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角色造型设计在整个动画片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否拥有好的动画造型,直接影响到动画作品的成败。若想设计出好的动画造型,必须多看、多练、多创作。笔者对角色造型设计有几点建议,即多作速写练习、夸张训练、准确地确定造型风格、注重细部刻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张冰 《美与时代》2014,(9):87-88
从动画造型在动画剖作流程中的重要性和目前的教学现状分析如何通过基础造型训练和分忻优秀作品,主题练习等实训项目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动画角色设计的构思、表现方法,设计出符合角色性格特点,塑造出鲜活角色形象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基础,好比演员与故事片的关系。角色造型设计就相当于故事片导演在选演员,不同的角色造型会形成不同的动画艺术风格。而角色造型设计只有遵循动画的创作规律,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创造出符合影片风格,并更具个性和可发挥性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王峥 《美与时代》2014,(8):98-98
动画片中场景与角色总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场景起到为角色服务的作用,而角色则必须适应于场景的局限与约束。巧妙安排场景与角色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画片的叙事结构、表现手法和剧情发展是否合理,也是衡量一部动画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以美国动画片《丁丁历险记》为参考,展开对动画角色与场景在动画片中的设定及联系等相关论述,力求从中总结规律并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全球化语境,在动画的剧本创作、画面塑造、角色造型设计、角色动作设计上,探寻当下中国动画在美学风格方面的开拓与发展,研究中国动画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结合点,以期为中国动画在今后的发展中提供一些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小松 《美与时代》2013,(2):113-115
粘土动画创作中的角色要具有特殊的造型元素,角色的各个元素的夸张、对比等可使动画形象在遵循真实原则的前提下得以美化升华,而角色造型中的骨架可以使角色的夸张增加动画的趣味性、深化主题的作用。定格动画,是通过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从而产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得到的任何奇异角色。粘土则是定格动画中最常见的材料。粘土动画是定格动画的一种,  相似文献   

7.
动画对情节性要求很高,故事的起承转合牵动观众,使人产生移情与联想。故尔,画面不作为单幅形式存在,一帧帧画面串联成一幕幕情节,其中呈现的角色与场景都是为了讲述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当然,好的动漫角色本身要具备鲜明的个性、吸引人的肢体语言和服饰,但这种存在需要服从故事本身。这至少对两个方面有要求:一为镜头语言的逻辑性,二为设计的角色与场景本身要精彩。其中,前一点在教学中辅以分镜课程讲解,而后者则需要在造型原本的训练中演进、深化。  相似文献   

8.
陈超 《美与时代》2014,(11):110-110
随着三维影视动画的不断发展,动画逐渐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动画的角色设计一般来说包括造型、性格、表情与动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剪纸动画起源于1958年,20世纪90年代后一度销声匿迹。其在造型上讲究概括、简洁,往往夸张地表现角色形象;在色彩上经常使用"浓墨重彩";在动画制作上使用定格拍摄,使得动画动作十分生硬;其在角色表情及动作表现上也"不完美"。如今,新媒体技术颠覆了传统剪纸动画的制作方式,完善了剪纸动画表现角色表情及动作的缺憾,角色动作也更加细腻、完整、流畅。同时,新媒体技术也拓宽了剪纸动画的展示思路。在未来,动画设计师也许只要一台电脑、一部平板、一个手机都能够设计制作出精彩的剪纸动画。剪纸动画艺术还应该走出国门,突破传统束缚以更高的观赏性、艺术性展现在世人面前,不断提高剪纸动画的经济效益,推动中国剪纸动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部成功的动画片不仅是故事情节吸引人,在艺术表现上也要体现一定的艺术美感。艺术美的表现是多样的。在影片的类型上、情节上以及动画角色造型上都体现了影片的艺术美,艺术美对它们在影片中的表现与作用也是不同的。艺术美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以塑造动画角色的形象和性格,在动画影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动画片《Coraline》的角色造型具有大众审美性,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角色设计简洁、醒目,糅合了传统橡胶泥动画人物设计手法和动作特性设计,运用布偶动画与3D动画相结合的逐格拍摄制作方法,使角色呈现一种奇异的质感和性格,栩栩如生。成功的角色性格塑造离不开角色的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有主次地对角色进行影片性格定位,通过细腻的动作、恰当的服饰和对白综合塑造角色性格,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让观众通过对比,自己对角色进行性格判定。  相似文献   

