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诚待友,古今同此一理。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当年,他隐居湘西石船山下,筑草堂而居,潜心著书立说,人称“船山先生”。有一天,一位朋友来拜访他。王夫之十分高兴,连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2.
关于王夫之“内成”、“外生”概念的辨析衷尔钜王夫之在所撰《周易外传·系辞上传第六章》中提出过“内成”、“外生”两词语,与他改造佛教的“能、所”并赋于其崭新的内容还有所不同,这似乎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前所未见的独创。有不少具较高声望的学者也据此论证王夫之把事物的变化概括为两种形式:“内成”为事物内部的量变、质的渐变;“外生”为超出其规定性范围而发生的质变。笔者在由张岱年先生主编的《中国唯物论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所执笔的《王夫之的唯物论思想》一章中亦曾沿袭此说。今经进一步研究,却疑惑丛…  相似文献   

3.
我12岁那年,大表姐出嫁了。婚宴上,我听见亲戚们议论说,表姐的爸妈真疼她,陪送的嫁妆十分贵重。我急忙好奇地问父亲什么是嫁妆,爸妈一定要送贵重的嫁妆才是疼女儿吗?你会送嫁妆给我吗?  相似文献   

4.
听诊器·检眼镜大连理论医学研究所(116013)张斌一次,一名学生向巴黎慈善医院的总医师柯维沙(1755—1821)请教:他该读些什么书。柯维沙转向他的住院病人,锐利地看了一阵说:“这些都是你的书,好好地读吧。不过,你会发现他们比印刷的书更难读。”“...  相似文献   

5.
一、油漆未干一个小女孩第一次到动物园去游玩。当她看到豹子笼旁挂着“油漆未干”的牌子时,不禁惊奇地叫起来:“噢,我还以为豹子身上的斑点是真的呢!” 二、蝴蝶结七岁的女儿对肚脐很好奇,问妈妈肚脐是作什么用的,妈妈于是把脐带连着胎儿与母亲的道理深入浅出地讲了一下,说婴儿离开母亲之后,医生就把脐带剪断并打一个结,成了肚脐。女儿似乎懂了。可又有些遗憾地问道:“医生为什么不打蝴蝶结?”三、我的上帝小彼得自豪地对他的朋友说:“我叔叔是神父,所有的人都称他尊敬的神父。”小保罗说:“我叔叔是主教,谁跟他说话都称他…  相似文献   

6.
女儿即将走上高考考场,作为家长,自然希望女儿赢。但是,人生处处是考场,岂能场场都赢?所以说,输得起,才赢得起。项羽输不起。项羽自称“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可以说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然而,垓下一役,项羽一败涂地。胜败乃兵家常事,败了,还可以东山再起,就像王安石诗中所写:“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但项羽输不起,他在乌江边拔剑自刎。  相似文献   

7.
女儿小时候在老家县城里生活,只有假期里我才能接她来市里住一段时间。那时女儿特别喜欢逛大街、去商场、上公园。女儿回到老家时,总是会对小朋友们炫耀一番,说城市里如何如何美,比如说大商场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啦,那公园里的狮子老虎啦……这些都是女儿眼中最美的景象。那时女儿总是问:“我啥时候才能来这儿上学啊?”我知道女儿对城市充满了向往和憧憬。  相似文献   

8.
古人提倡‘学贵有疑’,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从有疑到不疑,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培根说:“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  相似文献   

9.
1991年秋季,赵朴老正住院。一天,我去看他,病房里没有客人,夫人也走开了,四周一片寂静。他靠在椅子上,面对着望不见窗外景色的纱窗。   他耳背,我站在门边他一点也没有警觉。我走到他身边,轻轻地碰了碰他,他转过脸来,望着我高兴地说:“我刚刚作好一首诗。”说着便从桌上拿过一张印有“无尽意”字样的便笺,用圆珠笔写下了那首诗,边写边给我作解释。   “八十四年过,而今知免夫。遵医多饮水,阅世但观书。尚有平生志,还思老骥图。智灯千万亿,一一耀明珠。”   写到“而今知免夫”时,他说:“曾子临终时对弟子说:‘…  相似文献   

10.
针对《易传》的“先乾后坤”说和老子、《易纬·乾凿度》、《序卦》、邵雍的“天地有始”说,王夫之提出了“乾坤并建”的宇宙生成发展学说。就易卦而言,他认为乾坤二卦是变化的主体,六十二卦是变化的作用,二者统一于《易》,这是对《易学》的根本改造。“乾坤并建”思想体现在宇宙本体和万物万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王夫之确信“乾坤之合撰”的“太极”和万物万象之间是“体”和“用”的关系,即宇宙本体和万物是同时发生的。王夫之认为“天地之化日新”,没有“起灭”,无始无终。他把日新之化概括两种形式:一是“内成”,即在事物内部的质和量的渐变,二是“外生”,即由一种事物发展为另一种事物的质变。指出“推陈致新”是事物发展的不可抵抗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
静静地灿烂     
以《落霞》三部曲闻名于世的著名作家二月河,曾对记者说:“希望社会上的干扰少一点,我不想汹涌澎湃,我只想静静地流淌。”20年的“静静流淌”,铸就他今天的辉煌。山东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张炜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冷静和安静的人”。王蒙崇尚做人坚持“低调原则”。他说,有些写作的人非常在乎自己的作品发在什么刊物上,是大刊物还是小刊物;是登头题还是二题、三题,还是最后一题;  相似文献   

