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俞伟忠 《天风》2011,(5):6-8
三.教会提高专职教牧同工待遇的必要性 1.是保障教牧同工现实生活的需要 要使教牧同工能"专心以祈祷传道之事"为念,那么保障教牧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十分重要的。《哥林多前书》9章7节说:"有谁当兵自备粮饷呢?有谁栽葡萄园不吃园里的果子呢?有谁牧养牛羊不吃牛羊的奶呢?"从经文可以看出:教牧同工拿教会的工资是合乎圣经真理的。因为教牧同工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的家庭,也有亲戚朋友,礼尚往来,也需要生活。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5,(7)
<正>关怀生命,就是要让生命在身体、心理、灵性方面得到整全的成长和发展,其中包括灵性生命、精神生命等,都是不容忽略的。如刚刚发生的"东方之星"轮船翻船事故,我们在为死者祈祷哀悼的同时,也需要对死者的亲人进行生命关怀和心理辅导,及时舒缓他们的情绪,抚慰他们的心灵。在牧养辅导上,要使牧养和辅导与生命关怀结合起来,改变以前在某些方面只有牧养没有关怀的单调模式。这也是今天教会圣工要加强的一个维度。所以,今天的教会牧养和辅导的新模式应该是:牧养加关怀,辅导加关怀。  相似文献   

3.
郭玲 《天风》2024,(3):53-55
<正>教牧人员通常是教会内负责牧养的牧者,自蒙召奉献开始,他们就担负起牧养、关怀和辅导基督群羊的责任,而教牧人员自身是否需要被牧养、关怀和辅导呢?如果需要,谁来牧养、关怀和辅导他们呢?教牧人员是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承接着超越身体的灵性生命工作的特殊人群,他们也会出现灵性低潮受伤(spiritual low tide injury)的经历,并且比普通信徒受到的影响更深。因此,教牧人员的灵性低潮受伤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种现象,是他们心灵深处的呐喊。  相似文献   

4.
牧者自牧     
沈承恩 《天风》2009,(3):54-55
谁是牧师工作的第一个对象?或者,谁是牧师牧养的第一人? 是牧师自己,牧师要牧养群羊,首先要自牧.2008年的((天风>开辟了一个栏目,叫自牧园.这个园地就是让我们做牧师、传道的可以发表一些自省、自勉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陈逸鲁 《天风》2002,(2):50-51
“教牧辅导”(Pastoral Counseling)在当今牧养学上有着重要影响。亦是现代西方心理学和心理辅导在教牧学上的反映。近20年来在神学教育中得到,海外大多数教牧人员或多或少都受到这方面的训练,中国教会在城市牧养中也应积极吸取这方面知识,并通过此了解当代教会在神学上尤其是人论上的发展和变化。首先教牧辅导在神学上有着几个主要原则: 1、完整的人观教牧辅导认为人由灵、魂、体三者构成,并且强调灵、魂、体  相似文献   

6.
吴志福 《天风》2016,(10):18-19
正教会所提供的信息绝对不可能比网络上的更丰富,这就要求教会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供纯正有用的属灵信息。在当前教会里,有这么一群信徒,他们越来越少参加团契、查经班,有的甚至连主日崇拜也很少去了。问其原因,常会听到"教会的讲道太贫乏"、"这种‘大锅饭'的牧养吃不饱"、"现在网上信息那么丰富,在网上听  相似文献   

7.
肖安平 《天风》2016,(10):30-31
正爱的辅导是用基督的爱关怀、辅导、牧养、帮助人。在此是基督教的一种生命关怀方式:生命关怀与教牧辅导紧密结合,牧养加关怀,辅导加关怀,并且注重爱的辅导。这可以成为今天求索的一种教牧辅导新模式和教会牧养新方法,以加强生命关怀,促进教牧辅导的高效,提高教会牧养和生命关怀的质量以及教牧辅导的帮助转化能力。爱的解读:十架之爱有人给"爱"这样一个解释:十字架样式的爱(参约壹4:10)。这对爱作了深刻的理解。此爱是神圣的,有爱的特殊意义即爱的赎价:爱的赐  相似文献   

8.
包智敏 《天风》2010,(4):60-61
<正>《服侍可以不流泪》定价:15元教会进书可享折扣网上订书www.ccctspmbook.org作为教会的牧者和传道人,一生都在牧养和辅导他人,但是谁来牧养他们?其实他们也需要关怀,他们是一批活在巨大压力之下的人——如果他们没有在圣灵中得安息的话!  相似文献   

9.
肖安平 《天风》2006,(7):34-35
作为牧范,教牧人员不仅在灵性上, 而且在道德上、生活上要有更高的要求。他们是供应羊群灵命需要,带领信徒过好实际生活的牧羊人, 就当效法基督,成为“好牧人”。今天中国教会要想让信徒的生活过得更好,更荣耀主,提高他们的素质, 就应该首先提高带领信徒的教牧人员之灵性、道德等各方面水平和素质。因此为了建设好中国教会,牧养好羊群,树立形象,教牧人员就应该不停地加强学习,追求、操练和提高属灵知识,特别是在各种挑战和试探面前,要经得起考验,不断提高道德水准和灵性修养,进一步完善自己,见证主,荣耀主。下面我就重点谈一谈教牧人员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0.
叶东升 《天风》2009,(10):66-67
不同职业的人,他们的工作方法各有不同之处。老师有老师的教学方法,农民有农民的耕作方法,神的仆人也当有一套牧养的方法。当然牧人的牧养不是职业,而是来自上帝呼召的神圣使命——天职。  相似文献   

