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昌如 《中国宗教》2014,(10):60-61
近年来,中国大陆佛教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呈现勃勃生机。同时,佛教为了与社会的相融、相契,开始摆脱传统的寺院教育模式,借鉴社会的教育模式,因此,"佛教学术化"的口号屡见不鲜。然而,关于佛教是否需要学术化这一问题,已经引起诸多佛教界人士的反思与犹豫。有鉴于此,本文将试图厘清学佛者对于学术的种种误解与曲解,理性地把握学术的作用与本质。一"学"在《说文》中的解释是觉悟的意思,如《说文解字》中云:"斆,觉悟也。从教,从冖。冖,尚矇也。臼声。"由上可以看出,在古代,  相似文献   

2.
谢炳国 《天风》2012,(6):60-60
据《江西日报》报道:家住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余玉(化名)一直闷闷不乐。几天前,她写了一篇关于帮扶摔倒老人的作文,不料30分的作文只得了5分。老师的评语是:"现在这个社会,老人摔倒了还有人敢扶吗?"这让9岁的她感到很茫然。  相似文献   

3.
徐晓鸿 《天风》2011,(8):28-31
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介子,号莱圃,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1631-1700)、梁佩兰(1629-1705)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诗有屈原、李白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屈太均儿时随入赘邵家的父亲,居住在南海县西场,初名邵龙,号非池,又名邵隆,字骚余。  相似文献   

4.
南有达哈北有王马:四大阿訇──近代中国伊斯兰文化的传承者[台湾]哈吉·艾布伯克·贾福康前言"四大阿訇"者,亦即为余前所著明清四大经学家(见《中国穆斯林》杂志1996年第1期)之姊妹篇,此四大经学家与四大阿訇,前后共历约四个世纪,按经堂教育创自胡登洲(...  相似文献   

5.
正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是屠家唯一的女孩。开堂坐诊的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为家中小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受父亲影响,屠呦呦从小就喜欢翻看医书。屠家楼顶有个摆满各类古典医书的小阁间,这里是屠呦呦童年时的阅览室:《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四部医典》《本草纲目》《温热论》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称谓辨析(一)马忠杰一、何谓"经名""经名"是中国穆斯林的宗教用名,故亦称教名。因多采用《古兰经》和其他古典经籍中提到的历代圣贤、圣妻、圣女的名字而命名,所以又叫"起经名"。起经名是伊斯兰教的礼法制度之一,有段圣训说:婴孩出生后父亲应在第七日...  相似文献   

7.
如果没有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博比的事业可谓一帆风顺。59岁的他,当上了法国妇女周刊《她》(Elle)的主编,这是一份世界闻名的出版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无名与有为     
陈志华 《天风》2011,(9):11-11
圣经中以女子名字冠以卷名的经卷共有两卷,分别是《以斯帖记》和《路得记》。细读《以斯帖记》,就会发现在长达10章的篇幅里,没有一次提及神的名字,倒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名字,诸如7个太监和7个大臣的名字,却如数家珍,一个不缺。为何如此重要的神的名字,只字未提,而无关紧要的人名倒一一列举?这种让神名字缺席的撰写手法从未出现在其他经卷中,其中的缘由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吴邑人 《天风》2002,(2):54-55
第一章素素出嫁这所学堂在姚城耶稣堂的附近,只有五六个房间,一间是女学生睡房,一间是教师办公室,一间是课堂间,一间客厅,还有一间堆放东西。共有十来个女孩,最小的只有8岁,常常哭,人倒是长得在这些女孩中最好看的,好像外国人,名字也与众不同,叫凯西。小朋友在一起都取笑她说你这名字不好,听上去好像是该死,她总是咬着牙忍着眼泪不作声,后来大家不说了,又后来不知谁起了头都叫她开开。她说不知道爸妈是谁,几年前就由洋人女教士抚养了。后来,凯西成了素素最要好的小朋友。在全班小朋友中,素素是年纪大的几个之中人  相似文献   

10.
经文:《创世记》40:20、《玛》14:6、《谷》6:21 在《圣经》中,记载了两个生日,一个是埃及王法郎的生日;一个是分封侯黑落德的生日。  相似文献   

11.
李信军 《中国宗教》2017,(10):76-77
一 中华茶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经》也提及"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由此可见,早在我国的上古时期,先人就对茶及其药用功能有了深刻的认识。到了西周时期,祭祀成为邦国大礼,"茶"被奉为"通灵达仙之物"用于祭祀之中。据记载,周朝专设掌茶官就多达24人。茶作为祭天地、祭神灵、祭祖先的圣物、圣品,在大礼中一直盛行不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对"朱子删改《参同契》文本说"的回应。该说法认为,朱子以宋代之后才出现的"先天方位"思想作为诠释《参同契》思想的基本方向,为弥合其注释与正文之间的矛盾,朱子有选择地删改了《参同契》的文本。本文对该说的几个主要论据做出回应:针对在朱子之前《参同契》文本不稳定的观点,本文指出,《参同契》文本在唐代已经基本稳定,而唐宋之际阐发《参同契》的文献大量出现,导致了《参同契》与之相混同的现象;针对朱子首次把《参同契》所本无的"先天方位"思想强加到对《参同契》的解释中的说法,本文指出,在朱子之前已有先例以"乾坤坎离"释《参同契》的"牝牡四卦"的说法,而《参同契》本身也是陈抟、邵雍"先天方位"说的思想来源之一;最后,本文还就"朱子删改《参同契》文本说"的具体条目做出了分析,指出其判断多有失误。  相似文献   

