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世峥 《天风》2011,(10):9-11
耶稣所到之处,总会引来众人的关注,他们蜂拥而至,为要聆听他那与众不同的教诲。这一天的加利利海滨,又“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耶稣就用比喻教训他们许多道理”(参可4:1—2)。结束之后,耶稣连稍事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当天晚上”,又要与门徒渡到海的对岸,  相似文献   

2.
一、教会的建立 教会起源于耶稣,那耶稣是否曾有意要建立一个教会呢?耶稣坚决认为,天主的国原则上向每个人开放,“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从东方和西方来,与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在天国一起坐席,而本国的子民将被驱逐到外边黑暗中去”(玛8:11—12,路13:28—29)但他的使命是为召集所有正直和义德的人,他确实教导门徒说“不要走外邦人的路,不要进撒玛黎亚人的城,宁可往以色列迷失的羊那里去”。(玛10:5-6)诚然,在他的心目中被更新的以色列包括那些进来的外邦人,(玛8:11)但这与外出走向外邦人的使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刘美纯 《天风》2017,(9):26-26
提比哩亚海边,复活的主耶稣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参约21:15-17)对于这段经文,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耶稣与彼得的对话,目的是要坚固他的信心,并要求他负起牧养和领导教会的重大责任(钟志邦,《约翰福音》(卷下),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第427页)。接连三次的追问,“耶稣也许是给彼得三次机会,重新表达他对主的爱,  相似文献   

4.
智慧的耶稣     
苏志明 《天风》2011,(5):9-10
《路加福音》描述了孩童耶稣跟随父母上耶路撒冷守逾越节的故事,虽然简单扼要,意义却不平凡。路加给我们留下了耶稣童年时的一些精彩片段,如天使预言耶稣的降生、牧羊人的朝拜、在圣殿里献小耶稣等故事。路加用一句精炼的话来形容耶稣的童年,"孩子渐渐长大,强健起来,充满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路2:40)耶稣由青少年到30岁出来传道的这18年(参路3:23),路加用"耶稣的智慧和身量,并神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齐增长"(路2:52)来精炼概括。耶稣在圣城耶路撒冷的守节、与教师们的应对,无不充满着智慧。  相似文献   

5.
陈志华 《天风》2013,2(2):52-53
耶稣之名所以被称为奇妙,因为他名字的内涵代表了救恩的行动,同时,他名字的内涵也是基督徒需要经历的生命历程。“耶稣”是“把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以马内利”是“上帝与我们同在”(参太1:21、23)。两者放在一起,就是耶稣先拯救我们脱离罪恶的权势,再把我们带入上帝同在的荣耀中。基督徒必须先经历“救出来”,才能践行“翻出来”,基督徒每一天的生活就是依靠主从罪恶中被“救出来”,靠主把以马内利“翻出来”。  相似文献   

6.
香膏与玉瓶     
陈志华  ;吴新望 《天风》2014,(8):37-37
有一次,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坐席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打破玉瓶,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这一被耶稣称为“一件美事”的事件,在《马太福音》(参太26∶6-13)、《马可福音》(参可14∶3-9)和《约翰福音》(参约12∶2-8)中均被记载(至于《路加福音》7章36节至50节应是另有其事).  相似文献   

7.
陈志华 《天风》2013,(10):53-53
一位少年财主,潜心寻道,实在难得可贵,"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参可10:21)。但面对耶稣叫他"变卖家产分给穷人,积财宝在天上"的要求时,他却变了脸色,忧忧愁愁地走了。面对此情此景,耶稣说出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倚靠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地难哪!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参可10:24-25.)读罢此言,我们也会像门徒一样发出相同的疑问:"这样,谁能得救呢?"到底如何理解骆驼穿过针眼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行善的人     
陈企瑞 《天风》2011,(8):62-62
有一个人被强盗所害,生命垂危。祭司和利未人路过,看见他绕道避开,不肯出手相救。一位撒玛利亚人路过,心怀仁慈,搭救起了受害者,尽心地帮助他(参路10:30—36)。耶稣曾经用这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告诉人们“谁是邻舍”的道理。他教导我们:人当有同情、怜悯的心怀,向需要帮助的人行善。耶稣讲的这个故事正是要让我们明白: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  相似文献   

9.
叶子上果子     
陈志华 《天风》2014,(4):20-21
在一次从伯大尼回耶路撒冷的时候,耶稣“饿了,看见路旁有一棵无花果树,就走到跟前,在树上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就对树说:‘从今以后,你永不结果子!’那无花果树就立刻枯干了”(参太21:19)。耶稣此处的表现,和在旷野中拒绝将石头变成饼的试探可谓是大相径庭。按理说,神的儿子绝不会为一己之需,私用权柄,此处咒诅无花果树的举动确实令人费解。《马可福音》中交代当时并“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参可11:13),不在收果子的时候当然找不到果子!这更是增添了匪夷所思的成分,何以一向仁爱为怀的耶稣此时严厉得“蛮不讲理”,耶稣到底意欲何为?我们来看以下几种解释:  相似文献   

10.
陈丰盛 《天风》2012,(9):46-47
在《马可福音》中记载了耶稣行神迹的故事,我们俗称“平静风浪”(参可4:35—41)。在经文的记载中,我们看到35节是以耶稣为主语,由主语耶稣向宾语门徒说:“我们渡到那边去吧!”这表明故事本身的主角是耶稣。不过,在36节,经文用主语的转换,使我们看到另外一个场景。主语和宾语互换,变成门徒为主语,  相似文献   

