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观疗法与森田疗法并列为两种独具特色的心理疗法,具有东方文化色彩.本文从不同方面对集中内观疗法与住院森田疗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
森田疗法与心理分析是目前我国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两种东西方心理疗法。它们都是为治疗神经症而创立的。仔细考察两种疗法 ,我的发现并不像高良武久所说的 ,森田疗法是对心理分析疗法的彻底否定[1] 。两种疗法有相似的人性观 ,因而在病因的诠释、治疗原则上同大于异 ,只是各俱其文化特色的治疗程序和具体操作方法迥然不同。1 人性的假说有关人的科学探索离不开关于人类本性的基本假说。森田和弗洛伊德的治疗模式也反映了他们对人性的理解。从决定论和自由选择这一人性维度看 ,可以说他们都是决定论者。森田认为 ,我们的身心活动是受因果法则…  相似文献   

3.
森田疗法被西方学术界誉为禅疗法。森田疗法受佛教之禅宗影响,这一点毋庸置疑。从其治疗模式可知:森田疗法虽与禅宗有所关联,但是与作为古印度佛教之源的原始佛教宗旨完全相悖;森田疗法依托于禅宗,但与禅宗修行的目的有本质区别;森田疗法与禅宗的关联主要体现在"顺应本心"、"参话头"、"守一不移"等观念上。换言之,森田疗法从根本上源于道家之自然,而这恰好与禅宗的形成中吸收了道家理念的事实一脉相承。因此,森田疗法名为禅疗法,非佛教修行法要,实则体现了道家自然之韵味,从根本上符合人类身心修养的旨趣和韵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内观疗法结合叙事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人际关系问题的疗效,以1例双相情感障碍I型患者为对象,进行为期三周的干预,共计11次内观疗法和7次叙事疗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宗氏抑郁自评量表(Zung Self-Rang Depression Scale,SDS)、宗氏焦虑自评量表(Zung Self-Ra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以及出院后3个月的状态进行测评。11次内观疗法和7次叙事疗法干预后,患者GWB总评分从73分升至115分,SDS标准分从38分降至31分,SAS标准分持平为38分,SCL-90评分从103分降至91分;三个月后随访GWB、SCL-90、SDS、SAS评分分别为:112分、91分、41分、25分,测评分值与治疗后差别较小。内观结合叙事疗法让患者意识到过去生活中的问题所在,有助于改善患者人际关系、稳定情绪并提升幸福感。  相似文献   

5.
森田疗法中的辩证法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田疗法创立于 2 0世纪 2 0年代 ,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 ,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 1977年 ,世界精神医学大会对森田疗法进行了专题讨论 ,它才作为心理治疗方法的一种 ,在国际上受到关注。森田疗法带有典型的东方文化特征 ,其指导思想与中国哲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符合中国传统思维的习惯 ,因而自 80年代末传入中国以来 ,深受中国学者的亲睐。森田疗法具有丰富的哲学思想 ,我们曾撰文阐述森田疗法的认识论问题 (《医学与哲学》1997年第 6期 ) ,本文着重分析其治疗原则中的辩证法思想。1 不抗拒症状就能消除症状森田疗法认为 ,人们应该正…  相似文献   

6.
针对神经症的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认为两种疗法在临床实践中都是以行为为核心的;但二者所侧重的行为并不相同,在治疗目标上也不相同,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在神经症治疗中存在优势互补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森田疗法是日本特有的一种疗法,主要用于神经质的治疗和心理卫生指导。本文简要介绍了森田疗法和神经质症,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神经质症的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8.
森田疗法在治疗强迫思维方面因其良好的疗效得到了咨询界广泛的认同。本文以森田疗法为主要疗法结合精神分析,行为疗法和禅探讨一套适合于门诊的治疗强迫思维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考察内观疗法对情绪体验影响的变化特点,以探明内观疗法是否引起情绪体验的变化。结果表明,内观组在400-1100ms平均波幅显著大于对照组,在内观组和对照组间,出现了显著的组间差异。由此得出结论,说明了内观疗法对情绪体验产生了影响,主要体现在情绪体验的深度与弥散性上。  相似文献   

