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古以来,笔墨在国画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画的基本语言和重要元素,是不得不提的技法,更是画家心灵的寄托、情感的表达、功底与能力的表现。文章主要通过对陆俨少山水画的笔墨特征进行解读,并就笔墨的理论知识和笔法、墨法的实际运用进行概括,使大家对中国画的笔墨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体会绘画理论知识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儒家经典之确立,当在儒门内部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儒家经典文本具有典范意义,其文辞体式为后世文章取材之渊薮、制作之模范。儒家经典组合有其时代性,儒门五经从确立以来一直地位稳定。较之西方,儒家经典虽更近于古希腊之专门经典,但却亦有类神圣性经典的准宗教性特征,与此同时,又表现出包容性和对他派典籍相当的容忍度。儒家经典的确立与流传皆同传注笺疏关系密切,可谓"经传一体,以传存经"。此外,经典确立过程中选择视角颇为重要,此一特征,中西皆然。  相似文献   

3.
当世界向人们展示它的美景时,如何作出正确的反应,又用什么方法作出反应呢?开初,难道我们没有感觉到在“我们的印象和我们习惯的表白之间有多么的不协调”吗?这正是普鲁斯特在他的巨著开头部分的关键性的一页中提出的问题。叙述者向我们讲述他少年时代在梅塞格利丝那边散步和他得到的“细小的新发现”时,道出了他在一道阳光──一道揭示了事物价值的阳光前,感到多么不知所措:我兴高采烈地同风雨搏斗了一个小时之后,来到了蒙舒凡池边一座瓦片覆顶的小屋前,那是凡德伊先生家的园丁放置园艺工具的小屋。太阳又重新露头,它的金色的光…  相似文献   

4.
文学一直都是德里达关注的对象,也是他"最持久的兴趣".德里达的文学观念是其解构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德里达认为,文学作品比某些哲学作品是更富有哲学思想的东西,也更具有解构力量.他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和分析,正是要在文学领域探索出批判传统并创新的可能性,以实现对传统话语和机制的松动.德里达的文学观是其解构策略的具体深化.  相似文献   

5.
文学插画作为插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论是作为绘画作品单独欣赏还是插入文学作品中理解阅读,文学插画都具有无可比拟的观赏性以及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因此,文学插画不仅是插画中的一员,更是书籍和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插画的创作不仅仅是由文到字的转化,也不仅仅是文学作品的形象再现,更是富有多重性质的艺术创作。阐述文学插画的总体艺术风格特征,举例分析其特征形成的原因,对于我们更准确深刻地理解文学和文学插画作品、把握文学插画的发展方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幻文学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超出读者认知的画面感是其突出的特点。科幻之美的产生,源于科幻文学的科学性处于科学与非科学之间模糊的交界处。模糊的科学性使科幻文学成为可能,科幻文学的美也得以展示。科幻文学具有民族性和幻想之美。科幻文学对文学审美多样化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观"在《周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更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艺术上,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和仰观俯察的审美观照方式对艺术欣赏和创作影响深远,同时又是一种道德完善和理想人格的修养过程。另外,在"观"中还体现了尽善尽美、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这些都对中国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佛教与文学的关系研究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从20世纪初开始,学界便开始广泛关注"佛教文学"。回顾一个世纪以来"佛教文学"的研究历程,考察学界关于"佛教文学"的研究现状,始终回避不了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佛教文学"?它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相似文献   

9.
手机文学是以手机为书写和传播媒介的新生文学,它内含着其他媒介文学所欠缺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不仅表征着当代人的价值追求,而且反映了当代社会生活的逻辑,既是手机文学的写作者和阅读者发出其行为的动力,又是手机文学的质疑者或者反对者行为合理化的理由。  相似文献   

10.
郑湘萍  李绍元 《世界哲学》2007,(5):79-82,90
约翰·罗尔斯认为,万民法是一种关于权利和正义的原则和准则,是用于国际法和国际实践中的世界正义,现实乌托邦学说则是一种走向世界正义的合理的政治总念。罗尔斯的现实乌托邦学说兼有普世主义和特殊主义的双重特征,始终飘摇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表现为一种新自由主义式的带有现实关怀的国际道义主义。  相似文献   

