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应付的理论、研究思路和应用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应付的理论、研究思路和应用俞磊(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本世纪40年代始,应付(coping)这个概念在日常意义之外增添了学术成分。1967年心理学摘要中首次出现应付这一研究领域。那时以来,尤其近十年来,理论和应用研究均有了极大进展,逐渐发展成一个跨学科的...  相似文献   

2.
李秀妍  伍珍 《心理科学》2021,(2):433-439
认知风格是个体获取和加工信息的一贯模式,影响诸多认知活动。本研究测量了98名4-8岁儿童的认知风格和积木拼图中的问题解决行为,主要发现:(1)4-8岁儿童总体上表现为整体型认知风格,但分析型认知风格随着年龄增长在逐渐发展;(2)认知风格影响问题解决策略:越偏整体型认知风格的儿童越多使用主体参照策略(即先拼主体图形再补充其他部分),并且越少使用线索推断策略(按照行/列的线索顺序依次拼图)和局部定位策略(根据某一局部图案的具体位置摆放积木)。本实验首次探索了低龄儿童认知风格的年龄差异,发现认知风格在发展早期就已影响问题解决行为。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儿童认知风格的发展及其作用,为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了著名的情绪ABC理论。该理论认为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不当或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  相似文献   

4.
类比迁移的三种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庆林  王永明 《心理科学》1998,21(6):55-551
类比迁移(analogocal transfer)是用熟悉问题的解决办法去解决新问题的一种问题解决策略。用来进行类比迁移的熟悉问题被称为源问题(baseproblem),要解决的新问题被称为靶问题(targetproblem)。类比迁移是通过对源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和综合而获得一个图式规则(schematicprinciple),并成功地把这一规则运用于靶问题而实现的。在类比迁移的加工过程中,图式规则的获得和提取是最关键的因素。关于人如何获得和提取图式规则的机制问题,目前主要有如下三种理论。1结构…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应对风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应对风格分量表》对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44063名青少年的应对风格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在应对风格的行为—生理策略、行为—表达策略、认知—表达策略、防御策略和混合策略上,我国青少年的得分从小学五年级逐渐上升至初二年级,之后下降,到高三年级和大学回升。(2)在认知—情境策略和行为—情境策略上表现为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阶段逐渐下降,从高三年级后开始回升。  相似文献   

6.
高空间分辨率脑成像技术的语言认知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脑成像技术包括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po-tential,ERP)、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ainn,fMRI)等。事件相关电位(ERP)是发展较早的一种脑成像技术,它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但由于受到人体内生物电磁的干扰,空间分辨率较低,不能满足认知研究的要求。而PET与fM.RI是近一、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脑成像技术,它…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众对SARS信息的风险认知及心理行为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采用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对全国17个城市的4231名市民进行了SARS疫情中风险认知特征和心理行为的研究。结果发现:(1)负性信息,包括患病信息和与自身关系密切的信息,更易引起民众的高风险认知; 正性信息,包括治愈信息和政府防范措施的信息,能降低个体风险认知水平。(2)我国民众5月中旬风险认知因素空间位置分析结果表明, SARS病因处于不熟悉和难以控制一端,“愈后对身体的影响和有无传染性”处于不熟悉一端,这是引起民众风险意识的主要因素。(3)结构方程分析结果表明,SARS疫情信息是通过风险认知对个体的应对行为、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 并初步验证了风险评估、心理紧张度、应对行为和心理健康等指标对于危机事件中民众心理行为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包开亮  霍涌泉 《心理科学》2012,35(5):1272-1279
从认知神经科学面临的三个挑战--(1)神经科学是“还原” 的,不能完全解释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2)认知神经科学无法真正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3)认知神经科学只能揭示出神经事件与认知活动或行为活动的相关性--入手来讨论其心理学理论价值,阐明认知神经科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及主流趋势。同时指出,认知神经科学只是心理学学科门类中的一种,它能解决的问题也只限于特定的范围,对它要有科学理性的认识和定位。  相似文献   

9.
采用现场研究和自编问卷来考察大学生课堂笔记学习策略的现状与特点。结果表明:(1)大学生都知晓课堂笔记的重要性,价值认知上不存在差异,但记笔记的具体行为存在着课程、性别和学科差异;(2)大学生记笔记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但笔记利用率很低;(3)大学生记笔记的技术,大多采用传统做法,很少用到更主动概括、更利于认知发展的线性技术和矩阵技术,且文科、理科和艺术类学生没有差别;(4)女生在课堂笔记质量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5)课堂笔记质量与学习成绩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成都和拉萨中学生应付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成都和拉萨中学生应付行为的特点,通过研究结果提出一些通过教育可以改进不良应付行为的策略。方法采用应付行为问卷对两地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两地中学生采用的应付行为的概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成都比拉萨中学生相对更多地采用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的应付行为,但拉萨中学生更少采用合理化的消极应付行为;成都初二学生比拉萨的更多采用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三种应付行为,但他们自责、退避两种应付行为采用的概率也高于拉萨学生。结论两地中学生以积极的应付行为为主,但幻想、退避应付行为使用的概率也很高,这尤其表现在成都市中学生身上;成都初二学生的应付行为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取949名8~12岁儿童进行自我报告测验,并从中选取83名被试完成行为实验。研究考察了认知重评策略以及增强正性情绪的重评使用效果在心理虐待与儿童快感缺失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心理虐待与儿童快感缺失呈正相关,认知重评策略、增强调节认知重评效果与快感缺失均呈负相关;(2)认知重评策略在心理虐待与快感缺失间起中介作用;(3)增强调节认知重评效果在心理虐待与快感缺失间起中介作用。上述结果表明,心理虐待可通过认知重评来间接影响儿童快感缺失。  相似文献   

