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成功妙对     
民族英雄郑成功从小酷爱读书,他的父亲郑芝龙却愿意他习武。有一次,郑成功随父亲乘船扬帆游览,船内笛箫弹唱热闹非凡。郑成功却躲在一角落里看书。其父不悦,指着旁边一只摇橹的舢板,出一上联让他对: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这上联一语双关。“橹速”,是隐喻三国时期周瑜的谋士鲁肃;“帆快”,是影射汉高祖刘邦的部将樊哙。其含义是说文官不如武将。才思聪敏的郑成功,在演奏弹唱喧闹声中,片刻便对出下联:八音齐奏笛青难抵箫和。这下联也是一语双关。“笛青”是指宋仁宗驾下的一员大将狄青;“箫和”是指刘邦时的丞相萧何。其含义是说武将不如文…  相似文献   

2.
在台湾,祭祀郑成功的地方有所谓的官庙、纪念堂、宗祠家庙以及一般的民间庙宇百余处,即使动机或目的不同,然而信仰者众,蔚为潮流。本论旨在探讨"郑成功信仰"有别于一般华人信仰所独具之政治性功能,"郑成功"于不同主政者(清代与日本统治台湾时期)的重新诠释下,皆符合当代的国家利益,而成为精神教化的代表甚至是爱国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时代,如何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是深圳基督教会安身立命、健康发展之要务,也是深圳市基督教两会一直以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圳基督教会也与深圳这座城市同步发展,从"乡村型"教会逐渐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型"教会。进入新时代,如何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是深圳基督教会适应社会、健康发展之要务,也是深圳市基督教两会一直以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信仰的力量     
天蛟 《天风》2018,(5):17-18
"停止信仰上帝,就等于停止呼吸"2018年元旦,寒潮毫无征兆地席卷而来,使得安徽省多个地区温度骤降,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降临合肥,整个徽州都被白雪笼罩着。  相似文献   

5.
陈建军 《天风》2011,(6):38-40
"特会",顾名思义,是指非经常性聚会,是教会所举行的非日常活动。它是教会传福音和牧养工作的有益补充;但教会中也有不同的观点。本期话题将讨论"特会"现象,希望引发教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陈宗荣 《天风》2018,(5):4-5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有必要重点讲清楚"六个不是"。第一,宗教中国化中的"中国"不是单单指传统中国,更重要的是指当代中国。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旧的矛盾解决后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新矛盾仍在变化,事物一旦停止变化,就会死亡,宗教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7.
渊声 《天风》2010,(7):63-63
问:我信主多年,明白一些基本要道,在主的光照中自己的价值观较过去也有了很大改变,所以我觉得自己已经重生了。但是,偶尔我也会软弱甚至犯罪,心里挺痛苦的。今天读到《约翰一书》3章9节说:"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我就怀疑,我是否真的是"从神生的"?重生之人还会犯罪吗?请赐教!主内姊妹:小欣  相似文献   

8.
"耶和华的证人"这个宗教派别禁忌输血。如果医生未经这种病人同意就给他们输血,他们就会告医生侵权,而且往往胜诉。虽然法庭的判词中也会提到"宗教信仰"、"宗教信念"等,但实际上这样判决的根本法理基础是病人对自己的治疗手段有知情权和选择权,而这种权利与信仰无关。法院在这里保护的是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而不是信仰权或宗教权!宗教信仰的内容不能成为法官判案的依据。不问缘由,先把自杀者救过来再说,这个道德准则正是来自无神论。当不同的信仰相互冲突时,法院认定事情性质的标准只能是无神论的。  相似文献   

9.
李嶷 《中国宗教》2014,(7):75-77
一叶孤悬的海南,在交通不便的古时,大约也只有靠"远来谪宦、飘蓬逐客"来传播中原文明。时至清代,这种局面也未曾有太大的改观。"万里琼州路,凄凉独去船。"(清·孙枝蔚:《送丘曙戒侍讲赴岭南》),可以想见时人去琼州(海南的古称)的凄凉心境。可是海南又被称为"琼岛":"琼"为"美玉","琼岛"即是"仙岛",所谓"琼岛会群仙",  相似文献   

10.
陈丰盛 《天风》2011,(5):59-60
"被奉献"的尴尬 一位刚从神学院毕业的温州传道人,被邀请回到自己成长的教会服侍。毕业之前,母会就已将"邀请函"发到学院,要求他务必回母会侍奉。毕业典礼之后,他第一时间赶回家乡。母会遂召开堂务会决定正式聘任他为驻会传道。几个礼拜后,教会几位资深的负责同工来到他的住处,要与他签订驻会服侍的"协议书"。"协议书"上罗列了不少传道人服侍的范围和职责,显然是该传道乐意努力的。  相似文献   

