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风》2017,(10)
正新约圣经并排版(六对照)新约圣经并排版(六对照)由香港圣经公会提供版权,本书借着不同译本的翻译,旨在帮助读者更加完整地理解圣经经文的意思。通过不同译本的互补,更加深入地解析上帝的话语。是一本适合神学生、教牧人员以及信徒日常使用的研经工具书。  相似文献   

2.
《天风》1996,(12):14-15
主要中文圣经译本 《和合本圣经》 1919年的官话和合译本是中国教会使用最为普遍的译本,包括直排繁体字(神版与上帝版)、直排串珠圣经、横排简体字、新标点和合本(1989年)等新版圣经。 该译本是由美国长老会,美国公理会、内地会、英国伦敦会的五位传教士历经29年(约1890—1919)的艰辛翻译而成。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天风》2016,(3)
正《当代译本圣经》《当代译本圣经》由国际圣经协会提供版权,旨在用准确、自然、流畅的中文表达圣经精义,同时该版本尽量保持了圣经原文的风格和特色。本译本的特点:表达方式和用词尽量符合现代中文习惯用法;按现代翻译原则和惯例翻译圣经中的人名、地名;标点符号以现代汉语标准执行;经文翻译中使用言简意赅、生动传神的俗语;参照原文,对一些不按时间和发展顺序记录的事件,本译本适当做出调整,使内容更通顺清楚。《当代译本圣经》经版权方多次修订,最新版目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5,(5):42-42
中英文电子圣经简介内有五种版本圣经:定价10元(包邮)中文和合本圣经(神版和上帝版两套)现代中文译本GoodNewsTranslation(英文好消息译本)NewRevisedStandardVersion(英文新修订标准版)主要功能有:多窗口对照不同版本同步阅读;经文(词句、主题等)查找,功能强大,胜似《经文汇编》;笔记、荧光笔与书签的功能,供您随时作标记和读经笔记;输出功能可以让您任意选择经文,用以引用或者打印。  相似文献   

5.
赵建敏 《天风》2023,(1):45-48
<正>现今,天主教中文新旧约圣经有两个全译本。一个是《思高译本》,由香港思高圣经学会参照圣经原文译出,于1968年出版全译本。《思高译本》以学风严谨、忠信原文、语风沉稳独具特色。《思高译本》也是第一个中文圣经全译本。另一个中文圣经全译本是《牧灵圣经》,由天主教国际圣经学会和圣母圣心爱子会共同翻译,于1998年出版发行。顾名思义,《牧灵圣经》以牧灵为宗旨,用现代语言风格,辅以牧灵性理解注释,也深受信徒欢迎。相对新教而言,天主教中文圣经全译本出版较晚。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7,(3):66-66
<正>新汉语译本由汉语圣经协会历时16年翻译制作。该译本忠于原文又贴近生活,结合了近代圣经研究的成果,文字直接流畅,传译原文的信息内容准确,符合原文的思想、感情色彩和语言风格。新汉语译本特点:一、译文和译注两者兼备,方便读者在读圣经的同时自行查考、研读经文。二、每卷书前做简介,涵盖历史背景、神学主题、文学特色和相关生命信息,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圣经文本思考。《新汉语译本/和合本(对照版)》(新约全书)以并排方式为  相似文献   

7.
赵晓阳 《天风》2010,(3):55-55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在中国的翻译最早可推至唐朝。圣经在中国的翻译,从语言角度可分为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两大类。汉语译本从语体角度可以分为三类:一、文言译本,即深文理译本;二、半文半白译本,  相似文献   

8.
张存信 《天风》2016,(6):54-55
正常听一些人说“愿上帝祝福你”,也常看到一些教会印发的传福音文字材料中写着这样的话,甚至有些中文译本圣经亦如此翻译。我认为这有些欠妥,故对照《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及中文译本和合版圣经,对“赐福”与“祝福”词意进行辨析、分析研究经文翻译及解析相关经文。一、“赐福”与“祝福”词意辨析虽“赐福”与“祝福”二词,在原文希伯来文中为同一词,即“barak”,在英文中亦为同一词,即“bless”,但在汉语中却有显  相似文献   

