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以 《天风》2009,(12):10-12
有人也许认为,崇拜既然需用“心灵诚实”,何必要谈“礼仪”。但事实上,“诚于衷,形于外”的崇拜礼仪为神所喜悦。早在旧约时代,神就晓谕摩西和以色列列祖,将必要的礼仪置于崇拜之中,让参与敬拜的人有全身心的投入。新约时代,特别是在宗教改革之后,崇拜礼仪大大简化,但这不等于说,从此就可以不用任何礼仪。在崇拜中,有效的礼仪依然包含深刻的属灵内涵,是崇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本期我们约请几位比较重视崇拜礼仪的同工,分别从崇拜的内涵、功用,崇拜的历史、诗歌运用等方面作分享。盼望这样的探讨能引起教会同工们的重视,从而帮助我们领略索拜的真义,更好地带领信徒敬拜这位渴望在崇拜中与我们相遇的上帝。  相似文献   

2.
罗以 《天风》2009,(12):10-12
有人也许认为,崇拜既然需用“心灵诚实”,何必要谈“礼仪”。但事实上,“诚于衷,形于外”的崇拜礼仪为神所喜悦。早在旧约时代,神就晓谕摩西和以色列列祖,将必要的礼仪置于崇拜之中,让参与敬拜的人有全身心的投入。新约时代,特别是在宗教改革之后,崇拜礼仪大大简化,但这不等于说,从此就可以不用任何礼仪。在崇拜中,有效的礼仪依然包含深刻的属灵内涵,是崇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本期我们约请几位比较重视崇拜礼仪的同工,分别从崇拜的内涵、功用,崇拜的历史、诗歌运用等方面作分享。盼望这样的探讨能引起教会同工们的重视,从而帮助我们领略索拜的真义,更好地带领信徒敬拜这位渴望在崇拜中与我们相遇的上帝。  相似文献   

3.
罗以 《天风》2008,(14):42-43
崇拜,是神与他子民的相遇。崇拜,是一种交流,神向我们说话,我们向神回应。神向我们说话是藉着圣经上的话语,藉着神的创造,甚至是藉着人的行动;人向神回应则是透过言语、文字和音乐。在圣经真理中,有很多是言语所不足以表达而需要以声音来代替的。有时,声音里面蕴藏的意思比言语更加的丰富。  相似文献   

4.
《天风》2020,(11)
正崇拜是个人以情感在圣灵引导中按真理敬拜上帝神圣崇拜,是神向人发出邀请、与人相会;是人向神做出回应,在他面前俯伏敬拜、祈祷赞美。崇拜上主,是在圣灵的引导与圣道的启示中进行,最终使神的名得荣耀,使神的子民受益。现实中的崇拜礼仪,因着教会传统有别、牧者带领不一而有诸多不同,有的过于严肃沉重,失去敬拜的热情与活力;有的过于松散随意,失去敬拜的神圣与庄重。  相似文献   

5.
神仙是道的化身道教是一种宗教,因此,道教是有神论者的社会实体。道教徒信仰道教就是要信神和拜神。在道教徒的心目中,冥冥之中有神灵在主宰,在赐福,在护佑,或者在惩罚作恶的人。而无论是地位最高的神,或者地位卑下的鬼,都是由道衍生出来,并且是道的体现。因此,信神和拜神就是信仰道和崇拜道。道教的神,以他们是否降生到人间作为标准来区分,可以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没有降生到人类中间的,他们来自于先天,是“道之玄气”,“聚而成形”的,例如: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玉皇大帝等等。第二类是曾经降生到人间的先天神灵,他们也来自于先天,但是,又…  相似文献   

6.
那马人的山灵崇拜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材料,论述了那马人山灵崇拜产生的原因及其经历了山鬼──山神鬼──山神三个顺序相承的发展阶段,认为那马人宗教观念中由鬼到神,由自然神向社会神,由自然崇拜向偶像崇拜的演变过程是同那马人社会历史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谭静芝 《天风》2012,(9):52-54
他招呼上天下地。为要审判他的民,说:“招聚我的圣民到我这里来,就是那些用祭物与我立约的人。”“我的民哪,你们当听我的话:以色列啊,我要劝戒你。我是神,是你的神。”——诗50:4—5。  相似文献   

