贵州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医学教育现状中,医学史作为医学人文学科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现阶段我们应对其引起足够重视,若要加强医学史学科建设,首先应该认清该学科的意义所在。对该话题进行探讨,并总结了医学史学科的五方面意义:一、认识过去,有助于理解当下;二、反思医学实践,不断追求医学真谛;三、汲取历史智慧,启迪现实问题的解决;四、学习先哲,为医学事业献身;五、把握规律,促进医学教育发展。总之,通过对于医学史的研究,指出医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医学史教学在医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人类口头与无形文化遗产(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是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而言的概念。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文化表现形式,即各种门类和形态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自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已建立起了传承体系和机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同时由于受传统传承观念和传承方式的局限、现代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以及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存在着传承人老龄化突出、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少基本权益的保障和必要的资金支持、缺乏科学的传承理念与方法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项目面临着后继乏人、人亡艺绝的风险。鉴于此,全面客观地分析目前我国非遗的传承及传承人保护情况,对于建设和完善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具有重要的针对性和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富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衡水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的保护与传承,是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以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对探索衡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源于民间生活,是其所存在的地域内民族历史、民族个性、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的“活”的显现,是一种不能脱离民族的特殊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文化心理学的启示意义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浩  葛鲁嘉 《心理科学》2005,28(5):1269-127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与人类文化互相创生发展的过程。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质决定着,心理学研究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背景。文化心理学的兴起适时地满足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要求。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视角,文化心理学蕴涵着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及学科性质的独特理解。由于文化心理学兴起的时间较短,它必然还要不断吸取各种养分,实现内部取向的不断整合,提出更加明确的研究纲领。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设计由于面向现代化,并融会大量的日本传统文化因素,从而使其既体现了时代感,又形成了独特的日本风格,同时由于东方文化大背景的影响,日本的设计又蕴含了深远的东方民族文化精神,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科学划界是心理学发展史上的根本问题,构成了心理学发展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心理学科学划界观点多样,争论不休,导致心理学处于学科焦虑当中。当前,心理学需要以文化文思促进学科自觉,这其中隐含的不仅仅是对心理学科学化追求道路的深入思考,同时,也是实现心理学话语方式转换以及与科学关系的深刻把握。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主要表现为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  相似文献   

20.
展示设计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具有经济推动和文化向导的双重功能.不论是设计潮流的变迁还是结构技术的革新,乃至社会思潮的风起云涌,我们总能从展示的内容与设计的实践中看到这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