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看了鄧水夷与呂世骧二同志对於我的“张横渠的哲学”一文所提的意见,深深感到自由討論的必要。我相信,任何問题經过自由討論,一定会逐漸达到满意的解决。鄧、呂二同志所提出的意见主要是环繞着两個問題:第一,張載的哲学是唯物論还是唯心論?第二,张载的倫理政治学說中有沒有進步的因素?现在分別加以解答。一“氣”是唯物論的範疇还是唯心論的範疇? 鄧水夷同志認為“张載对世界的解釋是唯心的”。呂世骧同志認为‘张横渠的哲学是徹头徹尾的唯心論”。这裏牵涉到张横渠所謂“氣”应該如何解釋的問題,更牵涉到“唯物論”与唯物論所謂“物”应該如何解釋的問題。  相似文献   

2.
(一) 問题的提出近年来,有关历史問题、哲学史問题的爭論,都涉及到史学方法論的原则問题。究竟历史研究能否成为科学,也是爭論問题之一;这一争論又首先涉及对历史研究的对象問题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这在近代史学思想史上是一个老問题,在新形势下被重新提出来,則具有一定的新意义,頗值得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討論。問题是由馮友兰先生提出来的。馮先生从哲学及其他科学研究“一般”,历史学只研究“个体”,而“个体”非“类”等前提出发,得出了历史非科学的結論;并把这一問题作为“关于历史研究的一般性的問题”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3.
《哲学研究》1964年第5期刊載了吉敦諭同志的《“两种革命論”是“經济宿命論”嗎?》一文。这篇文章的主旨,是进一步闡发并論证“蔡美彪同志所分‘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本无可非議”,因此,在农民战争問题討論中,其他同志对此提出的批評,“其結果是无损于蔡文‘两种革命論’的毫末的”。吉敦諭同志对自己的观点,竟然作出如此自信的断語,把一切批評商榷的意見,都拒之于千里之外,借用他自己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級观点和历史主义的問题》一文中,我们曾就中国农民战争問题同蔡美彪同志商榷。在那篇文章里,我們批評了蔡美彪同志关于中国农民战争的四个論点:(一) 历次起义农民“只是以封建的綱紀、封建的理論来反抗封建統治”,起义农民只能以“封建的思想理論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二) 历次农民起义只是“反对个别王朝、个别皇帝和个别官吏”,“却不曾指向那个制度(按:指封建制度)那个阶級(按:指地主阶級)”;  相似文献   

5.
最近,《人民日报》发表了关鋒、林聿时同志的文章,对农民战争史中存在的几个重要問题,提到方法論范圍内进行探討,从而更加引起人們对中国农民战争問题的争論的注视。这个爭論是从蔡美彪同志《对中国农民战争史討論中几个問题的商榷》一文展开的。美彪同志在他的这篇文章中,提出一些有益的見解,但是对于几个根本問题的論述,不能认为是正确的。好多同志针对他的論点,提出不少的意見。关鋒、林聿时同志从方法論上剖析了他的論点,指出其错誤的实质。美彪同志如能善于摄取同志們的这些意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过渡时期的經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問題,我們已看到了不少論文,这些論文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見。現在我也願意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研究这个問題的同志們商討。一过渡时期的經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到底怎样? 关于我国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到底怎样这一个問題,据我所看到的来说,有下列几种主要的不同意見。一、对这个問題采取根本否定的态度認为在过渡时期沒有經济基础的問題。一九五六年第五期学習譯叢譯載了苏联阿·索波列夫同志的“論欧洲人民民主国家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規律”一文。  相似文献   

7.
論基础     
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論,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中心问題。对于这个問題的正确理解,不仅在理論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根据社会历史的發展和革命运动、社会改造的实践来研究这个问題,是十分必要的。近来,在苏联和我国哲学界中,都曾就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問題进行了相当热烈的讨論,有不少同志提出了一些極为有价值的意見,也有不少同志提出了一些很值得进一步探討和深刻研究的問題,这对今后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这一問題都是很有帮助的。本文准备先就社会經济基础这一問題發表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关心这一问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8.
理論脫离实际是公共課心理学教学中的一个严重問題。不少人說,“心理学学了沒有用,不解决实际問題”,“心理学里讲的那一套,跟实际有距离,用不上”等等。这个問題,长时期以来沒有得到解决。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从貫彻理論联系实际方針的角度来說,我們认为,可能存在着几方面的問題:这里既有对心理学教学中貫彻理論联系实际方針的认識和态度问题,也有对我們傳統的心理学理論与教学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况不够了解的問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物”和“关系”的范疇以及它們之間的联系問題,是一个需要从馬克思主义辯証邏輯的立場来加以詳細研究的問題。这个問題在現代科学(現代科学的概念和方法正經历着革命的变革)中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只要指出这样一点就够了,即关系范疇是物理学的相对論和現代数学若干部門的邏輯中心。近二、三十年来,由于人們要求理解关系范疇而产生了一些專門的邏輯理論:“关系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劳动人民真正的、实际解放的生动过程,必然提高人們对道德現象的基础进行理論研究的兴趣。人們越来越經常地爭論什么才是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問题的对象。在有关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爭論和文章中,可以看出,有两种相反的方法、态度:一种是从我国社会人們直接現有的、具体的社会經济生活条件出发,并在其中寻找道德价值以及不十分遵守某些道德規則底現象的緣因和基础;另一种却純粹从理論土来考察  相似文献   

