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位朵斯提:赛俩目! 感恩是每个人应有的道德准则,感恩是发自内心的。“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所以人人必须学会感恩。感谢真主的造化之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谢朋友的帮助之恩,感谢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甚至感恩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坎坷。  相似文献   

2.
《法音》2008,(8):23-30
(2007年7月21日于陕西法门寺)各位同学、各位营员、各位义工:今天晚上,很高兴在这里同诸位见面、结缘、探讨、交流,回答大家的问题。刚才主持人说要感谢、感恩,在寺院里面我们也常常听到这两个名词,每个人往往会列举出很多的感谢感恩的对象,如感恩佛陀、感恩三宝,感谢善知识、同行善友等等。其实在座的每一位,最应该感谢和感恩的是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  相似文献   

3.
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感恩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从旧约时代起,以色列人遇感谢神的事,便要献平安祭(利3:1);新约中保罗教导信徒要“凡事谢恩”(帖前5:18)。因此我们在每天的祷告中献上感谢,有时在教会内也举行感恩礼拜。但今天的感恩礼拜不是仅为信徒个人或家庭蒙福的事而感恩,我们聚集在一起,是为整个中国教会一同献上感谢。 刚才所读的经文,告诉我们献上感谢时要注意  相似文献   

4.
《古兰经》说:"我确已把智慧赏赐鲁格曼,[我说]:‘你当感谢真主。感谢的人,只为自己而感谢,辜负的人,须知真主确是无求的,确是可颂的。’"(31:12)经文告诉我们,真主赐予鲁格曼贤哲的智慧中,就有感恩一项,而且,要知道感恩对自己有好处;而不知道感恩的人,则对自己有伤害,会导致贫穷和声誉受损。《古兰经》还反复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感谢者,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感谢;辜负者[须知]我的主确是无求的、确是尊荣的。’"(27:40)经文中说此话的人是苏莱曼圣人,他同样告诉我们感恩能带来利益和荣耀。  相似文献   

5.
极品心灵     
凡是真正的强者,不一定是事业上的成功者,却一定是心灵的主宰者。正如雷锋所言:谁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我们深知:人只有通过净化,心灵才会至高无上。我认为:心灵的第一境界是感恩之心。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要想服务于社会,报效祖国,就必须从"孝敬父母"开始。孝的内核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感谢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只  相似文献   

6.
陈耀南 《天风》2001,(8):30-31
感恩是基督徒信仰生活中极其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信仰的传统上就有一种“感恩礼拜”的宗教活动。(注:下文凡“感恩”是指感恩礼拜) 用“感恩”作为基督徒敬拜、颂赞、感谢神的恩典之形式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基督徒各人的层次不同,信仰素质优劣高低不等的原因,故在现实中发现,在“感恩”的事上或多或少地存有不良不妥的误  相似文献   

7.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明星,闪烁着在天地间。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哪儿才是我的住处?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透这人间坎坷辛苦。我胸怀慈悲心,我拥抱基督情,让真、善、美、圣常驻人间。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使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有主,花开花落,悲欢离合,我一样会珍惜。”当这首歌曲再一次唱起时,已经是在发愿后十年的“祈祷与感恩”的聚会中了。  相似文献   

8.
焦霞 《天风》2012,(7):34-35
又是一年圣三一主日(Trinity Sunday),也是感恩主日(Gratitude Sunday)。当诗班献唱感谢圣诗的时候,我的心智在那一刻恍惚了。感谢什么呢?每一天,活着就是感谢。没有经历过和死亡面对面那一刻的人,对于这句话可能没有切身的体会。但是,一旦经历过,便知道所有看似平凡到乏味的日子有多么珍贵。2005年,是我来波士顿的第一年。那年冬天格外的冷,路边的雪一直堆到齐腰深。  相似文献   

9.
新年的祈祷     
《天风》2015,(1)
<正>主啊,你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你的路径都滴下脂油。新年伊始,当我们回首过去时,求主赐给我们懂得感恩的心。我们当为和平安定的环境感谢你;为健康平安的生活感谢你;为在顺境中你给予的祝福感谢你;为在逆境中你加添的勇气感谢你!我们晓得,你曾差派众多"天使"帮扶我们,他们或是长者,或是亲人,或是朋友,或是职场同事,甚至是不相干的陌生人,你总是藉着各种际遇让我们领会你的恩典无处  相似文献   