10.
自我觉知的适应、不适应性及其在心理疗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我觉知是当注意力指向个体自身时对自己所产生的内部主观状态,根据其指向及程度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自我觉知在心理过程中既有适应性,如促进自我了解、对他人的理解、提高自尊等;但过度的自我觉知会对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诸多研究对其与抑郁和焦虑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很多心理疗法中都涉及到自我觉知对心理状况的影响,包括格式塔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森田疗法等等。如何保持适度的自我觉知以促进心理健康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1.
森田疗法是20世纪20年代由日本人森田正马创立,因该疗法不同于许多西方心理疗法,又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具有良好的疗效,所以在我国被广泛的应用。下面是笔者应用森田疗法的基本原理和指导思想,对一例初一新生学习焦虑症进行心理指导的咨询札记。 第一次会谈:这名初一新生拿着一封短信很焦急地找到我,在他期待的目光注视下,我很认真地  相似文献   

12.
从弗洛伊德首创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开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便取得了飞速发展。依据不同对象选择匹配的咨询理论和技术成为取得咨询疗效的重要前提。本案例是压力调查中的典型个案,笔者在咨询过程中探索运用现实疗法和内观疗法取得咨询疗效的互补模式。二者虽是两种不同的体系,通过在咨询不同阶段的应用,从咨询实践的角度表明两者有机结合能够取得较好的综合疗效,促进来访者完善自身人格。  相似文献   

13.
森田疗法中的认识论问题安徽医科大学(合肥230032)樊嘉禄周和岭森田疗法是日本学者森田正马先生于本世纪20年代创立的。由于它否认了欧美神经衰弱症的治疗方法,长期不被西方接受,就是在当时的日本,支持者也是寥寥无几。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与探索,森田疗法已...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情绪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系统地探讨了中国传统情绪疗法:情志相胜疗法,相反情绪疗法,激情刺激疗法,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疗法,与别人有关的情绪疗法,顺情从欲疗法,抑情顺理疗法,移情易性疗法,情志导引疗法,七情合参疗法。这些中国传统心理疗法在现代仍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森田疗法与认知行为疗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森田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对两种疗法作比较分析。尽管这两种心理治疗方法在治疗程序和具体操作方法上迥然不同,但在发病机制的解释和治疗原理方面,它们又有很多相似之处,对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1 介入疗法与温热疗法肝动脉化学栓塞法 (transhepatic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是目前较普及的治疗肝癌的有效介入疗法。TACE将微导管超选择的插入肝细胞癌存在的段或亚段支 ,灌注抗癌剂 ,并予一定浓度的栓塞物质注入肿瘤内 ,可防止非肿瘤部肝储备能力下降。临床上常将溶解于造影剂的化疗药和碘化罂粟油的混合乳剂 (或化疗药与明胶海绵碎片的混合液 )注入供养肝细胞癌的动脉分支。其作用是 :(1)贮留在肿瘤内的碘化罂粟油乳剂释放出的抗癌药产生的化学杀伤作用 ;(2 )栓塞物质对肿瘤…  相似文献   

17.
自我认识是多学科、多领域探索的主题;认识自我是心理学的根本命题,也是心理治疗过程中的焦点所在。对包括精神分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及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传统心理治疗、后现代叙事疗法及正念疗法的自我观进行梳理,揭示出心理治疗自我观从传统心理治疗流派的实体自我到后现代叙事疗法的关系自我,再到正念疗法无常无我的演变轨迹,发现东方佛教与西方心理学自我观走向融合的趋势,心理治疗各流派的理论和技术也日趋走向整合。  相似文献   

18.
箱庭疗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日升 《心理科学》1998,21(6):544-547
箱庭疗法(Sandspiel,sandplaytechnique)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疗法。其后.由日本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介绍到日本,并在日本临床心理学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第一线得以广泛推广和应用。1箱庭疗法的发展过程箱庭疗法(国内又称为沙盘疗法或沙箱疗法)是在1939年由英国伦敦的小儿科医生劳恩菲尔德(M.Lowenfeld)创始的儿童心理疗法。劳恩菲尔德在儿童心理咨询中注意到.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充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内容,当给孩子一些玩具、模型…  相似文献   

19.
神经质症发病机理至今尚无公认的解释。森田疗法是当前公认用于神经质症治疗的有效手段,该理论是一种集东方智慧生活哲学的体现。可以尝试从系统科学耗散结构论的角度出发来初步探讨森田疗法及其进展对于神经质发生机理与治疗存在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箱庭疗法在灾后心理援助与辅导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箱庭疗法引入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在可行性,介绍了以"心"为主题的心理危机援助模式,并报告了存灾区活动板房内使崩箱庭疗法为一名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还报告了一位女教师通过箱庭制作梳理负面情绪的过程,说明箱庭疗法可以作为灾后心理援助与辅导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