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实质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东方落后国家开辟了一条直接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从而证实了马克思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中所提出的东方社会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预想。然而耐人寻味的是,最早肯定东方社会能够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俄国的民粹派。从19世纪下半叶起,围绕着俄国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在民粹派和马克思  相似文献   

2.
俄国民粹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西方资本主义及其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和冲击下,在俄国出现的一个带有浓厚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小资产阶级思想流派和一种社会政治思潮。民粹主义反映了俄国占主体地位的农民小生产者及其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利益、愿望和价值诉求,对于俄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是对以农民占人口多数的东方国家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思潮。对俄国民粹主义价值观及其思想遗产的批判性考察和清理,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以及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993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了一次俄国哲学国际会议。大会是由克林顿领导的美国跨国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共同组织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俄、美、英、法、德、意等国的著名俄国哲学史专家。本刊选译了俄《哲学问题》杂志1994年第1期上发表的部分会议材料:M.H.格罗莫夫的《俄国文化的永恒价值》,Ⅱ)K.斯坎兰的《俄国需要俄国哲学吗?》和A.瓦利茨基的《关于俄国哲学中的“俄国思想”》。 这组文章由贾泽林协助本刊选题。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事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17年11月7日,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一个国家内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而世界上其他国家仍然停留在资本主义社会或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当时俄国反动资产阶级和外国帝国主义互相勾结,疯狂地向苏维埃政权进攻,妄图把它扼杀在摇篮之中。正是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列宁提出了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他对这个问题做了否定的回答,即认为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这里的“建成社会主义”,是指建成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即完全的社会主义或发达的社会主义,而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不发达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1993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了一次俄国哲学国际会议。大会是由克林顿领导的美国跨国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共同组织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俄、美、英、法、德、意等国的著名俄国哲学史专家。本刊选译了俄《哲学问题》杂志1994年第1期上发表的部分会议材料:M.H.格罗莫夫的《俄国文化的永恒价值》,Ⅱ)K.斯坎兰的《俄国需要俄国哲学吗?》和A.瓦利茨基的《关于俄国哲学中的“俄国思想”》。 这组文章由贾泽林协助本刊选题。  相似文献   

6.
<俄国宗教史>②不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学的发展,而且对中俄文化对话的进展均做出了重要贡献.了解<俄国宗教史>对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思想理论问题、社会科学发展以及关心当代中国俄罗斯学的人来说,大有助益.对当代俄罗斯宗教形势的评价牵扯到今日中国的一些棘手问题.作者们在俄罗斯"从社会主义转向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根本变革"、"宗教教育取代无神论教育"和出现"信仰危机"等转轨语境下分析问题.他们强调,撰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中国出现上述情况",向党和国家机构提供有关俄罗斯现状的科学的和论据充分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关于俄国哲学的特色和特点问题已提出一个多世纪了.从上世纪40年代起,当俄国哲学家们开始研究俄国哲学思想的时候,就立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能否说存在着作为独特现象的俄国哲学,更确切地说存在俄国的哲学.就是说.在俄国有哲学思想,但其根据源不在俄国,而在国外,这些哲学思想仅仅是在俄国传播,而非植根于此.在最早研究俄国哲学史的一部专著中,修士大司祭加夫里尔(B.H.沃斯克列辛斯基)就把哲学的性质、哲学的民族特点解释为民族性、民族的心理和经济特点,同时认为这些特点不仅是上帝赐予某一民族的,而且是地理条件造成的.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期,几乎所有俄国哲学史家都这样或那样地论及俄国哲学的特色问题,或者完全否定这种特色,或者提出各自的论据.例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在1856年写道:“从我们思想运动的代表人的独立地批判黑格尔体系之日起,这  相似文献   

