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1997,(12)
宁波市佛教协会召开第七届代表会议本刊讯宁波市佛教协会第七届代表会议于11月19日至21日在七塔寺召开,来自全市各寺庵的四众弟子代表89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宁波市佛教协会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修改后的《宁波市佛教协会章程》,并通过了《关于佛...  相似文献   

2.
简讯一束     
《法音》2008,(5):66-68
3月16日,宁波七塔禅寺举行建寺1150周年纪念专集征稿座谈会,来自浙江省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书画家、文人雅士等近百人参加。座谈会由宁波如意有限公司董事长储吉旺先生主持,宁波市江东区民宗局局长张志军先生和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七塔寺方丈可祥法师等先后讲了话。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2,(9):65-66
本刊讯8月1日,是浙江省宁波市天童禅寺上一任方丈明旸长老圆寂十周年纪念日。宁波天童禅寺举行明旸长老圆寂十周年纪念法会。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雪窦寺方丈怡藏法师,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宁波市佛教协会会长、宁波天童禅寺方丈诚信法师,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宁波市佛教协副会长、七塔寺方丈可祥法师,宁波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阿育王寺方丈界源法师,以及天童禅寺两序大众和来自宁波、上海的四众弟子参加法会,共  相似文献   

4.
《法音》2009,(12):58-59
本刊讯11月22日.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广化寺举行大雄宝殿佛像开光暨净安法师升座庆典法会.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戒忍法师、宁波市佛教协会会长诚信法师、宁波市七塔寺方丈可祥法师、阿育王寺方丈界源法师、普陀山普济寺首座道生长老、台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允观法师等诸山长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等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各地的信众一万余人参加了庆典法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证了浙江普陀山与宁波补陀寺(即现在的七塔寺)的关系,认为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使普陀山与补陀寺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特例,即明代的禁海政策,促使普陀山的佛教外迁,宁波的补陀寺因此有了发达的时机。同时也给普陀山附近因地理位置而突显的招宝山以及该山的宝陀寺带来了转机,使之和补陀寺一起成为普陀山观音道场的象征。这种现象说明佛教在社会中始终是变化的,它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文中还对七塔寺的历史做了简明的探讨,指出人气的聚散对一个寺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七塔寺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佛协常务理事月西法师荣膺宁波七塔寺住持,八月十五日举行升座法会。是日寺内钟鼓齐鸣,月西法师手持如意,缓步进入法堂,拈香礼佛。浙江省佛教协会性空会长为月西法师送座,法喜充满。月西法师升座拈香,祝愿“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国运昌隆,人民安乐。”随后,来自江苏、上海、浙江的诸山长老七十余人和宁波市四众弟子四百三十余人及来宾等向月西法师热烈祝贺。七塔寺创建于唐大中年问,迄今一千二百余年,历朝变迁,几经兴衰。清光绪年  相似文献   

7.
陈珊珊 《法音》2010,(7):19-23
<正>宁波古有"东南佛国"之称,与佛教有着殊胜因缘,历史上高僧大德层出不穷;境内的古刹林立,天童寺、阿育王寺、七塔寺、保国寺、观宗讲寺、雪窦寺等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影响力遍及全国和南洋、印度、日  相似文献   

8.
宁波七塔寺新近迎奉的一尊十一面观音饰金桧木立像,像高6.8米,奉立于七塔寺新建的鼓楼内。七塔寺方丈可祥法师对这尊观音像极其重视,多次赴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7,(6)
<正>本刊讯5月20日至26日,由国家宗教事务局组织,中国佛教协会协办的南传佛教代表参访团一行25人在浙江、上海等地参访,受到各地热情接待和欢迎。5月20日至21日,参访团一行在宁波先后前往七塔禅寺、浙江省佛学院、奉化雪窦寺、天童寺、阿育王寺进行参访,受到了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七塔寺住持可祥法师,中国佛教协会  相似文献   

10.
近日,在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庾山岭,意外发现久已湮没无闻的七塔禅寺塔院遗址,在佛教界和社会上引起轰动。这是宁波市继发现天童寺、阿育王寺古遗址后的又一重大发现,为研究浙东近代佛教历史和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依据和参考资料。 七塔禅寺自清代光绪年间由慈运长老住持以来,香火日盛,梵刹日新,龙象辈出,法流远播,成为浙东地区与天童寺、阿育王寺齐名的四大丛林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文化局最近撥款六千多元,帮助修繕我国最早的回族文物古迹之一——泉州清真寺和三賢四賢坟墓。修繕工程已于1957年9月份开始。泉州市有关部門和回族居民代表还联合成立了泉州市伊斯兰教遺迹修缮委员会,負責收集遺迹的有关建筑资料和修繕工作。泉州清真寺即清净寺,又名麒麟寺,和广州的光塔寺(又名怀圣寺)、杭州的凤凰寺合称为我国沿海伊斯兰教三大古寺。这个寺的建筑年代据可靠的記載,是在宋朝人中祥符二年(公元1008年),至今已有九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寺的建筑形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90,(9)
本刊讯浙江省佛教组织和各开放寺庙以及广大佛教徒发扬佛教"四摄六度"、"利乐众生"的优良传统,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全省各地佛协和寺庙在引导广大佛教徒积极为四化建设作贡献的同时,还为抗洪救灾捐钱捐物,扶贫济困,支援灾区人民战胜困难作出了很大成绩.近两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佛教界为社会公益事业救灾捐款达二百余万元,粮食万余斤,衣物千余件.其中仅宁波三大寺(七塔寺、天童寺和阿育王寺)1989年为  相似文献   

