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天主教圣母圣心会传教士在内蒙古建立的归绥公教医院为个案,从医院的建立、规模、管理、医疗活动等方面,深入研究了天主教传教士在内蒙古的医疗活动,重新评价了传教士的医疗活动对内蒙古近代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从而肯定了传教士对内蒙古医疗事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越 《管子学刊》2010,(4):F0003-F0003
<正>最近,张光明先生的《齐地考古与齐文化研究》一书,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光明先生的文集,也是他长期从事文物考古工作所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该书主要由"齐地考古与东夷文化研究"、"齐地考古与齐文化研究"、"齐地考古与陶瓷文化研究"、"齐地考古与文物博物馆学研究"四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包括海岱地区文化进程的研究,淄博地区先秦文物考古  相似文献   

3.
考古遗址公园是文化遗存保护与城市化进程的矛盾加深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遗址保护方式。由于遗址本身的公共性特性明显,仅仅依靠政府及考古文博机构的力量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公众的参与保护,公众考古也就是在处理考古学、公众、国家政府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考古遗址公园对公众考古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以"考古遗址公园对公众考古的发展"为题,通过梳理公众考古的发展历程,比较分析日本飞鸟历史公园、英国弗拉格遗址公园和我国大明宫考古遗址公园不同展示方式及特点,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公众考古学的探索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考,以期能够引起对于公众考古学的重视,将公众考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更好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齐地考古与齐文化研究》——张光明考古文集已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自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回家乡淄博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垂三十年矣,是书即为三十年来重要学术论文之结集。  相似文献   

5.
实践活动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直接改造客观对象为特征,如生产、教育、科学实验等活动,二是以达到对客观对象的某种认识为直接目的,如社会调查、考古研究等活动。这两类活动产生两类不同结果:前者是改变了实践对象形态所形成的结果;后者是不改变对象形态而形成的结果,也就是某种认识结果。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随着科技考古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盐业考古工作有了长足进步,尤其是山东寿光大荒北央、双王城等以海盐生产为主的考古遗存的发掘,为海盐考古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文作者从亲历的广饶南河崖遗址发掘为出发点,力图理清目前鲁北地区商周时期海盐考古的现状,并就某些问题做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来信用卡     
《佛教文化》2013,(1):4-4
河北佛教造像埋藏坑等入选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2013年1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位于河北临漳的“邺城遗址东魏北齐佛寺遗迹和佛教造像埋藏坑”等人选六大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8.
对内蒙古60年来的音乐理论与评论的梳理与研究,是学术研究自身发展的需要。音乐理论与评论也是具有审美价值意义的精神产品,是音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审美的精神活动,具有科学性,又自成体系(音乐评论学),与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创作、作品具有同样的独立地位,与音乐文化、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对它的研究不仅会促进内蒙古音乐理论与评论创作的健康发展,帮助内蒙古音乐理论家与评论家确立相对客观的、科学的、具有开放意义的理论与评论体系,有助于构建内蒙古音乐文化的多元格局,使其充分发挥主体的自觉性与创造性,以其特有的形式参与到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进程中,有效地促进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观念的变革与衍生。  相似文献   

9.
由著名学家苏秉奇先生倡导、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办的第二次环渤海考古座谈会鲁北考古讨论会议于12日—16日在临淄召开,四省一市及中央有关考古研究单位领导机关的60多名考古专家会集齐国故城。与会代表分别就环渤海考古的理论概念、工作方向、区域层次,  相似文献   