11.
董延奎 《天风》2023,(9):46-47
<正>上帝设立日有昼夜,月有朔望,年有四季,为天地万物、宇宙万象创建和谐,谱就韵律。人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和样式被造,且有灵,宇宙万物都有神创造的规律,教牧人员应存敬畏之心回应上帝的创造,建立教牧人员的韵律生活。教牧人员普遍有较高的劳动强度和较大的牧养压力,查经证道、信徒探访、红白两事、教会圣礼,频率高场次多,面对教会的事工安排和信徒的信仰需求,常感身心疲惫,灵命匮乏。似乎每天忙忙碌碌而又一无所成。一句“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很多教牧人员的感叹。  相似文献   

12.
任军海 《天风》2003,(2):26-27
语言是人类相互间沟通的工具,作为一个牧者,关怀一个人,或者劝勉、安慰、辅助一个人,必须要借助语言,“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赛50:4)。但语言是有极限的,所以需要借助身体语言来弥补,本文根据圣经谈四个方面的身体语言。  相似文献   

13.
“好牧人与羊”的比喻,对于每个信徒都是耳熟能详的事;对于传道人,更是讲烂了的题目。这个比喻道出了传道人的职责,要对信徒“关爱、眷顾”等。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传道人所面对的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人,是一种动态的生命。既然是活生生的人,就必然有七情六欲,会对外界的影响产生喜、怒、哀、乐等反映。  相似文献   

14.
教牧的本分     
作监督的必须无可指责,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有节制、自守、端正。乐意接待远人,善于教导,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温和,不争竞,不贪财,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怎能照管上帝的教会呢?初入教的,不能作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作执事的也是如此,必须端庄,不一口两舌,不好喝酒,不贪不义之财,要存清洁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奥秘。这等人也要先受试验,若没有可贵之处,然后叫他们作执事。女执事也是如此,不说谗言,有节制,凡事忠心。执事只要作一个妇人的丈夫,好好管理儿女和自己的家。因为善作  相似文献   

15.
余江 《天风》2007,(13):27
为福音而献身的人,大凡需要经过神学院系统性的造就,此乃若干年可以完成的事;身为群羊的牧者,还必须在教会的实践中造就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终生需要操练的功课。一、领人归主,先要与主建立良好关系德国当代神学家潘霍华在《团契生活》一书中指出:“不能独处者,不宜参与群体。”他认为不懂得与上帝独处的人,不宜带领信徒。这句话对每一位牧者,是至理的名言。传道人面对的是广大的信徒,倘若不能独自面对上帝,每天与上帝单独地交谈,怎能牧养信徒的灵性生命,带领他们认识上帝?圣经启示我们:上帝是乐意听祷告的父亲。牧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世界,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类知识的进深如同原子裂变那样快捷,人类各种生活的平面与空间都在不停顿地拓展,但由此人类自身所产生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麻烦。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竞争激烈,社会生活形成了高度的商业化、物质化,社会中的人要面对社会、家庭、工作、学习、婚恋等各类压力,人的  相似文献   

17.
冯淑仙 《天风》2022,(2):54-55
<正>一位认识多年的牧师来电找我咨询。她在某市中心的一间福音堂服侍,与两位传道一起牧养约一千多名信徒,工作十分繁重,加上她做事认真,总要亲力亲为,又在教会楼上住,所以一周七天都在工作,几乎没有休息。好在她的女儿已经在外地读大学,丈夫和母亲帮忙家务,家事不用她太操心。  相似文献   

18.
冯淑仙 《天风》2022,(1):49-51
<正>教牧同工总是关怀众弟兄姊妹的需要,除了灵性上的喂养,还包括生活上的帮助、情绪上的安慰,牧者们一般都存在着浓浓的"助人情结"。一天,一位曾经是神学院学生、现已是教会主任牧师的弟兄给我发来微信求助:"老师,我最近十分疲惫,浑身无力,精神状态很差,睡眠质量不好,早上起床也比较困难,每天勉强去教会上班,总是感觉头昏脑涨的,提不起劲来,胃口不佳,也不愿说话。可是案头满满的工作在等着我,我还要预备讲章,还要打起精神接待来访的弟兄姊妹,我觉得自己快倒下了!请您给我看看,我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应该如何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王从联 《天风》2022,(4):46-47
<正>“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正像基督待教会一样。”(弗5∶29)圣经把关顾身体健康提到如此高的地位,着实令人惊讶。基督以圣爱待教会,洁净教会,使教会“毫无玷污、皱纹等类的病”(参弗5∶27),人们也应当以正确的方式保养顾惜自己的身体。作为教会牧者,如果拥有健康的身体,不仅在牧养中能有更饱满的精力和体力,也能为信徒树立榜样。  相似文献   

20.
林雪媛 《天风》2011,(3):36-39
近年来,中国信徒数量与素质都在不断提高。至2005年,中国内地共有5.5万所礼拜堂。但相比5.5万所礼拜堂,牧者的数目却只有3700人左右,换句话说,平均一位牧者要牧养15多所教会。根据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教牧人员的工作量常常是超负荷的,过度的工作会导致教牧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欠佳,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有一定才华的传道人英年早逝的现象,这也在提醒我们的信徒应当多关心传道人的生活与身体,同时也在提醒我们传道人本身当注意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