8.
世界哲学的基本问题,当然也是俄国哲学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存在任何专门的俄国哲学,但存在感受和讨论世界哲学问题的俄国方式和俄国方法。不同的民族,能在每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提供的丰富内容里,发现不同的思想和情感,并做出评价。从这个意义上讲,存在俄国的柏拉图、俄国的笛卡儿,当然也有俄国的康德。在哲学中也和在科学中一样,不可能有民族主义;但不同民族对不同的世界问题和不同的思想传统,可能各有偏好。俄国哲学的特点是,它和希腊化时代、和苏格拉底方法、和柏拉图的古代辩证法的关系。它在获得这个传统的同时,也获得…  相似文献   

9.
1993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了一次俄国哲学国际会议。大会是由克林顿领导的美国跨国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共同组织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俄、美、英、法、德、意等国的著名俄国哲学史专家。本刊选译了俄《哲学问题》杂志1994年第1期上发表的部分会议材料:M.H.格罗莫夫的《俄国文化的永恒价值》,Ⅱ)K.斯坎兰的《俄国需要俄国哲学吗?》和A.瓦利茨基的《关于俄国哲学中的“俄国思想”》。 这组文章由贾泽林协助本刊选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的论战涉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立论基础问题。自由与平等 ,尽管内涵不同 ,是双方共同追求的价值导向。本文接着《自我所有原则走向哪里 :国外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论战》②一文继续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的论战 ,以及马克思主义者相互之间的分歧 ,试图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作进一步探讨。1 .罗尔斯正义理论所包含的内在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分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 ,使西方理论家在老自由主义基础上发展了新自由主义的观点 ,即更加关注社会平等问题。罗尔斯的《正义论》就试图以社…  相似文献   

11.
Ⅰ经济科学的发展是与资本主义制度紧密相联的。虽然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在该领域中已经陈述过某些观点,但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初,现代意义上的经济科学才真正诞生。当时,探索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得到发展,首批科学研究机构与社团已经建立起来(英国、法国、普鲁士、俄国)。经济科学的最初发展是与这一过程相联系的,而且,最初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总是集  相似文献   

12.
在恩格斯晚期作品中,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重心是资本主义经济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指出,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发展进程存在根本性矛盾。一方面,对于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不可或缺的高效国家行政机制逐步完善,在削弱封建贵族特权的同时,促进了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欧洲殖民扩张的驱动力。恩格斯和马克思都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迟早会触及自身不可逾越的边界,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恩格斯预言,西方国家在此情形下会承担起经济操控的职能,即作为“资本主义机器”施行国家职能。因此,不断升级的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终将集中爆发,恩格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25年便预言了战争的到来。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的空前灾难之后,资本主义发展有所复苏,但其发展态势却在近几十年中愈发颓败。恩格斯关于西方国家将由于系统性危机成为“资本主义机器”施行国家职能的预言,完全契合当下形势。同样,恩格斯关于脱缰的军事冲突升级的警示,也极具当下意义。北约组织(NATO)的再定义,即从原来的“北大西洋防御共同体”到当下的“全球性干预力量”,正是西方资本主义试图以军事力量维系摇摇欲坠的全球霸权的尝试。这种尝试不仅注定失败...  相似文献   

13.
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纷纷展开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危机趋势的研究。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就是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危机理论之一。哈口马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危机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见解,在西方理论单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文旨在对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作一简单的评析。一、晚期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危机趋势的新特征在哈贝马斯看来,晚期资本主义已成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或由国家管理的资本主义,它表现出两种新的发展趋势:第一,国家强化了干预功能,并借助这种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14.
恰达也夫的《哲学书信》引起了一场争论。该信断言,俄国与其他国家不同,它没有任何深厚而又牢固的历史传统,它的历史也缺乏任何共同的思想和发展规律。俄国社会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对祖国的历史持这种观点,尽管这种观点流露出深深的痛苦和无法掩饰的悲观情绪。社会对上述观点不能不作出反应。在1830—1850年间,历史传统问题在俄国的思想争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天主教在俄国传播的历史几乎和东正教在俄国的历史一样长。基辅罗斯时期就有西方天主教徒来到俄国,主要是商人,其数量极少。蒙古人入侵和统治时期,一些天主教修会的修士来到位于俄国领土上的金帐汗国传教,但收效不大。莫斯科时期,有外国商人和技术专家在俄国工作,其中有天主教徒。但俄国人禁止他们在莫斯科建造天主教堂,更禁止他们在俄罗斯人中间传教。这个“禁教”时期一直持续到彼得大帝时代。由于彼得大帝的开放政策,西方天主教徒开始涌入俄国,其中有耶稣会士,他们在这里建造教堂,甚至开始传教。不过,彼得大帝对天主教徒在俄国的活动还是…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哲学界关于俄国现代化问题的研讨安启念苏联解体以后,“俄国向何处去?”成为俄罗斯思想界关注的热点,引起一场关于俄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参加者以哲学界为主,也有不少历史学家和其他方面的学者。俄罗斯科学院的主要刊物之一《社会科学与现时代》,为此专门开...  相似文献   