8.
论羌族的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原本是牧民之称号,“戎”是农耕民之称号。“羌”是牛羊崇拜和信仰的组合体,代表了羌人对牛羊神灵的自然崇拜。羌族宗教建立在万物有灵的基础上,是多神崇拜。羌绣以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及本民族的图腾纹样为常用的题材,是自然崇拜与多神信仰在手工艺术上的反映,表达了羌族人对大自然的爱护崇敬心情。 赵晓培,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9.
谭静芝 《天风》2012,(2):40-41
一般的信徒关心崇拜是出于一颗敬虔的心,到教堂做礼拜是表示神在生命中的重要性。教会的领袖大多关心安排崇拜各环节由谁负责担任,只要“负责人”各就其位——诗班、指挥、领唱、司琴都有了,那么崇拜与音乐就会顺畅自然地发生了!教会诗班可能关心献唱的水平、参加崇拜的信徒是否爱听;司琴关心诗歌有否弹错;指挥可能关心诗班在献诗时表达是否充分反映排练时的修正结果,或信徒会怎样评价自己的表现等。  相似文献   

10.
道教神仙信仰中的西王母,是一位介于“神”与“仙”之间的尊神。西王母崇拜所体现的宗教内涵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当今人民又将怎样发扬光大?本文试就此提出一些浅见,就教于方家及高道大德。一、西王母崇拜应是中国母系社会转型期的图腾崇拜和对母亲的崇拜  相似文献   

11.
利未 《天风》2016,(10):32-34
正母亲节那天,某地教会主日崇拜,崇拜程序正在进行,主礼人说:现在我们请本堂圣诗班向主献唱。圣诗班上台,诗班读词人说:我们献唱一首祝福母亲的歌。唱毕,全体诗班成员齐喊:"我们诗班祝福天下所有的妈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台下掌声雷动,不少人潸然泪下。因为这首歌唱到母亲养育儿女含辛茹苦日夜操劳,台下有些母亲想到自己一生的不容易,也就不能自禁了。等大家擦干泪,情绪平静下来,崇拜继续进行。主礼人说,  相似文献   

12.
季剑虹 《天风》2002,(12):8-9
弗3∶19 王下4∶1—6以弗所书三章告诉我们,在神那里满有一切,他是充满万有的神,在他里面没有缺乏、满有恩典和祝福,不仅如此,他还应许我们,要将他那个满有一切的“满”要充满我们。列王记下四章那个卖油还债的故事,告诉我们:能获取多少油,关键是妇人有多少空的器皿。油的止住是由于没有空器皿而决定的。从以上两处经文,神让我们看到“满”与“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所信奉的原始崇拜习俗之一。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树崇拜”类型,有的认为树木是“精灵住所”,树上有神的使者;有的认为树是“家族名字的来源”,树与宗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还有的认为树林是宗教崇拜的地方,是一个神圣的处所,“唯一的庙宇”①。中  相似文献   