10.
过节本是表达对亲近之人的感恩或感谢,现在却被消费主义式的过节方式所取代。以母亲节为例,说明节日如何为消费所宰制,及母亲/女性如何成为被消费的对象,希望提供另一种分析节日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2006年3月18日,是杭州入春的第一天,适逢风和日丽的天气,这一天,萧山区新湾镇冯家漤教会隆重举行了新堂献堂感恩礼拜和落成典礼。上午九时整,献堂感恩礼拜在众弟兄姊妹的赞美歌声和感恩祷告中拉开帷幕,杭州市基督教协会会长顾约瑟牧师以《神的儿女应建造的三个“殿”》为题讲道,弟兄姊妹们大得造就。接着,萧山区基督教协会会长周再庆长老主持了落成典礼。周长老对应邀莅临大会的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冯家教会诸成培长老介绍了教会情况,他充满感恩地说:本会已有六十年的历史,随着教会的发展,教堂几度重建,而这次面积最大,结构也最美观;建堂的整个过  相似文献   

12.
高永亮 《天风》2009,(12):58-59
在上帝的恩典和眷顾之中,我于2009年5月结束了在新加坡三一神学院为期两年的学习生活。回顾这段日子,心中充满了感恩、喜乐和许多美好的回忆。感谢基督教全国两会给予我出国学习的机会,感谢新加坡三一神学院院长、导师和全体工作人员(图书馆、办公室、舍监),在我求学期间所提供的周详指导和帮助。学习的过程是甘苦相伴的旅程,忘不了彻夜难眠的苦思冥想,忘不了课堂上的独立回答与激烈讨论,  相似文献   

13.
郭秀兴  金微 《天风》2007,(6):22
尊敬的编辑同工:你们好!我是信主不久的信徒,平时在看圣经和听道时,对我启迪很大,但也有不懂的地方。去年在一次培灵会上,有一位传道人在讲道时说:“对神要感恩,生了病也要感恩,即使病得十分严重,而且很痛,甚至痛得厉害,也要感恩,因为病人还没有死,所以才知道痛……”我不明白他讲的是什么道,难道一个信徒生了重病,且痛得生不如死的时刻,还要感谢未死才知痛之恩?为什么不求主赦罪治病?为了做个明明白白的基督徒,故写信请求帮助解答,谢谢!  相似文献   

14.
感恩最美     
周兆真 《天风》2022,(9):21-22
经文:可14:3-9 感谢大家的来临,与我一同感恩,谢谢你们带来的祝福.你们的礼物本人真是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唯有将荣耀归于圣父圣子圣灵,阿们.我今天选了《马可福音》14章3节至9节的经文和大家分享,焦点不在释经,乃是在经文里找到我自己、我的侍奉和我的生命经历的几件相似的事和大家分享,以"感恩最美"为题将荣耀全归于神.  相似文献   

15.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今天我们聚在这里,向天主献上感恩之祭,感谢天主过去的一年对我们教会、家庭、祖国的眷爱和照顾。冬去、春 来,天主造生万物,圣经创世纪中天主化成天地自然人类,秩序井然。中国人用十二种动物来代表年份以此轮流,称为“十二生肖”,并把人出生的年份用十二生肖  相似文献   

16.
解读作为美德的感恩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美德的感恩德性蕴含了三重维度伦理关系.感恩美德德性的生成不是一个自发过程,而是在三重维度的感恩伦理关系交互作用下,经过主体一系列的伦理心理环节而生成.如何增强人们对于感恩美德的认知,自觉地履行感恩美德?如何让青少年学会感恩?一是须区分作为美德的感恩与建立在利益计较、物物往来关系之上的人与人交往中的感恩;二是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感恩美德的认知,激励人们作为美德的感恩情感;三是对于社会组织而言,须增强感恩美德的制度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张艳 《天风》2007,(5):14-15
感恩是人生的必修课。心存感恩,知足惜福,人生路上永远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悟;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  相似文献   

18.
人际感恩是指个体由于接受了他人善意提供的具有一定价值的恩惠而诱发的一种愉悦的、心怀感激而意欲报答的认知性情绪。情境评估过程是人际感恩得以产生的关键环节。此外,人际感恩的产生还会受到受惠者自身特点、双方关系特点等因素的影响。情节剧本、真人互动等任务是研究人际感恩的常见范式。另外,人际感恩还具有个体、二元、团体三个层面的功能。加强人际感恩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考察由人际感恩到特质感恩的培养路径,拓展人际感恩的功能研究,探索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人际感恩是未来人际感恩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肖安平 《天风》2009,(10):69-71
名扬世界、古色古香的香港信义宗神学院创建于1913年,原址位于湖北武汉灄口,后迁往香港,被誉为第三世界中最美丽的神学校园,坐落在优美的道风山上。2007年5月27日至2009年6月7日,经基督教全国两会派遣,我在此留学并获教牧学博士学位,感谢主的一路引领,内心充满了无限感恩。  相似文献   

20.
感谢上海教区陈崇德先生、天津教区西开总堂王双魁修士和上海光启社丁根发先生的好意,使我先后读到近年新译的几本中文弥撒经书:《圣周礼仪》(1992年港版)、《主日感恩祭典—主日弥撒经书》(1982年版)和《乙年主日弥撒经文》(19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