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唐雪峰  莫雷 《心理科学》2003,26(4):631-633
应用题表面内容分离为表面概貌和对象对应后,还可以进行再分解。本实验将表面概貌分解为具体属性和问题形式,将对象对应分解表述顺序对应和具体对象对应,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内容不同方面的相似性对原理运用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比较了普通样例和类比比较样例在学习物理综合题中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的类比比较样例对物理综合题学习的迁移效果以及“提示”这一样例设计方法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1)通过类比比较样例学习物理综合题的效果优于普通样例;(2)相比于单综概念类比比较样例,综合概念类比比较样例能更好地提高物理综合题学习的近迁移成绩,但未提高其远迁移成绩;(3)提示能明显促进类比比较样例在物理综合题学习中的作用,但不同提示类型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类比比较样例是学习物理综合题的有效样例形式,而其中综合概念类比比较样例效果最佳;开放式提示和支架式提示均能较好地促进类比比较样例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类比迁移的三种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庆林  王永明 《心理科学》1998,21(6):55-551
类比迁移(analogocal transfer)是用熟悉问题的解决办法去解决新问题的一种问题解决策略。用来进行类比迁移的熟悉问题被称为源问题(baseproblem),要解决的新问题被称为靶问题(targetproblem)。类比迁移是通过对源问题进行分析、概括和综合而获得一个图式规则(schematicprinciple),并成功地把这一规则运用于靶问题而实现的。在类比迁移的加工过程中,图式规则的获得和提取是最关键的因素。关于人如何获得和提取图式规则的机制问题,目前主要有如下三种理论。1结构…  相似文献   

4.
儿童问题解决中的类比迁移是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但在儿童发展研究中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对儿童问题解决中的类比迁移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的基础上,特别是仔细分析最近十年里的类比迁移研究,该文总结出了儿童问题解决中类比迁移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从探讨迁移是否存在到验证迁移是一种早期能力、从关注迁移的年龄差异到关注促进迁移的有关因素、从关注迁移是否是基本能力到关注迁移的加工机制、从描述迁移技能到领域概化、从关注近迁移到关注远迁移。最后,该文对未来儿童问题解决中的类比迁移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师保国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4,27(3):606-610
考察了单个和两个源问题条件下大学生学科问题类比迁移的情况。实验1考察表面特性对学科问题迁移成绩的影响,以及个体的时间控制、解题策略。实验2考察两个源问题表面相似关系和思路归纳关系对迁移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面相似性对迁移成绩影响显著,同领域学科问题之间更容易迁移;2)依据表面和依据结构来激活源问题都是有效策略.源问题学习时间与迁移效果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3)思路归纳对迁移成绩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类比迁移在人类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学科问题类比迁移的相关研究仍不充足。本文以数学问题解决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数学问题类比迁移的影响因素。实验研究了问题相似性、被试特点(年级、元认知监控)对数学问题类比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源靶问题间的表面相似性是影响类比迁移的主要因素,它既促进正迁移,也容易导致负迁移;不同年级被试解决数学问题成绩差异显著;被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实时元认知监控与该问题的解决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7.
小学儿童规则发现的类比迁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庆林  徐展 《心理科学》2000,23(2):207-210
本研究以小学儿童为被试,证实了在策略提示条件下解决规则发现(合取规则和析取规则)的类比问题时,任务难度和表面相似性是影响策略的迁移的重要因素,并且发现小学儿童的思维能力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他们在问题解决时主要使用单维检验策略,多数小学儿童缺乏较强的元认知监控.  相似文献   

