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在造物的活动中改造世界、改造自然,并在创造活动中根据具体事物的外在形态特征进行设计上的创新。不同时代与不同背景下的人类心境,在形式上表现出不同的时代与历史特征,以设计出符合当下时代潮流的产物。同样,不同的设计形态也会受到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的影响,社会生产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也会对设计形态产生影响。我国北京的胡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代表之一,在艺术形式和艺术特点上也极为鲜明。文章以四合院和胡同为例,具体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在景观形态学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夏 《美与时代》2013,(12):4-4
设计源于文化,文化就如同树木的根,树木有了根才可能开枝散叶、开花结果,而设计本生的特性也只有在如此广阔、灿烂的文化大背景下才能变得熠熠生辉。设计不是凭空想象,不是东拼西凑,这样的设计是没有内在,经不起推敲的,设计只有根植于文化,从发掘、探究文化入手才能创造出内外兼备、耐人寻味的设计。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玩具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文化元素不光包含了有形的物体,更是蕴含着文化、艺术及哲学等无形的内容.而现代玩具设计的核心也不仅仅是造型与风格上的变化,而且还包括了造型和风格中蕴含的艺术性、文化内容及其功能性.所以,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玩具设计中的运用并不是简单肤浅地移植和嫁接,而是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炼传统文化元素精髓,并运用现代设计思想赋予它时代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觉是国家文化转型与创新的重要观念。费孝通将文化自觉界定为对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发展趋向四方面的自知之明。现代新儒家正是在探寻中国文化的源头、分析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揭示中国文化的特质、思考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四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体现了鲜明的文化自觉意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诠释与创新,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复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5.
我国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现代会展设计也在不断进步。现代会展设计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还能够促进人类文明不断进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会展设计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这要求会展设计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创新会展设计,从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会展设计的创新离不开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因此会展设计师在进行会展设计的时候可以将地域文化的精华提取出来应用在会展设计当中,这样不仅能够实现会展设计的创新,还能够传播地域文化,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从设计自身的发展、经济发展模式、文化传承建构、艺术化生存和设计创意的可论述性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表明设计中艺术创意是当今时代一个重要的命题,具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各国传统的固有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受到激烈的冲击,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愈加激烈,而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设计艺术,在这种多种文化相互交织又相互融合的复杂环境下,必然要面临着在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传播的文化适应问题。要适应的不仅是某种单一的文化,而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新形势、新要求,是对时代的综合把握能力。只有将国际形势、时尚发展与本土文化有机结合,建构中国设计文化的"民族性",才是设计真正的"文化适应",我们的设计才能在世界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传统婚俗文化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产生的,并与人类的繁衍和社会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礼义、礼仪与习俗,同时衍生出相应的婚庆用品。现代婚庆用品设计积极吸收新的设计理念,在新的设计中融入传统婚俗文化,提升了传统婚俗文化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小寒 《美与时代》2023,(12):26-28
以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古城墙为研究对象,从完备且独特的防御体系、古代文化的见证、与古代三国文化有着深刻的联系等角度对襄阳古城墙建筑遗产进行分析,以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襄阳古城墙区位特点和情况,了解襄阳古城墙现如今的状况,同时利用相关设计策略手段为襄阳古城墙建筑遗产的转型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多元与经济繁荣的时代.现代博物馆的设计是一门综合而新兴的学科,如何梳理传统艺术与当代设计的关系是博物馆设计需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视觉设计是通过视觉符号形式来规划和处理信息、表达相关主题的设计活动。视觉符号必须通过媒介传播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受众。大众传媒形态的变革和传媒转型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视觉传播的领域,也改变了视觉传播的形式,从而促进了视觉图像的制作和生产,导致视觉化符号在文化生产、文化消费中具有相当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蔡爱泉 《美与时代》2016,(9):130-131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美的精神需求愈发侧重,对标志美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标志通常是用作城市功用性和指导性的图形文字,所以在设计时,除了要具有各自的功能外,还需要具有民族文化、城市等特色。在现代的标志设计当中,设计者越来越重视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标志的设计当中,在符合功用性的同时还能推广国家、城市的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13.
