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人生的关键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考查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的特点, 并探讨亲职压力、社会支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使用《亲职压力指标简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中文版)对孤独症、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以及脑瘫5种残疾类型儿童的369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残疾儿童家长亲职压力及其各维度在不同残疾儿童类型中差异显著, 孤独症儿童家长在总分及各维度中均最高, 听力残疾儿童家长均最低;(2)亲职压力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以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 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生活质量各维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3)亲职压力与生活质量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两者的整体相关显著;(4)社会支持在亲职压力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当今中国社会心态的研究,因缺乏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而难以深入。为此,该研究在参考已有研究基础上,确定了生活满意感、社会压力感、政府信任感、社会公平感、社会安全感和社会问题感六个方面的测量指标,选取较大样本经过预测和正式施测,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结构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且结构与数据拟合较好,可以作为对中国人社会心态进行量化研究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4.
杨强  叶宝娟 《心理科学》2014,37(3):610-616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319名青少年,探讨了领悟社会支持对感恩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以及压力性生活事件对此中介效应是否具有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领悟社会支持在感恩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2)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受到压力性生活事件的调节,压力性生活事件调节了感恩 领悟社会支持 生活满意度这一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因此,领悟社会支持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提高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教堂是基督徒过宗教生活的重要场所,作为尘世与天堂、教会与基督的桥梁,教堂亦是信徒社会需求在宗教空间的表达。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村民赖以依靠的熟人社会逐渐解体;为此,基督徒村民则以教堂为平台,再造业已习惯并依赖的熟人社会。  相似文献   

6.
轻省的担子     
王嘉玮 《天风》2001,(12):39
主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这是他向那些生活劳苦、寻求真理的人所发出的美好邀请和应许。此处的重担让我们常想到的是沉重的生活重担、工作重担等等。,但还有一副重担却是我们有意无意之间背上的——宗教的重担,它也常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主耶稣的教训总是一语双关,于小见大,给人许多启发。他深深地知道一个人生存在世界上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家庭社会资本在家庭收入对青少年社会适应影响中的中介作用,选取了418名农村小学3-6年小学生作为被试,采用家庭经济压力问卷、同伴提名法、学习成绩、孤独感问卷和家庭社会资本问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经济压力与学业成就、同伴接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与孤独感存在显著正相关;(2)家庭经济压力通过家庭社会资本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就(中介效应值为–0.14);(3)家庭经济压力通过家庭社会资本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孤独感(中介效应值为0.03);(4)家庭经济压力通过家庭社会资本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同伴接纳(中介效应值为–0.07)。研究得出,家庭收入完全通过家庭社会资本来影响青少年的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汉、裕固族中学生心理应激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及其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社会适应能力量表对274名汉、裕固族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汉族中学生学习压力大于裕固族中学生,裕固族中学生人际关系压力大于汉族中学生,但仅在丧失因子上差异显著。2.汉、裕固族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整体较差;3.汉族中学生心理应激与社会适应能力呈显著负相关,裕固族中学生心理应激与社会适应能力呈较低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社会支持对慢性病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头号问题。社会支持作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减轻疾病压力、帮助人们应对压力以及减少心理不适、增进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考察社会支持对慢性病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社会支持对策。  相似文献   

10.
压力是现代社会人们最普遍的心理和情绪上的体验。所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谁的人生,都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坎坷挫折时有发生,面对种种不如意,人们常常会焦虑不安,内心体验到巨大的压力。压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人都经历过。例如第一次上台演讲、第一次求职面试、亲人患病或死亡、工作变动或丧失。承受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支持对慢性病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头号问题.社会支持作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减轻疾病压力、帮助人们应对压力以及减少心理不适、增进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社会网络理论的视角,考察社会支持对慢性病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社会支持对策.  相似文献   

