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主的见证     
谢炳国 《天风》1995,(12):4-5
主耶稣在升天的时候,对门徒说:“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 我们每个基督徒都应该是主的一个见证人,但这并非每个人都必须作牧师、传道,也不是仅限于在礼拜堂内的事奉生活才算是为主作见证。但我们可用各种的方法见证基督、传扬福音。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在各人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为主作见证。 圣法兰西斯曾说过:“我们所走每一步路、所说每一句话和做每一件事,都是一篇讲章、一个见证。” 遵行圣经的教训。圣经是基督徒信仰的依据、行为的准则。我们必须听道、行道、守道,经历圣经的话,尽基督徒的本份。  相似文献   

2.
一天晚上,在家里看《圣经》,看到玛窦福音二十二章15-22节,心中顿感欣慰,主耶稣基督给我们现世基督徒指出了一个“敬天爱国”的大原则,说出了我们对国家和天主的所有义务,那就是:“凯撒的,就应归还凯撒;天主的,就应归还天主。”(玛22:21)一位基督  相似文献   

3.
玛窦福章第5章一开头(5:1-2),作者对山中圣训(5至7章)的时机和场景做了细致的交待,要领会山中圣训以及作为山中圣训开篇的真福八端的真正意义,这句短短的话不可不留意,而这可能也正是我们日常读经最不经意的地方:耶稣一见群众,就上了山,坐下;他的门徒上他跟前来,他遂开口教训他们说(5:1-2):如果我们拿玛窦福音与其他福音比较,就会发  相似文献   

4.
王峰 《天风》2014,(9):32-33
福建省福州市基督徒工商团契于2010年6月30日在福州中洲基督教堂正式成立,至今已4年。感谢神的带领,团契从成立之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聚会人数约200人,分为多个细胞小组(每个小组人数控制在15-20人之间)。团契共设有五个不同部门,各司其职。1.事工祷告部:对新进会员做栽培、牧养的工作,为福音事工以及团契所有事工项目代祷。  相似文献   

5.
王兴晓 《天风》2014,(11):12-13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搬进了新家。之后的某一天,隔壁传来敲门声,很久都没有人应答。于是母亲就开门询问,这才知道我家隔壁住着一位基督徒,而那个来访者也是位基督徒,是来探访她的。母亲向来为人热情,就招呼那位来访者来家里坐坐,等邻居回来。而那位来访的姊妹就借机向我母亲传起了福音。此后的一段时间,隔壁邻居也常常来我家,向我母亲讲圣经,而我也跟在母亲身边一起听。  相似文献   

6.
玛窦福音第18章第15节至第20节,讲述的是基督信徒团体内的弟兄规劝之道。根据玛窦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耶稣基督时代的教会实况:当时  相似文献   

7.
李保乐 《天风》2009,(3):10-12
对于基督徒来说,最要紧的一件事莫过于知道什么是神的旨意,然而怎样照神的旨意去行,才是我们信仰的核心.圣保罗之所以能开拓福音工场,经受各样的考验,缘于他深知神的旨意,他在<提摩太后书>1章12节说,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什么是神的旨意?我们又怎样行在神的旨意中呢?下面就这两个问题与众弟兄姊妹分享.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无记名问卷方式抽样调查了大学生基督徒的宗教认同问题,包括大学生基督徒宗教认同的建构与维持、大学生基督徒宗教认同的面向与层次、大学生基督徒宗教认同的呈现与形塑。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基督徒的宗教认同状况总体上支持西方宗教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大多数大学生基督徒基本的宗教认同都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只有少数大学生基督徒的宗教信仰是在经过一番研究和慎思之后通过有意识的追求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9.
一、福音中的耶稣童年史 在四部福音共89章中,只用了4章来记述耶稣的童年生活。而这四章分别载于玛窦和路加两福音中,就是玛窦第1章18节至第2章23节和路加第1章5节至第2章52节。我们所传述的圣诞故事便是综合这些章节内容,描绘出来的。以下让我们看看两部福音的分别记载:  相似文献   

10.
唐徒 《天风》2002,(6):14-15
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罗1:16)。身为一个基督徒,每当我在教会以外听到“福音”二字,总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和甜蜜。但是,这种亲切和甜蜜并不来自商家为迎合顾客而设计的广告词,而是来自圣经的信息,来自耶稣基督用自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主教》2010,(3):4-5
圣经中路加福音第十五章讲述的是天主仁慈的三个比喻,这也是每个基督徒都应该很熟悉的经文,当法利塞人和经师对耶稣与罪人一起吃饭而窃窃私语时,耶稣讲了这三个比喻。  相似文献   