8.
样例和问题的联结方式对迁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邢强  莫雷 《应用心理学》2003,9(3):31-35,45
研究了样例和问题的联结方式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实验 1探讨了渐减提示法对学习迁移的作用 ;实验 2进一步检验了渐减提示法对诱发学习者进行自我解释的作用 ;实验 3探讨了“渐减提示 +子目标”这种联结样例和问题的方式对迁移的效果。进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渐减提示法是动态的联结样例和问题解决的有效形式 ,符合认知技能获得的四阶段模型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要求 ;渐减提示法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对样例问题进行高质量的自我解释和产生心理预期 ;用“渐减提示 +子目标引导”来联结样例和问题有助于减轻认知负荷 ,有助于产生高质量的自我解释 ,对原理图式的获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树东  张向葵 《心理科学》2007,30(1):100-103
本研究以396名高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4×4组间设计探讨规则形式及其呈现问题情境对类比迁移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在类比迁移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规则,但是规则只有与样例结合才能发挥它对样例的促进作用;2.在有问题情境时,直接呈现规则与需要归纳才能得到规则相比,更有利于促进类比迁移;3.在有规则的情况下,样例间的关系为不同领域的相似关系与其他样例间关系相比,对类比迁移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通过3个实验,以6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先前知识在分数乘法规则单、双内容样例学习中的作用以及“标记法”、“标记+注释法”样例设计方法对低先前知识学生学习双内容样例的促进效果。结果发现:(1)高先前知识学生学习两种样例的迁移成绩无显著差异,且均好于低先前知识学生的成绩;(2)低先前知识学生学习单内容样例的迁移成绩明显优于双内容样例;(3)与学习普通样例相比,低先前知识学生学习“标记法”双内容样例的后测成绩无显著差异,但学习“标记+注释法”设计的样例的成绩明显更好。结果表明,学生单、双内容样例的学习效果受其先前知识水平的影响;低先前知识学生未能从“标记法”设计的双内容样例中获益,但学习“标记+注释法”设计的样例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以认知风格为依据,将合作学习小组分为场依存同质组、场独立同质组以及异质组。通过小组对开放问题以及逻辑问题的解决,考察不同认知风格个体、不同类型小组的问题解决过程。同时考察问题解决过程对问题解决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个体在解决不同类型问题时的过程体验不同。(2)问题解决过程在个体的认知风格和逻辑问题解决水平之间起调节作用。(3)不同类型小组的问题解决过程不同。(4)合作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探讨阅读理解水平不同的被试前后两次阅读的文章结构与内容上的共同性对目标文章信息保持的迁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阅读理解水平的差异影响信息保持的迁移效应;被试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水平,文章的结构特征与内容特征才会对文章信息的迁移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概化的问题原型对问题归类和解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莫雷  吴思娜 《心理学报》2001,34(5):33-41
探讨原理学习过程中形成不同概化程度/问题原型对解决不同适宜程度问题的影响。实验1探讨个体形成不同概化程度问题原型对解决表面内容不同适宜程度的问题的效果;实验2探讨形成不同概化程度问题原型的被试解决问题的信息加工方式与机制;实验3进一步探讨形成不同概化程度问题原型的个体解决复杂问题的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1)形成概化程度较高的问题原型有利于个体对表面内容不适宜题目的解答;(2)形成概化程度较高问题原型的被试在解答适宜或不适宜问题时均能迅速激活问题原型而通达原理图式,因此,更多地采用图式的方法解决问题;(3)形成概化程度较高的问题原型会有助于被试排除题目的无关信息,正确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4.
阅读保持的类比结构映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莫雷  郭淑斌 《心理学报》1999,32(2):169-176
探讨文章阅读过程中类比结构映射效应与共同元素效应对阅读信息保持的迁移作用,包括两个实验,实验I探讨前阅读的源文章与目标文章在结构上与命题上的共同性对目标文章信息保持的迁移效果,结果表明,前后阅读文献的结构共同目标文章的保持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命题共同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实验2进一步探讨在源文章与目标文章结构或命题有共同性的情况下,提示与否对目标文章的信息保持效果的影响作用,结果证明,有两种情况下,提示  相似文献   

15.
样例与运算性程序知识学习迁移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任洁  莫雷 《心理学报》1999,32(4):444-450
以程序性知识进一步区分为联结性程序知识与运算性程序知识为前提,对样例与运算性程序知识学习迁移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样例对运算性程序知识迁移成绩有重要影响;(2)运算性程序知识的学习迁移有着不同联结性程序知识的学习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6.
平面几何解题过程中加工水平对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卫星  张梅玲 《心理学报》2000,32(3):282-286
通过实验研究,平面几何靶题难度以及解题者对靶题与源题之间存在着共性关系的加工水平对解题迁移的影响得到了验证。结果表明,解题者对具有内在联系的先后问题之间共性关系的加工水平是影响解题迁移的因素之一;靶题的难度太大或太小,将导致解题者对先后问题之间共性关系的加工作用失败而出现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且靶题难度与加工水平在影响解题迁移时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顿悟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主要存在两个有争议性的理论:进程监控理论和表征变化理论。现以非限制性的停车场问题为实验材料,检验顿悟问题解决的这两个心理机制。结果发现:(1)进程监控理论可解释顿悟被试的成绩优劣;(2)表征变化理论可对顿悟问题能否解决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8.
内容类别与表征方式对判定THOG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方法研究了“内容类别”与“表征方式”两个因素对被试判定THOG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被试正确解决THOG问题的成绩与用抽象内容或用具体内容来构建问题无显著差异 ,但主词是否一致的不同表征方式对被试解决这类问题的成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周新林  张梅玲 《心理学报》2003,35(2):195-200
过去人们基于语言复杂性探讨加减文字题的难度成因,本研究将探讨情境复杂性对问题难度的影响。被试为北京市一城区小学二年级共108名学生(男52,女56),平均年龄8岁4个月。采用2(问题类型:“给”问题和“拿”问题)×2(事件类型:增多事件和减少事件)混合设计。对于“给”问题,增多题中各语句的主语不一致,减少题中一致,对于“拿”问题则相反。根据语言复杂性解释,因为各语句的主语一致有利于加工,“给”问题有减少题加工优势,“拿”问题有增多题加工优势;根据情境复杂性解释,因为减少情境有利于加工,两类问题均有减少题加工优势。实验表明不论“给”问题还是“拿”问题,均有减少题的加工优势,支持情境复杂性解释  相似文献   

20.
教师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策略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人期个体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有关认知加工理论为框架,运用多因素设计的方法,对90名不同年龄的教师在解决教育和教学实践中常见的三种冲突情景下使用策略的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教师在解决结构不良问题时,从总体上说不存在年龄差异,但在处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等较为复杂的冲突问题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趋向于使用元认知和认识论认知策略。该研究对教师培训中如何根据不同年龄特点来进行教育机智训练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