10.
刊中新闻     
《天风》2011,(8):32-35
会议·活动 中央统战部调研组走访内蒙古基督教两会7月8日,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率领中央统战部调研组走访了内蒙古自治区基督教两会,参观了呼和浩特市新城南街礼拜堂,并在自治区基督教两会会议室与自治区各宗教团体负责人座谈。自治区基督教两会主席、会长范承祖牧师在座谈会上汇报了内蒙古基督教基本情况。在听取各宗教团体负责人的汇报后,朱维群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龙国  百灵 《管子学刊》2005,(4):116-117
《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于2004年7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是张光明先生的一部力作。作者生于齐国故城之内,长于城阙之下。自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长期从事齐地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是国内主要从事齐文化考古研究的学者之一。他参与了不少齐国重大考古发掘,曾经主持过《齐文化丛书·考古卷》的编辑工作,发表了许多关于齐文化学术研究领域的文章,在以考古资料揭示齐文化构成和特征等方面,有着独到的理论见解,具有较高的权威性。《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出版发行,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该书共分九个部分,前三部分从时代和地域方…  相似文献   

12.
混淆概念     
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可与半坡遗址相媲美,甘肃大地湾新石器文化遗址经科学发掘显露于世1984年11月17日《光明日报》第一版这是一篇新闻报道的标题。其中有明显的逻辑错误。首先,某一考古工作的收获,只能与另一项考古工作的收获(如某一遗址的发掘)相比,而不能将考古工作的收获与作为考古工作对象的“遗址”相比。这里作者混淆了“考古工作的收获”与“考古工作的对象”两个概念。其次,如果上文中的“半坡遗址”,实际应指“半坡遗址的发掘”,那么“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与“半坡遗址(的发  相似文献   

13.
曹艳芳  尹锋超 《管子学刊》2006,(2):122-125,128
商周文化东渐是山东地区商周考古的一个重要课题,淄潍河流域则是山东地区商周考古的一个关键性区域,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丰富,从考古学角度探讨淄潍河流域商周文化东渐及其历史背景已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学诚 《法音》2010,(6):6-7
<正>(2010年6月12日)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金陵古都,法缘殊胜;国宝圣物,盛世重光。2007年初,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对南京大报恩寺遗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古发掘。2008年7月,考古  相似文献   

15.
早期全真道在山东的活动,根据以往的研究,似乎只集中于胶东半岛,沂蒙山区未见记述。然而新见考古资料《仙公山建栖真观记》揭示了早期全真道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它表明,沂蒙山区也是早期全真道的重要活动区域。沂源县安平村栖真观是早期全真道在山东地区最重要的活动中心之一,其辐射面相当大,影响西至济南,并且在当时全真道当中十分活跃,具有重要地位。这一新发现将改写山东地区早期全真道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孙勐 《中国道教》2009,(4):42-45
考古材料的发现和积累以及考古学的发展和深入,在不断地丰富、扩大和补充我们对历史时期涉及人类生产、生活、思想等方面内容的了解和认识.宗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考古和考古学密切相关.一方面考古发现和研究可补、证宗教史实,拓宽宗教学的视野;另一方面,对宗教的认识和了解可更加全面地解释相关的考古发现,从而推动考古学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介绍     
《管子学刊》2009,(4):F0002-F0002
刘兴林,男,1963年生,山东莒县人。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历史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江苏省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农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钱币学会理事、江苏省社科联理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月25日,国家宗教局在四川成都召开南方片区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研讨会。此次会议是继去年9月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召开北方片区会议之后的又一次专题研讨会。会议探讨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面临的问题,探索宗教界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途径,研究进一步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措施。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莅会并讲话指出:宗教界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考古研究所4月联合组织考古专家在对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市水库淹没区和武当山范围内的古建筑、地下文物调查中发现,武当山遇真宫前300米处有龙山文化的历史遗迹、断层和陶器。据此,这一考古发现对武当文化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即对武当文化的历史渊源由原一般从东汉时代而追溯到龙山文化所处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这次文物考查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员蒋忠毅和考古学博士研究生丛得新等6名考古专家根据道藏明代洪熙(公元1425年)年间版本《太和山志》关于“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东部的齐文化,系在传承东夷原始文化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经过西周,至迟在春秋时期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地也是在20世纪开展考古工作较早的地区之一,发掘出土的大量丰富的文物资料,为齐文化的全方位深入研究提供了大量新的信息。张光明先生自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在齐地长期从事文物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多有所获,《齐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一书就是他多年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