11.
韩愈 《天风》2013,8(8):52-53
"职场困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少人的通病,甚至传道牧者也会遭遇服侍危机。可喜的是,教会如今越来越关注"工作"这个话题。以往基督徒讨论工作往往聚焦于:工作的重要性、工作的意义以及如何在职场上游刃有余等话题。本文则从基督徒所熟知的圣经"十条诫"出发,反思基督徒工作观的若干误区,从而讨论我们应当如何去界定工作在生命中的位置,以及如何从圣经中找出合神心意的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中国伊斯兰教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研讨会"经过两天认真而热烈,有时甚至是激烈的研讨,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会,有一个很好的题目,有比较宽阔的眼光,在多层面上研究了中国穆斯林在当前社会条件下如何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为国家战略做贡献的问题。研讨中提出了许多闪烁着担当与责任,智慧与追求的真知灼见,我收获很大,相信大家也是收获很大。  相似文献   

13.
王荣伟 《天风》2012,(6):26-27
广安市位于四川省东部,素有"川东门户"之称。1904年福音传入广安,英国传教士易兴传等在广安北街购买张家库房改作教堂,即北街福音堂。时属"中华圣公会川东教区广安联区",差会属"内地会"及"圣经布道会"。1989年,北街福音堂进行了改造……在福音传到广安百年之际,广安基督教会在城南征地8.5亩,筹资320万元.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4,(2):18-20
经文:《哥林多后书》1章3节至11节11章22节至30节苦难是人生一大奥秘,人人都会遇到,但不是人人都能了解。人生有许多痛苦:生老病死、工作劳苦、失业破产、婚姻失败……耶稣也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参约16:33)一、苦难的现实意义1.赐各样安慰的神"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林后1:3)有些人以为,神安慰我们,我们的困难就会自动消失。但这样只会使我们为了消灾解难才寻找神,而非出于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5.
经文:《哥林多后书》1章3节至11节11章22节至30节苦难是人生一大奥秘,人人都会遇到,但不是人人都能了解。人生有许多痛苦:生老病死、工作劳苦、失业破产、婚姻失败……耶稣也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参约16:33)一、苦难的现实意义1.赐各样安慰的神"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林后1:3)有些人以为,神安慰我们,我们的困难就会自动消失。但这样只会使我们为了消灾解难才寻找神,而非出于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与基督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一个无神论者对基督教义的认同,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表现。陈独秀区别基督教(教义)与基督教会是两回事,又把基督教义一分为二:"有罪"与"赎罪"不能自圆的矛盾,将使其失去存在的价值;博爱、牺牲等美德为世界人类所共有。为了振兴中华民族,从异文化中吸取耶稣无私奉献的伟大人格精神,作为他组织政党的精神基础。认为宗教性是无"信神"内核的信仰,它可以促进社会进化,也可为因循守旧所用。  相似文献   

17.
凡事都能?     
黄幸平 《天风》2012,(7):46-47
不止一次地听到"大有信心"的弟兄姊妹,在祷告会、在赞美会、在医治布道会上,高声大喊:"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尤其是拿"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这句话来做宣告式祷告,他们特别有信心地认为,  相似文献   

18.
陈丰盛 《天风》2011,(3):58-59
一、以"忙"为荣的陷阱在我国沿海的各个城市里,忙碌成为人们的标志。细心观察,在城市中能休闲度日的不外乎以下几种人:老年人、病人、抱在手中的孩子。一般的青年人、中年人,都是很难偷得半日闲。任何一个正常的青年人或中年人被问及生活的时候,都会说"忙"。若回答说"闲",大概都会遇到质疑的目光。当然,大家都喜欢称自己忙,但也没有几个人会忙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19.
郭为 《天风》2017,(8):47-47
这几年在神学院读书,每年一到四月,每天起床的闹铃就会换成窗外清脆的鸟鸣声。有一次我观察到,大概清晨三点开始,就会隐约听见一两种鸟鸣声,不多一会儿,其他的鸟儿也被陆续唤醒,加入到迎接清晨的队伍里。"地上百花开放、百鸟鸣叫的时候已经来到,斑鸠的声音在我们境内也听见了。"  相似文献   

20.
李世峥 《天风》2013,(10):36-37
《诗篇》第15篇,是诗人大卫所写的训诲诗,他以自问自答的写作方式,将上帝子民在圣殿崇拜中应有的态度及日常生活中应有的追求勾勒出来。开头,诗人提出问题——"耶和华啊,谁能寄居你的帐幕?谁能住在你的圣山?"接着,诗人给出答案——"就是行为正直,作事公义,心里说实话的人。他不以舌头谗谤人,不恶待朋友,也不随伙毁谤邻里;他眼中藐视匪类,却尊重那敬畏耶和华的人。他发了誓,虽然自己吃亏,也不更改。他不放债取利,不受贿赂以害无辜。"最后,诗人预告结果——"行这些事的人必永不动摇。"诗人提到的这些品格,大多也会出现于别的章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