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插图效果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韩玉昌  任桂琴 《心理学报》2003,35(6):818-822
采用2×3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使用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ASL)生产的EVM3200型眼动仪,对小学一年级学生阅读配有不同背景插图应用题的阅读理解指标和眼动指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无论应用题难易,学生对有背景插图的阅读理解优于对无背景插图的理解;复杂的插图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较难应用题;简单的插图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较容易应用题;眼动实验结果表明,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插图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刘华 《四川心理科学》2014,(11):114-114
在现在这个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已经应用到了方方面面的建设中去,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轨迹和学习成绩。而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概念性很强、趣味性很低的学科,就数学自身而言,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无疑成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的转折点,国内的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将多媒体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去,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需要更加深刻的理解多媒体教学这个概念,来提升使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算术应用题的分类结果与数学成绩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阴国恩  冯虹 《心理科学》2006,29(4):778-781
以算术应用题为材料,探讨了不同年级、不同数学成绩学生对算术应用题的分类结果及其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对算术应用题分类结果差异显著;数学成绩优生与数学成绩差生对算术应用题分类结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初中代数应用题为材料,探讨了不同年级学生对代数应用题的分类结果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对代数应用题分类结果差异显著;数学成绩优生与数学成绩差生对代数应用题分类结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基础与根本,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教学中,计算教学的教学质量并不理想,这也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直接关系。对此,研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显著必要性。1.针对教材内容,培养良好的计算意识首先,想要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首要任务便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意识和计算思维。让学生对数字形成一种敏感性,促使学生在看见两个数字时便会联想到两个数字的加减乘除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同时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错综复杂,题型结构千百万化,这就给学生解答应用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农村边远山区的很多学生的家长都在外打工,往往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代管——即留守儿童,即使其父母在家,也因为文化水平或者疲于生计等原因而不能给予实质的辅导。因此,学生不仅成绩很差,还往往存在思维混乱、不自信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数学焦虑对初中生数学应用题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筛选出的391名初中1~3年级学生进行《数学应用题问卷》、《数学焦虑问卷》测试,探讨了数学焦虑对初中数优生、数困生数学应用题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1)应用题成绩性别差异不显著,性别不是影响应用题成绩的主要因素;2)数优生的焦虑程度远远低于数困生;3)数学焦虑的年级差异不显著;4)数学焦虑的性别差异不显著;5)数学焦虑对应用题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应用题教学对于理解各种数学概念、数量关系和算理是极为重要的,对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的实施离不开课堂,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一直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和采用。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什么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是决定它关键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效果的反馈者。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真正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昵?笔者从实践体验者的角度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谈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运用自编思维训练教程及元认知监控提问单对初二年级学生进行有关解答数学应用题的思维策略训练及其元认知训练。结果表明:(1)不同层次学生(优、中、差生)的思维策略训练效果显著,中、差生的效果尤为显著。(2)在思维策略训练的基础上再加上元认知训练,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解答数学应用题思维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应用题结构分析训练对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验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完全随机化等组设计。实验组采用应用题结构分析训练教学模式,控制组在同等时间内,采用常规教学模式作相同的习题练习。实验结果表明:(1)应用题结构分析训练可显著提高小学生解应用题的能力,中等生受益最大;(2)该模式训练效果与学生的智力水平呈中等程度正相关;(3)学生对该训练模式持肯定态度,反应积极。  相似文献   

12.
分数应用题是指倍数关系比较问题的分数类题,也就是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分数应用题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笔者对解分数应用题的方法、规律进行了广泛地、深入地探究,成果是一一解分数应用题的三步曲。用解分数应用题的三步曲解分数应用题,行之有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小学高年级学生为被试,选取高熟悉度的具体名词组成的联结词对为实验材料,考察不同判断模式下学习判断的准确性及预见偏差。研究发现:(1)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判断绝对准确性存在年级差异。总体来看,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即时判断和延迟判断模式下都具有较好的绝对准确性,而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在即时判断时出现显著的高估,而在延迟判断模式下具有较好的绝对准确性。具体分析正向词对和反向词对的准确性发现,在即时判断模式下,五、六年级学生的正向联结词对有较好的准确性,而四年级的正向联结词对出现高估;三个年级的学生的反向词对都出现高估。在延迟判断模式下,三个年级学生在正向词对和反向词对上都有较好的准确性。(2)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学习判断开始出现预见偏差。(3)延迟判断能够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判断准确性,减小甚至消除预见偏差。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报》1979,11(3):35-40
<正>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廿五日,西安市碑林区组织了一次小学五年级数学竞赛。这次数学竞赛分两试进行。第一试侧重考查小学生掌握算术基本概念、计算能力和一般解应用题的能力,第二试重点考查小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第二试的六个题中有四个题都是难度较大的综合应用题,这类题目用心理学家的说法,叫做问题情景  相似文献   

15.
問題 近年来,国內算术教学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多侧重一般应用题,但关于学生解答算术典型应用题的研究报导不多。算术典型应用题在小学中、高年级的算术应用题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与解答一般应用题的思维特点是不同的。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改进算术应用题的教学,和充实心理学的有关理论,都会有益。  相似文献   

16.
钱仲和   《心理科学进展》1993,11(4):44-46
1 实验思想的理解和认识长期以来,数学教学作业量大负担重,质量不易提高,一直困扰着师生,造成不少学生厌学、掉队。老师们迫切想寻求一种能较好改变现状的做法。“示例演练”的教学实验为我校开创了一条较有效的新路子。我校是1991年秋季在初一年级中开始接  相似文献   

17.
正在小学数学新课改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要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需要通过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创新思维,从多个角度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发展,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大胆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大胆探究教材中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能力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教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自一九八四年以来,在研究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同时,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教改实验和教师培训工作。通过这一实践,对教师的能力结构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总结。本文将对数学教学能力结构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些提法也适用于对其他学科的教学能力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口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年级是打好口算基础的重要时期。一年级虽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始阶段,但孩子们多多少少早有接触,如何激发孩子们数学学习兴趣,并使兴趣保持,基于这种考虑,对于计算课教学我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以下是我在计算课教学中进行的一些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三~六年级小学生数学能力及认知结构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对三~六年级昆明地区和西双版纳地区的汉族与傣族儿童所作的数学能力和认知结构发展的实验研究.结果指出:昆明三、四年级儿童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能掌握维度间的双重协调,准确地完成直观加减乘除运算.从五年级开始,儿童数学能力和认知结构出现了显着变化,儿童运用抽象推理进行维度间精致协调,开始向形式运算转化.其发展的过程是从量的增长逐步地过渡到质的变化.西双版纳地区的两种不同民族儿童数学能力发展未出现明显的差异,但与昆明同年级儿童相比,都低于昆明儿童.低年级差异尤其明显,高年级差异趋于缩小.说明早期教育对儿童数学能力和认知结构的发展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