13.
谢炳国 《天风》2014,(2):58-58
据1月2日《人民网》报道:2014年1月1日的《新闻联播》结尾,播音员最后总结道:"人们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此番结束语一发,引起很多人的热议。大家知道,央视《新闻联播》是全国乃至全球收视人群最多的新闻类节目之一。这个被誉为央视"最严肃的节目"在结尾时玩起了"浪漫",向全国观众表白"2014爱你一世"。《新闻联播》更有亲和力了,很多人认为新闻联播"满满都是爱啊"!谁能想到把2013解读为"爱你一生",把2014解读为"爱你一世"呢?这应该与网络语言的兴起有关。  相似文献   

14.
龙虎与丹经     
在南阳汉代画像石中,有一幅神秘的龙虎呼吸图(见篇末),这幅图的涵义学术界一直不得其解。我们在研究道家丹经的时候,才恍然悟出原来是有关丹经的形象图。《周易参同契》是丹经之祖,作者魏伯阳是东汉人,有丹经王的美称。该书朱子考异前序中引五代彭晓的话说:“魏伯阳会稽上虞人……得古人《龙虎经》,尽获妙旨,乃约《周易》撰《参同契》三篇。”明杨升庵《古文参同契序》中说:“《参同契》为丹经之祖。”又引《悟真篇》中的话说:“叔通受学魏伯阳,留为万古丹经王。”在魏伯阳之先就有《龙虎经》流传于世,后经魏伯阳的实践与发挥,《龙虎经》便…  相似文献   

15.
作为北京众多学佛小组中的一员,丹丹(昵称)这几天最高兴的事是一位师兄把一本印制精美、装帧上乘的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送她结缘。这本她早就想得到的法宝、同时也是北京无数学佛小组初学者的入门必读书,同其它很多学佛者心中的法宝一样,出自一个他们心中耳熟能详的地方——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  相似文献   

16.
李世峥 《天风》2014,(6):38-39
"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8)圣子耶稣的道成肉身,目的在于将不能看见的上帝展示给习惯于用视觉和感观认识事物的世人,以便让人藉着他认识上帝。为了更好地"表明"上帝,道成肉身的耶稣给人间带来两样礼物,一样叫"恩典",一样叫"真理"。《约翰福音》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相似文献   

17.
作者简介     
《第欧根尼》2014,(1):166-168
卡罗勒·塔隆-于贡(CaroleTALON-HUGON)法国尼斯大学哲学教授以及法国美学学会主席。她的著作主要涉及美学和情感。除去这些领域的诸多论文和文章外,新近出版了《美学》(2013)、《2005年阿维尼翁:遗产的冲突》(2006)以及《品位与厌恶:艺术能否表明一切?》(2003)。近来她还出版了《艺术道德》(2009)并编辑了《艺术与伦理:英美视角》(2011)以及与P.德斯特雷合编了《美与善:历史视角》(2012)。  相似文献   

18.
近一两年,花样繁多的现代版周公解梦书,打着《周公解梦》的旗号,由前些年的街道个体书摊拥进一些新华书店。这些现代版周公解梦书,沿袭《周公解梦》的神灵启示或"神喻"为解梦依据,仿效舶来品洋解梦条目,搞成类似洋解梦的解梦条目,还有同时汇集其他土迷信和洋迷信材料混杂成书。同《周公解梦》的"神喻"解梦不同,我国古代早从生理、心理和精神因素探索和阐释梦和做梦,不乏其例。值此文化大发展,不该有现代版周公解梦及同类解梦书的市场。  相似文献   

19.
香膏与玉瓶     
陈志华  ;吴新望 《天风》2014,(8):37-37
有一次,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坐席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打破玉瓶,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这一被耶稣称为“一件美事”的事件,在《马太福音》(参太26∶6-13)、《马可福音》(参可14∶3-9)和《约翰福音》(参约12∶2-8)中均被记载(至于《路加福音》7章36节至50节应是另有其事).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三台县的云台观是明朝时期与“楚之太和”(即湖北武当山)齐名的道教名山宫观。本文以《大明万历四十四年敕谕》(馆藏文物)和三台方志记载等为据,深入探讨了三台云台观所存《道大藏经》的来龙去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