9.
1708年,法国传教士白日昇与其中国助手徐若翰共同写作了汉语《圣经》,这是汉语史上首次出现大规模的译经工作,该《圣经》包括四福音书单列本及合参本两种版本,有关两种版本的内容、关联及其与二马译本之间的关系,已有学者做了相关研究,遗留的问题是:合参本是白、徐共同书写亦或徐若翰一人而成?合参本内容为自行杂糅还是翻译自现成的西文福音书合参本?白、徐译本直接为二马译经所参考,对后世汉语译经产生了不言而喻的影响,然而白、徐译本与前人成果有何关系?是否参考过其之前的中文《圣经》?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一说明,并梳理出早期汉语《圣经》译经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0.
书评书介     
《天风》1995,(8):41-42
即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出版的中英文对照新旧约圣经,是中国基督教协会取得联合圣经公会的版权许可后在国内出版发行的。这个版本的中文译本是采用《新标点和合本》,英文译本采用的是《新修订标准本》(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简称为NRSV)。在这里谨向读者简要地介绍一下这两种译本。  相似文献   

11.
包智敏 《天风》2009,(5):26-28
今天我们手中的圣经是1919年出版的,称为"和合本"(UNION VERSION).和合本圣经的翻译综合和吸收了当时已经翻译的各种中文圣经版本(多为文言文和地方方言译本).基本上按照1885年出版的圣经英文修订版(RV)为蓝本翻译的,而圣经英文修订版又是在圣经英语钦定本(又称雅各王版KJV)基础上修订的,同时,和合本圣经还是许多不同宗派背景的基督徒专家联合参与的一项工程,故称为"和合",即"联合"之意.这项翻译工程浩大,从1890年在上海举行的传教士大会决定共同翻译联合圣经译本,到1906年完成新约部分,至全部完成定稿,并于1919年全书出版,历时达29年之久.和合本圣经的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对教会而言,而且对当时中国社会有识之士正在推广的白话文而言,也是一件大事,曾获得"白话文先驱"的美誉.译经委员会把"信、达、雅"作为经文的翻译原则贯彻始终,使和合本圣经既通俗流畅,又有庄重的语感之美,成为今天全球华人基督教广泛使用的译本.目前虽有多个中文圣经译本问世,但和合本圣经的地位无法代替.我们为之感谢神,这一切都是在圣灵的引导带领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7,(1):66-66
<正>《当代译本圣经》由国际圣经协会提供版权,旨在用准确、自然、流畅的中文表达圣经精义,同时该版本尽量保持了圣经原文的风格和特色。本译本的特点:表达方式和用词尽量符合现代中文习惯用法;按现代翻译原则和惯例翻译圣经中的人名、地名;标点符号以现代汉语标准执行;经丈翻译中使用言简意赅、生动传神的俗语;参照原丈,对一些不按时间和发展顺序记  相似文献   

13.
中文圣经翻译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以西人传教士作为中文圣经不同版本的译者,但实际上每一个译本的后面都有中国士人的参与。近代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思想家王韬就是一个"被遗忘的圣经译者"。本文依据第一手史料,求证王韬作为圣经主要译者之一的身份。在与麦都思一起翻译"圣经委办译本"(Delegates' Version)时,王韬的目标是要将《圣经》翻译成一部"杰出的中国文学作品"。以达、雅作为翻译的基本原则,以中国士人作为读者对象,委办译本在流畅、优美、可读性方面都十分突出。本文还具体将委办译文与圣经原文进行比较,进而分析体现在圣经翻译后面的解释学原则。王韬的译文风格,取决于他们将基督教处境化、从文化理解福音的解释学策略。  相似文献   