12.
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对人才全方位的培养。教育培养好一个动画专业的学生就是培养一个能从头至尾承接动画片制作的全面技术型人才。他们既要能够掌握分镜头台本设计、场景设计、镜头语言设计、动画角色和动作设计的技巧,又必须掌握视频后期编辑、特效的添加、影视声音合成等实践操作类软件。在这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中要求教师无论在哪个教学环节都要从宏观的教学目标出发,从专业的整体设计与专业课程的大局出发,在教学中做到承前启后,融汇贯通。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始,中国动画逐渐进入发展迷茫期,"中国学派"在世界的辉煌地位不复存在。如何再现辉煌,紧跟时代发展,成为近年我国新一代动画人迫切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皮影戏作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造型独特,能为动画造型创作提供灵感。皮影艺术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思考、对信仰的不断攀升,由于不同皮影戏的角色都承载了人们不一样的精神信念和感情思维,故而这些角色是鲜活的,有生命的,这恰恰特别适合用动画艺术形式来创作表达。  相似文献   

14.
赵晨旭 《美与时代》2013,(9):115-115
在一部优秀的动画片中,除了角色的造型会令观众过目不忘之外,这些活灵活现的动画角色声音,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随着动画的不断发展,配音创作对动画片的影响也将变的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5.
许冬 《美与时代》2014,(5):86-87
民间艺术是我国社会人文和历史的传承,民间艺术与动画的结合是发展我国动画产业的特有路径。通过从民间艺术对动画人物造型、场景和色彩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动画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动画制作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通过分析动画制作过程中的场景构建和动作设计的特点、要点、重要性等方面,来说明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如何根据动画作品风格和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构建场景和设计动作,对于整个动画作品的成功与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前,定格动画的场景创作遇到了一些问题,只有对定格动画场景制作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梳理,把握现阶段定格动画场景的发展趋势,将模块化设计带入到其场景制作中,才能有助于探寻定格动画场景设计与制作的新思路。这种以模块化实现场景元素多重功能的搭建方式不仅能大大提升场景搭建的效率,降低动画制作的时间成本和物料成本,也为其文化衍生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依靠基础模块颗粒的迭代更新,多样模块组合所能完成的场景类型越来越丰富,能够满足多样场景的需求。如此,定格动画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Julia Sarda是巴塞罗那的一名插画家,主要做儿童读物,她的画作中带有独特的神秘氛围,颜色和场景的设计都带有浓浓的当代气味,她曾在采访里说自己的作品有"老派迪士尼的魔力"。文章针对Julia Sarda的作品,以艺术设计的视角,从构图、色彩、角色造型三方面具体分析这位插画师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9.
绘画与动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期的动画场景具有浓厚的绘画性。如《小蝌蚪找妈妈》的场景都是由水墨画的形式完成的。就时间的发展来看待这两门艺术,绘画到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动画不到百年时间。所以说动画传承了许多绘画因素是毋庸置疑的。动画不仅是绘画的一个分支,也是绘画在时间上的延伸和连续。动画的设计和创作中带有很多绘画表现的形式,使动画作品带有很强的绘画性,在视觉形式与元素上有很多共性。  相似文献   

20.
角色设定对动画影片的制作和运行非常重要,动画师综合运用色彩、动作、外型等因素塑造的一个个具有生命力和个性特点的角色,会深深地印在观众的脑海中。可见,角色设定在整个动漫产业中是最基础、最具体的工作。本文就角色的造型、色彩、动作及风格等对消费者的影响进行分析,以阐明角色设定在动画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