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编者按: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本刊设立了《中国特色心理学研究》和《新时代社会心理服务研究》专栏专题,对公众在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社会心态进行研究。在举国上下合力抗击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人民战胜疫情的决心和智慧,也看到了中华民族在重大危机面前,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力量。纵观战"疫"境况,我们坚信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必将大力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着眼点落于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社会政治强烈反应,并使用黑格尔哲学的架构来分析它。首先,本文分析一部分人反对国家强制实行的控制大流行措施而进行的有原则抗议。基于黑格尔关于现代民主国家所依赖的国家与成员之间的双重承认的分析,文章认为,这些有原则的抗议者拒绝承认国家是公共自由的现实性,这就突显了现代国家固有的脆弱性。这些人的立场背景是他们感觉自己未得到国家的承认。作为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文中建议国家必须开发出整合这些民众的新方法,不仅通过其法律和制度架构,还要表现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上。其次,本文借助黑格尔的论点——一个欧洲国家纽带可以成功地和平解决世界这一部分地区的冲突——分析新冠肺炎大流行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文章认为,新冠肺炎大流行和其他许多危机(气候变化、福利分配不平等,等等)的全球影响造就了一种共同基础,它为将欧洲解决国家间危机的办法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提供了理由。  相似文献   

3.
悲剧人文主义是近年来特里·伊格尔顿着重阐发的一个理论概念,本文认为,对于当代中国美学研究而言,审美现代主义的核心要素是悲剧人文主义的建构。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审美现代性的情感结构始终是一个矛盾而充满张力的概念。本文从中国美学有没有悲剧观念这个理论难题入手,以马克思的"现代悲剧"观念和思想为立论的基础,从悲剧人文主义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情感结构和历史逻辑,悲剧人文主义与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和论述了中国悲剧观念的基本内涵、呈现方式,以及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特殊性。本文认为,以中国审美经验为基础的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研究,是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对现代性的全面揭示和充分理解是超越"现代",绘就新的时代的前提和基础。17世纪,尤其是18世纪中后期以来,在近代科学的指引下,传统生产实践中的部分工具逐渐突破人的自我局限,人的自我力量"伞射"为以现代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全面变革,并塑造出具有现代性的新社会。现代社会中机器与资本的结合,使人在生产实践中逐渐让位于机器,并加速了人的自我的主体性退让。自我最终淹没于机器大生产、消费等所产生的各种拟像与迷雾之中。马克思及其之后,整个机器与现代性的实践历史展现的是人的自我力量的"伞射"并消失为无限递归而后自我突破的历史。现代性也因此表现出从自我出发走向未来的无限可能,这种现代性最核心的特征是"伞射性",而并非仅仅只是传统认知的时空线性。因此,人机共存的现代社会所要超越的不只是一个新旧更替的时空线性命题,更是人的自我力量与各种实践关系实现当代重构的"伞射性命题"。  相似文献   

5.
在前现代与启蒙政治哲学中,城市与疾病的共生关系或是被视为"他者"造成的道德危机,或是成为浪漫主义思乡愁绪和拒斥现代性的主题。在资本主义治理技艺的发展过程中,城市中频发的流行病成为了规训机制获得合理性的契机,并且塑造了当代自由主义阐释权力与自由、主体与公共之矛盾的基本范式。作为一种历史科学,历史唯物主义试图揭开笼罩在城市与疾病的共生关系之上的意识形态,从而将人与自然界共同定义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对象。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城市与疾病的共生关系的本质是阶级社会及其生产过剩"社会瘟疫"在健康维度的必然结果。在世界性交往的当代,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出现的身份政治、"他者"机制和舆论乱象再一次证明,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是人与自然和解的生命共同体,其根本前提是对新自由主义话语下的治理技艺的扬弃,以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建构。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后果:从主体性哲学到主体性资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现代性后果的反思,一个十分重要的路径不可忽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契合,即对主体性哲学和主体性资本的双向追问。笔者以为,现代性后果不仅指向主体性哲学,更涉及到主体性资本。主体性哲学是现代性思辨逻辑的核心程式,而主体性资本则是现代性社会生存本体论的重要根基。透视资本社会的历史流转过程,我们只有从货币化生活世界的资本逻辑中才能找到理解现代性后果的深刻答案。一、主体性资本的概念诠释资本在原本意义上无主体、主体性可言。从技术层面上说,资本是一种生产要素,亦称“可变的物质实体”。在新古典资本与生产理论中,克拉克较早…  相似文献   

7.
《天风》2020,(8)
正培养教会社会服务专业人才,就是要培养一支热爱公益、了解公益、乐于实践的同工队伍过去几个月,我们所面对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后,基督教全国两会时刻关心和牵挂疫情严重地区,截至2020年6月30日,基督教全国两会向湖北省和  相似文献   

