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与皇历     
有这样一个民间笑话:卖油郎有个勤俭的妻子。每次他挑油出去卖,他妻子总要舀上一勺藏起来。到了年底,卖油郎正为没钱过年而叹气,妻子端出一坛油叫丈夫卖了过年。一个卖皇历的知道了这件事,就在自己老婆面前夸卖油郎的妻子。卖皇历人的妻子听了,说“这有何难,我也能做到!”到了年底,卖皇历的为还不了债而发愁。她老婆捧出一大堆老皇历,对丈夫说:“你把它卖了过年。”卖皇历的  相似文献   

2.
异能同心     
还记得那个卖油翁吗?一枚圆圆的铜钱,内里小小的四方孔,老头拎起油桶,倒出一线晶莹的油,不偏不倚,穿四方孔而过,稳稳流进小壶里,一滴不落。中学老师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不由得在心里暗自叫绝:太厉害了!卖油,我见过,走村过街的油贩肩上担个沉实的挑子,扁担尖上,挂一个塑料漏斗,走起来,一晃一晃,满地招摇。谁家要买油,油贩子将漏斗往买家油壶里一插,再倒。但从没见过像卖油翁那样不用漏斗就倒的。用两个字来概括书上那个卖油翁——异能。  相似文献   

3.
在泰戈尔的哲理诗中,青一首格外引入关注:“当你把所育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真理也就被拒绝了。”说的真她!因为,这充满哲理的小诗分明在昭示着一条真理:苦涩的错误也能结出芳香的果。笔者就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卖钢琴的商店,在标价时把一架钢琴的价格写错了,少写了一个零。编编有位气古怪的太太看中了这架琴,非要按这个价格买琴,怎么办?如果实,明明是哑巴吃黄莲,白赔一笔;如果不实,价目卡上又分明大字赫然,一旦发生争执,肯定会弄得双方都尴尬。营业员正在犯愁、聪明的老板已断然决定:“卖!”而目在卖出钢琴的同时,老…  相似文献   

4.
一个工厂主的生意清淡,他想改行,于是打算变卖自己的旧器材,他心想:“这些机器磨损得很厉害了,能卖多少算多少吧,能卖到4万元最好了,如果别人压价压得狠,3万元我也咬牙卖了。”  相似文献   

5.
从三个女诗人看道教对唐诗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唐代三位文学成就最高的女诗人及她们与道教的关系,指出是道教的教理教义为这些女诗人构筑了宽松的生活环境和有利的创作条件,使她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敢于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在文学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同时客观上对世俗礼教提出了勇敢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在音乐研究中,人们往往把能弹奏古琴者称为琴人。据考,在我国的一些道教名山宫观,曾有过一些道士琴人弹奏古琴的事迹,如南北朝时期隐居庐山修道的陆修静、隐居茅山的陶弘景,唐代隐居天台山的司马承祯,宋代隐居终南山的种放、隐居浙江余杭大涤山的邓牧等。到了明清时期,一些道教名山的道士琴人更多,活动也更频繁,并自成系统。其中,最为有影响的是在山东崂山有一个道士琴人系统,他们师徒相传,人才辈出,在道教琴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四川青城山道士琴人对川派古琴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崂山宫观中的道教琴人系…  相似文献   

7.
请美国总统来帮着自己卖玉米?!没错,这是真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琴歌,是文人学士衬以琴乐曼声长吟诗歌的产物,琴歌旋律的形式与诗歌语言的吟诵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琴歌节奏直接受诗歌节律的制约。古琴的器乐性特征影响了琴歌的声乐特色,限定了琴歌演唱的行腔风格和润色特征。  相似文献   

9.
科学的无神论者与人创造出来的、反过来控制人的虚幻观念作对,但他从不敌视人,恰恰相反,正因为他热爱人,才敢于用行动坚定地反对反对人的,观念。千百年来,人们被自己制造的虚幻枷锁禁锢得太厉害了,有时甚至不忍目睹。人的思维需要更为清新的风;人的行动需要打破枷锁的自由、广阔与光明。  相似文献   

10.
异能同心     
还记得那个卖油翁吗?一枚圆圆的铜钱,内里小小的四方孔,老头拎起油桶,倒出一线晶莹的油,不偏不倚,穿四方孔而过,稳稳流进小壶里,一滴不落。中学老师讲达篇课文的时候,我不由得在心里暗自叫绝:“太厉害了!”  相似文献   