12.
谈谈顺服     
金微 《天风》2002,(5):52-52
《天风》编辑部: 我是教会里的义工,事奉主多年,我一向认为顺服是基督徒应有的美德,但有人告诉我完全服从教会负责人,这就是顺服,我认为这是盲从,却又无法说服他们,因此,我想问:到底什么是顺服? 浙江李承运你说得不错,顺服的确是基督徒应有的美德。我们不是讨论基督徒要不要顺服,这是一个不必讨论的问题,我们要说的是:什么才是基督徒应当顺服的。顺服与服从、听从是不一样的,服从和听从可能是自愿的,也可能是某种压力下的产物,但顺服绝对  相似文献   

13.
董延谅 《天风》1996,(2):18-19
历经一个多世纪(约123年)历史,合计已有七代基督徒的村子在全国可能不算太多,而被称为福音村的青岛市郊南北岭村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徐美萍 《天风》2013,8(8):55-55
每次礼拜之后,总会有一些信徒围着牧师问这问那,饥渴慕义之心溢于言表……所谓“君子之学必好问”,勤学好问是人生进步的美德,而笃信好学、谦卑求问更是一名基督徒灵命得以茁壮成长的秘诀!  相似文献   

15.
圣保禄原名“扫禄”,西里卡的塔尔索城人(今土耳其境内),从小接受严格的传统教育,是一位虔诚的犹太教徒,在当时多元文化地区的氛围里,虽然希腊文是他的母语,但他却精通多种语言,给他在深研犹太经卷创造了机遇。然而,在他得到犹太审判庭的授权后,开始极力对耶稣的追随者进行迫害。可是。复活的基督召叫了他.使他由最初憎恨和迫害基督徒到皈依天主成为基督徒,后又被召选为宗徒,取名为“保禄”。  相似文献   

16.
郑利群 《天风》2010,(1):37-38
<正>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的宗教事业是其德育事业的主导性事工。目的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联络基督徒和非基督徒的感情,让青年的"言行与基督相符,并助之为自己为社会而发现  相似文献   

17.
何欣 《天风》2002,(2):24-25
自1950年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以来,中国基督徒自觉地与中国人民认同,藉着基督道成肉身,深爱着祖国和人民。中国教会必须将有以告人的福音传至更多的人群,这是我们所肩负的“大使命”。但是对于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家而言,1500多万基督徒在中国人口中仍是少数,这就要求我们要透过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现状,注重传福音的形式,“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于他所喜悦的人”(路2:14)。使基督徒在各自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通过他们的言行,广传活的“福音”。  相似文献   

18.
谁更为有福     
龙尚勇 《天风》2005,(1):6-7
经文:徒20:35 元朝时,福音传到华夏,宫中民间,高官贵胄平民百姓多有信主的,他们被称为"也里可温",意思是"有福之人"。信主的人是有福的人,福成为基督徒的身份标志,每个人信主以后,成了基督徒,都希望自己是个有福的人,在属灵生活上与其他弟兄姊妹共同追求新生命长进的过程,互相激励,彼此推动,更巴不得自己是一个福上加福、更为有福的人。 谁更为有福呢?在使徒行传里,保罗牢牢地记得主耶稣的一句话,那是关于基督徒更为有福的教训。主耶稣说"施比受更为有福"。给予的人是有福的,他的福比先前更多,为什么给予会让人更为有福呢?  相似文献   

19.
刘小青 《天风》2004,(7):42-43
我们既做了基督徒,就必须愿意遵行神的旨意,像世人要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一样。很多基督徒在观念上都喜爱神的旨意但在实践时却背上了不少的重担。  相似文献   

20.
洪天凑 《天风》2003,(1):50-51
基督徒最大的仇敌之一,就是灵性上的满足。对一个自信已到达目的地的人来说,再往前走,实在是愚不可及的事。然而问题是,我们尚未到达却以为已经到达。一个基督徒灵命的强弱,完全看他下了多少工夫去追求认识神。真正的属灵经历,都是发自人的心灵深处,始终与神保持着默契的关系。基督徒灵性的成长过程,就是追求认识神,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