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什么时候起,小区门口出现了一个卖鸡蛋的老太太。她也不吆喝,只是拄着拐杖静静地站在那儿,将一篮子鸡蛋摆在面前。老太太是个盲人,约有六十多岁了,很瘦,背有些驼,头上戴着头巾。一开始,老人的鸡蛋无人问津,但不久后,小区里的人开始去买老人的鸡蛋。老人很慷慨,她会给每个顾客多添一个鸡蛋。久而久之,小区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7,(12)
<正>据9月5日《社会新闻》报道:在北京104路公交车上,一位姑娘给老人让座,结果激怒了之前上车的另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开启吐槽模式:"凭什么不让给我,不厚道","他是你爸啊,还是你妈","你以为你做了好事,就是好人了"。目击者表示,老太太后来有了座位,还在骂个不停,女孩一直不敢反驳。又是关于公交车让座的新闻。不让座被老人指责的事,大家时有所闻,可是给老人让座还被骂的事,实属罕见。令人费解和气愤。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让座"的新闻屡见报端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7,(12)
<正>从年少到白头的怀搋保抱在早晨上班的公交车上,中途上来一位八十多岁提篮子的老人。老太太颤颤巍巍地坐下,小心翼翼地把手中的篮子放在地上,篮子里是一网袋的鸡蛋和几个红彤彤的苹果。几个热心人好奇地和老人攀谈起来,老太太说,今天是女儿的生日,她这是要去给女儿送生日礼物。"怎么不让女儿上门来拿呢!你这么大年龄了,挤公交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关中、川西等地农村建庙、办庙会之风兴盛。现在,这些地方几乎每个村都有几个小庙,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大多数老人特别是老太太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4,(5)
本刊据人民日报记者徐建中报道:河北省香河县农村一位叫周凤臣的老人,去世后遗体至今一年多不腐,在自然环境中演化成“肉身”,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人体科学专家们的浓厚兴趣。周凤臣老人是位因信奉佛教而素食五十年的老太太,为人心地善良,经常为乡亲们治病,深得村里人的尊敬和爱戴。从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初,八十八岁高龄的老人经过减食、消瘦、呕吐、排泄、咳痰到净口净身等自我心理和生理调节后,于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夜十时四十五分在长子家中停止呼吸。老人停止呼吸以后,遗体放在长子家中的卧室内,老人体温二十四小时不降,…  相似文献   

6.
正两个月前,病房接收了一位87岁的老太太。老太太是一位资深文艺工作者,富有涵养、待人亲切,总会拉着我的手,对我说:"杨医生,我的钢琴弹得很好的,我要唱歌给医生们听,你们要不要听?"看着老人慈祥可亲的样子,我想她的歌声也一定婉转动人。随着检查的完善,我们发现患者所得的不仅仅是腹主动脉瘤,同时还有胸主动脉瘤、升主动脉夹层、凝血功能紊乱……可以说,这里面随便拿出哪一样,都可能随时要了她的命。  相似文献   

7.
媒体上报道过一位行人看见一位老人摔倒扶起后,但这老人却说是这行人撞倒了他才扶他的,并且提出无礼的要求。现在是否还要做一个好心人呢?春节我也遇到类似情况,在超市遇见邻居老太太并帮她把买了的商品送到她家,过了一个小时她来我家没有说一声谢谢,却说少了一把蔬菜,最后我们又到超市核实,她没有买过这蔬菜,这时  相似文献   

8.
金微 《天风》2004,(7):35-35
礼拜天去做礼拜,正遇上教会里传道好多年的传道人讲道。本来讲道的主题应该是上帝怎样藉着水和道把教会洗干净,传道人讲着讲着,突然讲起神学来,教堂里80%是老人,老人当中80%是老姊妹。传道人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处境神学吗?众人一头雾水,再说老太太哪能知道处境神学是什么,当然没有人回答。传道人说我来告诉你们,处境神学就是--在什么人当中做什么人,这就是处境神学。  相似文献   

9.
相传,一些阿拉伯人为了给牲畜提供牧场,居住在沙漠里。他们习惯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他们中的一位男子,他有一个年迈的母亲,老人就他这么一个儿子。老太太由于年事已高,大部分时间丧失记忆,对儿子时常胡言乱语,不允许他离开自己。老人年老昏聩,言行怪异,使得儿子苦不堪言。儿子认为,如此下去,他将在族人中毫无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邻居家的章老太80岁,10年前患上阿尔茨海默病,近3年发展成了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重度失能老人。趁着天气好,章老太的儿子用轮椅推着她出门晒太阳。远远地看到章老太,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怕。原因无他,这位老太太年轻时的脾气实在是大,方圆十里的小朋友见了都怕。章老太出身世家门第,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文化人。可惜章老太的文化并没有熏陶到她自己,家族的衰落、历史的冲撞、  相似文献   

