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式接送”是继“中国式过马路”之后又一个热词,现在不少学校不到点都不让学生进校门,再加上校车难以普及,孩子上下学路上的安全问题确实让人焦虑。然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对中国本身缺乏社会安全感外,国内幼儿建筑的空间的不完善是否也是其原因之一呢?本文结合了“中国式接送”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幼儿的视野来营造幼儿建筑环境空间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陈丰盛 《天风》2011,(11):58-59
教会生活中,当有人见某基督徒因犯罪而跌倒时,劝勉者往往会说:“不要看人,人是不好看的,只要看耶稣。”在教会的讲台上。也经常会听到一些不要看人的教导。因此,教会的见证会中一般传道人都不提人的“功劳”,在讲台上不作自己的见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就以“某人”来替代,避免有突出个人之嫌。  相似文献   

3.
邢莉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59-159
读书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只可惜课外书籍的插图再漂亮,也比不上漫画书的趣味性、电视节目的连续性、或电动玩具的动作性,更何况有一部分的益智书籍根本没有图画。有家长说:“家里买了一套又一套的书,但是孩子就是不肯翻阅。”“孩子只看漫画书,其他都没兴趣。一本专家推荐的好书到他手里,只花了三分钟就翻完了。”这就造成了目前课外阅读的一些弊端,例如:由于学生校内作业量过多或者因为看电视、玩电脑挤掉了课外时间,导致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有些课外读物中配有大量的插图,学生往往会被这些图片吸引住,导致学生只看画面,不看文字;由于课外读物中的多数名著过长,可读性差,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多数小学生不爱读名著;多数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写出课外阅读的读书笔记,抹煞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会使学生觉得是在完成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4.
反穿袜子     
唐朝有个诗人叫王梵志。他写过一首诗,意思是说我反穿着袜子,人们都说我穿错了。其实袜子的里面做得粗糙不平整,贴在脚上很不舒服;而外面却做得光滑平整,不过它是给人看的。我宁可让别人的眼睛看了不舒服,也不可让自己的脚穿着不舒服,所以尽管“人皆道是错”,我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5.
陈丰盛 《天风》2011,(11):58-59
教会生活中,当有人见某基督徒因犯罪而跌倒时,劝勉者往往会说:“不要看人,人是不好看的,只要看耶稣。”在教会的讲台上。也经常会听到一些不要看人的教导。因此,教会的见证会中一般传道人都不提人的“功劳”,在讲台上不作自己的见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就以“某人”来替代,避免有突出个人之嫌。  相似文献   

6.
人的思维不可能是一条直线,应当呈曲线型的。人不应当偏执于追求“思维捷径”,迷信“自古华山一条道”,而应该重视走迂回的曲线,“条条道路通罗马”, 迂回进取。虽然看起来步子慢了,实际上却大大加快了成功的速度。具备灵活的头脑,就须养成迂回思考的习惯,这里,介绍几种迂回进攻的战术。 欲进先退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狗和鸡关在围墙内.前面是一道铁丝网,后面是空道。铁丝网外放一盆饲料,鸡看见马上想冲过去,但被阻拦,急得乱叫乱撞;而狗先是盯着看,然后转身绕过围墙.跑到铁丝网外面便吃到了食。 人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道—美”:道教美学的核心范畴潘显一梁启超先生确为近代中国介绍西方文化之先驱,也是开“丑陋的中国人”之议论先河的人。不过,他也有千虑一失的时侯。他认为,“欧美人高尚之目的不一端,以吾测之,其最重要者,则好美之心其一也”,而中国人不讲“真善美”,只讲“...  相似文献   

8.
很喜欢逛街。看街上形形色色的人群,商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从不在乎太阳的暴晒,风雨的犀利。可是,我异常惧怕着一件事——过马路。 若是在十字路口,也不觉有什么可怕,因为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只是很多时候过马路不是在十字路口——宽阔的公路上,几条白线一划,就是一处人行道。看着面前来来往往,疾驶而过的车辆,我抬起腿又放下,心里有些发抖。左顾右盼,期待着同行者的到来,以便跟在他们后面。 仔细想来,连我自己都觉得过马路其实也没什  相似文献   

9.
“功不唐捐”句源于佛教《法华经》,意思是说:世界上没有一点功德是白做的,没有一点努力是白费的;一个人的努力,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时候,它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也契合西方谚语“Pain past is pleasure”,其实就是中国古语中“苦尽甘来”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小男孩,一次从同学家回来,伤心地哭了。他想,怎么别人家脚踩的地方都远远胜过自己睡觉的地方?回到家里,他向母亲哭诉了自己的感想。母亲听完孩子的哭诉后,平静地说:“孩子,我们不必羡慕别人家漂亮的地板,再漂亮的地板也是被人踩的,只要我们活着,不自卑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任何漂亮的地板我们都可以把它踩在脚下。孩子记住,这世上只有一样东西叫人无法踩在脚下,那就是尊严。”  相似文献   

11.
说服自己     
这个世界,最难说服的,是我们自己。 说好该去休假了,却为一笔买卖,取消了酝酿已久的行程;说好要看淡得失名利了,同事一升迁,心里便又禁不住暗潮汹涌;说好要关心健康了,却只在去医院看一回病人,去殡仪馆送一次逝者时,勉强坚持几天;说好要开心过生活了,却时不时为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怄气;  相似文献   