12.
认知电位研究方法的进展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曙  魏景汉 《心理科学》2000,23(5):607-608
脑电图 (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或称脑波(brainwave)是反映脑功能的客观指标 ,其意义的确定依赖神经科学和心理科学。在受控实验中 ,用各类刺激和受试者的行为等为“标志”将EEG分割成片段 (事件相关脑波 ,event relatedEEG) ,分类叠加及平均这些脑波片段即获得平均事件相关电位 (event relatedpo tentials ,ERP) ,ERP又称认知电位 (cognitivepoten tials)。认知电位研究方法的进展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 1 )用非线性理论和…  相似文献   

13.
张志杰  黄希庭 《心理科学》1998,21(5):460-461
自传体记忆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性的特点。它既不同于是Tulv-ing的情景记忆(episodicmemory),也不同于偶然记忆(lucidentalmemory)。时间维度通常被认为是自传体记忆组织的基本维度.个体所经历事件和行为的时间序列提供了一种记忆的自然顺序,也就是说在自传体记忆中保着类似年月顺序的时间结构。日常经验中,前、后或者同时发生的事件,在记忆提取或遗忘的过程中也常常表现为相同的时间序列。1传统时间记忆理论对自传体记忆的解释人们是如何判定一个事件是…  相似文献   

14.
陈璟  皇甫桦彦  李红 《心理科学》2012,35(3):647-653
在议价博弈中,决策者可能存在因对自己及其他参与者拥有权利的认识程度不同,从而影响其策略选择及决策行为的现象。为验证该“权利认知效应”的存在,用实验法考察了240名不同年龄被试在两种议价博弈任务——最后通牒和纳什议价中的决策表现,结果发现:(1)6到12岁儿童和大学生中均存在权利认知效应;(2)随着年龄增长,受权利认知影响的人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3)在议价博弈中,儿童对分配权的认识程度高于对否决权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西方企业伦理学简介吴新文一、企业伦理学概况企业伦理学(businessethics)也可以称为经营伦理学,它主要研究与企业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而企业活动又可分为法人行为和企业中的个人行为,企业伦理学就是要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研讨这两种行为及其二者之...  相似文献   

16.
风险认知策略的计算机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晓非  徐联仓 《心理学报》1996,29(2):192-200
风险认知策略是个体面临风险情景时的风险认知倾向,可以通过个体的行为策略加以判断。本实验采用计算机模拟风险情景,以严格的2×2×3的实验变量设计,研究个体的风险认知策略与风险情景因素的关系。实验结论表明,风险认知策略的调整与风险情景中的实际风险程度(风险概率)、风险信息类型以及对风险情景可控与不可控性的知觉有关。个体的冒险性倾向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但风险认知策略的调整不仅与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关,还与风险情景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关于抑郁的认知理论中自我图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抑郁的认知理论中自我图式的实验研究一、引言抑郁的认知理论认为,抑郁患者具有消极看待自我、消极看待周围环境、消极看待未来的认知特点。并将此特点归结为一种与正常人不同的消极认知图式所致(Beck,1967)。图式(Schemata)通常被认为是影响信...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认知抑制控制的Stroop范式运用事件相关电位考察听障儿童和对照组儿童在认知抑制控制方面的行为特点以及脑内时程特点。行为结果显示:(1)两类被试在一致条件下认知抑制控制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不一致条件,反应时显著快于不一致条件,表现出冲突效应;(2)组间结果显示,听障儿童的认知抑制控制正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反应时上差异不显著。脑电结果显示:(1)不一致条件在N450上的负激活显著高于一致条件,听障儿童比对照组儿童诱发了更负的N450波幅;(2)不一致条件在SP上的正激活显著高于一致条件,两类被试在SP上差异不显著。结果提示听障儿童在认知抑制控制过程中的冲突监测功能存在障碍,这是由于冲突监测过程中注意分配能力受损所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相似性判断和差异性判断不对称性的相关研究。首先介绍了不对称性的发展及理论解释。其次,根据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结果,阐述了图-词信息的双编码模型对相似性判断的影响。接着分析和介绍了相似性判断的双编码过程及其时间进程。最后,作者提出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1)差异性策略在分类和推理中的应用;(2)相似性双编码过程的实证研究及其应用;(3)从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不对称的认知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以1008名初中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在压力背景下探讨亲子关系和朋友支持对流动儿童不同情绪适应(孤独感、社交焦虑)和行为适应结果(问题行为、亲社会行为)的保护作用,并揭示二者保护作用的适用领域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亲子关系显著预测行为适应,朋友支持显著预测情绪适应和亲社会行为。(2)亲子关系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消极作用。(3)朋友支持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消极作用。(4)尽管亲子关系和朋友支持都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消极作用,但压力事件较少时二者的保护效应更强。这提示流动儿童与父母和朋友的紧密情感联结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其情绪和行为适应的消极作用:父母是缓解行为适应问题的保护因素,朋友是缓解情绪适应问题的保护因素;积极行为适应能够同时获益于父母和朋友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