在艺术设计的发展过程中,手工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设计有很多差异。以民为本的设计观念在设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以阶级和宗教为中心的手工业时代设计和以民为本的工业时代设计,可以发现它们在生产方式、设计种类、设计风格和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从人类文明开始,展示设计就悄然走入我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科技水平的飞速提高,展示设计也在不断地跟随着时代变化、丰富和更新。很多有关展示设计的书籍都以单纯的某种艺术设计形态来阐述观点,但如果从文化、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分析展示设计,其涵盖和囊括的内容则十分广泛。为此,现代展示设计应将成为学习、应用和研究相关领域的人们驻足关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鲁仕贵 《美与时代》2013,(11):58-59
设计艺术总是随着时代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着,通过对当代设计现状的描述,引出中国当代设计发展的现状,并且从科技对设计发展的促进,以及设计与经济、文化的关系来说明越来越趋向于“以人为本”的中国当代设计。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是一个中西冲突、新旧交替的时代,面对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佛教也相应地做出了一系列或主动或被动的转变,特别是更多地面向新时代、新社会、新文化,更多地关注并参与到现实的社会和人生中,可将其称之为入世转型。这里的“入世”并非意味着近现代之前的佛教只有“出世”而没有“入世”的面向,恰恰相反,近现代佛教的入世转型,是对佛教中国化进程中入世化、人生化倾向的继承。但中国近现代佛教的入世转型又有着与历史上的“入世”非常不同的时代境遇、丰富内涵、新的特点及历史效应,它是对大变革时代社会和文化的回应,也是中国佛教自我反思、自我革新的结果,是佛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佛教中国化的承续与创新,是佛教为了在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生存发展并更好地展示其独特价值、发挥其独特作用的努力与开拓。佛教通过与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宗教、科学、社会思潮、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互动,实现了自身在政教关系、组织管理、思想观念、佛法义理、僧伽教育、宗教实践等方面的转型和变革。近现代中国佛教的入世转型,呈现出曲折的历程和多向度的路径,表现出区别于传统佛教入世的新面貌、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时代对传统的冲击和观念的变化,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正在慢慢消失,民间传统手工艺日渐式微,巨大的压力迫使传统手工艺产业纷纷转型。但传统手工艺是民族文化中的宝藏,是千百年来民族文化极具特色的部分,理应得到保护、发展和弘扬,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传统手工艺品的生存现状和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具有较突出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林青  朱珊 《学海》2014,(6):173-177
文化工业作为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第一阶段,市场自发地以科技改变文化的表现和传播形式为文化的市场化和大众化做出重要贡献。以英国创意经济为标志的新兴产业可作为文化与科技的整合阶段,因其自觉地对创意设计的创造性和人文性的重视,使文化成为主导,科技为人所用,重新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设计哲学用创造性和人文关怀重新对文化与科技加以整合,它的出场不仅给创意工业乃至国民经济注入活力,还暗合了以"创造"为焦点的经济社会实践诉求的现代性转型,人本身能动性、创造性、艺术化生活追求以及对科技的运用越来越明显地成为社会变迁的主导力量。强调文化和科技的整合而非融合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予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人的审美意识尺度决定其审美心境高度。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美学中已经蕴含着开放的人性文化意识体系,它的正价值领域是由生命意识、日常生活意识、社会关系意识、科学文化意识、自由实现意识、创造意识、价值实现意识等七个逐层上升的意识层面所构成。这一开放的人性文化意识体系敞开着审美心境的无穷时空,孕育着审美创造的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20.
在商业腾飞的现代社会,标志的功能和价值尤为突出。标志是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产物,它不仅要个性鲜明、易记易辨,还要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的主题意义、艺术性和创新性。设计时不仅要深入挖掘企业文化的内涵,体现企业文化的精髓,还要展现企业或团体的时代精神风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