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徽派建筑艺术是我国民间建筑文化中—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丰富的设计涵养,为我们建造了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物质世界,也塑造了一个最具有东方人文环境特色的精神世界。分析其建筑艺术涵养具有的独特审美价值和审美理念,无疑将对当下的建筑设计的整体空间布局具有指导性意识,从而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徽派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典型的地域特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徽派建筑的建筑形制为研究对象,提出徽派木结构建筑装置的形态转译手法及建筑装置非线性形态的设计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具有小型展览和休憩功能的村落木结构空间装置设计中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3.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悠久而又灿烂,其中的建筑文明更是让人眼前一亮,雄美壮观的建筑风格、精妙绝伦的设计图案,透过这些绚烂夺目的古老建筑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审美以及辛勤付出。宁远文庙具有古老的特色,不论对外观的整体把握还是细节的花纹雕刻,都是国人勤劳智慧的再现,建筑环境、建筑设计别具一格。在欣赏宁远文庙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其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传承中华文化、保护古老建筑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传统汉族建筑标志之一的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了当时的徽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徽派建筑逐渐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工艺和艺术形式,徽派建筑工艺对于现代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文章讲述了徽派建筑独具特色的工艺技术以及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古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的典型代表,其装饰元素是徽文化的艺术符号,独具徽州地区的人文特色。装饰是传统建筑的主要表现形式,依附于建筑结构而发展。随时代的进步,今徽派建筑装饰元素多样化,形式现代化,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对传统建筑装饰元素进行革新与传承,表现出徽州特有的作风和文化是当前新徽派建筑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徽派民居建筑是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新兴建筑行业的兴起,徽派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面临人口流失,资金覆盖不到位,人们的保护意识淡薄,旅游业过度开发以及建筑模式生搬硬套等问题。对徽派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应遵循整体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材料的合理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于2022年8月1日开放预约,其核心功能为展览、保存、研究与交流,是集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种功能形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通过解读版本和版本馆的概念、历史沿革,分析杭州国家版本馆建筑所蕴含的宋韵等元素,探析杭州国家版本馆在文化传承和建筑艺术方面的成就,以期赓续宋韵文化,守护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安庆市赵朴初故居为例,以修复后的故居的建筑布局和绿化设计研究为切入点,关注传统民居所在区域空间肌理,乃至对城市历史的延续与文化传承,在阅读大量地方志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区位、人文、布局、空间、材质等角度出发,得到该场地的美学设计结论,总结解读徽州传统明清民居设计美学,并以调研实例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9.
胡俊杰 《美与时代》2014,(3):148-148
中华民族七千年的文明史形成了博大精深、雄浑秀美、光辉灿烂的文化体系。中国民间艺术便是渊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大河中的一条溪流,以自身的绚丽多姿和婉蜒曲折,反映出中国文化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陈思  袁哲  强明礼 《美与时代》2020,(1):105-107
云南藏族风土民居建筑是其民族文化实体化的表现,其所体现出的形式美、"因地制宜"的结构美、"和谐"的空间美中,蕴含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及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彰显着云南的地域文化和历史风貌,具有独特的美学特点与一定的传承价值。文章基于云南藏族的地域特色与文化传统,从云南藏族风土民居的特点入手,探索其在形式上、结构上、功能空间上的建筑美学内涵,掌握其建筑特点与民族元素,从而为传统云南藏族风土民居的更新以及在设计中多元素的融合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传承,文化积淀深厚,中国的古代建筑独树一帜,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建筑文化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好的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需要我们充分吸收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2.
徽州古民居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是古代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徽州地区古民居建筑装饰是不可多得的实物,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本文结合相关的科学分析,并通过对古民居建筑装饰的现状、表象进行分析以及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祥强 《美与时代》2004,(10):33-35
历史悠久的皖南徽派建筑,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形式与丰富多彩的设计思想,为我们后人建造了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物质世界,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最具东方人文环境特色的精神世界,它在世界建筑艺术文化圈中独具一格.建筑艺术是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产物,它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它完全融合于人们的全部生活中.因而,皖南徽派建筑群与其它传统文化艺术一样,更能实现它独特的审美,同时,徽派建筑形式的艺术美,在审美体验中既具有"艺术感的因素"也具有"自然感的因素",这就更加丰富了它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4.
周媛  王榕 《美与时代》2014,(12):37-38
建筑室内装修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室内装修设计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水平,从而促进建筑室内装修水平的提升。通过对建筑室内装修设计与环节艺术设计的概念进行分析,对室内装修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室内装修设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历史悠久的徽州当地的派系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建筑造型与高超的表现艺术水平,展现了我国风俗文化之精华,其中一些建筑元素雕镂工艺精湛,造型异常丰富。文章通过对徽派建筑文化特殊点进行一系列研究,通过对安徽实地的考察,对其元素进行了提取与分析,对各种传统类型的建筑元素的现代应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呈现出既含有优秀文化意境,又不失雅致,且具有中国民族艺术气息的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16.
朱雪 《美与时代》2020,(9):13-14
为解决徐州传统建筑存在的文化传播形式单一、文创产业水平较低、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度不足等问题,对徐州传统建筑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特点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徐州传统建筑数字化图像采集与编辑处理过程,通过构建数据库,借助数字平台突破了徐州传统建筑保护与传承的局限,拓宽了文创产业的发展方向,为地方传统建筑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李可 《美与时代》2014,(8):120-120
为了增强我国的文化实力,必须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坠子曾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喜爱。然而河南坠子如今已是濒危处境,如何对河南坠子进行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吕激  肖永明 《法音》2005,(3):21-29
予本来久有意思作一佛学通论,终以人事牵连不得安定,无法着手,只能将所有零碎意思分类为题,不拘时日,有空即谈。今日所谈,题为“佛学分科及其传承”。佛学之谓学,非如通常所言科学、哲学之学,亦非戒、定、慧三学之谓学。言佛学者,以佛说为本,有其性相、因缘、次第,自成其为学也。佛学原是完整,分科之事乃历史上变迁而然。在印度谈佛学,中世有寺学。寺学者,寺院之学也。若有高僧大德在寺讲学,自成一科,成为寺学。从此寺学起后,佛学乃分科也。那烂陀寺(460—540年建成)为印土最重要之寺学。后之谈那寺史者,推之极远,谓龙树、无著、世亲均曾在…  相似文献   

19.
马头墙,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南方建筑史上的典型建筑格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不但具有实用功能,而且在外观造型、线条节奏、色彩形式以及装饰艺术方面都展示着独特的美。文章主要从马头墙的由来与发展、马头墙所包含的美,以及历史赋予它的文化内涵几个方面来论述马头墙。  相似文献   

20.
肖云忠 《宗教学研究》2007,3(1):154-158
稳定有效的宗教领袖产生制度对宗教组织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历代正一道天师传承关系的分析之后认为,该宗教传承制度具有四个显著特征:鲜明的差序格局;神圣与世俗的双重合法性基础;纳入国家职官管理范围;实行信物制度。天师传承制度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是因为建立了良好的保障机制,即外在政权认可与扶植、民众心理与社会舆论支援以及内在宗教组织与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