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俊刚 《天风》2010,(11):56-58
<正>四、从管家身份思想受造世界的价值整个的创造对于上帝来说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在上帝的创造中,唯有人类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而创造的——人类为上帝所特别眷顾,并且被赋予了特别的价值。上帝对人类的眷顾之一就是我们可以因着自己的需要来使用植物、动物、矿物以及自然界的其他造物——这些包括:我们通过耕作土地来获得食物;我们从森林中获取木材来制造我们需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当今世界面临着许多问题,在刚刚过去的几年当中,世界很不平静。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人类的各种活动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正在改变着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存条件,从而导致了当今人类又面临着许许多多问题。诸如地球变暖引起海平面的上升,气候规律的失调,以及农业发展方面的不平衡,森林、草场、牧场的资源恶化和失去,土地沙化的加剧,大量森林及野生动植物的递减等一系列恶性  相似文献   

3.
工业文明危机的生态反思工业文明虽然只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已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然而,在最近二、三十年里,工业文明已经陷入了种种不可自拔的危机之中:土地、生物、矿产、森林、能源等资源日趋衰竭;大气、水质、土壤等人类生产与生活环境遭受严重污染而日益恶...  相似文献   

4.
《法音》2016,(9)
正现代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极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个人中心主义"者在"一切皆为我所用"思想的驱使下,对大自然进行无休止的肆意掠夺和践踏,从而造成各类资源枯竭,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沙漠化,物种消亡加速,全球气候变暖,乃至SARS、疯牛病、禽流感等疫病的泛滥,给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严峻的生态危机警醒人们从根本上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对待自然的态度进行  相似文献   

5.
放飞激情     
上苍是明智的,他在赋予人类成长权利的同时,也给了他们许许多多的挫折。于是小草的成长会遭到风的欺侮、雨的淋漓;枫树的成长会受到秋霜的摧残;春笋的成长会受到泥石的约束——而人类的成长,则会有许许多多的困扰和意外。  相似文献   

6.
嫉妒——这一人类劣根性的表现,它如影随形,只要你更为优秀,就难逃其摧残。为此我们不必抱怨,应寻找办法去躲避它的伤害。那么,面对嫉妒,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7.
正据说,森林中熊猫因稀少,孔雀因美丽,大象因能干,猴子因灵巧受到人类的重视,而出了名,被保护起来。一只蚂蚁垂头丧气,自叹自艾,时而怪自己身体太渺小,人类根本瞧不见;时而又恨自己长得丑陋,缺乏一技之长。它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这辈子别想出头了。这天,蚂蚁正  相似文献   

8.
已是四月中旬,听友人说,小城公园的牡丹经一夜春雨摧残,憔悴了不少,不那么鲜丽了。想想自己日日被日子拘押,已错过了不少花期,心下不免有些着急。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关丽,如果缺少了感伤之情悄无声息地渗透.那么这种关就很难真正打动人的心灵,也就很难成为岁月原野里的一枝不被时光摧残的花朵。  相似文献   

10.
1.人才的定义 人类为了社会进步、科学发展、文明生活、开发自然和造福于人类,迫切地要求培养具有各种各样才能、有聪明才智的人才。历史证明,任何一个社会,如果人才济济,必定是繁荣昌盛。反之,摧残压抑人才,不但是社会停滞不前,甚至还会亡种亡国。纵观科学发展史,也是如此。历史上有些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往往是标志着一个新的科学领域的开拓,它能促进人类社会飞速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三十年代金陵大学美籍教授罗德民(Lowder-miLk)所撰。作者以大量史料阐明了五台山土地利用的历史,指出了破坏森林植被和不合理利用土地的严重恶果。从而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植树造林,栽花种草,保护森林植被,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的问题。本文在作者归国后,曾得到英国皇家亚洲学会的赞助,由北方出版社以单行本出版。作者还以此论文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博士学位。我们约赵淑娟和翟旺同志对此翻译审校,于此发表,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2.
随着快速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森林空间正在不断被侵蚀,城市污染日益加剧,生物多样性不断发生复杂变化,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生态平衡严重失调。随着武汉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乡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城乡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生态林业建设,无论是建立农田林网化,还是建立城市周边的"绿肺",都是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是当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快速城市化下武汉市城市森林的时空格局和动态变化为例,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了解影响快速城市化下武汉市城市森林建设扩展阻力,并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范晨光 《天风》2009,(8):5-6
<正>一、信心的考验面对我们生活、侍奉的可爱家园被犯罪分子残忍暴行破坏玷污,一个和谐稳定发展的城市被无情摧残时,我们心急悲愤、无限伤痛。面对我们各族同胞在"7·5"暴力犯罪事件中遇难、受伤,我们的信心正在经历考验。  相似文献   

