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俊 《现代哲学》2007,(3):120-126
西方基督教神学对生态危机的反思,始于回应来自基督教神学外部的批判,这些批判针对的是支撑现代科技发展背后的基督教理念。与此相应,基督教神学一方面立足于圣经和教义为基督教传统辩护,另一方面以JohnCobb为代表的神学家也在谋求,在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背景下改变基督教神学的传统、思考神学未来的发展走向以及如何回应当今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8,(6):57-57
基督教中国化是中国基督教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自立运动"到"本色化探索",再到"三自爱国运动",尽管以往这些努力往往被称作"本色化""处境化",但其根本目的无不为了基督教的中国化。1998年,在丁光训主教的推动下,基督教全国两会开展了"神学思想建设",目的是从神学思想上建立中国教会的自我。这些事实说明,基督教进行中国化的努力一直在路上。  相似文献   

3.
西方基督教会关于生态与环境问题的争论●段琦当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所热切关注的问题。西方基督教各派也对此作出各种不同的反应,由此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生态神学,又称绿色神学。生态神学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有人将其分为:管理神学、生态神学(狭义的)、过程神...  相似文献   

4.
刘金光 《中国宗教》2014,(10):58-59
谈论中国基督教的所有问题,离不开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中国基督教的神学问题。神学对于基督教来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神学思想的导向决定了基督教向信徒传播教义的导向。神学思想能否与时代精神相一致,直接影响到基督教的信徒能否与时代相契合、相适应、相协调。众所周知,在几种外来宗教当中,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最短的。在1949年之前,它是外国差会的子会,被称为"在中国的基督教会",并没有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李栋 《天风》2018,(9):32-33
几年前在"基督教中国化"这个问题被提出时,我就在思考: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现今中国教会是否在中国化上存在问题?怎么做才叫中国化?三自爱国运动进行了60多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的深入,在实现了"自治"和"自养"以后,我们又看到了自身讲台宣讲中的问题,即"自传"的滞后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的脱节,于是自1998年底又开展的"神学思想建设"提出将"三自"落实到"三好"——这些不就是基督教中国化的深入吗?连学者都认为:"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的主张,也就是基督教中国化最现实的神学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当代基督教神学家莫尔特曼对中国传统道家思想中"道"之概念的理解,阐释推演出莫尔特曼"道一生万"的神学体系及逻辑进路,并在"道法自然"的道家生态观视野下认识莫尔特曼的生态神学,得出莫尔特曼神学乃西方基督教思想中国化之范例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国内新闻     
《天风》2013,(5):58-61
<正>2013年5月刊会议活动中国基督教两会神学思想建设宣讲团工作会议在沪召开2013年3月26日至27日,中国基督教两会神学思想建设宣讲团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神学思想建设宣讲团成员,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督教两会负责同工近八十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回顾了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十周年纪念大会提出的经验,解释了《中国基督教两会神学思想建设宣讲团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提出立足圣经是神学思想建设的基础;坚持三自原则是推动神学思想建设的前提;健全的基督教两会是推进神学思想建设的组织保证;回应现  相似文献   

8.
《天风》2020,(8)
正三、问题意识是神学研究的导向神学理论研究是中国基督教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而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将基督教神学思想中国化研究引向深入的关键。在推进基督教神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研究与当下实践的进程中,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做进一步的解析思考,着力推动解决中国基督教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陈伟 《天风》2018,(9):34-35
如何推进基督教中国化?教会文艺的中国化是可行之路。杭州思澄堂近年来尝试将民乐、戏剧、民族服饰引入教会崇拜生活,深受信徒喜爱2018年6月《天风》"众议苑"栏目的议题是"谈谈基督教文艺的中国化",刊登了来自教会的牧者同工及专家学者的文章,大家纷纷就"基督教文艺中国化"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思考、方向、思路等。笔者看了颇有感受。基督教中国化是当下中国基督教界的主旋律。从国家层面到基督教全国两会、各省市基督教两会,都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研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王雷 《天风》2018,(5):13-14
运用中国本民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来承载信仰、弘扬福音,使我国的教堂建筑逐步地走向中国化、本土化,这是福音本色化和神学处境化的具体实践和运用。走中国化道路是基督教在中国处境中安身并发展的必由之路。基督教并非"土生"于中国,却可以在中国"土长"。我们可以采取多种不同方式使基督教逐步融入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彻底抛弃洋教的帽子。  相似文献   

