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也许是由于出家。的。奇装异服”吧!刚刚踏进列车的门,还未坐稳定,就有许多探询的目光自四面八方向我直射过来,而久经沙场的我是脸不红、心不跳,坐阵不乱。我明白,像我们这样逆世而行的出家增人,总免不了被别人视为“异端”的。而要是不再理直气壮一点,那等于承认了别人的批判;好在我们还有一张申诉的嘴。坐在我身边的是一对着装考究,也许是刚新婚不久的年青伴侣。男人们都是特有的直率,不一会儿,我们就已是无话不谈了。“可以向您请教一些问题吗?”男青年试探性地问道。“情便!出家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经验早已告诉了我,…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练就一张铁嘴”,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作为一名教师,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如果在课堂上或别的场合不能够准确而流畅地进行语言表达,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去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教学效果也可能很差。俗话说,“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正是对那些知识渊博而表达能力差的教师的描绘。  相似文献   

3.
一、读书与听书 曾几何时“上学读书”已被“上学听讲”所取代,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将教材中的内容“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学生听,对学生的“读书”却有所忽视。久而久之,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想”,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的“思维”,剥夺了学生“读书”的“乐趣”,抑制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从长远看,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依靠教师,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终身学习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基本前提是要学会“读书”自学。  相似文献   

4.
智:最“懂”得怎样度过每一“天”。功:要想出人头地,必须下大“工”夫,出大“力”气。吹:之所以虚张声势,仅仅因为“欠”了人家一顿“口”福。吵:只恨“少”一张“嘴”。闷:不让爱“心”出“门”,心情也好不了多少。怕:“心”里一片空“白”,才六神无主。钻:一心只想去“占”有含“金”量高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有一句话叫“人情似纸张张薄”,的确,一张纸的厚度是微不足道的,“似纸薄”,很形象。很贴切。但是,一张足够大的纸,你将它一次又一次对折,它的厚度就会不断增加,它的厚度到底可以达到多少呢?这一点恐怕谁都难以想象。  相似文献   

6.
“超人”的身世 被戴上“超人”桂冠的张宝胜,本是人间父母所生,肉体凡胎。然而在作家笔下,张宝胜就成了脱俗超凡的“超人”、“神人”、“圣人”、“国宝”、“天外来客”、“外星人”、“菩萨转世”、“活佛转世”。 张宝胜1958年生于南京,本是沈姓家族的一员。无奈在那个政治斗争频繁的年代,1957年张宝胜的父亲沈厚林被打成右派,一家8口人(当时张宝胜已有了6个兄姊)生活拮据。张宝胜一生下来,就面临着困境,为了一家人的生存和张  相似文献   

7.
小王和小李旅游结婚。在列车上,小李无意中将灌满开水的杯子碰翻,“啪”的一声,杯子被摔了个粉碎。新娘小王把嘴噘得老高,眼含泪花埋怨小李:“多不吉利!”为此事两人争争吵吵惊动了列车员。列车员弄清缘由后微笑道:“咳,我当出了啥大不了的事呢,这叫岁岁(碎碎)平安!”新娘仍在嘟哝。列车员说,  相似文献   

8.
问一个问题:“用什么来品尝食物的味道?”相信任何人看到这个问题都会不屑地一笑:“多简单的问题呀,当然是用嘴啦!”是的,食物进口后,舌头上的味蕾一触碰,酸甜苦辣诸般滋味便立刻获知了。  相似文献   

9.
隔壁家小张的孩子每次期末考试,各科成绩名列前茅,还“荣升”了班长职务,近来还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不少人慕名前来取经。这不,家长会也把小张请去了,小张开场白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为孩子签约了吗?我们一头雾水。后来,听小张一讲,原来如此——  相似文献   

10.
沈阳市59岁的清洁工张天德老人,每天开着崭新的私家车上班扫马路,开轿车上班,在环卫工人队伍里,张天德还是第一人,他也因此被戏称为“最牛环卫工”,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相似文献   

11.
防紫外线眼镜换MP4、电动自行车换数码相机、十张CD换一张艺术节开幕式入场券……“以物换物”这种古老的交易方式,最近在一些城市年轻人中开始流行起来。他们自称“换客””一族,以“需求决定价值”的交换法则“以物易物”,体验“交换”快乐。  相似文献   

