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三段论推理过程中结论正确性的两种判断标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们进行三段论推理加工时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判定推理结论的正确性的?实验结果支持下述观点:人们在进行三段论推理过程中,在判定推理结论的正误时,存在两种判定标准:一种是“形式标准”,另一种是“内容标准”;两种判定标准对于人们判定结论的正确性都有影响,哪个判定标准的影响力更大依赖于人们已掌握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2.
《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年第6期上发表了林国廉同志的《死刑三段论》(下称林文)一文。该文把逻辑运用于司法实践,并从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死刑三段论。这种探索创新的精神是宝贵的。林文在论述审判制度的演变方面颇具说服力,只是在逻辑方面有的地方还值得商榷。林文认为,死刑三段论“在古代运用第一格的AAA式,在当代则采用第一格的IAA式。”还一一列出了这些推理形式。文章说:  相似文献   

3.
三段论推理有传统的和现代数理逻辑解释的两种基本形态。传统三段论源于亚里士多德,历经扩充、发展、演变而成,内容丰满,现已不能对它再作什么补充了。传统三段论有一个非常繁琐的推理格式系统,本应剔除,但直到今天,人们仍要以它为实际推理的模式。数理逻辑兴起之后,人们纷纷对三段论作现代新解释。现代三段论在理论范围内简化了三段论的格与式,但一到应用领域。人们还是要以繁多的有效式为模式进行实际推理。我国宋代思想家陆九渊说:“简易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这句话当作哲学思想的褒贬标准,很难说是真理,但是,当作思维形式的褒贬标准,却是真  相似文献   

4.
宋广文  崔吉芳 《心理科学》2008,31(3):532-536
采用纸笔测验法对大学生如何进行范畴三段论推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被试为123名大学生.研究发现:(1)人们在范畴三段论推理中一般有图形(像)的参与,且明晰的图形提示有助于推理成绩的提高;(2)影响范畴三段论推理的因素主要有前提能够建构的模型的数目、前提的内容、前提的格(格效应)和推理者自身(文理科、知识背景等)因素.具体而言,图示只对纯符号推理题有提高作用,理科学生只在文字内容推理题上显著高于文科学生;(3)对前提的不完全解释是产生推理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三段论是传统形式逻辑的重要推理形式,三段论规则又是三段论中举足轻重的部分。两千多年来,三段论规则虽然在发展中逐步趋于精确和完善,成为检验三段论的比较可行的标准,但是,我们不能不指出:它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并且由此导致一定程度的思维混乱。因此,三段论规则必须改革。一、三段论规则的现状及其弊端三段论的规则,一般是指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及其特殊规则(或三段论的格规则)。绝大多数形式逻辑著作把两种规则都作为检验三段论有效性的标准;只有极个别著作只提到了一般规则。所谓一般规则,是针对全部三段论而言的,它是三段论公理的体现,因而是判定三段论有效性的标准。规则的内容提法不一,一般认为有五条,即:  相似文献   

6.
近读两篇论及三段论格规则的论文,基本观点是:三级论总规则是三段论有效式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格的规则只是各格的必要条件,故主张废除。从理论上说,上述观点是正确的。但从运用上说,尤从初学者计,则大可不必。关键在上两文对格的规则的性质理解不确。第一格的AEE是无效的,从规则看,它有违总规则“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犯了“大项扩大”错误;它又有违格的规则“小前提是肯定的”。不难发现,这两条规则性质相同,完全等值。后者之必要仅在“小前提是肯定”是“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规则在一格对大项的要求。同理,“大前提是全称的”规则是“中项至少周延一次”对的一格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三、简易三段论的应用操作简易三段论的应用大体包括实际推理前的理论把握、实际推理和检验三个过程。实际推理之前,必须理论地把握标准式的全体和推理规律的全体。这是实际推理的理论准备。但是这一理论思维的负荷并不重。因为标准式的数量少,仅四个,结构也不复杂,全是第一格的,大前提全称,小前提肯定,因而其简化前提只具有M——P这唯一的模式,并且只有map、mep两种情况;简化前件也只有S——M这唯一的模式,并且只有sam、sim这两种情况。直观、简单是标准式的特点。推理规律数量也不多,仅有五  相似文献   

8.
所谓定罪三段论,就是以有关罪名概念的定义为大前提,以表述某人或某些人的犯罪事实的判断为小前提,推出某人或某些人犯了某罪与否的推理形式。不少逻辑书,都把一般三段论第一格叫作定罪三段论。例如: “法庭根据有关法律条款,结合具体案情作出判决时,就使  相似文献   

9.
死刑三段论,是指在法律推理过程,对故意杀人的犯罪,运用三段论适用死刑。运用三段论适用死刑,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运用第一格的AAA式;在当代则采用第一格的IAA式。二者的区别在于“大前提”:AAA式以全称判断;IAA式以特称判断。如古代: 凡故意杀人(M)都是处死刑(P), 某甲(S)是故意杀人,所以,某甲是处死刑。在当代则是: (1)有的故意杀人(M)是处死刑(P),某乙(S)是故意杀人。所以,某乙是处死刑 (2)有的故意杀人(M)不是处死刑(P),某丙(S)是故意杀人,所以,某丙不是处死刑。但IAA式和OAE式属于第一格的无效式。三段论有效式与无效式之分,界限视其是否遵守规则:循其规则,则视为有效式;背其规则,则属于无效式。实践是检验  相似文献   

10.
三支论式及因明学说实质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鸿伟 《现代哲学》2002,(3):113-117
本文从卢卡西维茨关于亚氏三段论的分析出发,针对学术界中“三支论式”是三段论推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假言转为三段论推理或外设三段论推理等观点,从工具的使用到工具的锻造这一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笔者提出了一些与传统看法不同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三支论式”及因明学说的实质是论证而不是推理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1.
12.
心理咨询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旨在加深对心理咨询含义的理解。首先对心理咨询的涵义做了探讨,进一步分析了心理咨询助人的含义,分别从心理咨询助人的基础,助人的方式,助人的目标做了阐释。最后探讨了咨询师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对心理咨询可能产生的影响。心理咨询是心灵层面的沟通,通过体验关怀,达到来访者的心灵成长。咨询师对心理咨询的本质理解以及不同的咨询价值观和方法论都对心理咨询起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桃花源记》系公元5世纪中国诗人陶潜(365~427)之作,是中国文学中描绘理想完美境界的最著名的作品。中国人的想象对它如此神驰心往,以至于桃花源的名字几乎已成为理想国本身的代名词。这篇作品由两部分组成: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序和一首诗。二者均讲述了桃花源被发现和消失的故事。不过,或许是由于那篇散文具有更加实实在在的感染力吧,当中国人想到理想国时,更会马上想起它。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Kongzi's religious ethics suggests an alternative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ght and the good, in which neither takes clear precedence in terms of being more foundational for ethics. The religious underpinnings of Kongzi's understanding of the Way are examined, including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an ("Heaven") and the Way. It is shown that following the Way is defined primarily by the extent to which one's actions express certain virtues, and not whether one's actions are conducive to the best overall outcome or whether they are inherently right irrespective of consequences. It is then argued that the Way is seen as constitutive of both the right and the good, and that t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right and the good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contemporary virtue ethics, religious ethics,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