12.
弗洛伊德的文艺心理学不是要考察文艺作品本身,而是从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其作品的关系来考察其精神病理学起源。在文艺作品中,力比多从生活中被压抑的事件转移到幻想的产物即作品之中,通过这种转移,生活的重担造成的压力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而生活中的那些不幸和不满足,以一种转移到幻想中的形式得到了满足和补偿。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法,随机选取河北省三类中学(重点、普通、私立)324名高三考生为被试,考察了学生对高考的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1)重点中学、普通中学学生心理控制感显著高于私立中学学生,女生在社会支持的寻求上显著高于男生;(2)积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与高考压力有显著负相关,而消极认知评价与高考压力有显著的正相关;(3)消极认知评价、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对高考压力有直接影响;而积极认知评价通过心理控制感和社会支持间接影响高考压力.  相似文献   

14.
吴建荣 《天风》2011,(7):14-16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社会中,应该由不同的社会存在构成,不同社会成分的多元功能渲染出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是社会多元构成的一个必然。作为一种社会构成的宗教,其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宗教的正向引导功能有助于道德生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大学生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领悟社会支持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采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文版基本心理需要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61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压力性生活事件与网络游戏成瘾之间起部...  相似文献   

16.
二、对弗洛伊德社会文化理论的基本评价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理论呢? 首先,我们应该公正地承认在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理论中有许多有价值的值得肯定的东西。同时,与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在一起,还有不少不科学的、错误的东西。例如,在其关于社会文化的一般观点中,就有不少值得赞许的地方。他把文明等同于社会本身,这自然是欠妥的。但他对文明社会所包含的几个方面的分析,特别是把人对自然力的改造与对人际关系的调整作为社会生活的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非常可贵的;对于人类文明发生的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分  相似文献   

17.
心理压力是可以管理的。人们一直生活在两种压力中,一是作用于躯体的物理压力,如大气压、地心吸引力、心脏压力等,这些压力维持生命形式。二是内在的精神压力,如生存竞争的压力、对危险与死亡的恐惧、人际压力、情绪与情感的压力等,这些压力保持人的警觉(清醒状态)和合适的行为模式。做好压力管理首要原则是要对压力有所觉察。机体对压力往往有一种天生的吸收——缓冲机制,一般的生活压力会被身体转化成活力与激情。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流动的、不停变化的压力丛中,他的机体不仅可以是健康的,也是有饱满能量的。压力过小的生活让人消沉、昏昏欲…  相似文献   

18.
儒学的现代意义已经有许多学者讨论过,特别是儒学对于现代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更为许多学者所注意。本文打算讨论儒学对现代社会生活的意义。儒学中当然有许多不适合现代社会生活要求的部分,但它是否对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甚至对今日人类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的部分呢?我认为,它无疑是有的,而且可以说是有很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和累积风险观的观点,考察了留守儿童家庭处境不利因素对社会适应的累积效应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对651名农村儿童进行入户调查, 1年后实施追踪。以前后测中一直处于留守状态的285名儿童为分析对象,其他样本作为对照组仅参加社会适应比较。结果显示:(1)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前测、后测社会适应得分均较低;留守儿童家庭处境不利累积风险与即时/延时社会适应的关系模式均为线性模式;(2)控制性别、年龄的作用后,留守儿童家庭处境不利累积风险对社会适应的即时/延时预测作用均显著(β=-0.42/-0.23, ps <0.001)。即时预测中,压力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社会资源对后半条中介路径有调节效应,随着资源水平提高,压力的中介能力降低;延时预测中,后测压力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社会资源对中介模型中的主效应及前半条中介路径同时有调节作用,随着资源水平提升,延时主效应及后测压力的中介效应同时减弱,至高分组时两类效应均不显著。可见,家庭处境不利累积风险是留守儿童低社会适应的重要近端环境因素,且部分通过诱发压力来实现;心理社会资源对其社会适应有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历史上,人类曾尝试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改变社会,包括哲学、宗教、科学等等。在西方传统中很早就产生了将哲学和社会生活的改善联系起来的努力。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对哲学的社会作用提出过要求,在柏拉图看来哲学家有洞见独立于心灵之外的实在本身的特权,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类行为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