14.
读经五步曲     
姜国强 《天风》2006,(22):44-45
圣经是世界上出版、发行总量最多的一本书,一本最早被译成其它文字,译本最多的一本书,也是第一部被带到太空和月球上的书,更是神所默示,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老少皆可读的天书。圣经博大精深,超越人类的思想,全书66卷虽由四十几位作者处在不同的时代、地域和职业用一千多年而最终成书,但整部书前后连贯统一和谐,虽多遭“风雨”摧残,但一字未改的奇书。书中不仅指出了人的起源犯罪,更指出神赐给人救恩——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  相似文献   

15.
<正>农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的活动部门是种植业,利用土地空间进行水产养殖的是水产业,又叫渔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采伐林木的部门,是林业,利用土地资源培育或者直接利用草地发展畜牧的是牧业,对这些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或者制作的是副业。对这些景观或者所在地域资源进行开发展出的是观光业,又称休闲农业。哲学主要探讨人类的知和行。伦理学是道德的哲学研究(概念分析、论证),道德是人类行动的社会规范,在历史上人类行动规范是根据权威人物或经典典籍规定的,往往无需辩护或论证。伦理学要用例  相似文献   

16.
绿色环保与生态平衡,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话题,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爱护人类的土地资源生态平衡,才能推进共享人类的和平与安全。我们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乃社稷之至宝,人类之家园,是一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依托。没有根植于脚下的大地,没有青葱肥沃的泥土,没有生养万物的美好环境,所有的文明和进步,都将为乌有空谈。因此,绿色环保和生态平衡是重中之重,也是我们宗教界所关心的大问题。在当今世界中,由于战争的硝烟弥漫,隆隆的炮火使许多人丧失家园,流离失所,土地荒芜,人们贫困交加,生命受到威胁,生活没有保障,哪里谈得上安全呢?再…  相似文献   

17.
齐国土地制度浅议高思栋土地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开发和利用土地则是人类生息蕃衍和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古代的土地制度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土地制度构成了古代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它包括土地所有制的性质和形式,劳动者和土地的结合方式以及他们的身...  相似文献   

18.
从前有位医生不仅医术高明,而且还有个很独特的嗜好:种树。他拥有10英亩的土地,除了治病救人外,他的目标就是要把这块地变成森林。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它应引起我们整个民族深刻的反思。这次特大森林火灾绝非偶然,它说明,除了加强法律、用法律手段保护森林及生态环境之外,我们整个民族还需要一种上升为伦理道德高度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 生态意识的核心问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是环境的一员,人应该和大自然建立一种犹如手足之情的亲密关系,与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的集体。人必须有这样的生态意识,即承认人类以外自然界的价值,把正义、道德、平等和权利这些伦理准则扩大到大自然。今天,“人是万物的主宰”这一天经  相似文献   

20.
创造力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文明的原动力.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历史,长期的封建意识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压抑和摧残了个人.怎样教会幼儿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培养其创造能力,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急待研究的具体问题.实施怎样的教育,给予何种训练才能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使他们的创造力得以发挥呢?本实验试图针对这些问题做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