11.
西方现代派戏剧在非理性主义思潮的直接影响下,显示出与传统戏剧截然不同的美学品格.其实,"现实主义戏剧与现代主义戏剧都具有现代性.它们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资产阶级社会生活方式都有反思和批判,差别主要在创作方法与艺术风格上."[1]我们可以把现代派戏剧的美学特征归结为视角内倾、情节淡化、情境怪诞和审美救赎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苏海霞 《美与时代》2005,(12):78-79
英美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是品味美、欣赏美的过程,这一过程令人陶醉,让人心向神往.  相似文献   

13.
朱熹经学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的经学思想是他整个学术思想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围绕着对诸经本义的探求和以义理解释儒家经典,留下了大量的经学论著。朱熹作为经学中宋学的集大成者,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对汉学的扬弃和对宋学流弊的修正,把中国经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朱熹的经学思想由其“四书”学、易学、诗经学、尚书学、孔学、春秋学、孝经学等各个部分组成,概括来讲,大致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一、经传相分,直求经文之本义朱熹治经,素称严谨,既以宋学为主,又往往能超越汉宋之樊篱,在批评只重传往,不重经义的汉学流弊的同时,又针砭只…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语境下,以审美反应论为基础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被一些学者提出.这一有关文学或艺术本质的理论言说,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可.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以审美意识形态论为根本立足点,形成了独具一格且影响深远的理论体系.然而,从20个世纪末开始,它又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人们争论的焦点是文学是否可以被称为"意识形态",是否可以被称为"审美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旧约正典中典型的意象,反映了作为被造物的人的生存状况和本性,因而具有普遍的属灵意义。旧约的意象隐含着深刻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判断,同时具有具体、生动、细腻、丰富的特征。因而可以被历世历代的犹太人和基督徒所传承、增广和诠释。旧约的意象反映了希伯来人的宗教思维方式,并深刻影响了新约。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全民族主导的精神力量,是决定民族素质的重要因素。民族情感是由于共同的生活环境和利益,在与他民族的关系中形成的民族心理体验,是构成民族精神的重要心理因素。中国古代文学对于民族精神的表现以及民族情感的宣泄,素来是十分强烈的。不  相似文献   

17.
论《周易》的文学思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周易》的文学思维陈良运由于战国以远的时代,除了民间诗歌和朝廷用于祭祀、典礼的诗歌,还没有真正自觉的文学创作,没有以文学创作为职业的文人,所以也就谈不上有怎样进行文学创作的经验性阐述;即使是诗,也只有一种“缘事而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朴...  相似文献   

18.
翻译在人类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其目的在于寻求沟通,促进交流。而文学翻译更是承栽着促进人类文化共同进步,增强各国各族人民的友谊,保护世界和平,使人类免于战争和灾难的伟大使命。因此,对于如何开展文学翻译工作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在对文学翻译中备具争论的翻译原则—“神似”进行阐述,从而明确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晚清经学有今古文学之争,而今古文家都将此学术现象追溯至两汉,以为两汉经学亦然。但返观两汉,则其时虽有王官学与民间学之辩,却无廖平《今古学宗旨不同表》所罗列的那种壁垒森严的对立。文章从廖平表中选出四例,即今文与古文、《王制》与《周礼》、孔学与史学、义理与考据等,证明以今文和古文不能概括经学之争,而王官学并未必以经学为孔学,民间学也不以史学看待经学;且二派都既重义理,也重考据,二者不偏颇;又《王制》之大法未行于汉代,新莽乃以《周礼》改制。凡此证明经今古文学之争是晚清所特有的经学形态,与两汉事实不大相符,如再以今古文学的对立思维来研究经学,显然不甚妥当。  相似文献   

20.
醮联是道教举办醮仪布置坛场所用的对联,在道教世俗化的明清时期曾广泛应用,至今存有《九阳醮联》一类的仪式文本。作为一种典型的宗教文学,醮联具有重要的仪式功能和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不失古雅、精巧、华丽的一面。通过对醮联的分析,可以透视宗教与文学之间微妙的互渗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