11.
《論持久战》这部偉大的著作,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人民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中的偉大的指导力量?墩摮志谜健范钥谷照秸姆治黾捌湟磺薪Y論,完全被抗日战争的全部实践所证明了。它所阐明的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的光辉,永远照耀着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斗争的道路。毛泽东同志在这部偉大的著作中,彻底駁斥了当时在抗日战争問题上的两种错誤观点——“亡国論”和“速胜論”及其种种表现。毛泽东同志指出:“战争問题中的唯心論和机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学术研究》1964年第2期报道了广东史学界关于阶級观点和历史主义問题的討論,并刊載了李蔭农的《中国农民不是以封建思想来反抗封建統治的》一文,这里分别摘要如下: 广东历史学会于3月3日举行的历史主义和阶級观点問题讨論会,着重討論了起义农民有无自己的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和农民起义的目的是什么两个問题。关于起义农民有无自己的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問题,許多人不同意蔡美彪关于历次农民起义只能以封建的網紀、理論来反抗封建統治、起义农民領袖只能以封建的思想理論作为行动指南的意見。他們认为,农民是有与封建地主阶級思想相对立的思想和理論,农民起义是以自己的思想和理論作为行动指南的。有的同志說,从黄巾起义  相似文献   

13.
自从中國共產党提出学術上“百家爭鳴”的方針后,現在各方面正在展开热烈的討論,研究如何扫除障碍、如何进行、如何貫徹等問題。我们深信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中國的学術一定能在“爭鳴”的过程中繁荣、發展。如果科学理論工作,真要为改進社会物質生活与文化生活提供科学的理論基礎,就必須面向客观的实际;必須及时如实地反映客观具体的实际的过程;及时如实地反映实际進程的具体的內在联系、具体的規律。这样的理論工作,就不是馬列主义文库中已有文献的背誦,  相似文献   

14.
我認为張横渠是唯物論者,仍是从事研究所得到的結論。伹也不仅是我一个人的意見,很多的人是这样主張的。同时朝也不是非坚持这个结諭不可。假如朋友們提出了坚强的新論据,足以証明張载是唯心論者,我也是准备接受的。但是陈玉森同志所提出的論証还不足以推翻張横渠是唯物論者的結論。陈同志也承認“横渠是認为宇宙是气所構成的”。但又說:“問题不在这里,而在于他認为气中有性。”这就不正确了。問題正在这里!唯物論与唯心諭的界綫就在于唯物論認为物質是第一性的,而唯心論認为精神是第一性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問题,是现实生活中具有重大理論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問題。在这个問題上,哲学界还存在着許多帶有根本性的分歧意見。現在就个人对本問题的看法提出來和大家商榷,特别是和严北溟先生商榷。一、在我国过渡时期有沒有独立的基础与上层建筑在研究我国过渡时期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問題时,必須首先解决在我国过渡时期有没有独立的基础与上层建筑,这是我們研究本  相似文献   

16.
狄德罗的艺术理論,虽然就它的本身来講,其意义比在他的作品中出現的活生生的艺术要小一些,却也有它的極大的历史重要性。他把美学創造成一种科学或科学的尝試,他又建立了艺术批評(“沙龙集”)和戏剧批評。和他的哲学理論一样,狄德罗的美学理論归結为一个他所不能解决的問題,以一个矛盾告終,从而展开了一些远景,并提出了一些我們今天还沒有解决的問題。他根本沒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邏輯問题討論中,出現了一种邏輯先验論、邏輯实証主义、实验邏輯和約定論的杂拌。他們儼然以“先进”思想者自居,公开攻击恩格斯的邏輯观点已經过时,①把邏輯理論中的唯物主义傾向說成是“形而上学”(这是自康德以来的唯心主义者給唯物主义者的名称);并認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应当只反对邏辑理論中的“形而上学”,而不应当  相似文献   

18.
最近苏联“共產党人”雜志与“哲学問題”雜志,連续發表了社論和論文,論述苏联哲究学研工作的狀况与今后的迫切任务。該兩雜志所發表的論文有:“哲学科学的迫切問题”(“共產党人”一九五五年第二期,譯文見一九五五年学習譯叢第五期),“要創造性地研究辯証唯物主义”(“哲学問題”一九五四年第二期,譯文見一九五五年“学習譯叢”第一期),“歷史唯物主义的迫切問題”(“哲学問題”一九五五年第二期,譯文見“学習譯叢”本年第一期),“提高哲学史研究工作的思想理論水平”(“哲学問題”一九五五年第三期,譯文見“学習译从”一九五五年第九  相似文献   

19.
一毛澤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这一伟大著作,在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取得基本胜利之后,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学說,科学地闡明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論,并且坚持了馬克思主义哲学辯証法,用它来分析新的历史时期中的矛盾問題,对馬列主义理論的發展,作了伟大的、創造性的貢献。实践是检驗真理最可靠的标准。毛澤东同志这部著作的伟大意义,在它發表一年以后的今天,人們就看得更加清楚了。这一年当中,我国的国內形势有了极其重要的發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我国过渡时期的經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問題,国內学术界有过討論。我最近讀了“新华月报”一九五五年第七号轉載徐琳、蕭前的“关于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基础与上层建筑問題”,“新建設”一九五五年一月号严北溟的“论我国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問題”,“哲学研究”一九五五年第三期林青山的“我国过渡时期的經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三篇論文,并讀过某同志哲学課程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