11.
琴曲     
琴无尊卑,曲有俗雅。 生命如琴,内在的心灵才是她的演奏者。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人曾对北京市10所中学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课后敢于向教师质疑的占66.8%,课堂敢于向教师质疑的占21.5%,而课堂敢于当面指出教师错误的学生仅占5.5%。 是学生没有问题可问吗?其实不然,青少年思维活跃,他们脑子中的疑问很多。问题在于我们的教师不那么提倡学生质疑,不少教师并不喜欢那些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常常提出诸多“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的学生,甚至有个别教师把学生的质疑认为是对自己尊严的侵犯。相反,教师们对那些循规蹈矩,亦步亦趋跟着教师节拍向前走的学生往往偏爱有加。 …  相似文献   

13.
亮丑     
对于不良行为甚至可耻行为的自我曝光,即亮丑,是为了以后少犯或者不犯。但是,这样是否会使自己的名声扫地呢?18世纪法国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卢梭在他的自传性著作《忏悔录》中丝毫不隐瞒自己的过错,甚至把自己说过谎、行过骗、偷过东西等等行为,都毫不留情地抖落出来,接受人们的批评与监督。卢梭这样一个很有名望的人,敢于公开亮丑,非但没有名声扫地,反而更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死后,遗体被安葬在巴黎的伟人公墓,受到人们的敬仰。  相似文献   

14.
明初正一道第43代天师张宇初与古琴有着不解之缘。他自幼嗜琴,喜与琴士交,凡遇操缦者必登门叩访。出于对琴的喜爱,张宇初积极思索其哲学意义与文化内涵,形成颇具特色的琴学思想,即弹琴要在"得性情之正",琴有修身立德、怡情养性的乐教功用。基于此,他将弹琴作为道教徒修身、悟道的应修技艺之一,在《道门十规》中要求门人弟子在闲暇时抚琴自娱。这一规定促使能琴的道士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道家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童心     
启功活了93岁。生前,把卖字画所得的两百多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了学校,自己却居于陋室。去世后,留下满满一柜子衣物。人们以为这一柜子的东西肯定是珍贵字画、文物古董。但柜子一被打开,大家都惊异了:原来那是一柜子的玩具。  相似文献   

16.
城市的文化市场经过一阵子的清理,沉寂了几个月,最近又繁荣起来了。卖鸟的、卖花的、卖书的、卖画的和卖小百货的,都悄然在山坡边铺摊搭架,熙熙攘攘。  相似文献   

17.
以琴入诗,以诗颂琴,自先秦《诗经》就已经开始,经过魏晋南北朝,在唐宋时期达到顶峰,发展出独特的琴诗文化。琴诗作为一种特殊主题的文学作品,具有言志、放怀、悟道等审美作用。诗人通过"琴"这一对古代文人最重要的修身养性之器的吟诵,抒发内心的情怀,感悟人生的道理,获得心灵上的解放与对道的形而上之体悟。诗与琴是中国古人言志缘情的最佳途径,通过优美感人的琴诗,古人将诗乐文化的精髓表达得淋漓尽致,也在其中寄托了其审美理想与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8.
田青 《佛教文化》2016,(5):110-115
从东晋的“佛学时期”开始,中国的文人上大夫几乎没有不谈禅的,同时,中国传统的文人,也多少要懂一点音乐。“琴棋书画”。一直被视为文人必需的修养,而且,琴——音乐,更被置于四艺之首。魏晋之际,虽尚无“琴棋书画”的成说,但己将“琴”与“书”并提,  相似文献   

19.
琴琴,女,19岁,师专外语系二年级一班学生。秀外慧中且性格内向的她在咨询室里向我倾诉了自己的不幸:“不久前我恋爱了,并第一次品尝了爱情的温馨与浪漫。但是,正当我爱得刻骨铭心、如痴如醉,沉浸在甜蜜的恋情之中时,狠心的他却以我们之间缺少共同语言,性格不合,如果长此下去双方感情难免淡漠为由,突然提出分手。为此,我连续找他谈了好几个晚上,声泪俱下地乞求他不要离开我,最后  相似文献   

20.
故事二则     
失去与拥有有位企业家在商场上有着惊人的成就。当他在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有一天陪同他的父亲,到一家高贵的餐厅用餐,现场有一位琴艺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为大家演奏。这位企业家在聆赏之余,想起当年自己也曾学过琴,而且几乎为之疯狂,便对他父亲说:“如果我从前好好学琴的话,现在也许就会在这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