12.
(一)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对我国以往学术思想遗产有深刻的研究。我国“易学”和“老学”系统中的思想资料,是王夫之进行批判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子衍》是王夫之三十七岁(公元1655年)时写成的,在这同时,王夫之也开始写作《周易外传》哲学巨著,系统地阐述他的哲学观点,建立起完整的哲学体系,可以说,王夫之的哲学工作就是以批判老子哲学思想开始的,这自然是一个艰巨的摸索和清算的过程,王夫之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在和各种唯心主义流派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钱钟书,以周岁抓“周”抓到书而取名“钟书”。他也就名副其实,一辈子“钟情于书”,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中读字典的特殊爱好更为人们所乐道。许多大部头的字典、辞典、大百科全书,他都逐条逐条地读过,并时常读得开怀大笑。  相似文献   

14.
宗教是文化     
我看过曾是毛主席的勤务员李银桥写的书:有一天,毛主席出门散步,对李银桥说:“我们去看看佛教寺庙,好不好?”“那有什么看头?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你懂吗?”我因而想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周建人先生写信给我:“文革”初期范文澜先生向他说,自已正在补课,读佛书。范老说,佛教在中国将近两千年,对中国文化有那么深厚的影响,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中国文化史。一九八七年我到四川一个佛教胜地,看到被人贴迷信标语的事实,回来写了一份报告,钱学森博士看见了,写信给我说:“宗教是文化”。这三个人…  相似文献   

15.
读书好欢乐     
虽然五岁的女儿不识几个字,但我还是给她买了许多书,因为我深深记得自己曾经的失败,失败的痛苦甚至已经渗透进我的笔名了。我常常问懵懂的女儿:“今天你看到什么有趣的书了?”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作为明清之际的一位思想大家,对于宋以来理学发展中提出的理、气、性、心等本体性范畴和相关的哲学命题进行了系统的清理和总结。从历史的角度说,这表明王夫之对自己所处的学术环境及可能承担的使命已有清醒的认识,即重心已不在提出新的范畴和命题,而在对既有学说及其思想体系作重新诠释。一、“性即理”及“合虚与气”王夫之认同“性即理”的命题,但他的“性即理”不同于程朱:他认为性、理是植根于气之中的,构成气的本质属性。所谓“夫性即理也,理者理乎气而为气之理也,是岂于气之外别有一理以游行于气中者乎?”(王夫之,1996年,第6册…  相似文献   

17.
心存感激     
翁溯利 《天风》2002,(1):61-61
一位母亲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上公园游玩。一会儿后,大女儿一脸沮丧地跑来,向母亲抱怨“妈妈,这个鬼地方一点也不好玩,连花上都长刺!”然后,伸出被刺伤的手。稍顷。小女儿蹦蹦跳跳来到母亲面前,神采奕奕地说:“妈妈,这个地方真有意思,连刺上都长着花!”言毕,把身边的一朵玫瑰花指给母亲看。母亲抚着小女儿的头,对大女儿说“你要学你妹妹——能看到刺上的花,而不是只注目于花上的刺。记住:要学会感激!”要学会感激!多么简扼淳朴的一句话,却又多么富有哲理。  相似文献   

18.
永远的枫     
那天下午,我和一位美国苗族朋友在花溪公园散步,我问他:“你喜欢这里的风景吗?”他回答说:“当然喜欢,初来乍到,一切都太新鲜了。”走着走着,他忽然兴奋地叫道:“枫木——那不是枫木吗?”我说:“是呀,你们那里也有?”“起初没有,后来,大伙儿新栽了一批,现在枝繁叶茂。”他说完,兴致勃勃地从背包的笔记本里取出一枚几近风干的枫叶,然后又从地上拾走一  相似文献   

19.
感情人生     
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发狭隘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相似文献   

20.
李爱莲 《天风》2013,(9):54-54
只见柔柔回我一个灿烂的笑容:“没关系,我不怕挨骂!”某个星期天晚上,我和先生忙完教会事务,便带着两个女儿到外面吃饭,当服务生前来递送茶水、菜单,点完餐后,大女儿柔柔突然大叹了口气,说:“能够坐着享受别人服务,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