14.
周以撒 《天风》2008,(16):40-42
敬拜上帝,是蒙恩的群体对拯救施恩的上帝的合理回应.崇拜最广泛的定义就是神与他子民的相遇.在相遇中,神向他的子民显现,他的子民以感恩的心回应.在这个相会里,上帝向他的子民显明他的同在,属他的民以颂赞感谢回应.这样的崇拜使敬拜者被引到上帝面前,亲近那位赐生命和使生命有意义的主.从与上帝相会的经历里,敬拜者得着能力,刚强壮胆,过着有指望的生活.本文尝试从赞美在崇拜中的必须、性质以及果效来谈赞美的事奉.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09,(12):10-10
<正>编者按:有人也许认为,崇拜既然需用"心灵诚实",何必要谈"礼仪"。但事实上,"诚于衷,形于外"的崇拜礼仪为神所喜悦。早在旧约时代,神就晓谕摩西和以色列列祖,将必要的礼仪置于崇拜之中,让参与敬拜的人有全身心的投入。新约时代,特别是在宗教改革之后,崇拜礼仪大大简化,但这不等于说,从此就可以不用任何礼仪。在崇拜中,有效的礼仪依然包含深刻的属灵内涵,是崇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本期我们约请几位比较重视崇拜礼仪的同工,分别从崇拜的内涵、功用,崇拜的历史、诗歌运用等方面作分享。盼望这样的探讨能引起教会同工们的重视,从而帮助我们领略崇拜的真义,更好地带领信徒敬拜这位渴望在崇拜中与我们相遇的上帝。  相似文献   

16.
医疗崇拜     
医疗崇拜威廉·詹姆士①认为,宗教的基本要素是“救救我!救救我!”的呼声。这种呼声可以对一个神而发,也可以对一个宗教家而发,可以来自生理失调,也可以来自罪恶与犯罪感。很多人会认为,宗教最重要的功能,是医疗的功能─—诊查罪恶的根源以及心理和生理的病症,发...  相似文献   

17.
张存信 《天风》2016,(6):54-55
正常听一些人说“愿上帝祝福你”,也常看到一些教会印发的传福音文字材料中写着这样的话,甚至有些中文译本圣经亦如此翻译。我认为这有些欠妥,故对照《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及中文译本和合版圣经,对“赐福”与“祝福”词意进行辨析、分析研究经文翻译及解析相关经文。一、“赐福”与“祝福”词意辨析虽“赐福”与“祝福”二词,在原文希伯来文中为同一词,即“barak”,在英文中亦为同一词,即“bless”,但在汉语中却有显  相似文献   

18.
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制造动乱、祸国殃民的重要手段是妖言惑众,标榜超自然神功,误导信徒搞“超自然崇拜”。李洪志的主要手段,一是把自己装扮成“最高的佛”、“释迦牟尼转世”,是所谓地球毁灭、人类末日的“救世主”;二是卖弄自己法力无边,具大神通,有隐身定物、意念搬运、思维传感等功能,能“洞察人生,预知未来”;三是许诺给修炼者小腹部装一个24小时运转不停的“法轮”,可以清理人体,有病可不药而愈,还应允“给人留下一部上天的梯子”,跟着他就可以超度到极乐世界的“天国”。其荒诞不经,不一而足。“超自然崇拜”所…  相似文献   

19.
动植物崇拜是古埃及宗教的重要内容,在埃及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尼罗河流域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古埃及宗教。由于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水平有限,产生了自然神崇拜,动植物崇拜是自然神崇拜的组成部分。动植物具有旺盛生命力的特征,使渴望永生的埃及人对沙漠中的动植物产生敬畏心理。埃及人的动植物崇拜不仅反映在埃及人的创世神话、敬拜的神灵,还具体体现在埃及人对性器观的崇拜上。这种崇拜对埃及人的哲学思想、民俗审美、建筑文化甚至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宋代的二郎神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密宗战神毗沙门天王及其子二郎独健信仰在唐末渐隐,关羽与灌口二郎崇拜却于宋代凸显出来,比邻相伴直至清代。在五代灌口神曾被蜀人当作“护国”神祗,入宋后由于王小波、李顺之乱受到牵连,一度被禁,改以川中梓潼神或赵昱替代,终复原祀。宋仁宗时西夏围攻延州,曾因突降大雪退兵,宋廷以为神佑。在《宋大诏令集》所载历次褒封中,可以见出由最初“嘉岭山神”向灌口二郎的转化,并在汴梁受到特别尊崇,政和中封为“昭惠灵应王”。由此又可见出泉州因“丘山降雪”称神的南宋“通远王”,亦可能是灌口二郎的化身,元代妈祖崇拜大兴之后隐没不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