17.
基督新教在俄国的形成、传播以及目前的生存现状都是极其独特的。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新教与俄国社会生活、国家政权,尤其是与俄国占传统地位的东正教发生碰撞并产生影响的状况,至今尚未得到研究。本文分历史和现状两个部分,历史部分对新教进入俄国以后的信教人群构成、主要教派在各个时期曲折艰难的进展过程做了一个大致的梳理;现状部分则结合现实事件从不同角度对新教的生存环境及其在斗争中发展的状况加以论述,并做出了切合实际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一民粹主义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头20年的俄国,是一股异常强大的社会潮流。它不仅发展为强大的政治运动,形成了包括左、中、右各种色彩的政党和派别,还有着自己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世界观。学术界历来重视民粹主义在俄国发展道路问题上的探索,因而侧重于对其社会政治纲领的研究;而深入到它的思想理论体系和世界观特别是文化观的研究,则向来显得薄弱。鉴于民粹主义的文化观在其整个思想理论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加深理解整个民粹主义思想理论和社会政治纲领及其本质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无法把握并了解其激进革命主…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新近出版的卢卡奇的《关于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辩护:尾巴主义与辩证法》一书中对于恩格斯的解读,卢卡奇作为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其政治立场从未离开对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强调。马克思被纳入到德国古典哲学之内来加以讨论,而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物自体的问题。在卢卡奇看来,马克思运用辩证法发现了无产阶级,并用无产阶级替代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来解决或者消解了物自体的问题。恩格斯、列宁正是因为基于实践与工业的方式来回应物自体的问题,从而与马克思的思想本身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包括伊斯兰学在内的东方学堪称俄国文科领域最成熟、最严谨的学科之一,诞生了一批接一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学术华章,是俄国学术多元性最突出的表征,并在世界学术之林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俄国伊斯兰学研究已经在研究世界伊斯兰教和俄国伊斯兰教的基础上开始向专题性和地域性的方向发展,前者主要有伊斯兰与俄罗斯的交往史研究,后者则以莫斯科伊斯兰学研究为代表.这些研究成果中包含着一系列闪光的学术睿智和启人心扉的历史认识.因限于篇幅,本文仅对后者进行评述. 一、探索莫斯科历史面貌中的东方质素 从俄国历史学家卡尔穆津撰写《久远的故事》①开始,莫斯科的东方——亚洲特征被研究者一次又一次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由于新挖掘出的档案资料使这一结论获得了学理上的证据支撑,也就为进一步的后续研究(总结、概括与升华)开辟了道路.早在1926年,著名的俄国思想家、时政评论员费多托夫就写到:"事实上,莫斯科的亚洲因素早就能够感觉倒.无论是第一次来到莫斯科的欧洲人,还是参访过西方的俄罗斯人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莫斯科的亚洲风格."②莫斯科的亚洲风彩是数以百计的历史学家、民族宗教学者和文化学家重点研究的视域.莫斯科伊斯兰学不仅关乎莫斯科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殊性,也直接反映着俄国文明的深刻性和多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