8.
医学全球化的实质是西方医学的现代性的张扬及其对其他传统医学的民族性的消解,中国传统医学因而在其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巨大张力,并由此产生了存在的合理性危机.因之,中国传统医学突出重围的进路是,重写民族性,建构现代性,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在"民族性"与"现代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9.
石发勇 《学海》2008,3(3):96-103
本文力图揭示社会资本的本质属性及其在中国城市街区集体行动中的运作逻辑.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可能起源于社区成员面临共同压力所产生的集体合作需求、市民组织、正义感,以及人力资本等;其"存量"变化与集体行动的形势有关.强、弱联系对于社会资本生产都很重要.国家不同部分对社区社会资本的生产也具有不同影响.社会资本的本质是中性的,既可能有益于也可能有害于社区的集体利益和发展.除了检视普通维权市民之间的粘合社会资本或水平联系的作用外,本文重点强调了链接社会资本或垂直联系的功能.这种对于社会资本属性和功能的多维度检视有助于我们对社会资本在城市基层政治场域中运行逻辑及其后果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朋友们,值此农历辛丑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基督里诚挚地问候大家,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平安常与诸位同在!近日,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加速,我国本土疫情呈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态势,疫情传播风险加大,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多地陆续报告新增的确诊新冠肺炎病例,每一个数字背后鲜活的生命牵动着亿万同胞的心。我们感恩地看到一场场及时准确的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一道道仔细筛查的抗疫防线的筑起,一则则考虑周详的疫情防控的安排……这些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做法让大家感到无比心安。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人们的生命与健康、国内外的经济与社会秩序等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这甚至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为"‘二战’以来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全方位地考验着人类应对全球性突发危机,进行国际协作、国家治理、公共卫生和安全管理、经济发展、科技研发等方面的能力。从哲学高度反思这次疫情,使人文精神照亮时代危机的重重阴影,是一个十分必要且刻不容缓的任务。结合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精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代性的进程与危机、经济全球化及其生产流通方式、道德与生命伦理、生态文明、智能革命、人类  相似文献   

12.
对于现代性的矛盾,西方许多思想家都把其根源归结为理性的自我分裂。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中把握现代性的理性分裂,重要的一点,是透过马克思所发现的资本逻辑来审视理性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生成与蜕变。启蒙理性从自我解放、自我实现走向自我逆转、自我毁灭的辩证法根植于资本的矛盾逻辑。资本逻辑在推动理性化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埋下了理性自我分裂的种子,诱发了理性化进程的全面逆转。在资本逻辑的要求下,理性发生自我分裂,片面发展为"工具理性",蜕化为"经济理性",并进一步逆转为"反理性",最终蜕变为对人类自身进行支配的"权力"。由此,理性的自我分裂便构成了现代性矛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20,(5)
正"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今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发生,然而病毒无情人有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度过了一个不平凡的春节和寒假。一、响应号召,共同坚守"所以,你们该彼此劝慰,互相建立,正如你们素常所行的。"(帖前5:11)2020年1月10日,寒假前后,新冠肺炎疫情悄悄在全国范围内蔓延,至春节前夕全国疫情越发严重。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防疫号召:同心协力驰援武汉,共同打赢防疫战争。  相似文献   

14.
信用作为以市场为核心进行资源配置的当代社会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它直接表征着当代人的存在方式。对信用与人的存在方式源出性关联的理解需要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解答。从政治经济学视域研究马克思与希法亭对信用与人的存在方式的理解,会发现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两种逻辑。一是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异化逻辑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信用采取了否定性的态度,即认为信用蕴含了人格的货币化。二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的资本逻辑中,马克思将资本信用视为货币的人格化:一方面,马克思借助对各职能资本家之间的借贷关系的分析,说明了信用在资本主义社会建构中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他更深刻地指出,货币的人格化使得人陷入了更深层次和更系统性的非人化。在资本逻辑的基础上,希法亭以资本信用概念作为金融资本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信用对社会进程的"秘密"统治方式及其所衍生的现实对抗性力量。通过对马克思与希法亭信用学说及其关系的阐释,可以进一步揭示出当代人的存在方式的现状与问题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抗疫措施、神学阐释、解决方案等方面入手,归纳罗马教廷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并结合当前国际形势进行评述。本文认为,罗马教廷专门成立疫情委员会,并重新诠释天主教教义,为全球提供了以"整体生态学"为核心的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康复方案。本文提出,罗马教廷对新冠疫情的回应有五大特点:一、积极面对现实危机,反对宗教式逃避;二、教义诠释有现代主义和复古主义的双重意蕴;三、深刻反思和批判了现行资本主义的弊端;四、思想倾向为普遍性整合共融;五、政治倾向具有明显左翼色彩。  相似文献   

16.
以德治国与中国社会资本的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今中国社会道德水准和社会资本的下降,已经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方式能够使政府、社会和公民的力量相互协调并都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消弭潜在的社会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和克服社会资本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是实现社会“善治”的根本要求。社会资本建立和积累的基础在于具有富足的社会道德资源,“以德治国”为当代中国重新整合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资源提供了前提。它有利于中国社会的道德资源富足与协调,从而使政府、社会与个体能够协调有效地实现各自的行动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么,以磨难为镜,便可知优劣。古往今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经受住了曲折和磨难的考验,才能真正彰显出这个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和这个民族生命力的顽强。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了基督教界在关键时刻能发挥怎样的社会作用,检验了它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经过这段疫情期,基督教界  相似文献   

18.
<正>[主持人语]: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开始以新的视角审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逻辑和意义。新动态在两个方向上特别明显:一是对"资本逻辑"的批判;二是作为一种"历史叙事"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前一个方面可能受到了现实的激励与国际理论动向的影响,后一个方面则是前一个方面引发的更基础的问题。本刊编发的这组稿子的话题属于后一方面,它们通过时间、物、人等视角,回应了政治经济学的历史性质问题及其在当代引发的理论争论。在其中,胡大平博士以"客观性、规律性和时间"的含义及其之间关系的辨析,阐明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历史叙事在主体与结构之间张力协  相似文献   

19.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对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公共卫生体系、临床医疗体系的一次重大挑战,也是对这些体系多年来建设成效的一次考验。站在本专业角度来看,当然也是对我国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与发展的一次检验。  相似文献   

20.
<正>新冠疫情暴发已两年有余,在疫情冲击下,法国穆斯林移民在社会融入方面不仅面临着主流社会的理解、接纳等传统问题,而且还面临着生存、经济与民生等一系列新生问题。疫情背景下,关注法国穆斯林移民的现实困境,探讨其在法国社会未来发展中的合理性路径,对于认识移民群体社会融入和多元文化认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