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地震多发地带,震区需要设施完善的公园来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一个美丽而又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成功的震区公园对每一个受灾地区来说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加强绿化建设,促进环保;又可以通过城市形象语言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并带动周围地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偉大的农业国家,在全国6亿多人口中,农业人口就有5亿多,占全国人口的絕大多数。直到目前为止,我国人民的穿衣吃飯問题主要是靠农业生产来解决的。农业发展的快慢不仅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而且影响到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能否迅速建成。农业在我国国民經济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一、解放以後我国农业的伟大成就解放后,由于党的正确领导,以及全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旧中国农业貧困落后的面貌逐漸在改变着,現在我国农业上已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农业的偉大成就,首先表現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在全国土改完成以后,党就引导农民逐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寻求社会价值终极目标经历了漫长的艰难过程,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的正确终极价值目标才最终被明确.这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中人民幸福更具根本性和终极意义.这一目标体现了中国人、中国国家、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总趋势,同时它又具有实现的可靠保证.中国梦是中国社会终极目标在当代的精辟概括和形象表达,体现了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不仅具有独特的中国魅力,而且是对美国梦的超越.中国梦是我国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也是鼓舞中国人民为其实现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它可以增强中国人民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4.
刘锋 《学海》2001,(4):115-118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取得实效 ,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12亿多人口 ,9亿在农村 ,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这种国情决定了 :没有农村的民主化 ,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民主化。实行村民自治 ,发展农村基层民主 ,对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社会主义民主真实性和广泛性的本质要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管理国家生活、社会生活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国家,过去,由于长期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內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剝削,人民的生活极端困苦。解放以来,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已逐步提高,但由于时間尚短,社会主义建設才开始不久,因此我国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还有待我們继續努力。我国国民经济是有計划的逐步发展的,但人口却在无計划的增长中,如不适当調整生育密度,就不仅会影响到妇女的健康和工作,整个国家的計划經济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节制生育在近一两年內成了大家最关心的問題之一。  相似文献   

6.
社会生产需要也应成为国家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普列汉诺夫曾明确指出:“国家的出现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可以用社会生产过程的需要的直接影响来说明。”首先,在历史上,古代中国或古埃及等国家如果没有控制大江、大河的水流和洪水以及组织灌溉这样一些复杂而又庞大的工程,那么文明生活则是不可能的。正是为了建设这些伟大的水利工程,才需要国家在大范围内进行统一的规划、指挥和调度。  相似文献   

7.
园林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城市人民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存在极其重要的意义。园林景观不仅关系到一个城市或乡村的外在形象,而且关系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园林有着防风沙、涵养水土、吸附灰尘、杀菌灭菌、降低噪声、吸收有毒物质的作用。它可以调节气候、保护生态平衡,所以园林的建设非常重要,其关键就在于植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人居环境一直以来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居环境的变化势必会产生连锁反应,人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环境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工作,尤其是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尤为重要,也体现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广安市就是精准扶贫成功改善农村人民生活环境的一个典型代表。国家出台的一些惠农政策,改善农村人民的人居环境,使农村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对整个社会人居环境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盛世中国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同心同德,奋发努力,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持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神洲大地政通人和,科学发展大潮涌动;古老中华,生机勃勃,繁荣昌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精神文明建设主体需要的初步诠释所谓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需要,就是指主体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即社会实践的和认识的主体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需要。这个“主体”可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企业或集团、一个社区,也可以是一个人。如果从广义的文明角度加以定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需要包括主体对精神生产的积极成果和健康向上的精神交往、精神享受的需要,它集中地从三个层面得到反映:一是反映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二是反映主体应有的伦理道德的规范;三是反映促进主体发展的文化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余文良 云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 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己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从"八个明确"到"十四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12.
张建英 《学海》2001,(1):140-141
关于资本 ,马克思曾指出 ,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 ,这就是增殖自身 ,资本增殖自身的本性促使它必然要进行无限的扩张。在国内 ,它要侵入一切经济领域 ,把更多的雇佣工人置于其剥削之下 ;在国外 ,它要侵入世界各国与地区 ,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置于其国际统治之下。因此 ,伴随着生产国际化的高度发展 ,资本国际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成为帝国主义时代的基本经济特征之一。资本国际化使金融资本的势力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国外 ,成为剥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民特别是落后国家人民 ,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工具 ,因此 ,列宁指出 ,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压迫和…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初,随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经济在地球上冒了出来。在1917年革命胜利以后,苏联经历了十年多抵御外国侵略和国内战争,从1928年才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它仅仅用了13年多一点的时间,实现了工业化,建成世界上第二个工业强国,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准备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欧、亚洲和拉丁美洲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经济也形成了它的体系。苏联和东欧国家在1949年就组成了它们的经济共同体———经济互助委员会,并有过辉煌的发展历史。在二次大战后的半个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民用航空事业,是社会主义国民經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八年来,它一直是为国家建设和人民需要服务的,并不断地迅速发展。在党和政府的領导下和苏联的无私援助下,我国民航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恢复和发展民航事业的任务,并且在第一个五年計划期間,又提前一年多完成了国家規定的航空运輸的任务,提前两年完成了专业航空的任务。解放初期,恢复和发展民用航空曾遇到不少的困难。那时,大多数机場被国民党破坏了,許多地面设备也被抢走,美帝国主义又非法劫夺我国停留在香港的七十多架飞机,仅有的少数飞机也缺乏必要的維  相似文献   

15.
羌族舞蹈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的一支,其风格特点具体表现为"S"型体态和"一顺边"的美;胯部动作的大量使用;舞蹈运动中"以左为上"的原则。羌族舞蹈与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体现着当地的宗教意识,并且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如何在文化的均质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保存、发展羌族舞蹈的文化特性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具体可以从"一个体系"、"两个中心"、"三种类型"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十月革命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异常亲切的。它把中国人民带进了新世纪,在它诞生以后奋勇猛进的四十年中,又一路用它的光辉成就鼓舞着中国人民和它一同前进,用它的宝贵经验和各种先进技术具体地帮助中国人民取得了两大革命的胜利和建设新中国的胜利。在它四十周年诞辰的前夕,它又用惊天动地的胜利——发射出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来向全人类献礼。中国人民也用在它帮助之下所取得的长江大桥的通车这一  相似文献   

17.
<正>金秋十月,我们又迎来伟大的祖国母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7周年的喜庆日子。67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奋斗,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作为一名普通的道教教职人员,对这一点感触尤为深刻。时刻高举爱国爱教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和谐稳定的康庄大道勇往直前,是新时代修道之士对于国家和道门发展最深的体悟。伟大飞跃道门中兴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  相似文献   

18.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蕴含着以善为终极目标的伦理精神。从个人伦理的维度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求个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自尊自信的个人心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从社会伦理文化的维度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最高要求是真善美,需要高雅清新的文化氛围、公平竞争的社会规则、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尊重他人的社会观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反映了个人、社会和国家等多个层面的价值诉求,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一、加强与改善对青年的德育教育,是一项历史性的紧迫任务。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已经转到经济建设方面,我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时期。全国人民为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由于采取了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一系列重要政策,特别是当前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各条战线兴起的伟大的改革潮流,使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新的变化。历史的发展要求我们加强与改善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使之更好地适应伟大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20.
正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国家的创新发展需要国家和人民的创新意识,更需要在这种意识之下形成的普遍品质。只有当创新成为人们的心理定势和自发意向时,创新才会渗透于并体现在国家和人民的一切活动之中。如此,中国人民才会真正成为创新性的人民,中国才会真正成为创新型的国家并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