11.
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晚年时他把自己的眼睛弄瞎了。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哲学家平静地回答: “为了看得更清楚。”老人充满玄机的回答曾令笔者匪夷所思,但在读过下面四则故事后顿觉豁然。故事一:大的停电事故在美国纽约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有次停电时,组约地铁车站的地道里有一大群人被困在黑暗中,人们因找不到出口极度惊慌,乱作一团。此时有一位老太太镇定自若地请大家跟她走。果然,在她的引领下大家平安地走出了地道。到达地面,人们才惊异地发现,老人是一位盲人。  相似文献   

12.
因为急性心肌梗塞,我住进了医院,幸亏抢救及时,才得以顺利出院。在医院这段时间,我似乎看透了人生的一切。邻床刚刚还有说有笑的老人,不久就没了。前几天还从门口打饭经过的阿姨,却听说已走了一天多了。原来,生命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  相似文献   

13.
人们能摆脱工作压力吗? 压力就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处不在。小孩子上台表演有压力;和女友第一次见面有压力;老太太找不着老花境了有压力……任何人,任何年龄段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他都会随时随地遇到压力。刚出生的婴儿有认识世界的压力,老人则要面列死亡威胁的压力。只不过有的压力事件过程短,随着压力源  相似文献   

14.
2003年4月28日上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亲友们从容有次地跟袁藕霞阿姨最后道别,没奏哀乐,没有哭声,没有紧张和忙乱,一切都很安静、自然,仿佛是送阿姨出一趟远门。我最后一个向阿姨行注目礼,望着那亲切祥和的面孔,往事幕幕涌到眼前……  相似文献   

15.
通联片羽     
《佛教文化》1997,(1):4-5
佛教啊,你的“界面”在哪里?我是一名理工大学的学生,生活和求学均在上海,家离某大名鼎鼎的寺院不是很远。所以也常去,看着它的香火一天天地旺盛起来,我自己也由一个观光性质的游人变为信徒。前几日,恰逢农历9月19日,母亲去烧香,回来后说有捐钱签名的项目,有个不识字的老太太,恳求管事的僧人替她写一个名字,竟被僧人一口拒绝,并不让老人捐钱,用非常冷漠的口气赶走了老人。我诉了非常气愤,当时母亲替老人写了名字,还招来了管事僧人不屑的神情。我知道在家人不应该说出家人的不是,我也无意违背佛祖的训言,只是想就事论事,…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位台湾作家讲过的一个小故事:一个卖水果的摊主遇到了一位难缠的老太太:这么难看的苹果也要卖5元1斤吗?老太太拿着一个苹果左看右看。摊主很耐心地解释:其实我这苹果还是很不错的,你可以去别家比较比较。老太太说:4元1斤,不然我不买!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位台湾作家讲过的一个小故事: 一个卖水果的摊主遇到了一位难缠的老太太:“这么难看的苹果也要卖5元1斤吗?”老太太拿着一个苹果左看右看。摊主很耐心地解释:“其实我这苹果还是很不错的,你可以去别家比较比较。”老太太说:“4元1斤,不然我不买!”  相似文献   

18.
陌生人的好     
正说起来已是30年前的事了,当时我被派到美国去接收一台计算机。我们要受训三星期之久,公司替我们找到了一家特别的旅馆。这家旅馆在华盛顿波托马克河的河畔,有极大的园子,房子是殖民地时代古色古香的建筑物。我去了不久,就注意到旅馆里有一位长住的老太太。这位老太太对人和善,每次吃完饭,她都会谢谢大家,然后离去。我们几位同事对这位老太太都很感兴趣,要知道,长期住旅  相似文献   

19.
学会感谢     
一位外国总统问一位活了104岁的老太太长寿的秘诀时,老太太回答说,一是要幽默,二是学会感谢。从她25岁结婚起,每天她说的最多的两个字便是“谢谢”。她感谢丈夫、感谢父母、感谢儿女、感谢邻居、感谢大自然给予她的种种关怀和体贴。别人对她说一句亲切话语,为她做一件平凡的小事,送给她一  相似文献   

20.
有一年,应邀访美的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纽约的街头买东西时,迎面走过来一个卖鲜花的老太太。看样子,老太太大约有70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