14.
苏以葆 《天风》2012,(8):48-48
中文圣经的历史纵然不算悠久,却充满上帝的恩典。由基督教新教传教士来华至今,中文圣经出现了近两个世纪,其间虽然经历近代历史的风云变幻,然而上帝的话语一直是基督徒在风浪中的指南针。第一部在中国境内译成的新旧约圣经,首推《神天圣书》。十九世纪初,马礼逊牧师(Rev Robert Morrison)远渡重洋,到中国传扬上帝的福音。英国圣经公会遂委任马礼逊在中国把圣经翻译为中文。  相似文献   

15.
《圣经》“南京官话译本”是中国近代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圣经官话译本,由麦都思主译,1856年首次刊印.译者一反新教传教士的文言译经传统,选择以南京官话译经,这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与创造性,这种官话文体的选择是译者应当时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并与之互动的结果.这种主体性不仅表现为文体的选择还表现在翻译的模式上,此译本并非延续西译中述,而是西人指导,中士转译,翻译过程兼及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这开辟了圣经汉译的新路径.同时,本文把此译本放到官话译本的谱系中,考证了此译本和《古新圣经》及“北京官话译本”、“官话和合译本”等译本的关系,指出此译本作为第一本官话译本不仅开启了其后官话译本的翻译历程,也为此后官话译本文学性文体的探索作出了铺垫,不仅昭示了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到来,也给白话文运动的提倡者们建立新白话提供了颇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周永健 《天风》2018,(11):32-33
明年是《圣经官话和合译本》(简称《和合本》)出版100周年。这部翻译之作历时28年。译文准确,发行后成为广受教会和信徒欢迎的中文译本,是中文语境下被最广泛使用的圣经译本,百年间销售量为中文各版本圣经之最。《和合本》对现代白话文、中国教会和社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本期起。本刊特刊出一些牧者和基督徒讲述《和合本》圣经及其与本人之间的故事,与读者共同见证“和合百年”的时刻。  相似文献   

17.
黄锡木 《天风》2023,(2):49-50
<正>按网上流行的统计,在拥有全部新旧约圣经译本的语言中,译本数量最多的语言当然是最大的国际语言英文(约150种译本),其次是西班牙文(约53种译本),中文译本的数目也不少,约有45种新约或全部新旧约圣经译本(如果包括只出版了部分书卷的译本,则共有80多种),其中来自新教的译作占大多数,共30多种。  相似文献   

18.
蔡锦图 《天风》2023,(3):47-48
<正>早期中文圣经都是文言体,但19世纪的新教传教士意识到文言语体复杂,未必被所有中国人掌握,遂逐渐产生使用通用语体翻译圣经的倾向。传教士称以文言翻译的圣经为“深文理译本”(High Wenli Version),而为了让受众更广泛,他们翻译了较浅白的文言圣经,即“浅文理译本”(Easy Wenli Version),以及按官话翻译的“官话译本”(Mandarin Version)圣经,这三类圣经成为19世纪下半叶中文通用语言圣经的三种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是中文圣经《和合本》翻译出版100周年。自1980年代开始,联合圣经公会主持《和合本》的修订事工,2000年,联合圣经公会委托香港圣经公会全权负责此修订工作,2010年新旧约全书全部修订完毕,当年9月《和合本修订版》由香港圣经公会出版,并于9月27日在香港圣约翰座堂举行了《和合本修订  相似文献   

20.
<正>1919年4月,完整的中文旧约新约译本圣经《官话和合本》(以下简称《和合本》)历经近30年,在众多中外学者的努力下出版发行,"这是在圣经翻译中运用白话文(通俗中文)最成功的尝试,该译本很快风行中国教会(新教)~1,至今魅力不减"~2。时光走过了一个世纪,《和合本》单单在中国境内已印刷发行超过8000万本。它并非第一本中文圣经译本,在此译本之后尚有其他译本问世,但它却是世界华人基督徒中最通用的译本~3。回顾《和合本》的译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