13.
简讯     
《法音》1989,(12)
9月18日,宁夏灵武县东塔乡镇河塔寺举行佛像开光暨观音殿重建落成典礼。四众弟子1000多人到会祝贺。 (王根明) 9月初8日,徐州云龙山兴化寺为装修一新的大石佛和新塑的弥勒、十八罗汉、韦驮等佛菩萨像开光,并举行方丈升座法会。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02,(8):38-40
本刊讯我国佛教界一代高僧、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北京广济寺、上海圆明讲堂和宁波天童寺方丈明法师,于7月23日22时50分在上海龙华寺圆寂,世寿87岁,戒腊72夏。明法师俗名陈心涛,1916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4岁起即受母亲启蒙教育。1925年于福州白塔寺听圆瑛法师讲经,翌年依圆老披剃出家,法名日新,号明。1926年春随侍圆老赴宁波七塔寺、天童寺学习佛门仪规、丛林唱诵,并研习大乘经教,兼习诸子百家、诗词书法。1930年于天童寺受具。1933年任上海圆明讲堂监院。1…  相似文献   

15.
一、清真南寺的历史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的清真南寺,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清真南寺于明代崇祯九年(1636)就曾有“院落较小,房屋不多的简陋寺院”。(杨耀恩:《沈阳清真南寺考略》)而清真南寺的建造和规模扩大与辽沈地区的回族望族——铁氏家族密切相关,皇太极崇政五年(1633),铁氏家族在沈阳建立南清真寺(一说是清天聪元年,即明朝天启七年,1627年)。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1月23日至25日,"纪念中印文化使者摄摩腾与竺法兰驻锡南宫、中国第一佛塔寺--普彤塔、普彤寺肇建19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省邢台南宫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共南宫市委、南宫市人民政府、南宫市政协、河北省佛教协会与河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来自全国各大学和科研部门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在以"挖掘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传统佛教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会议主题下,与会者围绕佛教初传中国的时间、普彤塔寺建造的年代、摄摩腾与竺法兰对佛教传入中国做出的历史贡献、历代对普彤塔寺的修葺保护、南宫市出土佛像文物价值分析:对普彤塔寺的宣传介绍与南宫市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7.
岩山寺位于繁峙县天岩村,为北地朝拜五台山的必经之路。寺中现存石碑一通,碑尾有“(?)正隆三年戊寅岁十五日建讫”。则此寺于金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正式建成,以后历代均有修葺,但留存至今只有南殿(文殊殿)为金代原物(惟屋顶为元重筑),难能可贵的是四壁满布壁画,熠熠生辉。据文殊殿西壁南上方题记说明,壁画是六十八岁的宫殿画家王逵等用了十年时间(从正隆三年到大定七年)。  相似文献   

18.
一诚 《法音》2005,(5):22-22
本刊讯4月19日上午,海南省琼海市博鳌禅寺隆重举行圣辉法师晋院庆典仪式。国家宗教事务局徐远杰司长、琼海市市委书记朱清敏先生、市长宋先生、晓奥集团董事长蒋晓松先生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北京广济寺监院演觉法师、浙江天童寺方丈诚信法师、宁波七塔寺方丈可祥法师、福建鼓山涌泉寺方丈普法法师、天台山国清寺监院允观法师、广东六榕寺方丈法量法师、九华山佛教协会副会长慧庆法师、厦门南普陀寺定恒法师等来自海内外的诸山长老,四众弟子、各界嘉宾三千多人出席了庆典仪式。晋院仪式后,按照佛教仪轨在大雄宝殿还举行了居士受戒…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92,(6)
日本佛教天台寺门宗,为追思开祖智证大师(814~891)于唐大中七年(853)入唐学习天台教义,回国后,在近江开创日本佛教天台寺门宗的光辉业绩,今年3月6日该宗宗务总长小林庆存等一行来天台山国清寺,同方丈可明法师商谈建造智证  相似文献   

20.
一九九三年五月七日上午九时许,藏传佛教实胜寺高僧召乌力吉师徒一行四人,出现在沈阳南站天桥上,他们准备搭乘九时三十五分开往阜新的火车,去瑞应寺主持佛事。沈阳实胜寺大喇嘛召乌力吉(蒙古语,意为一百个吉祥)俗姓白,法名益西扎布丹,蒙古族人,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出生于辽宁省阜新县七家子乡。八岁时,召乌力吉出家入阜新县瑞应寺,专攻藏传佛教经典。四十年代即获“格西”称号(相当于博士学位),在国内藏传佛教界德高望重。一九八七年,沈阳实胜寺恳请召乌力吉来沈阳传授经书。入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