11.
各地消息     
《天风》2019,(9)
<正>山东省基督教两会于2019年7月21日至24日,在济南召开神学思想建设宣讲团培训会议。讲员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基督教中国化的大神学意识"为主题进行讲座。本次培训为继续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深入推进省基督教两会神学思想建设成果转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鲁塞尔的生态女性主义神学思想植根于基督教传统神学和女性主义思潮,所以在她的思想中既可见传统神学的痕迹,又能找到近现代女性主义运动的因素;同时由于她深受民权运动、解放神学等社会运动的影响,其思想中还包含着对阶级压迫、种族歧视等社会不公现象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00,(3)
为帮助更多的同工、同道认识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的重大意义,制订和落实神学思想建设规划,提高中国基督教整体神学思想水平,1月16、17日,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推进小组在江苏信德大厦举行工作会议。中国基督教两会名誉主席、会长、神学思想建设推进小组组长丁光训主教、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罗冠宗同工、中国基督教协会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神学教育深远地影响着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神学教育就是要培养合格的中国教会人才,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建立符合中国教会处境的神学理论。神学教育不是闭门造车,不能脱离中国文化和处境。如何透过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神学思想、探究神学理论、践行信仰教训是神学教育在新时代要重视和着力的方面。明晰神学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利于让神学教育成为坚持基督教中国化方向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阐述韦卓民有关基督教中国化神学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处境,随后探讨韦卓民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和教会实践,最后总结概括韦卓民基督教中国化神学思想的重要意义。本文指出韦卓民有关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想和实践既为当前正在推进的基督教中国化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珍贵神学素材,同时他在基督教中国化方面的思索和实践方法也颇富启发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6.
赵鑫 《天风》2014,(9):46-47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1768-1834)现代基督教的学者几乎一致推崇施莱尔马赫为现代神学之父。他被尊称为"教会之王子",是基督教思想史上极少见的一位巨人,也是自加尔文以来最有影响的神学家,以及现代宗教和神学思想的奠基者。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理性、推理、验证等方法论在自然科学、哲学等领域取得瞩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正>教会发展与神学教育人才培养密不可分。坚持正确办学方针是中国基督教神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是上帝给每个神学教育者的责任、托付和使命。今天我们需要很好地思考中国神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方针、道路、办学模式、课程设置、与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相关的神学课题及其中国化等思想理念,以便能达到办学目的,办好神学院校,真正培养中国教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牧养和管理好中国教会。本文主要从教育学、神学教育和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史的进路来  相似文献   

18.
论点摘编     
中国基督教要有自已的神学 3月2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基督教“两会”名誉主席、名誉会长丁光训主教在“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推进小组”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基督教要健康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神学。中国基督徒应该始终与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这是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4,(9):18-23
2014年8月5日至6日,纪念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60周年暨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来自各地的教牧同工和学者齐聚一堂,以"基督教中国化"为主题,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中国社会、教会建设与神学思想建设等方面探讨中国教会未来的道路。本刊摘录了主要论点如下,与读者共享。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总干事(代)阚保平牧师:自治的目标是实现自主办教,关键在"办",教会要发挥现有体制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当代基督教与科学关系的新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督教与科学在历史上的对立,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自从近代自然科学从基督教神学的体系中摆脱出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以来,一直伴随着同基督教神学的冲突和斗争。基督教神学对科学进行了残酷的压制和摧残,阻碍了科学的发展,科学也理所当然地把基督教神学视为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