11.
汤士文 《天风》2022,(6):27-30
<正>耶稣从死里复活以后,升天之前向门徒显现时曾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参路24∶44)在耶稣看来,《诗篇》中有指着他所说的话,包含弥赛亚的预言。希伯来文的“弥赛亚”一词的含义是“受膏者”或“被拣选者”,相当于希腊文的“基督”。  相似文献   

12.
只见耶稣     
刘美纯 《天风》2018,(2):32-32
新约前三福音书都记载了主耶稣的登山显荣(参太17:1-8;可9:2-8;路9:28-3 6)。这一事件有重要的两点:门徒(彼得、雅各、约翰)在云彩里听见的声音:"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参太17:5)以及门徒再次"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  相似文献   

13.
李世峥 《天风》2014,(7):34-35
《马可福音》7章1节记载:耶稣和门徒在加利利一带活动时,“有法利赛人和几个文士从耶路撒冷来,到耶稣那里聚集”,他们极有可能是受犹太公会的委派而专程到来.单单从这种认真的态度来看,我们会觉得他们一定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可是,当我们清楚这些人的来意之时,就会因他们的举动而哭笑不得.原来,法利赛人和文士远道而来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曾看见他(耶稣)的门徒中有人用“俗手”就是没有洗的手吃饭(参可7∶1-23).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耶稣治好胎生的瞎子黄志芳福音书中记述:“耶稣前行时,看见一个生来瞎眼的人,他的门徒问他说:‘辣彼,谁犯了罪?是他,还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来瞎眼呢?’耶稣答复说:‘也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显扬出来。’”(若9:1-3...  相似文献   

15.
岳清华 《天风》2016,(6):14-15
基督教信仰注重仁爱,因为神就是爱(参约壹4:16),他爱世人、拯救世人,他教导我们“只是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来13:16),因此爱贫穷人亦是神的旨意。基督信仰要求我们应当怜悯贫穷的人,因为这是耶稣的工作之一,也是爱主遵循神旨意的具体表现,更是我们蒙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彼得与鸡叫     
陈志华 《天风》2014,(6):53-53
在耶稣十二门徒中,彼得无疑是认知度很高的一位,这不只因为彼得总列在门徒名单中的"头一个"(参太10:2:可3:16),也不只因为他"犹太人使徒"的身份,更不是因为其心直口快的性格。究其原因,乃在于他三次不认主的惨痛失败,以及在失败中的迅速转回。从在耶稣前的信誓旦旦,到小侍女前的逃之夭夭,最后在酷刑前的铮铮硬骨,我们自己的影子也浮现其中,耶稣奇恩大爱更跃然纸上。而"鸡叫"也使彼得的名字平添了几许传奇色彩,圣经记载,当彼得第三次以发咒起誓否认主时,鸡就叫了(参太26:74)。但在释经中对于"鸡叫"却出现了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7.
张娃 《天风》2004,(12):i008-i008
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参路10:25-37),耶稣称赞了救死扶伤的撒玛利亚人,看他行得好,并要我们都“去照样行”。我曾猜想,如果那天这个撒玛利亚人在路上遇到的不是受伤之后的行人,而是这个行人正在路上遭受强盗的抢劫与殴打,他还会奋不顾身、见义勇为吗?耶稣对他的肯定告诉我们,他同样会的,要不然他就不是耶稣所说的“好撒玛利亚人”了。  相似文献   

18.
缴纳殿税     
他们来到葛法翁时,收殿税的人来到伯多禄跟前说:“你们的师傅不纳殿税吗?”伯多禄说:“自然纳的。”他一进到屋里,耶稣就先对他说:“西满,你以为怎样?地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说或丁税呢?向自己的儿子,或是外人?”伯多禄说“向外人。”耶稣对他说:“所以儿子是免税的了。但是为避免使他们疑怪,你往海边去垂钓,拿钓上来的第一条鱼,开了它的口,就会找到一块‘斯塔特’。拿去交结他们,当做我和你的殿税。”(玛17:24—27)缴纳殿税  相似文献   

19.
天国,或天主的国,是耶稣传教讲道的中心课题,按照马尔谷福音的记载,耶稣一开始传教,便宣讲天国的福音说:“时期已满,天主的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吧!”(谷-15)玛窦也叙述耶稣以类似的说话开始传道(玛四17)。在路加福音中,耶稣却引用了依六十一1~2作为初次讲道的题材(路四16~21),耶稣以依撒意亚先知的预言作为自己传道生活的纲领。  相似文献   

20.
信徒与门徒     
陈志华 《天风》2014,(9):52-53
在教会中,弟兄姊妹都比较习惯用“信徒”或“基督徒”来自称,以说明自己是相信耶稣的人;相对而言,较少自称为“门徒”来表明自己是跟随耶稣的人。但如果我们翻开新约圣经,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统计数字。1.“基督徒”在圣经中共出现3次,“基督徒”的原文Christianos是由“Christos基督”加上拉丁语尾“anus属于……的人”所构成,即“属于基督的人”之意(参徒11:26,26:28;彼前4: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