12.
雪语     
我从小就喜欢踏雪,特别爱独自一人去野外踏雪。脚踩在雪上面,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惬意极了。一个人走在无边无际的雪野上,仿佛茫茫天地间只剩下了雪和我。  相似文献   

13.
如果有人告诉你:“水声可以卖钱”。你大概会说:“那不可能”。然而,美国有位叫费涅克的人就实现了这“不可能”。他用立体声录下许多潺潺的水声,复制后贴上“大自然美妙乐章”的标签高价出售,大赚其钱。其实,整个人类进步史,就是一部从不可能到可能,再从可能到现实的不断创新的历史。6000年前,没有人认为手中的石器会被更为坚利的铁器所取代;1000年前,没有人认为一种粉末(火药)会造就一个新时代;500年前,没有人认为水蒸汽会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100年前,没有人认为人类会实现“飞天”的梦想;50年前,没…  相似文献   

14.
净化宗教     
若干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人性、女性、母性与神性》,我把这“四个性”放在一起,无非是要指出来,按照我们基督教的信仰,这“四个性”不是互相对抗的、互相矛盾的,而是相通的。我感觉到在我们的人性里面有很多的真,有很多的善,有很多的美,也有很多的爱,我们基督教的信仰不应当否定人性,也不应当否定女性、母性。像我们中国从古代传下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觉得这是中国历代所传下来的最美好的、最精彩的内容,因为每个人都努力让自己变成个好的人,这个是很自然的天性。而“法轮功”不…  相似文献   

15.
岑国桢  王丽 《心理科学》2005,28(3):518-522
以小学5年级和初中3年级的71名学生、他们的78名家长和71名教师为对象,以“声誉损害”、“财物损坏”、“人身伤害”三类内容为故事刺激材料。设置“不知道犯过者”、“不揭发犯过者”两种背景,从公正判断和理解判断两方面比较考察了他们的可交流集体责任观。结果表明,在可交流集体责任的公正判断上教师明显较少;在可交流集体责任的理解判断上教师和学生更为能够理解接受;两种背景和三类内容对可交流集体责任观会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范爱侍 《天风》2005,(9):23-23
人往往追求“动力”有余,而重视“制动力”不足,致常产生许多人际摩擦、矛盾、祸患——节制是圣灵的一个果子(加5:23)。节制也可译作“自我控制”(新约修订标准本)。骑过自行车的人都会记得,过去每年车检时,验车人不看轮飞好不好,只验“刹车”灵不灵。因为刹车关系到行车的安全,交警部门一定要管好。因此人骑车时,例必左手紧握刹车杆,以便随时,及时地刹车。如  相似文献   

17.
有不少这样的人:天赋不错,学习努力,环境优越,具有一定的能力,可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碰壁。这是怎么回事呢? 缺乏明确的目标:日本当代著名作家小林久三将人的理想、目标,形象地比喻为“梦”。“梦”就象人们心目中的一块绿洲。如果没有它,人的一生就会枯燥乏味,就会变得象沙漠一样荒寂。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国物理学家肖洛荣就曾说过:“我不求知道一切,只求发现一件。”无论你有多大的能力,一旦你将它分散在许多目标上面,难免顾此失彼,建树甚微;反之,即使你能力很小,但如果只集中在一个目标上,就会创造出惊人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朝鲜时期儒学史的分类范畴中使用最多的术语是主理和主气,这是日本官方学者高桥亨最初提出的。尽管这种提法存在问题,但迄今为止韩国的众多学者在研究朝鲜时期思想史时却对此不加批判的使用,缺乏明确的概念定义。这样甚至会扭曲思想史的真相。一般意义上认为,主理派主张理的实在性,其代表学者为退溪;而主气派则否定理的实在性,认为理是气的条理,其代表学者为栗谷。但朝鲜性理学者们主要关注的不是“理比气更具有根源性,还是气比理更具有根源性”以及“肯定或否定理的实在性”之问题,而是“应如何看待理气并设定它们之间的关系”,因为这才是决定他们性理学体系的根本因素。笔者认为,从“离看、合看”以及“不离、不杂”的观点(或立场)上来设定朝鲜时期儒学思想史的分类范畴会更容易接近问题的本质和实相。在同样的思路下,主理与主气也可以设定为分类范畴,比如说主理式的合看派、主气式的合看派等,这都是可能的。关于韩国儒学史的叙述方法,今后我们有必要从多种角度来进行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人学理论的深刻革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在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诞生之前,哲学家们围绕着人自身的“对象、现实、感性”进行过长期不懈的思考,留下过难以计数的有关人的自我认识的“自画像”。然而遗憾的是,他们要么对人只作纯客体性的抽象直观,将人等同于纯粹的对象物,要么对人只作纯主体性的抽象直观,将人等同于人的思想、意识或理性;那些不断更换的人的“自画像”中没有一张真正像人。在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人学理论诞生之前,如果从有关人的思索与认识的提问方式与回答方式上看,西方人学理论发展史的演进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从提问方式上看,它经历了从“这物…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小学生在交通情境中的视觉搜索发展特点,研究以一、二、四和六年级小学生,以及成人为被试,采用“找不同”任务和过马路决策眼动任务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一、二年级小学生“找不同”的效率低于成人;一年级小学生冒险及错失过马路比例均较高;小学生的眼跳特征与成人相似,但对兴趣区的关注低于成人;女生错失过马路比例高于男生,视觉搜索水平及搜索策略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视觉搜索能力随年龄逐渐提高,但搜索的有效性低于成人,性别分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