12.
换嘴     
蚕从小到大,要蜕好几次皮。蚕蜕皮后最大的变化,据我观察,是嘴变得特别大。足有原来的三四倍大。真的,刚蜕皮的蚕,它的“穿”着新皮肤的身子,有时候反比蜕皮前要小一些,但它的新嘴,每一次,都必定比它原来的嘴要大好几倍。所以在我看来,蚕蜕皮的过程,也是换嘴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眉县河湾村教友在改革、开放中,大搞“两个文明”建设,兴办经济实体及果菜等种植业。十多年来,这个村的128户教友。670多口人,人均纯收入由80年的480元增加到1300元,其中98户分别被评为“双文明户”和“五好家庭”,张桃桃等三名女教友被评为“尊婆爱媳”模范。由于  相似文献   

14.
李铁拐还魂     
话说西周时有个叫真(石易)山的地方,地处穷乡僻壤,遇到灾荒年景,黎民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生活困苦到了极点,只好离乡背井,外出乞讨。因这里出外要饭的人特别多,成了闻名的“乞丐乡”。“乞丐乡”有一个叫张拐子的人,本是一条壮汉,膀宽腰圆,巨眼如环,手脚粗壮,膂力过人,后因上山打柴,崴跛了脚,故人称张拐子。张拐子最瞧不起外出要饭的人。他总以为,凭着自己的气力,怎么也能够养家糊口,弄个肚里圆,为什么要去当乞丐,吃百家食呢? 不料想,有一年又遇上大旱,一连十个多月未下过一场透雨,土地裂着嘴,像冒了火,禾苗全都干枯死了。这一年颗粒不收。张拐子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在某些人的一些习惯性细小动作中,往往会显露出他的真实性格来。嘴咬铅笔或其他物品在沉思或与人交谈时,经常用嘴咬笔杆或其它物品的人,性格十分内向,好我行我素。但如果是在心急如焚情况下,做这些小动作,是借以掩饰自己的心情,如被“逼”急了,也会大发雷霆、怒不可遏的。  相似文献   

16.
妙用“歧义”见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言语交际中如果有“歧义”现象,就会阻碍信息的顺利交流,妨碍交际目的的实现,轻则闹笑话,重则造成恶果。但是,有些智者在特定场合、特定情况下,根据交际的特殊需要,却有意制造歧义,巧妙利用歧义,收到了出奇制胜、超乎寻常的表达效果,表现出高度的思维机智,高超的语言技巧。“嘴不好”和“眼下没什么”——巧嘴媒婆巧说媒有个姑娘因嘴唇上缺了一块,一直嫁不出去;有个小伙子也因没鼻子一直娶不到媳妇。他们虽然相貌都有缺陷,但找对象却有一个共同的条件:不要残疾的。有个巧嘴媒婆却有心把他们撮合到一起。想什么办法呢?且看媒…  相似文献   

17.
印度佛教大师身边有一个整天喜欢发牢骚的弟子,一天,大师吩咐这个弟子去买些盐。待弟子回来后,大师让这个弟子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并叫他喝了。大师问道:“味道如何?”弟子咧着嘴说:“苦!”大师又让他再抓一把盐放进附近的湖里,等弟子把盐倒进湖里后,大师又让这个弟子再尝尝湖水,弟子尝后,大师问道:“现在味道如何?”  相似文献   

18.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这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到的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将其写进一份国家级的纲领性文件,再次强调了“一日生活即课程”的重要性。在实施《指南》的过程中,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的理念从字面上虽已被老师们理解,但是在行为转化过程中总是不容易,要让教师的观念真正的转变为他们的自觉自发行为,什么切入点是最适应的呢?  相似文献   

19.
书香女人     
“我心目中的女性形象是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这是台湾著名诗人痖弦说过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20.
我越来越发现,身边那些衣食无愁,日进百金的朋友们竟成了“苦吟派”,他们挺着富有的肚子抓耳挠腮、愁眉苦脸,一嘴的牢骚,一腹的怨气,一副“最近比较烦”的样子。我问他们怎么了,他们没好气地说,没有一件顺心的事儿,真是愁死人。  的确,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让人不满意,不顺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可是,你甘愿这样苦恼下去吗?你不想改变一下你的情绪吗?其实,快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关键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心境去看问题。  这种心境应该是平和恬淡的,是静如止水的。现代生活、市场经济、信息时代,处处充满了诱惑。有的人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